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985)
2023(17322)
2022(14331)
2021(13701)
2020(11520)
2019(25934)
2018(25664)
2017(47115)
2016(26666)
2015(30013)
2014(29840)
2013(27858)
2012(25039)
2011(22500)
2010(22600)
2009(20205)
2008(19400)
2007(16602)
2006(14262)
2005(12573)
作者
(70154)
(58567)
(58157)
(55414)
(36983)
(28050)
(26650)
(22812)
(22579)
(20571)
(19739)
(19714)
(18520)
(18204)
(18196)
(18154)
(17946)
(17356)
(16837)
(16827)
(14698)
(14412)
(14068)
(13516)
(13084)
(13046)
(12983)
(12945)
(11618)
(11487)
学科
(89347)
经济(89210)
管理(71241)
(64665)
(54271)
企业(54271)
方法(40734)
数学(35492)
数学方法(34991)
中国(30576)
(27529)
(24903)
教育(24182)
(22208)
(22116)
业经(21212)
理论(19896)
(17925)
贸易(17920)
(17488)
技术(16442)
农业(16293)
(16282)
财务(16234)
财务管理(16196)
(15996)
(15802)
金融(15799)
(15554)
银行(15508)
机构
大学(354550)
学院(350494)
(135254)
经济(132397)
管理(127994)
研究(117854)
理学(111008)
理学院(109691)
管理学(107598)
管理学院(106930)
中国(82449)
(74280)
科学(70427)
(65230)
(57021)
(56296)
(53851)
中心(53517)
师范(53285)
(52618)
研究所(51978)
业大(51701)
财经(51559)
(47133)
北京(46468)
农业(44221)
教育(43996)
师范大学(43592)
技术(43149)
(42961)
基金
项目(239422)
科学(190607)
研究(180271)
基金(171791)
(149981)
国家(148611)
科学基金(127610)
社会(113466)
社会科(107292)
社会科学(107271)
(95386)
教育(92308)
基金项目(90435)
(82401)
自然(81617)
自然科(79749)
自然科学(79724)
自然科学基金(78284)
编号(74626)
资助(68086)
成果(62184)
重点(56135)
课题(54938)
(54811)
(51529)
(51330)
教育部(48210)
创新(47803)
(47727)
大学(47292)
期刊
(141104)
经济(141104)
研究(109794)
中国(78459)
教育(74918)
学报(56374)
(51792)
(49704)
科学(49281)
管理(46480)
大学(45280)
学学(40455)
技术(34768)
农业(33677)
(28974)
金融(28974)
财经(25838)
经济研究(23158)
业经(22655)
(22295)
职业(21751)
问题(18522)
(17959)
(17010)
(15921)
论坛(15921)
(15920)
科技(15751)
图书(15673)
理论(14734)
共检索到5211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秦惠民  解水青  
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期以后,世界发达国家普遍经历了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浪潮。20世纪,世界范围的本科大学发生了深刻的组织功能变革:大学作为一个整体开始履行服务社会的使命。运用组织社会学新制度学派的理论考察可以发现,这两次国际范围内的高等教育现象存在密切联系:高职教育的兴起和发展为现代大学组织的功能变革提供了合理性前提和合法性基础,扮演了"探路者"和"催化剂"等角色;其本身又是整个高等教育组织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高文杰  
在简析教育元评估要义的基础上,从我国高职教育评估的缺失与发展走向、委托代理理论以及国际经验的视角出发,论证在高职教育评估中引入元评估制度架构的应然性。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阈,提出在高职教育评估中引入元评估制度架构的策略,主要包括:一是营造元评估制度的文化环境;二是做好制度安排与"文本开发";三是建构体制机制;四是选择诱致性与强制性制度变迁相结合的推进策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任雪园  闫广芬  
探索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制度化,对改革的健康发展及有序推进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家层面相关政策的鼓励以及现实层面改革试点的实践,都为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奠定了基础。但是基于组织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的视角,发现改革面临规制性层面法律制度的缺失与模糊、规范性层面配套标准的滞后与不足、文化—认知性层面价值追求的离散与冲突等制度化困境,究其根源在于"单一所有制办学"制度逻辑与"混合所有制办学"制度逻辑的冲突与博弈。因此,推动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走向制度化,首先要通过规制性、规范性以及文化—认知性制度要素的重构来突破制度环境的制约,然后建构新兴制度逻辑的"合法性",实现制度逻辑的转变。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郑辛迎  聂辉华  
新贸易理论无法解释企业内贸易的出现,以及企业国际化过程中所采取的复杂的一体化或外包形式,为此,最近的国际贸易理论通过将制度质量融入贸易模型,从微观层面解释了企业的投资行为、产权安排和地区的贸易模式。基于国内外的最新文献,本文主要从交易费用、契约不完全和总体制度质量这三种角度介绍了制度质量对国际贸易和FDI的影响及其实证检验方式,梳理了"新新国际贸易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的最新进展,并指出了这些理论进展对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启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郭凯  
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考察,我国教师管理制度设计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重教师"道德人"假设而轻教师"经济人"假设;重视教师管理的正式制度而忽视非正式制度;重视教师管理制度的约束功能而忽视激励功能;重视政府、学校对教师的管理而忽视家长的参与等。基于对以上问题的分析,本文指出教师管理变革的方向应包括:承认教师自利行为的正当性;充分利用教师管理的非正式制度;强化教师管理制度的激励功能;扩大家长参与教师管理的权力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冰  
以全国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为基础,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论证了办学主体差异对校企双方的校企合作的影响。研究发现,组织结构上"离企业越近的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水平越高。具体来说,第一,行业或企业举办的高职院校无论在校企合作深度还是广度上都存在普遍优势;第二,行业主管部门举办的高职院校在实习时间和质量保障上优势更加明显;第三,教育部门举办的高职院校更需要与企业、行业建立订单培养合作;第四,院校等级和办学条件对校企合作影响不显著。在上述结论的基础上,提出加快治理结构改革、改变政府对院校财政支持方式等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荟  张晋平  
循环经济是的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全面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起着关键性和基础性的作用。目前,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亟须政府的扶持和保障。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为视角,运用经济学的方法,剖析了在循环经济发展中制度因素的重要作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义  
大学教学改革是大学发展的永恒话题,但在不同阶段,其内涵有所不同。当前,我国高校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以提升质量为主要目标的发展阶段,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是大学教学改革的核心。大学教学改革目前存在观念不深、理论不强、制度不新的问题。从新制度主义视角来看,主要原因是新制度供给不足和对旧制度的依赖问题。大学教学改革需要从更新教学理念、完善教学制度、营造制度环境和研究制度理论等方面加以解决。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冰  刘志民  
同为发达市场经济体,为何德国企业与高职教育机构形成了高水平的产学合作,而英、美国家企业与高职产学关系反而不那么紧密?为何韩国与我国台湾地区高职领域的产学关系主要来自政府引导?本文试图以新制度经济学和技能形成理论回答如下问题:第一,就某个经济体而言,什么样的技能需求具有"一定程度的技能专用性",从而引发多数企业自发的产学合作需求;第二,什么样的制度性因素减少了企业投资于工作技能的不确定性,从而保护企业与职业院校基于技能的产学合作;第三,哪些因素构成了高职产学关系治理变迁的动力。研究发现:从短期来说,企业与高职的产学行为要服从于现实的中间技能需求;从长期来看,则更受制于技能形成制度,且这种技能制度...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书明  蔡萌萌  
我国频发的水危机既是水环境作为居住地、供应站功能而引发的生态破坏问题,也是作为废物库功能而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河长制是地方政府为了重新恢复环境三大功能协调运行而发明的一项有效的实用制度。河长制因其简单易行,很快在全国形成扩散效应。河长制是源于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分析了河长制的优缺点:优点是职责归属明确,权责清晰;是合理的路径依赖基础上的制度创新;铁腕治污提高治污效率;创新扩散机制值得提倡。河长制本身存在制度缺陷:无法根除委托-代理问题;缺乏透明的监督机制;容易出现利益合谋;忽视了社会力量;行政问责很难落实。河长制综合考虑了地方权力结构与环境现实,充分利用行政长官手中的权力带...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何立  罗帅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分设为承包权和经营权,标志着中国农地产权由"两权分离"向"三权分离"转变。本文利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对此进行分析,认为"三权分离"的本质是农地产权束的分割与细化,体现了农地产权制度界定的相对性与渐进性;"三权分离"能够有效发挥农地产权的激励功能,对农民流动与土地流转产生积极影响;"三权分离"关键在于产权界定的有效性,须着重关注法律规范修正、权利落实、权利维护等问题。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伍中信  周红霞  
对人力资本的专用性、交易频率和不确定性三变量进行分析,揭示人本资本在交易费用和协调费用约束下的生成过程,利用杨小凯的模型拓展和深化人本资本形成的理论过程,并通过分析最优人本资本形成路径,得出几点共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我国企业人本资本的政策建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尹弘飚  
制度化向来被视为课程变革研究中的一个难解之谜,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制度化阶段具有的悖论特征。对课程变革制度化的新制度主义分析表明,教育组织的双核结构、制度丛内部的相互牵制和高昂的制度变革成本是导致制度化难以实现的原因,而快动制度与慢动制度之间的角力、制度理想与制度现实之间的摩擦,以及社会结构与行动者具有的能动性之间的互动则为制度变革创造了可能。这些发现让我们对课程变革制度化的一些基本问题有了新的理解。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燕萍  施丹  
企业文化是一种竞争性的稀缺资源。处于激烈市场竞争的21世纪的企业,其核心竞争力已不再是资金、技术、人员、策略,而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没有优劣之分,但优秀的企业文化则是通过不断变革以适应市场环境。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来看,有效的组织是企业文化变革的关键,企业文化变革的动机源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和代理人偏好的变化,有效的企业文化变革能为企业提供适应效率。企业文化变革如同制度变迁的机制一样,也受路径依赖的影响。对中国企业而言,依赖优秀传统商业文明的传承路径,并以适应市场经济竞争为目的的企业文化的变革,是实现企业经营业绩长足发展的关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沈亚芳  
制度化安排是学校组织的内核所在,变革主体对于"潜在利益"的追求是学校组织变革的源动力。现阶段学校组织变革大多选择以政府为主体的强制性变革路径模式,学校被动地接受变革和做出反应,缺乏对学校组织变革内生动力的唤醒。因此有必要突破现有的强制性路径依赖,将学校组织变革最终过渡到以学校基层为主体的诱制性变革路径上来;使政府从变革者转换为引导者,形成外部激励机制;加强非正式制度建设,增加学校组织变革的内部助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