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75)
2023(5628)
2022(4782)
2021(4804)
2020(3714)
2019(8696)
2018(8335)
2017(14444)
2016(9331)
2015(10626)
2014(11003)
2013(9660)
2012(9069)
2011(8368)
2010(8873)
2009(7425)
2008(7126)
2007(6597)
2006(6187)
2005(5662)
作者
(21525)
(17753)
(17555)
(17117)
(11515)
(8324)
(8291)
(7053)
(6863)
(6718)
(5886)
(5837)
(5774)
(5735)
(5731)
(5672)
(5663)
(5289)
(5201)
(5188)
(4812)
(4461)
(4343)
(4244)
(4201)
(4056)
(4030)
(3989)
(3610)
(3551)
学科
(20720)
经济(20691)
教育(20107)
管理(19999)
(18452)
中国(14394)
(13332)
企业(13332)
(10302)
理论(9371)
教学(8811)
(7839)
(7518)
农业(6727)
方法(6230)
(6146)
(5842)
贸易(5840)
技术(5799)
(5750)
及其(5512)
(5472)
政策(5464)
数学(5459)
(5391)
数学方法(5263)
地方(5068)
学校(5053)
业经(4953)
学法(4827)
机构
学院(116149)
大学(110611)
研究(41946)
(38454)
经济(37175)
管理(35550)
教育(30044)
理学(29517)
理学院(29099)
管理学(28457)
管理学院(28204)
中国(26062)
(26042)
师范(25957)
(25047)
职业(24590)
科学(22441)
技术(22357)
师范大学(20925)
(20822)
(20605)
(20376)
中心(18303)
研究所(18112)
职业技术(17352)
北京(16920)
(16462)
技术学院(16125)
(15183)
财经(15025)
基金
项目(66768)
研究(62805)
科学(54296)
基金(42067)
教育(39330)
社会(34445)
(34027)
国家(33498)
社会科(32234)
社会科学(32231)
编号(31608)
(29511)
成果(28608)
科学基金(28366)
课题(26322)
(26217)
(23459)
基金项目(20238)
规划(18794)
(17903)
资助(17755)
项目编号(17755)
重点(16769)
(16612)
(16578)
(16349)
研究成果(15414)
自然(15373)
(15326)
(15286)
期刊
教育(56708)
研究(46847)
(46698)
经济(46698)
中国(35988)
职业(18799)
技术(17804)
(14590)
(13035)
管理(12801)
技术教育(12358)
职业技术(12358)
职业技术教育(12358)
(12061)
金融(12061)
科学(10712)
学报(10344)
大学(9774)
(9739)
论坛(9739)
农业(8933)
业经(8096)
学学(7328)
经济研究(7289)
财经(7098)
职教(6458)
(6445)
成人(6311)
成人教育(6311)
(6181)
共检索到1925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俞位增  
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规律的必然要求,已成为当前职业院校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主旋律。本文从分析工学结合理论基础入手,针对目前工学结合中存在的困境,探讨相应的对策,以更好地推动高职教育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成军  
工学结合是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途径。基于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社会价值、个人价值、教育价值及现实困境、价值缺失的分析,从"合作育人"的核心价值出发,提出将校企利益共同体建设作为高职院校推进校企深度合作的突破点和新载体,为工学结合实施提供课程、师资、基地和管理支撑,探寻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价值实现的有效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范莉莎  
本文从高职教育的内涵及特殊性出发,认为"工学结合"模式下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会发生根本性的重大变革,进一步辨析了当前"工学结合"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主要缺失与困境,并提出实施监控转移的解决办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智  
高职教育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技术类应用型人才,缓解了我国实业界人才短缺的局面,但同时也出现了因校企合作相关法律体系不健全而造成的实践教学效能低下的问题。文章阐述了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法律体系建构的内涵及意义,从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立法体系建构、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法律的责任与权益规范缺位等方面,揭示了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所面临的法制困境,进而提出健全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法律体系、明晰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法律的责任与义务边界、激活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法律的权益保障功能等可行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胡茂波  吴思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和企业的博弈行为,在校企博弈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和企业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存在信息不对称、权利不对等、义务不平衡、资源不均衡的现象,导致校企合作难以顺利进行。因此,要完善校企合作法规建设,构建基于校企合作信息平台的监管机制,利用经济手段引导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加强校企合作的宣传力度;努力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蔚  
文化自信是激发改革的内生动力。从历史维度、现实维度、发展维度来看,文化自信是推动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重要保障。目前,高职教育发展资源失衡、自我认同缺失、文化积淀匮乏、办学导向偏差影响了高职教育文化自信的提升。《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发布,开启了新时代职业教育全面改革的步伐,鉴于此,文章提出:兼顾效率与公平,加快高职教育发展,筑牢文化自信的基础;注重文化发展视域,持续推进高职教育改革;积极适应改革新形势,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与制度文化三方面共同入手,找准提升高职教育文化自信的切入点;充分认识高职教育的发展成就和未来预期,增强群体自豪感;依托合作教学的特长和优势,增强高职教育文化自信的特异性;加强国际交流,拓展高职教育文化自信建设的平台。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潘春胜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虽然在工学结合方面做了很多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也遇到了一些瓶颈。针对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是目前高职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璐  邓华  
高等教育面临分类发展的价值选择,分类发展视域下高职教育的应然表征为实质公平的回归、分类发展体系的构建及良性竞争的激励。针对当前高职教育改革面临的院校建设、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等多重实践困境,文章提出坚持统筹规划,分类引导高职院校发展定位;强化行政督导,规划高职院校专业动态调整走向;科学构建专业集群,靶向瞄准专业定位;立足区域特色,发掘人才培养"主打产品"等对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许海峰  石伟平  
高等教育的质量主要决定于教师的素质,而当前高职教师专业实践能力不强,已成为了制约高职院校由规模发展逐渐向内涵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因素之一,严重制约了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发展与提升。本研究从政府的宏观层面、学校的中观层面、教师的微观层面,分析制约高职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提升的现实困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政府、学校、企业、教师视角,提出了高职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提升的相应对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温正胞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任务的实现过程中,高职院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据教育部最新的2009年教育统计数据,全国有普通高校2305所,在校生人数2144.66万,其中高等职业院校1071所,在校生人数964.8万,学校数与学生数占总数比例分别达46.5%,44.9%。但需要人们特别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丁玮  
目前我国的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仍然面临一系列的困境,诸如教师专业标准不健全,欠缺相应的制度保障;职前与职后培养断层,没有系统的培养体系;教师实践经验不丰富,缺乏专业锻炼的平台;专业发展动机不够强,缺少自主发展的意识等。对此,文章提出了如下对策:健全教师专业标准,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衔接职前职后培养,创新一体化培养体系;提高教师实践能力,搭建专业的锻炼平台;增强自主发展动机,培养自主发展的意识。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黄亮  王向东  
职业教育的巨大规模和类型教育的特点需要有类型特色的职业教育评估机构来实施职业教育评估。独立性、专业性、公正性、多元性、职业性应当是第三方职业教育评估机构的主要特征。教育评估法律和法规缺位、职业教育评估市场小、缺少评估收费机制、职业教育评估专业人才和评估技术的薄弱、职业教育类型评价特点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不多都阻碍了合格的职业教育评估机构的发展。建立健全教育评估的法规制度、积极开拓职业教育评估市场、培育彰显职业教育类型特征的职教评估机构、引进和培育职业教育的评估专业人才、做大做强国家和省级职业教育评估组织、搭建国家和省级职业教育评估信息平台可为职教类型教育评估机构的发展创造条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茂波  游子欢  
职业技术教育专业硕士设置的目标在于提升技能型人力资源质量、奠定中职卓越教师培养基础、促进中职教师专业发展和完善教育硕士学位体系。但在实践过程中由于职业教育社会吸引力低迷、专业与教育双重背景的教师缺乏、培养与教学资源建设尚在开拓期、校企校协同培养体系尚未形成等原因,培养高校逐渐陷入生源质与量需要提升、能力培养难以一体化、过程支撑缺乏、考核评价标准不契合的困境。破解困境需要优化职教教育硕士发展的政策环境、构建专业教育教研能力形成的指导机制、推进教材编写与教学案例库建设和建立凸显职教师范性的考核评价标准。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良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教学管理应以开放的姿态面向社会、企业、工作岗位群,拓展教学空间与时间;建立"校企两元协同、校内多方联动"的工学结合教学管理机构;建立基于工学结合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和柔性教学管理机制;建立以工作预防、实时监控与及时纠偏为主线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并实现教学质量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实施的过程化、评价形式的多样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克勤  王碧秀  
职业教育是一种应用型教育和技能型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在于为生产第一线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过硬专业技能,较强合作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各高职院校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形成了不同的教学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