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37)
2023(8814)
2022(7718)
2021(7360)
2020(6293)
2019(15001)
2018(15015)
2017(27417)
2016(16429)
2015(19240)
2014(20024)
2013(19225)
2012(18164)
2011(16573)
2010(17230)
2009(15282)
2008(15429)
2007(14287)
2006(12514)
2005(11099)
作者
(46204)
(38983)
(38495)
(37120)
(24658)
(18597)
(18015)
(15027)
(14927)
(14261)
(13148)
(13125)
(12571)
(12406)
(12263)
(12239)
(12124)
(11462)
(11420)
(11258)
(10061)
(9851)
(9494)
(9036)
(8982)
(8843)
(8820)
(8726)
(8060)
(7958)
学科
(57527)
经济(57371)
管理(37256)
(37108)
方法(29085)
(27610)
企业(27610)
数学(23987)
数学方法(23700)
中国(22172)
教育(21417)
(17376)
(16178)
理论(16142)
(14646)
业经(12750)
(11381)
贸易(11379)
(11373)
(11342)
地方(11269)
(11034)
农业(10958)
教学(9818)
技术(9075)
工作(8660)
(8542)
银行(8511)
(8236)
(8115)
机构
大学(233008)
学院(232077)
(83347)
研究(81632)
经济(81067)
管理(79152)
理学(67682)
理学院(66745)
管理学(65272)
管理学院(64817)
中国(54487)
(51665)
科学(51018)
(42681)
(41596)
师范(41301)
(39596)
(39407)
研究所(38853)
(38322)
教育(36572)
中心(36471)
业大(33618)
师范大学(33612)
北京(33240)
技术(33220)
农业(31189)
财经(31161)
(30147)
职业(28572)
基金
项目(147450)
研究(115756)
科学(115601)
基金(100869)
(87118)
国家(86219)
科学基金(71692)
社会(69156)
社会科(64032)
社会科学(64007)
教育(62587)
(60527)
基金项目(53047)
编号(52793)
(52767)
成果(46248)
自然(44295)
自然科(43241)
自然科学(43221)
自然科学基金(42474)
资助(41100)
课题(39275)
重点(35324)
(34376)
(32973)
(32844)
项目编号(31020)
(30381)
(30114)
教育部(29796)
期刊
(92338)
经济(92338)
研究(73789)
教育(62332)
中国(56233)
学报(37260)
(35050)
科学(32511)
(30740)
大学(28509)
技术(25893)
管理(25061)
学学(24945)
农业(23497)
职业(19262)
(16743)
金融(16743)
图书(16338)
财经(15571)
业经(14260)
经济研究(14177)
(13822)
论坛(13822)
(13465)
技术教育(12727)
职业技术(12727)
职业技术教育(12727)
(12577)
问题(12430)
书馆(11697)
共检索到3536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冯琦琳  王江涛  
社会服务职能作为高等教育三大职能之一,其理念和实践源于美国职业教育,服务社会已成为现代高职院校的一项基本使命。有效的社会服务将促进高职教育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从而实现高职院校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江涛  冯琦琳  
高职院校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要从体制机制上不断完善,才能促进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社会服务机制组成至少应包括"制度安排、实施运行、激励措施、信息分享"四个层面,由此构建的社会服务机制,可以有力保障社会服务活动的高质量开展和社会服务能力的培育,从而推动地区经济发展,促进高技能人才培养,规范社会服务环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成丙炎  朱红  
对社会服务职能的探讨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与实践紧密相关的问题。高校三大职能中,人才培养是本体职能,科学研究是附属职能,社会服务是派生职能。作为本体职能和附属职能的延伸,社会服务的地位日益凸显,内容不断扩展,形式日趋多样。文章从社会服务的产生历史考察出发,对社会服务进行精确化定义,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广义和狭义的视角挖掘社会服务的内涵。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徐国庆  
高等性是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取向,对其内涵的理解应跳出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这一框架的局限,在高职教育整体办学结构平台予以解读。工具主义管理模式是制约高职教育高等性实现的文化基因,要突破这一制约,应当借鉴普通高等教育的发展经验,发展高职教育办学中的研究成分,并充分认识到这一目标实现的长远性。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董刚  杨理连  
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关键要素包括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养制度改革、人才培养评价多元,其以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为内涵的人才培养规格体系建设;以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的"系统化"为内涵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体系建设;以法规政策、招生制度、教师培养培训制度、经费投入保障为内涵的高职人才培养制度体系建设;以评价主体多元性与评价方式多样化为内涵的高职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建设则是推进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主要途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霞霞  王资  
针对内涵发展的本质属性,在总结高职教育发展实践的基础上,概括出能够体现高职教育特点和高职教育内涵发展需求的十大关键要素,这十个关键要素既是进行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评价的核心维度,也是推进内涵式发展需重点突破的方向。同时对各要素标准进行了分析论证,以便在进行内涵式发展评价时有着更为明确的思路。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胡全裕  
社会服务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职能,也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价值诉求,高职院校内涵建设要服从并服务于其社会服务功能。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进入内涵建设的全面实施阶段,正视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科学定位办学方向、专业设置方向、开展社会服务性活动等多方面,探索基于社会服务的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仇雅莉  
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的重要社会责任。在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中,学校要根据各自的特点和优势,把握重点,分清主次,处理好教学条件建设、课程建设和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的关系,将其他建设和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有机结合,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提高社会服务能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梁祖强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履行,首要问题是要坚持社会服务与教学育人和科学研究的"三位一体"的基本原则,核心问题是要形成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类型特色,关键问题是要打造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学校特色,这是自20世纪初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职能产生以来演变的经验之启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武菲  
文章从"工学结合"办学模式的视角,立足于高职教学的基本特征,论述了应用写作课程的性质,并根据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分析了应用写作"文化性""职业性""技术性"等三种属性的内涵。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丹  张铁英  
社会服务职能指高等学校通过各种劳动满足社会需要的过程。为人服务是社会服务职能的本质。职业性是高等职业教育社会服务职能的特性。美国旧金山城市学院在发挥社会服务职能的过程中,始终重视人的职业需要,不断为人的职业发展服务,成为完善社会服务职能的典型代表。借鉴美国的经验,我国可以通过三条路径加强高职教育的社会服务职能,即跨越历史与国界,从观念上重构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服务职能;健全社会服务功能,发展社会服务职能;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三大职能的系统化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翠娟  李冬  
专业群是一项综合性的发展建设项目,其内涵随着实践的深化而不断拓展和完善,表现为专业群的智慧在于专业集群的策略,创新在于构建柔性的、可重组的专业建设机制,重点在于各组成专业的教学资源共享,生命力在于其发展性,最终目标在于学生的终身发展。高职院校必须明确专业群建设是高职院校的常规工作而不是应景的"政绩工程",专业资源的共享是具有挑战性、长期性的任务,专业群的构建需要战略性视野和坚持教育教学改革的决心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理连  刘晓梅  
工学结合教学制度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学制度体系设计,是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基于工学结合教学制度特点及功能性分析,结合教学制度、组织体系的构建研究,提出"平台—制度—教学—师资—学生"的工学结合教学制度"五要素"以及与人才培养的关系,并就制度体系运行进行了途径分析与研究,从而为提升高职教育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有益的借鉴。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邓志良  
没有教学,大学就不能称其为大学;没有科研,大学就不是高水平的大学;没有社会服务,大学就不是现代大学。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为社会服务三大功能。高职院校以直接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为产业、行业培养各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办学宗旨,与普通高校相比,其社会服务的功能更为突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玉春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已经由量的扩张进入到质的提升阶段。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进一步促进高等职业学校办出特色,提升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对高等职业院校社会服务能力进行分析,探讨提升高等职业院校社会服务能力途径,对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高等职业教育,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