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34)
- 2023(4796)
- 2022(3887)
- 2021(4027)
- 2020(2904)
- 2019(7032)
- 2018(7143)
- 2017(10648)
- 2016(7670)
- 2015(9114)
- 2014(9908)
- 2013(8343)
- 2012(7689)
- 2011(6980)
- 2010(7516)
- 2009(5859)
- 2008(5834)
- 2007(5468)
- 2006(4842)
- 2005(4594)
- 学科
- 教育(21364)
- 管理(13006)
- 教学(12326)
- 中国(12151)
- 理论(11028)
- 济(10846)
- 经济(10824)
- 业(8965)
- 企(7357)
- 企业(7357)
- 学法(7352)
- 教学法(7352)
- 学理(6238)
- 学理论(6238)
- 学(5591)
- 学校(5506)
- 农(5110)
- 思想(4653)
- 财(4600)
- 发(4597)
- 政治(4567)
- 研究(4549)
- 高等(4451)
- 技术(4345)
- 思想政治(4337)
- 政治教育(4337)
- 治教(4337)
- 德育(4292)
- 发展(4128)
- 展(4004)
- 机构
- 学院(88097)
- 大学(84400)
- 教育(31367)
- 研究(30354)
- 范(25388)
- 职业(25304)
- 师范(25255)
- 技术(22341)
- 京(20815)
- 师范大学(20462)
- 管理(19899)
- 江(18408)
- 职业技术(17993)
- 科学(17673)
- 济(17602)
- 中国(16956)
- 技术学院(16744)
- 经济(16482)
- 理学(15399)
- 所(15268)
- 理学院(15048)
- 州(14944)
- 管理学(14418)
- 北京(14405)
- 管理学院(14227)
- 中心(13354)
- 研究所(13338)
- 教育学(12160)
- 财(11473)
- 院(11104)
- 基金
- 研究(48546)
- 项目(46244)
- 科学(35634)
- 教育(35143)
- 编号(27253)
- 成果(25561)
- 课题(24074)
- 基金(23368)
- 省(23020)
- 社会(22189)
- 年(22172)
- 划(20515)
- 社会科(20351)
- 社会科学(20347)
- 家(18124)
- 国家(17688)
- 规划(15917)
- 项目编号(15162)
- 度(14999)
- 研究成果(14612)
- 性(14209)
- 科学基金(13893)
- 年度(13510)
- 阶(13012)
- 段(12982)
- 阶段(12941)
- 重点(12793)
- 一(12238)
- 阶段性(11942)
- 发(11368)
共检索到1563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嘉孟
工学结合模式下的课程建设需要对校内的学习和企业的实习做一体化设计,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按典型工作任务、典型生产任务进行课程开发,可以使学生在校内和校外的学习和实习过程中都与工作知识紧密结合,也使教师与学生成为实施工学结合课程的共同体。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韩伟平
文章以全国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之一的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的课程改革为背景基础,阐述了高职教育面向市场进行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改革的价值理念、以职业岗位工作为载体的课程体系的构建和教学实践创新等理论与经验探索。
关键词:
高职教育 课程改革 创新实践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维彬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专业性、多样性和综合性等特征,知行观、实用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奠定了理论基础;英国三明治教育、美国合作教育和德国双元制教育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国际借鉴;工学结合的双重性、交替性和市场性决定高职教育应从培养目标、培养标准、培养条件、培养途径及机制等方面创新与实践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紫婷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毕业生与企业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其主要原因是高职院校的教育与企业生产实际脱节,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中依托工学结合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方法。高职院校要积极主动地更新观念、创造条件、推进工学结合体制机制创新,搭建学生、企业、院校的桥梁,实现三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工学结合 学生 企业 实验实训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志宏
基于种植类专业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行业特性,形成单元课程"逆向分析"开发方法,即从课程顶层设计入手,逆向追溯单元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所面向的教学目标与职业岗位工作任务,明确课程定位,并以此为切入点,通过岗位工作调研,对课程进行系统分析、设计与建设。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徐丹琦
当前,基于工学结合的课程改革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课程革与实践的热点。工学结合课程基于工作过程重构课程知识体系将专业学习融入职业能力培养,改变了长期以来学习与工作两系统的割裂状态。而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特点的教学形式,让学在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中学习,不但获得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邹茜茜 王建明
工学结合课程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课程的有效实施能达到学校教学与企业生产共同发展的目标。本文从分析工学结合过程中高职课程质量评价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相关课程质量评价的"双主体,三环节"实践原则,并以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课程评价的实践为例,具体阐述了在此原则指导下的工学结合课程质量评价过程。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成尧 韩承江
文章讨论了高职专业课程项目化教学模式的不足,提出跨课程项目设计和对应的跨课程项目教学模式。以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为例,分析该专业的知识技能特色,紧密结合地方产业经济,探讨如何构建跨课程项目和实施跨课程项目教学模式,并给出具体的项目实施方案和分析了实际的教学效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红贤
本文从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角度,分析了目前职业人才实训基地的形势,探讨了实训基地建设、管理和运行模式,指出了在职业人才实训基地建设快速发展中显现的九种主要问题和困难,提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职业人才实训基地建设的目标任务,结合实际,明确了推动职业人才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工学结合 实训基地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邦曜
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思想的重要发展,工学结合将是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突出特征。改革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是当前高职院校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何向荣
目前,高职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人才培养的质量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需求,在国家有关政策和文件精神的指导下,浙江工贸职院发挥校企联合改制的独特优势,以项目课程开发和生产性实训结合为核心,探索和实施了"三三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以生产性实训为抓手,推行了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改革,学做合一的学习模式改革及产教结合的教学模式改革,并通过开展项目课程和生产性实训,实现了人才培养过程的三证贯通。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冯伟国 徐静镠 姜红
本文以上海商学院饭店管理专业为案例,提出了高职院校探索"工学结合"模式的3个"三":"三部曲"前期准备,形成"工学结合";"三维度"强化实践教学,体现"工学结合"特点";三方共赢",促进"工学结合"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工学结合” 教育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倪海珍
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以心理素质训练为核心的实践课程,在此,我们对本门课的课程特点、设计理念、内容构成、教学方法、评价体系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实践课程 特点 教学方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段小莉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目前高职教育的课程改革与开发如火如荼,已成为当前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焦点、难点和重点。从课程开发的必要性、相关概念及内涵以及开发中注意的问题几个方面探讨了工学结合、能力本位的课程开发问题。
关键词:
工学结合 能力本位 课程开发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马必学 刘晓欢 向丽
当前高职院校正在开发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课程,其中项目课程、"双证"课程和德国学习领域课程等课程模式得到广泛应用。每一种课程模式都有其内在规定性和适用范围,并没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课程模式。高职院校在进行课程开发实践时,有必要对这三种课程模式的内涵及适应性进行分析,结合学校自身的教学条件和办学传统,探索适合自身实际的课程开发理论与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