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70)
2023(6363)
2022(5601)
2021(5468)
2020(4782)
2019(11462)
2018(11420)
2017(20423)
2016(12837)
2015(15178)
2014(15992)
2013(15040)
2012(14254)
2011(12928)
2010(13435)
2009(11777)
2008(11740)
2007(10881)
2006(9412)
2005(8490)
作者
(35042)
(29390)
(29215)
(28299)
(18577)
(14243)
(13805)
(11491)
(11240)
(10795)
(9929)
(9767)
(9729)
(9485)
(9290)
(9236)
(9228)
(8696)
(8662)
(8492)
(7637)
(7514)
(7206)
(7008)
(6732)
(6689)
(6681)
(6663)
(6090)
(6013)
学科
(43333)
经济(43296)
管理(26817)
(25241)
方法(22797)
数学(20577)
教育(20446)
数学方法(20349)
(19159)
企业(19159)
中国(17249)
(12968)
(12087)
理论(11766)
(11157)
教学(9316)
地方(8927)
农业(8382)
(8355)
贸易(8353)
(8086)
业经(7661)
技术(7506)
(7413)
(6772)
(6557)
(6493)
财务(6476)
财务管理(6455)
企业财务(6040)
机构
学院(176886)
大学(175332)
(62050)
研究(61680)
经济(60366)
管理(57515)
理学(49258)
理学院(48570)
管理学(47425)
管理学院(47074)
中国(39296)
(38827)
科学(38429)
(33362)
师范(33134)
教育(33055)
(32396)
(30505)
研究所(29515)
(29169)
技术(28626)
(28548)
中心(27521)
师范大学(26933)
职业(26209)
业大(25976)
北京(25259)
农业(24237)
(23017)
财经(22748)
基金
项目(110008)
研究(88457)
科学(85915)
基金(72809)
(62306)
国家(61633)
教育(51270)
科学基金(50888)
社会(49568)
(47274)
社会科(46493)
社会科学(46476)
编号(41621)
(41003)
基金项目(38108)
成果(35931)
课题(32402)
自然(31607)
自然科(30813)
自然科学(30801)
资助(30506)
自然科学基金(30218)
(27313)
重点(27087)
(26164)
(25184)
规划(23676)
项目编号(23641)
(23560)
(22788)
期刊
(65884)
经济(65884)
教育(57944)
研究(57450)
中国(43992)
学报(27017)
(26692)
科学(23164)
(22823)
技术(22797)
大学(20633)
职业(18584)
农业(17776)
学学(17755)
管理(17599)
技术教育(12339)
职业技术(12339)
职业技术教育(12339)
(11985)
金融(11985)
财经(11268)
(10848)
论坛(10848)
业经(10417)
(10275)
经济研究(10127)
(9720)
问题(9093)
图书(8761)
(8179)
共检索到2665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阳征保  肖淑葵  
当前高职教育存在着四类矛盾:办学的社会本位观与人本本位观之间的矛盾;培养方式的封闭性与培养环境的开放性之间的矛盾;突出高职教育特色的专业根据职业细化倾向与职场才能自生力对知识的通识性要求之间的矛盾;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层次的低目标与人们对高等教育投资的高期望之间的矛盾。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诚  
大陆与香港在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上均有不同表现,需从经济动机角度探寻陆港矛盾的深层原因。一方面,两地经济格局变化使得香港市民优越感缺失,而与内地合作中的受益者的经济收益未被准确测度和感知,社会成本承担者却夸大了相关成本。另一方面,区际摩擦本是区域一体化过程的普遍现象,而香港经济内部的资源紧缺、青年就业、旅游业管治等问题却被香港激进分子转嫁给了陆港合作和内地游客。这都造成了陆港摩擦事件多发,两地怨气加重。该文由此提出了增加挺港政策的普惠性,扩大对港开放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姬兴华  
高职教育除了具有高等教育的共性外,更有自己的个性特性,即以培养应用性人才为自己的特色。对于高职教育质量必须树立发展质量观、多样化质量观和整体质量观,才能走出高职教育质量的种种误区。对于高职教育的特色和质量,必须辩证地予以认识,即特色是质量的灵魂,而质量是特色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把握特色和质量的真正含义。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徐浩  李祎  
专业银行承包是现实的选择,然而,承包之后专业银行最终和所要达到的运行是什么?有什么矛盾?应采取什么对策?这一系列的问题不得不令人系统的思索。总行机关的部分青年为此奉上此文,以希关注、重视。本文虽系粗线条的勾画,但仍有不少之处给人们以启迪。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岑建  
兼职教师是高职院校的重要人才资源,在社会角色、工作岗位和能力结构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二元性,具有与专职教师不同的群体特征。从经济学相关理论,特别是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审视,高职院校兼职教师资源管理中存在着价值与价格、长期性与临时性、养与用、供与求、质与量等主要矛盾。高职院校可从建立校企兼职教师资源共享机制和提高兼职教师岗位吸引力等方面来解决这些矛盾。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国卉男  秦一鸣  赵华  
扩大高等职业教育规模是推进我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需要,政策层面要求在2019年完成高职扩招100万人的任务。对于退役军人、退役运动员、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扩招惠及的重点人群存在的现实困境而言,传统的办学和教育模式在满足其需求上存在着一系列的供需矛盾。为此,高职院校要借力资格框架、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学分银行,改革办学与培养模式,创新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考核机制等相关环节,为弱势、困难群体提供教育服务,为教育公平、社会公平提供保障,真正肩负起新时代的新责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南旭光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景容  
职业教育主要矛盾的调处应以"求"为"导",把准办学方向;以"求"铸"标",提高培养能力;以"求"设"评",开展供求测评。职业教育基本矛盾的调处,政府和学校应牵头解决"教好"问题,并联手解决学生"学好"问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伟  
教育活动是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双重属性。教育供给主体、供给产品、供给要素、供给机制等与经济供给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文章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从扩大优质教育供给、完善教育供给结构、提高教育供给质量、增强教育供给效率四个方面,提出了加强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子文  
自2004年教育部和财政部投入专项资金、启动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以来,高职实训基地建设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上升期。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校企合作关系也经历了由"政府主体""学校主体""多元主体"到当前的"双主体"建设模式的转变。在"双主体"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由于校企双方在实训基地建设的利益目标、文化背景上的差异,使得两者的主体性发挥有所差异。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郑志国  
效用价值论存在四个矛盾,即商品价值需要精确计量与效用不可精确计量的矛盾,商品价值反映生产成本与效用不反映生产成本的矛盾,商品价值转移与效用不转移的矛盾,商品价值在生产交换中决定与效用在消费中决定的矛盾。效用价值论不是一种科学的价值理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孝如  
作为一个种概念,初中教育分属中等教育、义务教育、基础教育等不同的属概念。由于属种关系的复杂性,初中教育具有多重属性,这些属性之间存在一些内在矛盾:中等教育选拔性与基础教育基础性的矛盾,中等教育选择性与义务教育统一性的矛盾,中等教育整体性与义务教育贯通性的矛盾。在当下的现实语境中,关于初中教育属性矛盾的解析应遵循以下原则:淡化选拔性,凸显基础性;淡化统一性,凸显选择性;淡化贯通性,凸显整体性。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挥辉  
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在实践中存在对象主体出发点与政策理想期待差异的矛盾"、有志"和"优秀"错位的矛盾"、入口"和"出口"资格差异的矛盾,以及职业选择市场调节和行政安排错向的矛盾等多维矛盾。国家教育政策需要从"重视个人"切入,改善教育总体环境,创造更多的社会综合条件,使这些客观存在的矛盾向着国家、地区和个人利益最大化和利益双赢方向良性发展。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程海标  
人力资本具有外部性,要求政府介入,形成以政府为主体的人力资本的公共投资与积累。公共教育是人力资本公共投资的主要形式,而公共教育投资却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本文主要分析在分级教育投资体制条件下,劳动力流动对公共教育中的社会契约产生影响,从而制约了公共教育投资。然而,劳动力流动又是人力资本积累的形式之一,对提高人力资本的配置能力有重要作用,所以这种影响和制约有一定的内在矛盾性。认识这一现象对于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具有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