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63)
2023(14388)
2022(11504)
2021(10535)
2020(8248)
2019(18588)
2018(18101)
2017(32181)
2016(18734)
2015(21070)
2014(21766)
2013(20497)
2012(19058)
2011(17275)
2010(17881)
2009(16166)
2008(16217)
2007(14856)
2006(13527)
2005(12726)
作者
(52865)
(43811)
(43734)
(41381)
(27900)
(20881)
(20017)
(17007)
(16936)
(16015)
(14838)
(14768)
(14346)
(14086)
(13910)
(13494)
(13076)
(13004)
(12945)
(12587)
(11226)
(11047)
(10634)
(10313)
(10118)
(10015)
(9661)
(9634)
(8995)
(8898)
学科
(74295)
经济(74186)
(71415)
(70740)
企业(70740)
管理(64812)
业经(27672)
中国(27561)
(24875)
方法(23028)
教育(22110)
地方(20860)
理论(20120)
(19797)
技术(18536)
(18193)
财务(18151)
财务管理(18125)
(17386)
企业财务(17192)
(15390)
(14813)
数学(14809)
数学方法(14571)
(14351)
(14048)
农业(13770)
(13394)
(13185)
(12736)
机构
学院(263842)
大学(254498)
(97422)
经济(94952)
管理(93156)
研究(92602)
理学(77485)
理学院(76517)
管理学(75243)
管理学院(74717)
中国(67322)
(57355)
科学(54707)
(48968)
(47081)
(45705)
(43419)
师范(43041)
研究所(42083)
中心(40647)
(38649)
技术(37772)
北京(37314)
财经(36972)
教育(36875)
(36341)
师范大学(34434)
(33999)
职业(33632)
业大(33399)
基金
项目(161040)
研究(129482)
科学(128313)
基金(109423)
(93446)
国家(92295)
科学基金(79371)
社会(78423)
社会科(73869)
社会科学(73852)
(68911)
教育(66661)
(57643)
编号(57061)
基金项目(56150)
成果(48253)
自然(47705)
自然科(46614)
自然科学(46601)
自然科学基金(45747)
课题(44230)
资助(43282)
(40844)
重点(37856)
(36856)
(35955)
(35166)
项目编号(34610)
规划(33898)
(33723)
期刊
(125496)
经济(125496)
研究(88356)
中国(70136)
教育(65859)
管理(42370)
(41835)
(36549)
学报(35731)
科学(34352)
技术(31557)
大学(28563)
学学(25426)
(25124)
金融(25124)
农业(24658)
业经(23119)
职业(20933)
财经(18934)
经济研究(18897)
(16568)
(15126)
论坛(15126)
问题(15047)
(14360)
技术教育(13937)
职业技术(13937)
职业技术教育(13937)
技术经济(13033)
(12665)
共检索到4322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易小兵  
校企共同体是高职教育本质之复归、发展之所趋和纾困之必然。文章从组织交换、主体间性、异质文化三个维度进行阐述,提出降低企业交易成本、促进公办高职院校自主性发展、推进校企文化互化等措施。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晓华  
高职教育服务于社会,是高职教育生命力的体现。"校企共同体"不仅在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方面能够独树一帜,也能在服务社会方面发挥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对"校企共同体"辐射作用的阐述,提出了提升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武智  
文章分析了高职教育政企校协同育人存在的政府层面、企业层面、院校层面和高职教育教学管理层面的问题及原因,指出了构建高职教育政企校协同育人共同体的前提,进而提出了构建高职教育政企校协同育人共同体的有效路径:地方政府主导,资源权益共享,实现校地合作从聚合到融合的转变;组建"双主体"企业学院,校企共研人才培养标准,共建师资队伍;引入企业考官和企业标准,实现校企联动、过程共管、人才共选共育;实现校企文化双向融通,传承传统文化;建立涵盖多元主体的评价机制,实现人才培养质量多方协同共评。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黄蘋  陈时见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职业教育的不断变革,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呈现出新的时代内涵,职业教育校企命运共同体应运而生并呈现出新的方向。职业教育校企命运共同体由"校企利益共同体""校企情感共同体""校企文化共同体"和"校企责任共同体"组成,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最高形态,具有共生性、包容性、开放性和互补性等特征。新时代职业教育校企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和健康发展,需要构筑义利统一的发展共识,需要构建情理交融的共生合作机制,需要共建开放包容的合作文化,需要落实互融共生的责任主体。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赵军  
本文从"共同体"视域中审视我国的职业教育,可发现其处于工具世界与认同世界分离、职业世界与学生需求世界分离、技术世界与人文世界分离以及学校主体与经济世界分离的境遇中。据此,要突破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就应积极推进公众对职业教育的集体认同,构建"职业教育共同体",实现市场"供方需求"与学生"需方选择"的有机结合,加强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振洪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多年来一直存在因合作主体价值取向上的差异而导致合作关系松散、合作效能低下等问题。校企利益共同体以校企双方共同利益为基础,突破以往"学校本位"或"企业本位"价值取向的局限,着力于建立校企高度融合的和谐生态,双方以优质高效的服务品质,满足合作主体的利益诉求。校企利益共同体主要通过构建共同体的组织框架、完善共同体的管理机制和提高共同体的服务水平等实现其价值取向。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施祝斌  王琪  乔红宇  沈苏海  刘芳武  朱永祥  袁健  杨泽宇  汤国杰  孙自力  季本山  薛仕中  徐传光  
"校企共同体"是指企业与职业院校两个主体之间以协议形式缔约建设的校企合作的新型组织形式,是从宏观角度对校企合作的各个微观层面进行系统化管理的一个创新型实体,是构建现代职教体系背景下校企合作的一次创新。文章分析了校企共同体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的背景及其内涵,以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海上教学工厂"和"高端海事人才培养基地"两个典型案例,介绍了"校企共同体"机制创新的具体举措,并对校企共同体的难点进行了思考,以期为我国校企合作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凌鹊  金中坤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全球性问题的日益凸显,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应运而生。文章根据我国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工作信息平台1993—2022年高职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数据测算合作办学网络的动态变迁,发现网络规模结构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网络权力较大的节点国家呈现集中分布的特点且逐渐开始走向平衡,同时也反映出内外部环境形成网络变迁的动力源、空间差异影响网络变迁模式、网络变迁形态呈现均衡与非均衡的循环往复。基于此,建议未来高职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网络发展应坚持三重逻辑路向:共同发展,实现网络广度与深度协调发展;高质量发展,实现网络内涵式发展;可持续发展,实现网络良性循环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伍红林  
如果将教师实践共同体的实践与理论探究放在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开展教育研究框架以及理论者"深度介入"中小学教育实践变革的背景下考虑,可以形成对教师实践共同体发展的新认识。具体来说,理论者的深度介入可以为教师实践共同体的发展提供理论参照、凝炼核心价值观、提升交流品质、形成发展的抓手、提升发展层次。当然,在理论者深度介入的不同时期(初期、中期、成熟期),教师实践共同体的发展应采取不同的发展策略。
[期刊] 求索  [作者] 徐建军  杨国辉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在把握人类前途命运和时代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立足世界历史视野,运用系统哲学思维,以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为价值指向,实现了理论、方法和价值三重维度的有机统一。在人类面对文明差异、发展失衡和治理困境时,着力构建一个共赢共享、和而不同的国际发展秩序是世界各国共同的使命,中国始终将自身与世界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为解决全球性的问题贡献出中国力量与中国方案,充分展现中国解决复杂问题的智慧。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孙健   宋昶儒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前途所在。当前,秉持“西方中心论”的一些西方国家凭借其以往在现代化文明的起源和发展中做出的贡献,霸占着世界话语权,强推带有强权政治色彩的国际关系建构标准,给全球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了诸多不稳定因素。文章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和“西方中心论”视为两个独立的系统,从构成要素、发展路径和时代价值三个维度论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西方中心论”的超越,期待丰富与充实学界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及“西方中心论”内涵的深层次、多维度认识,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胡平  高宇  薛金洋  
民族社会建构观认为,"民族"是在历史进程中随着社会、政治等因素建构而成的用于标记文化的标签。这一标签超越了个体固有的生理属性,能够随着历史和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中华民族共同体正是在历史长河中所有民族由于各种原因共同建构而形成的。本研究从发展的视角总结了民族社会建构观的发展规律及影响因素,并结合不同年龄段儿童民族社会建构观的水平及各学段的教育特点对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提出了建议。在幼儿园阶段要教育幼儿认识和了解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概念,小学阶段帮助儿童了解中华民族文化,逐步树立民族建构观;在中学阶段深化共同体意识,形成中华民族历史观,在大学阶段通过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身份的政治认同。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晓芳  
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是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举措。从理论逻辑看,场域理论、共生理论和治理理论三大理论对构建职业教育校企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启示;从内涵特征看,职业教育校企命运共同体包含校企利益共同体、校企治理共同体和校企情感共同体三个维度,具有战略性、系统化、动态性等特征;从实践路径看,政府、学校和企业要三方联动,依循"激发动力—提升能力—增强活力"的行动路径构建职业教育校企命运共同体。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计皓宇  
对高职教育的内涵式发展而言,实现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至关重要。然而,受文化理念、运行机制等制约,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仍然停留在中浅层次。为了促进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必须提高高职院校社会地位,融合校企文化发展理念,完善校企合作协议细节,打造校企合作交流平台,构建互惠共赢治理格局,营造良好合作政策环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荣  
校企深度合作是提升办学水平的有效途径,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调查显示,一些高职院校在开展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影响了校企合作质量和目标的实现。文章对如何能更好推进双方深度合作的统筹与衔接方面提出几点看法,以期使校企双方建立长效合作机制,达到互利多赢的目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