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51)
2023(6728)
2022(5483)
2021(5543)
2020(4465)
2019(10446)
2018(10446)
2017(17262)
2016(11229)
2015(13191)
2014(14062)
2013(12733)
2012(11720)
2011(10270)
2010(10845)
2009(9257)
2008(9601)
2007(9023)
2006(8068)
2005(7095)
作者
(26568)
(21561)
(21542)
(21049)
(13702)
(10387)
(10361)
(8590)
(8334)
(8166)
(7358)
(7023)
(6984)
(6927)
(6903)
(6869)
(6710)
(6352)
(6308)
(6298)
(5754)
(5416)
(5381)
(5265)
(5173)
(5030)
(4947)
(4783)
(4470)
(4412)
学科
管理(30765)
(28630)
经济(28607)
(25606)
(23820)
教育(21696)
(20738)
企业(20738)
中国(17488)
(12638)
财务(12615)
财务管理(12563)
理论(12487)
财政(12433)
企业财务(12038)
教学(11712)
方法(10300)
(9912)
(9119)
数学(8493)
(8485)
数学方法(8362)
地方(8131)
(7029)
学法(7006)
教学法(7006)
(6616)
业经(6442)
技术(6175)
学校(6074)
机构
学院(136082)
大学(133252)
研究(44893)
(40932)
管理(40031)
经济(39427)
(32494)
理学(32234)
教育(31789)
理学院(31773)
管理学(31024)
管理学院(30736)
(30335)
中国(29458)
(29016)
师范(28878)
职业(27383)
(25735)
技术(24999)
科学(24597)
师范大学(23124)
(22281)
财经(20609)
(20534)
北京(20424)
中心(20049)
职业技术(19308)
研究所(18910)
(18440)
技术学院(18142)
基金
项目(73691)
研究(69478)
科学(57433)
基金(44259)
教育(43750)
社会(36582)
编号(35534)
(35213)
国家(34633)
社会科(34071)
社会科学(34061)
(33250)
成果(32797)
课题(29242)
科学基金(29183)
(28433)
(26115)
基金项目(22265)
项目编号(21014)
规划(20479)
(20319)
资助(18543)
重点(18463)
(18352)
研究成果(18329)
(17914)
(17856)
(17831)
阶段(17789)
(16672)
期刊
教育(63208)
研究(56300)
(54209)
经济(54209)
中国(45722)
(32766)
技术(20820)
职业(20649)
学报(14895)
管理(14730)
技术教育(13675)
职业技术(13675)
职业技术教育(13675)
大学(13268)
(12710)
(11586)
金融(11586)
科学(11480)
财经(10810)
图书(10612)
(10582)
论坛(10582)
学学(9932)
财会(9615)
会计(9366)
(9314)
农业(8332)
书馆(8216)
图书馆(8216)
业经(8192)
共检索到2401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潘璐  马延霞  
目前,金融服务中的投资理财业务发展迅猛,理财成了广大群众的普遍需求,这一变化迫切需要投资理财专业人才的支持。投资理财专业人才的匮乏一直制约着行业的快速发展。这两年不少高职院校开设了投资理财专业,可是在人才培养目标、设置专业课程、教育教学方法方面还继续沿用普通高校人才培养的思路。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把符合高职教育方向和培养目标的专业人才推向社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是需要认真审慎考虑的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就高等职业教育的投资理财专业建设展开积极探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国川  
本文对高职教育与网络教育之间学分互认进行了探索。首先,对学分互换概念作了界定,分析了这两种教育形式的学分互换的可行性及制约性;其次,基于上述分析进一步梳理出两种教育形式的学分互换的原则要求;再次,探索如何进行两种教育形式的学分互换的技术路线。意在突破学习者接受教育的途径、时间和空间的束缚,推进学习成果互认衔接,促进职业教育大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伟娟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飞速发展,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结合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课程体系建设的实际,论述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原则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革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有效策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坚利  
以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提出高职教育实习基地建设的基本构想。在实践中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营造真实的职业环境;加大投资力度,建立校内实训中心;建设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在管理中要健全以实训中心为核心的基地管理模式,加强"双师型"实训教师队伍建设和实训教学的教材建设,将职业道德教育融入教育过程中。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玉泉  
阐述了立体化教材建设的内涵,并对传统教材与立体化教材进行了分析对比;从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出发,分析了高职立体化教材建设的必要性;重点介绍了高职立体化教材建设的原则与内容,旨在推动立体化教材的建设和使用,推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宋正富  
高职教育姓"高"名"职",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承担起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四项基本职能。高职院校在具体办学实践中需要强化教育教学改革,充分发挥技术优势,立足区域实际需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才能真正体现大学的职能。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淑欣  
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特色教学,搞好实践教学是办好高职教育的关键。本文论述了高职实践教学的内涵、形式和作用,分析了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的现状,提出了加强高职实践教学的思路。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娜  刘文平  宋昀  
高职教育定位问题在宏观和微观各有丰富的内涵,要明确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和中职教育的不同。本文结合当前高职教育发展的危机,从定位的角度分析原因,研究科学定位以应对当前的危机,取得高等职业教育的长足发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易雪玲  邓志高  
专业镇是随着我国镇域经济的崛起,由广东学者在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经济发展模式。目前,专业镇已由最初专业化生产的乡镇经济区域发展到了由若干相互关联的企业高度集聚、主导产业与配套产业协同发展,具有明显的国内外产业竞争优势的区域,是一种专业化区域生产的组织模式。"一镇一品"是专业镇经济的基本特点,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从亚  
基于对物联网产业特征的分析,物联网专业人才需求主要为电子设备技术和芯片设计技术、计算机网络和通讯、系统集成和应用三类人才。应从物联网感知设备、物联网通讯、物联网开发和集成,以及物联网管理和服务四个方向来进行人才培养。在专业建设中应注重专业的独特性、培养目标的多元化以及课程体系与职业岗位的互动性。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董淑华  
专业群建设是学校提升内涵、获得外部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可将学校松散孤立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实现资源效用最大化。专业群内各个专业可借助集群发展优势,形成特色专业和品牌专业。专业群主要分双核心型、单核心引领型、单核心辐射型、专业协同发展型四类,一些高职院校已经开展了针对不同类型专业群的建设实践。但专业群建设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学校实际情况与专业发展状况。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宫麟丰  
结合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校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从指导思想、总体目标、理念风尚、专业建设、科技示范、区域服务以及开放办学等多个方面对学校文化建设及其特色、功能作了系统阐述。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汪锋  
根据"工匠精神"中"道技合一"的核心要义,阐述了传承和弘扬"大国工匠"精神对当下我国实现"中国制造"强国之梦的特殊意义。针对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校企合作难以深度开展的现象,分析了其校企文化冲突的原因,指出"大国工匠"精神的培育是二者的利益契合点,应当以此推进高职教育文化建设。从课程建设、师资培训、校园文化和质量评价等视角给出了基于"大国工匠"精神培育的高职教育文化建设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熹  
本文以"职教集团"为平台探索如何在中高职"3+2"分段人才培养模式、课程结构体系、教育教学资源等方面实现完美衔接,搭建中高职衔接"立交桥",并为其他院校更好实现"3+2"中高职教育衔接提供了具体思路与方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闰桂娥  
高职院校具有很强的行业特色,而从事此类院校英语教育的教师应该是集扎实的语言基本功、科学的教学方法、相关行业专业知识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探讨了校本特色研究视域下的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