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63)
- 2023(12284)
- 2022(10193)
- 2021(9821)
- 2020(8051)
- 2019(18592)
- 2018(18337)
- 2017(33969)
- 2016(19967)
- 2015(22340)
- 2014(23017)
- 2013(21718)
- 2012(19976)
- 2011(17893)
- 2010(18753)
- 2009(17163)
- 2008(17665)
- 2007(15902)
- 2006(14608)
- 2005(13819)
- 学科
- 业(77711)
- 企(77392)
- 企业(77392)
- 济(72938)
- 经济(72823)
- 管理(71092)
- 财(30974)
- 方法(29231)
- 中国(24525)
- 业经(23740)
- 制(22011)
- 务(21742)
- 教育(21737)
- 财务(21714)
- 财务管理(21686)
- 数学(21174)
- 数学方法(20774)
- 企业财务(20677)
- 理论(20001)
- 农(18436)
- 技术(18121)
- 策(17579)
- 体(17079)
- 学(14361)
- 和(14139)
- 体制(13738)
- 划(13570)
- 银(13313)
- 银行(13300)
- 贸(13016)
- 机构
- 学院(276735)
- 大学(271302)
- 济(109856)
- 经济(107273)
- 管理(102616)
- 研究(93962)
- 理学(86327)
- 理学院(85366)
- 管理学(84046)
- 管理学院(83459)
- 中国(69604)
- 财(59068)
- 京(58358)
- 科学(52275)
- 所(47495)
- 江(46783)
- 财经(44406)
- 范(42472)
- 师范(42169)
- 研究所(41998)
- 中心(41364)
- 经(40128)
- 北京(38139)
- 农(37162)
- 教育(36753)
- 州(36596)
- 技术(35429)
- 院(33889)
- 师范大学(33795)
- 业大(32976)
- 基金
- 项目(165161)
- 科学(133345)
- 研究(131869)
- 基金(116921)
- 家(99157)
- 国家(98042)
- 科学基金(85366)
- 社会(81173)
- 社会科(76639)
- 社会科学(76621)
- 教育(69591)
- 省(67101)
- 基金项目(59473)
- 划(56822)
- 编号(56810)
- 自然(53287)
- 自然科(52094)
- 自然科学(52079)
- 自然科学基金(51231)
- 成果(49444)
- 资助(48896)
- 课题(43352)
- 部(38807)
- 重点(38419)
- 性(37541)
- 创(36119)
- 发(35828)
- 年(35727)
- 项目编号(34822)
- 教育部(34601)
- 期刊
- 济(132197)
- 经济(132197)
- 研究(96140)
- 中国(66493)
- 教育(64980)
- 财(50763)
- 管理(44795)
- 学报(33917)
- 科学(33599)
- 农(33423)
- 技术(31262)
- 融(30357)
- 金融(30357)
- 大学(27772)
- 学学(24671)
- 财经(23500)
- 农业(21498)
- 业经(21375)
- 职业(20514)
- 经(20380)
- 经济研究(20170)
- 问题(16499)
- 坛(14890)
- 论坛(14890)
- 贸(14637)
- 技术经济(13987)
- 财会(13848)
- 技术教育(13534)
- 职业技术(13534)
- 职业技术教育(13534)
共检索到4467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林山
从供给侧角度分析高职教育当前校企合作存在结构性的问题,主要是企业对学生能力的需求、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与高职院校教育内容供给脱节,其原因在于缺乏有效的制度供给、未建立新型的合作关系和校企文化融合不够深入。为此,需要积极改革不适应的制度结构,建立互为供需与融通创新的校企合作关系,促进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互融与对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伟
教育活动是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双重属性。教育供给主体、供给产品、供给要素、供给机制等与经济供给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文章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从扩大优质教育供给、完善教育供给结构、提高教育供给质量、增强教育供给效率四个方面,提出了加强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
教育属性 教育供给 经济供给 对策建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白玲 张桂春
在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中,辽宁省产业转型升级对与社会生产技术紧密相连的高职教育提出了“高需”。但从辽宁省高职教育的办学层次结构、专业设置结构、办学形式结构和区域布局结构来看,高职教育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结构性矛盾,致使高职教育供给侧出现“低供”问题。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辽宁要通过上延办学层次、调整专业设置、丰富办学形式、优化区域布局,推进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高职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有效对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钱海军
在经济新常态下调整珠澳产业结构,需充分发挥珠海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优势,以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引导,基于教育生态学理论的观点分析和研究珠澳高职教育生态系统的层次结构、形式结构、专业结构和区域结构,有效释放高职教育生态资源,拓宽高职教育生态位,促进珠澳高职教育生态系统的均衡、全面、可持续发展,满足珠澳两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丽玲 何丹
新常态背景下,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强烈需求以及实现人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亟待进行。文章首先阐述了新常态背景下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然后从人才供给精准化、社会服务精准化以及消费需求多元化入手,提供了一些具体可操作的供给侧改革实践路径,最后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三方面提出构建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保障机制。
关键词:
新常态 高职教育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吕航 陈蕾 谈镇 马建富
我国高职教育技术型人才培养的供给结构与经济发展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结构不相适应,主要表现为技术型人才供需的专业结构、层次结构、规模结构不匹配,以及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培养体系内部结构不合理且与产业发展需求相脱节。本研究在剖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工业化中期阶段及中等收入阶段的产业结构特点,以及经济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人口结构、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及技术结构等结构性矛盾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技术型人才的供需结构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契合的内生性,并由此剖析了我国现阶段技术型人才的供需结构性偏差。从完善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专业结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赵晓东
校企合作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要为导向的教育机制,在高职教育发展中,校企合作作为一种新型教育模式被广泛采用。如何深刻理解校企合作的重要意义,正确分析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是深化校企合作,促进高职教育发展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
校企合作 重要意义 存在问题 发展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花鸥 曾庆琪
供给侧结构改革作为全面深化经济改革的重要举措,其目的是通过化解对有效供给的约束与抑制,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助推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高职教育发展存在层级结构单一、专业结构性过剩、布局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应遵循适应经济发展、适度超前、协调发展等原则,根据产业结构调整与技术创新要求,优化职业教育层次结构,优化职业教育专业结构,构建平衡发展格局,坚持协调共享发展,让高职教育扎根于产业升级,服务于经济发展需要。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高职教育 产业结构 教育结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斯琴高娃
供给侧改革逐渐已经成为现阶段中国经济调整与发展的指导思想,因此,社会各界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注格外密切,其中,研究界也对供给侧结构的重视也逐渐多了起来,一系列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当然,这些研究成果中有切入病根的良药,也有不见疗效的药方,可见,我国还没有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一个系统的有效的讨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能够从理论、具体问题以及解决对策等方面,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深入的剖析与思考。
关键词:
结构性改革 理论逻辑 实施路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斯琴高娃
供给侧改革逐渐已经成为现阶段中国经济调整与发展的指导思想,因此,社会各界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注格外密切,其中,研究界也对供给侧结构的重视也逐渐多了起来,一系列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当然,这些研究成果中有切入病根的良药,也有不见疗效的药方,可见,我国还没有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一个系统的有效的讨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能够从理论、具体问题以及解决对策等方面,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深入的剖析与思考。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熊花 黄弘
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近年来,江西高职教育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从高职教育的层次结构、专业结构、形式结构及区域结构来看,高职教育与产业结构的结构性矛盾还比较突出。在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江西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加快推进江西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延伸层次结构、调整专业结构、创新形式结构、优化区域结构,努力适应并满足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实现高职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无缝对接。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江西高职教育 比较优势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旭刚
随着"新常态"向纵深推进,高职教育"供给侧、需求侧"两端均已发生深刻变化,倒逼着高职教育必须要通过供给侧改革以适应"新常态"的战略诉求。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中,提升供给质量是核心、提高供给效率是关键、创新驱动发展是灵魂,要主动对接经济转型发展新常态、积极承接产业调整升级新使命、构建高职教育供给结构新生态,针对高职教育结构性、体制性、制度性等痼疾顽症,宏观层面要加强政策制度供给,调动行业企业等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中观层面要变革管理体制机制,破解政府集权式"一元管理"弊端;微观层面要完善现代学校制度,激发校内办学主体创新活力动力,进而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个体个性发展需求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精准供给...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建平
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社会经济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延伸,新时代推动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应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发挥市场配置作用、应对技能需求变化、释放创新发展活力是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与方向。通过打造特色专业集群、加强适配性课程供给、推动高水平实训基地供给、保障社会服务的精准化供给、促进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的均衡供给等具体路径,有助于实现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高职教育 高质量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旭刚
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经济转型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新常态"的迫切需要和逻辑必然。推进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要把握质量、效率和创新三个核心内涵,主动对接经济转型发展新常态、积极承接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新使命、构建高职教育供给结构新生态,从供给侧入手,针对当前高职教育结构性、体制性、制度性等痼疾,加强政策制度供给,变革管理体制机制,完善现代学校制度,激发高职教育创新发展活力动力,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个体个性发展需求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精准供给。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供给侧改革 质量 效率 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