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56)
- 2023(16584)
- 2022(14021)
- 2021(13472)
- 2020(11211)
- 2019(26165)
- 2018(26230)
- 2017(48682)
- 2016(27894)
- 2015(31849)
- 2014(32570)
- 2013(30895)
- 2012(28190)
- 2011(25537)
- 2010(26106)
- 2009(23351)
- 2008(22746)
- 2007(20390)
- 2006(17851)
- 2005(15994)
- 学科
- 济(96586)
- 经济(96449)
- 管理(78434)
- 业(70052)
- 企(59696)
- 企业(59696)
- 方法(45148)
- 数学(39095)
- 数学方法(38322)
- 中国(31161)
- 财(26685)
- 农(26535)
- 教育(25674)
- 学(24117)
- 理论(23218)
- 制(22556)
- 业经(22439)
- 地方(18354)
- 技术(17388)
- 农业(16998)
- 务(16505)
- 财务(16413)
- 财务管理(16377)
- 贸(16019)
- 贸易(16011)
- 和(16005)
- 体(15999)
- 银(15898)
- 教学(15854)
- 银行(15838)
- 机构
- 大学(383328)
- 学院(382549)
- 管理(143628)
- 济(137532)
- 经济(133992)
- 研究(127581)
- 理学(123759)
- 理学院(122262)
- 管理学(119640)
- 管理学院(118927)
- 中国(90158)
- 京(83696)
- 科学(80056)
- 财(66989)
- 所(64486)
- 农(60674)
- 江(58949)
- 研究所(58646)
- 范(58485)
- 师范(57965)
- 中心(57053)
- 业大(56820)
- 北京(53571)
- 财经(52632)
- 技术(49061)
- 经(47633)
- 农业(47451)
- 州(47212)
- 师范大学(46836)
- 院(46395)
- 基金
- 项目(257106)
- 科学(201744)
- 研究(193942)
- 基金(180706)
- 家(157091)
- 国家(155660)
- 科学基金(132675)
- 社会(116631)
- 社会科(110099)
- 社会科学(110069)
- 省(103717)
- 教育(97295)
- 基金项目(94620)
- 划(88558)
- 自然(86132)
- 自然科(84098)
- 自然科学(84076)
- 编号(82785)
- 自然科学基金(82499)
- 资助(75410)
- 成果(70026)
- 课题(60773)
- 重点(59014)
- 部(57304)
- 发(54563)
- 创(53562)
- 项目编号(50606)
- 创新(49700)
- 年(49487)
- 教育部(49475)
- 期刊
- 济(152268)
- 经济(152268)
- 研究(117750)
- 中国(87316)
- 教育(78947)
- 学报(61198)
- 农(55263)
- 科学(54339)
- 管理(53884)
- 财(52202)
- 大学(47244)
- 学学(43041)
- 技术(40373)
- 农业(38207)
- 融(29470)
- 金融(29470)
- 财经(25448)
- 业经(24899)
- 职业(23339)
- 经济研究(23323)
- 经(21715)
- 图书(20144)
- 业(19880)
- 问题(19030)
- 科技(18072)
- 版(18020)
- 坛(17749)
- 论坛(17749)
- 理论(17240)
- 技术经济(16917)
共检索到5718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杰 辛宝英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确立解决了高职教育发展方向的问题,在理念上不容置疑,但在实际实施中却存在很多问题,效果不尽人意,要想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落实到实处,就必须找到校企合作难题的根源问题,建立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高效实施的体制机制。课题组通过对全国50所高等职业院校及40家企业进行调研并借鉴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国际经验,对我国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实施的体制机制改革进行探讨和研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赵越、邓恩远在《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中撰文,指出了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体制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构建科学的体制环境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其自身的优越性,但在我国要想更好实行,必须建立起实施的体制环境。当前我国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外部体制环境方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穆晓霞
高等职业教育是与社会经济发展最为密切的一种教育形式,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企业和政府的共同需求,构建工学结合培养人才模式的长效机制,保证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可持续发展,最根本的就是要找准校企双方利益共同点,体现校内学习和校外工作相结合的市场化运作特色,实现校企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合作共赢。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工学结合 长效机制 科学构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左晓琴
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创新工学结合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可着眼于贯彻工学结合的教育理念,设计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对接区域产业发展,构建特色专业体系;紧贴岗位需求,深化课程体系改革;突出技能培养,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校企共育共享,加强"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崔秀敏 黄子辉 李显宁
工学结合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工学结合突出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强化实践教学的落实。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即"2+1"教育教学设计。"2+1"教育教学设计更加强调以岗位工作任务和工作流程引领顶岗实习的真正落实。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齐绍琼
文章分析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内涵,列举了世界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发展比较成功的职业教育典型模式,包括德国的"双元制"模式,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英国的"工读交替"模式,进而分析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政校企联动机制,保障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途径。
关键词:
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 保障机制 高职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谷溪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解决高职院校毕业生与企业需求矛盾的最好办法。然而,在我国,高职院校数量庞大,专业种类繁多,就是在同一所学校,不同的专业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也存在差异性。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积极主动地更新观念,创造条件,依据不同专业需求,推进多元化工学结合创新体制,真正搭建起了学生、企业、院校间的桥梁,实现了三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贤彬 王学东 路建彩
针对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学习与工作二元割裂等问题,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按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建设思路,创建"三横三纵逻辑关系矩阵"理论模型,并把该矩阵模型作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与实施的依据,其中纵向三要素以工作任务为载体逐级递进,包括理实一体化课程、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横向三要素根据纵向三要素的实施要求,提供支撑和保障,包括教学团队、教学条件、机制与制度。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方案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何向荣
目前,高职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人才培养的质量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需求,在国家有关政策和文件精神的指导下,浙江工贸职院发挥校企联合改制的独特优势,以项目课程开发和生产性实训结合为核心,探索和实施了"三三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以生产性实训为抓手,推行了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改革,学做合一的学习模式改革及产教结合的教学模式改革,并通过开展项目课程和生产性实训,实现了人才培养过程的三证贯通。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登宏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类型,决定着人才培养必须是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工学结合为核心,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载体,重构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根据工学结合教学要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保障工学结合课程实施为依据,推动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只有如此,才能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学校与企业双赢的校企合作之路,构筑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新平台。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 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维彬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专业性、多样性和综合性等特征,知行观、实用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奠定了理论基础;英国三明治教育、美国合作教育和德国双元制教育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国际借鉴;工学结合的双重性、交替性和市场性决定高职教育应从培养目标、培养标准、培养条件、培养途径及机制等方面创新与实践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何红华 何云剑
工学结合是指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工作相结合、教育部门与产业界或院校与企业相结合。实施工学结合需要进行校企合作,制订工学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方华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要求课程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零差异、专业技能与岗位规范零差距、学生毕业与就业零过渡。工学结合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口,也是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路径。笔者从教学管理的六个主要方面入手,结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提出了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改革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教学管理研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晓男
本文阐明了实施和推广"工作室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动因、途径及保障机制,初步建构了"工作室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工作室建设开发设计、教学模式、教学组织运作和工作室管理模式。
关键词:
工作室制 内涵 运作模式 保障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林小星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的一种基本制度,它的实施与推广对高职教学管理改革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构建符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并能更好地促进这种模式实施的高职教学管理体系,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课题。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教学管理体系,主要包括课程管理体系、学籍管理体系、师资队伍管理体系、实践性教学管理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等内容。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教学管理体系 工学结合 应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