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10)
2023(14798)
2022(12830)
2021(12416)
2020(10357)
2019(24113)
2018(24067)
2017(44221)
2016(25669)
2015(29467)
2014(29951)
2013(28549)
2012(26212)
2011(23783)
2010(24103)
2009(21673)
2008(21532)
2007(19297)
2006(17295)
2005(15548)
作者
(71724)
(59270)
(59076)
(56338)
(38016)
(28212)
(26912)
(23089)
(22850)
(21740)
(20395)
(20096)
(18912)
(18911)
(18558)
(18357)
(18129)
(17620)
(17167)
(17089)
(15122)
(14841)
(14296)
(13701)
(13618)
(13547)
(13125)
(13091)
(11971)
(11838)
学科
(85274)
经济(85144)
管理(80954)
(70147)
(61942)
企业(61942)
方法(39267)
数学(32756)
数学方法(32281)
(28755)
中国(27688)
教育(24066)
(22520)
(22382)
(21782)
理论(20969)
业经(20830)
(18923)
财务(18844)
财务管理(18802)
企业财务(17853)
技术(16266)
地方(15945)
(15478)
(15233)
银行(15183)
(15148)
(14611)
农业(14589)
(14282)
机构
大学(355903)
学院(353171)
管理(134985)
(126131)
经济(122762)
研究(117508)
理学(114936)
理学院(113500)
管理学(111427)
管理学院(110726)
中国(83817)
(78406)
科学(73269)
(64422)
(59439)
(56082)
师范(55655)
(55433)
研究所(53966)
(52575)
中心(52503)
业大(50157)
北京(50149)
财经(49906)
师范大学(45366)
(45221)
教育(44505)
(44495)
技术(44275)
(42321)
基金
项目(233470)
科学(184446)
研究(178576)
基金(165248)
(142696)
国家(141370)
科学基金(120987)
社会(107320)
社会科(101283)
社会科学(101256)
(93207)
教育(90386)
基金项目(87462)
(80184)
自然(78346)
编号(76476)
自然科(76467)
自然科学(76449)
自然科学基金(75074)
资助(67855)
成果(65442)
课题(55993)
重点(53632)
(53102)
(49398)
(48749)
项目编号(46918)
教育部(46222)
(45608)
(45294)
期刊
(142969)
经济(142969)
研究(111712)
中国(80547)
教育(74843)
学报(54438)
管理(52445)
(51979)
科学(49920)
(46918)
大学(42310)
学学(38182)
技术(36433)
农业(32287)
(28932)
金融(28932)
财经(24767)
业经(21957)
职业(21407)
(21075)
经济研究(20553)
图书(19825)
(17996)
问题(17763)
(16832)
论坛(16832)
理论(16804)
(16292)
科技(15992)
(15620)
共检索到5356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谢西金  
加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已成为全面深化教育领域改革的头等大事,对于推动高职教育内涵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高职教育教师队伍的管理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迫切需要采取措施加以完善,如教师岗位类别划分比较粗疏,教师岗位与个人兴趣特长有待进一步匹配,岗位设置未能很好地突出高职教育特色等。对此,通过提出高职教育教师岗位分类管理的设想并探寻其激励与约束机制,以期为高职教育教师队伍管理提供一些参考。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坚  
2019年,教育部、财务部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即“双高计划”,要求充分发挥出高职院校的示范作用。在“双高计划”的实施过程中,打造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一项重点内容。文章以“双高计划”的实施作为研究背景,探讨“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专业技术岗位等级激励机制的创新路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贾让成  唐绍祥  
本文借鉴前一轮高校教师岗位聘任制的有益经验,在对学校与教师之间信息不对称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水平+业绩点”的高等学校教师岗位聘任制的激励机制设计模型,所得结论对高校教师岗位聘任制的进一步完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傅红霞  
将场域理论应用到高职院校激励机制的研究,目前来说还是比较少的。应该说人们对场域理论的理解是一个不断明晰和深化的过程,其中将场域理论应用到激励机制的研究上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文章结合场域理论的基本内容,对高职院校的场域进行定位和分析,同时对高职院校场域教师激励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和探讨,最后文章基于场域理论提出了构建高职院校教师激励机制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邢志杰  闵维方  
岗位津贴制度作为一种薪酬制度,在设计中必须 考虑各种影响薪酬分配的因素,把握各种因素在薪酬 分配中的比重。对内具有公平性,对外具有竞争力;吸 引和留住人才,激励员工发挥才能,是薪酬制度设计的 根本目标。高等学校实施岗位津贴制度后教师的待遇 有了大幅度提高,使高校教师的待遇具有了外部竞争 性,稳定了内部骨干教师,吸引了外部优秀人才,促进 了学校师资队伍水平的提高。但在组织绩效得到明显 提高的同时,岗位津贴对教师的激励作用还比较有限, 这里既有岗位津贴作为物质性激励物本身的问题,也 有高校教师工作特点和产出规律的问题,但同时也有 岗位津贴分配制度本身的问题。本文根据实证研究的 结果,对建立科...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管春英  
高校岗位聘任的实施为高校教师分类管理提供了可能。实施高校分类管理是实现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科学化、平衡高校教学与科研发展、全面促进高校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必然选择。当前,应着重构建高校教师分类管理的背景范式、主体范式、操作范式以及激励范式,推进高校人事管理制度改革,促进高校人事管理水平提高。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彤  丁雷  那一沙  
本文首先论述了激励机制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我国目前高职教师激励机制存在薪酬水平偏低、现有评价标准不能发挥"双师型"教师积极性、激励方式单一等问题,最后提出了改进高职教师激励机制的对策。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柯红岩  金仁东  耿悦杰  秦岚  
高校实验技术岗位设置与分类管理已成为近年来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趋势,这既是高等教育系统功能分化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实验技术队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该文围绕相关高校在实验技术岗位管理的改革与探索,从完善考核评估体系、分类设置职务评审条件、分类开展培养培训等层面,对高校实验技术岗位分类管理的实施途径及重难点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范仕军  漆大山  
激励约束机制是项目管理模式的核心,是激发项目人员积极性的根本要求。分析传统项目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根据激励约束机制的原理和项目人员的需求,构建基于激励约束机制的施工项目模拟股份制,分析其实施流程及流程各环节在激励约束机制中的作用。通过实际案例予以实证,结果表明模拟股份制能够激励约束施工项目人员以提高管理效率。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范仕军  漆大山  
激励约束机制是项目管理模式的核心,是激发项目人员积极性的根本要求。分析传统项目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根据激励约束机制的原理和项目人员的需求,构建基于激励约束机制的施工项目模拟股份制,分析其实施流程及流程各环节在激励约束机制中的作用。通过实际案例予以实证,结果表明模拟股份制能够激励约束施工项目人员以提高管理效率。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尹新卫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的控制力量之一,是国家战略性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主干力量,是社会生产和生活基础设施的主要供应者。国有企业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满足公共需要,二是弥补市场缺陷。为搞活国有企业,必须尽快完善运行机制,特别是强化经营管理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张红波  王国顺  
论述了岗位竞争及解聘威胁对经理人的激励作用,通过建立模型,探讨了岗位竞争、解聘威胁与分成激励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岗位竞争与解聘威胁对经理人具有明显的激励作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分成激励具有替代作用。企业必须融合股权、分成、岗位竞争及解聘威胁等的共同激励作用,构建一个完善的多元经理人激励机制。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李福华  
本文运用委托代理理论 ,对如何形成有效的提高高等学校资源利用效率的激励约束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 ,介绍了委托代理关系的基本理论和激励约束机制的主要内容。然后 ,分析了计划经济时期和转型期我国高等教育激励约束机制的特点。最后 ,论述了如何形成提高高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新型的激励约束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