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04)
2023(7782)
2022(5804)
2021(5518)
2020(4298)
2019(9895)
2018(9861)
2017(16831)
2016(10388)
2015(12106)
2014(12498)
2013(11103)
2012(10029)
2011(8978)
2010(9436)
2009(7969)
2008(7781)
2007(7450)
2006(6971)
2005(6324)
作者
(25892)
(21289)
(21104)
(20348)
(13519)
(10070)
(9850)
(8574)
(8055)
(8009)
(7168)
(7105)
(6956)
(6880)
(6875)
(6665)
(6394)
(6309)
(6269)
(6209)
(5730)
(5340)
(5210)
(5131)
(5016)
(4887)
(4858)
(4734)
(4378)
(4305)
学科
(31381)
经济(31350)
教育(21055)
管理(19862)
中国(19471)
(16291)
(12486)
(11995)
企业(11995)
理论(10973)
教学(9663)
地方(9080)
业经(8967)
(8934)
(8325)
发展(7892)
农业(7843)
(7770)
方法(7575)
(6596)
(6586)
技术(6226)
数学(5831)
学校(5713)
数学方法(5670)
学法(5414)
教学法(5414)
(5038)
(4844)
研究(4837)
机构
学院(129422)
大学(127592)
研究(49374)
(41383)
经济(40007)
管理(37457)
教育(31479)
中国(30717)
理学(30619)
(30524)
理学院(30125)
管理学(29200)
(29159)
师范(29001)
管理学院(28929)
科学(28273)
职业(24857)
技术(24251)
(24210)
(23966)
师范大学(23621)
研究所(21666)
中心(21304)
(20515)
北京(20229)
(18877)
(18764)
(18112)
职业技术(17610)
技术学院(16832)
基金
项目(78748)
研究(70127)
科学(62928)
基金(49980)
教育(42199)
(42148)
国家(41579)
社会(39921)
社会科(37171)
社会科学(37162)
科学基金(34710)
(34629)
编号(33915)
成果(30417)
(30174)
课题(28505)
基金项目(24901)
(24883)
规划(20320)
重点(20013)
(19351)
资助(19317)
项目编号(19042)
(18761)
自然(18751)
(18396)
自然科(18306)
自然科学(18301)
自然科学基金(17930)
(17809)
期刊
教育(59897)
(53311)
经济(53311)
研究(50243)
中国(45099)
技术(19710)
职业(19347)
(19093)
学报(17007)
(15372)
科学(15258)
管理(14916)
大学(14760)
技术教育(12839)
职业技术(12839)
职业技术教育(12839)
农业(12790)
学学(11608)
(10507)
论坛(10507)
(10064)
金融(10064)
图书(9394)
业经(8876)
经济研究(7932)
(7648)
财经(7552)
书馆(7274)
图书馆(7274)
高等(7216)
共检索到2213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祝木伟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大战略和历史性任务,是我国扩大内需的长期动力之所在,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引擎。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进行了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明确提出"提高城镇化质量"的要求。要提高城镇化质量,最关键的因素是人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提高。在我国,接受高职教育的学生,60%以上来自农村,高职院校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促进就业质量提高,提升城镇化建设的品位、层次和承载力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高职教育是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高职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锁冠侠  
新型城镇化建设使职业教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通过对甘肃省职业教育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开展的有益探索,从优化专业结构布局、推动课程与岗位对接、促进校企深层次合作、注重非学历教育培训等方面提出职业教育服务新型城镇化的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进城是无数农民的梦想,城镇化是中国未来几十年最大的发展潜力所在。人的城镇化、农民的市民化是城镇化的核心,权益保障和产业支撑是其最重要的两个支点。如果农民进了城,却是难就业、难落户、难上学,这样的城镇化只是"夹生饭"。正因如此,中央反复强调,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要尊重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过快过慢都不行,重要的是质量。城镇化不是城镇化率数字上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娜  
浙江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是衡量浙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其与职业教育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文章通过对浙江省城镇化发展和职业教育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指出现阶段浙江省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对未来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和模式提出了改进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新型城镇化建设课题组  
由国务院研究室、财政部、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等机构专家组成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课题组",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就提升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水平和质量,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思路。本刊拟每期刊发1篇,以飨读者。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邓智华  
科学推进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事关我国改革开放事业之成败。全面分析影响和制约当前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相关要素,有助于更好地谋划和布置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和发展。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三驾马车"——土地、户籍和财政,三者紧密相连,互相影响,其中土地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础和平台,户籍是城镇管理的重要依据及纽带,财政是推动和维系城镇建设和发展的核心与保障。各地如何因地制宜,创造性地驾驭好"三驾马车",形成新一轮中国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丁正荣  
新型城镇化建设与高职教育协调发展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平稳健康地实现城镇化战略的关键问题。文章阐述了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及其与高职教育资源配置的关系,从高职教育资源配置制度障碍及投资问题、高职的内部及外部教育资源配置问题等角度揭示制约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高职教育资源配置问题,提出政府功能定位策略、教育资源投资策略及高职内外部教育资源配置策略等高职教育资源配置的优化策略,以有效助力新型城镇化战略的践行。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屈仁雄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体系建设存在办学理念落伍、专业建设方向失衡、办学经费筹措困难、支撑高职教育的相关社会保障系统建设不到位等问题。文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重构高职院校服务县域经济的办学理念,以县域产业政策为指导,修订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服务县域经济的覆盖整个职业生涯的教育体系,健全服务县域经济的高职教育社会保障机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小广  
我国的城镇化不仅长期滞后,而且质量和效率严重偏低,当前亟须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摒弃以土地扩张为核心、"见房不见人"的旧式城镇化模式,走一条以资源节约、效率优先、"见房见人"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需要解决的是人的问题(农民工的市民化)、消费问题(农民工难以市民化使得巨大的消费增长潜力难以释放)和投入问题,而不是以房地产为中心、加快投资的问题。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朱明君  
核心提示城市更新是一个永续的过程,成功的城市更新特别注重城市遗产的价值。本文认为,城市更新要平衡政府、投资人、民众三者利益,并且要彰显设计力量。目前,新型城镇化战略下我国城市更新已经进入有机更新阶段。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许欣  
城镇化过程是按照经济规律循序渐进的,拉美和欧美在城镇化建设中的经验、教训值得借鉴与反思。建设城镇化应当把握关键,切实保障人民权益、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城镇化进程中的以人为本、协调发展,使之真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动机和助推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左宗文  姚新超  
能源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在强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绿色、低碳、科学发展的中国,能源问题在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大量农业人口转移进入城市所带来的用能量的增加,城镇化面临新的挑战。文章结合多种能源和信息互联网来分析中国新型城镇化城镇和农村居民生活用能需求、城镇化发展中用能问题,如何利用能源互联网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丰富能源供应结构,解决城镇化建设中能源消耗和利用问题。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建军  周妹妹  
新型城镇化发展会带来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巨大融资需求,而金融深化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城镇化的有序推进。研究金融体系在哪些环节以及多大程度上促进或制约着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以及如何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关系,对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本文通过梳理新型城镇化与金融深化之间的作用机理,设计相关的指标体系,选取1995~2015年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首先,以改进熵值法衡量出新型城镇化的整体水平;其次,运用主成分回归法对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金融约束程度进行量化测度,并对这种约束力度及其内在原因进行分析;最后,从金融供给的角度出发,构建真正符合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的现代金融深化体系。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建军  周妹妹  
新型城镇化发展会带来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巨大融资需求,而金融深化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城镇化的有序推进。研究金融体系在哪些环节以及多大程度上促进或制约着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以及如何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关系,对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本文通过梳理新型城镇化与金融深化之间的作用机理,设计相关的指标体系,选取19952015年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首先,以改进熵值法衡量出新型城镇化的整体水平;其次,运用主成分回归法对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金融约束程度进行量化测度,并对这种约束力度及其内在原因进行分析;最后,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姚会元  杨森  张伟  
去年底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城镇化工作的重要政策,其中一条是"建立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最近公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再次强调,要创新城镇化资金保障机制。今年两会上,财政部受国务院委托所作的《关于201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明确提出,发挥财政基金的引导作用,推广运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支持建立多元可持续的城镇化建设资金保障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