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24)
- 2023(10015)
- 2022(8207)
- 2021(7707)
- 2020(6295)
- 2019(14225)
- 2018(13944)
- 2017(24964)
- 2016(14919)
- 2015(17080)
- 2014(17700)
- 2013(16427)
- 2012(14818)
- 2011(13313)
- 2010(13981)
- 2009(12658)
- 2008(12920)
- 2007(12067)
- 2006(10788)
- 2005(10124)
- 学科
- 企(72307)
- 企业(72307)
- 业(67543)
- 管理(63501)
- 济(50971)
- 经济(50856)
- 财(25657)
- 业经(20822)
- 教育(20712)
- 方法(20426)
- 务(19786)
- 财务(19768)
- 财务管理(19746)
- 企业财务(18758)
- 中国(17683)
- 理论(17451)
- 制(17198)
- 技术(16620)
- 体(14261)
- 数学(12799)
- 数学方法(12635)
- 划(12592)
- 企业经济(12152)
- 和(12136)
- 策(11595)
- 体制(11374)
- 经营(10818)
- 技术管理(10685)
- 农(9827)
- 教学(9602)
- 机构
- 学院(207849)
- 大学(203009)
- 管理(77830)
- 济(77206)
- 经济(75320)
- 理学(65681)
- 理学院(64994)
- 研究(64145)
- 管理学(64144)
- 管理学院(63715)
- 中国(44906)
- 京(43499)
- 财(42801)
- 江(35439)
- 科学(33577)
- 范(33152)
- 师范(32978)
- 财经(32585)
- 教育(32535)
- 所(30421)
- 技术(29500)
- 职业(29455)
- 经(29285)
- 中心(28465)
- 北京(27793)
- 州(27388)
- 研究所(26671)
- 师范大学(26614)
- 财经大学(23740)
- 院(23509)
- 基金
- 项目(124985)
- 研究(104708)
- 科学(102456)
- 基金(87559)
- 家(72463)
- 国家(71561)
- 社会(64639)
- 科学基金(63747)
- 社会科(60919)
- 社会科学(60902)
- 教育(58086)
- 省(52324)
- 编号(46885)
- 基金项目(45239)
- 划(44144)
- 成果(40603)
- 自然(38073)
- 自然科(37222)
- 自然科学(37211)
- 自然科学基金(36618)
- 课题(35850)
- 资助(34709)
- 制(31183)
- 年(30236)
- 部(29905)
- 项目编号(29469)
- 重点(29337)
- 性(28851)
- 创(28758)
- 规划(28246)
- 期刊
- 济(92412)
- 经济(92412)
- 研究(69920)
- 教育(59818)
- 中国(53564)
- 财(39723)
- 管理(35458)
- 技术(26917)
- 科学(22572)
- 学报(22061)
- 职业(19867)
- 大学(19377)
- 农(19043)
- 融(17450)
- 金融(17450)
- 财经(17362)
- 学学(16688)
- 经(15006)
- 业经(14823)
- 技术教育(13343)
- 职业技术(13343)
- 职业技术教育(13343)
- 经济研究(13105)
- 财会(12858)
- 坛(12458)
- 论坛(12458)
- 农业(12051)
- 问题(10887)
- 会计(10840)
- 技术经济(10297)
共检索到3294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崔发周
校企合作的实践困境反映出理论上存在的缺陷。由于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和市场经济改革的历史较短,对校企合作的认识仍处于浅表层面。通过企业经营机制与高职院校办学机制的比较发现,校企合作机制包括动力机制和运行机制两个层次,运行机制的完善有赖于动力机制的构建;企业发展方式转变是校企合作的内在动机,但由于企业资本的趋利性,其提供职教公共服务的外部动力主要源自于政府导向的市场驱动;构建政府购买职教服务的机制是完善校企合作机制的基本途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付俊薇 梁艳清 杨志伟
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本质是博弈的过程。现行制度下,校企合作博弈的社会总体收益尚未达到最优,存在帕累托改进的空间;需要通过适当的制度安排、变革校企之间的资源配置、构建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实现校企合作的帕累托最优。
关键词:
校企合作 高等职业教育 博弈 长效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海峰
治理与管理是不同的两个概念,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应从治理的视角寻求新的突破。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应形成法规驱动、利益互惠、激励导向、有效制衡、科学评估等机制,并通过转变政府职能、改造高职院校的组织结构和重建职能部门以形成多元治理的格局。
关键词:
治理 高职教育 校企合作 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青
决策机制在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管理中处于主要地位。文章拟从系统理论和活动理论的视角,探讨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决策机制的基本理论依据及其设置要求,并通过对决策机制的运作分析,提出要注重决策机制的整体性、层次性和程序性设计,建立健全基于目标、组织、制度的决策机制。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校企合作 决策机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弘 张苏萍
本文分析了土建类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中的各方动力因素,以及制约各方推动校企合作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因素,为相关部门构建符合当前需求的校企合作机制的提供思路。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校企合作 动力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理连 邢清华
推进深度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基础,其机制创新则是深度校企合作的基础保障。目前校企合作主要实践模式包括"订单式"模式"、工学交替"模式"、顶岗实习"模式"、产学研结合"模式等。通过政府提供政策保障,不断加大支持力度;企业发挥主体作用,积极参与合作办学;高职院校增强办学优势,主动加强校企合作等,是推进深度校企合作机制创新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校企合作 机制创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袁年英
职业性是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校企合作是实现高职教育职业性的关键。然而目前高职教育中的校企合作却存在着随机性和低效性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高职教育的进一步生存与发展,关系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更进一步关系到我国的经济转型及产业技术的升级换代,从而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长效机制 校企合作 高职教育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汪亚明
通过对校企合作、互动机制等概念的解析与梳理,从互利互惠的动力机制、内外联动的运行机制和稳健有力的保障机制三个视角切入,结合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的实践探索,论述旅游产业背景下旅游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互动机制的建立、运行与功能发挥,以期对当下职业教育特别是旅游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有所助益。
关键词:
旅游高职教育 校企合作 互动机制研究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严霄蕙
通过对目前校企合作的调研,并结合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在多年校企合作的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总结了高职物流教育校企合作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归纳了"企中校"和"校中企"两种合作模式的特点,依托综合改革试验区项目-校外物流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探讨了高职物流教育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构建与实施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高职物流教育 校企合作 长效机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辉
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为社会各行各业输送大量人才的高职院校需进一步推动开展校企合作工作,提升合作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作的核心成员是专业教师,如何明确其权责,调动积极性,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建立科学有效的专业校企合作教师责任机制,是高职院校大力提升校企合作工作质量的重要前提。
关键词:
高职 校企合作 教师责任机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宋正富
近年来,随着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和国家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提出新要求,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尤为凸显。德国"双元制"教育实行校企双主体共同育人,学校理论学习与企业生产实践相互结合补充,校园学生与企业员工无缝切换,这种教育模式成为了我国职业教育学习借鉴的模板之一。德国"双元制"教育体系的构成、"双元制"教育学生入学方式等与我国职业教育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需要在厘清德国"双元制"的基本特点与其独有优势的基础上,结合我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茜芸
高职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定位需要逐步明晰,政府应当加强对职业院校举办主体和规模的规划。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决定着高职教育的办学质量,但并非所有职业教育专业都能做好校企合作文章。校企合作特别适用于工科类以及其它劳动用工密集型的专业,这些专业也特别适合举办职业教育。相比政府、企业和民营院校,行业办学存在一些问题。文化艺术传媒类的职业教育难成规模却不可或缺,国家应该予以保护和扶持。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傅伟
校企合作办学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是目前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还存在内涵模糊、特征不明显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内涵与特征,准确把握内涵的目标、途径和宗旨,充分认识教育性、职业性、互利性、创新性、多样性和文化性的特征,实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校企合作 内涵 特征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计皓宇
对高职教育的内涵式发展而言,实现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至关重要。然而,受文化理念、运行机制等制约,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仍然停留在中浅层次。为了促进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必须提高高职院校社会地位,融合校企文化发展理念,完善校企合作协议细节,打造校企合作交流平台,构建互惠共赢治理格局,营造良好合作政策环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海峰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规范发展需要完善的制度体系作保障,其中包括法律性制度、监督性制度和技术性制度三个方面。构建这种制度体系应该采用相应的策略:制定校企合作教育法完善法律性制度,实施校企合作问责制健全监督性制度,缔结校企合作联盟细化技术性制度。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校企合作 制度化 制度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