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02)
- 2023(11943)
- 2022(10083)
- 2021(9296)
- 2020(7726)
- 2019(17554)
- 2018(17140)
- 2017(31427)
- 2016(18334)
- 2015(21319)
- 2014(22027)
- 2013(21082)
- 2012(20021)
- 2011(18581)
- 2010(18995)
- 2009(17203)
- 2008(16870)
- 2007(15545)
- 2006(13925)
- 2005(12822)
- 学科
- 济(90181)
- 经济(90125)
- 管理(42706)
- 业(37768)
- 方法(32583)
- 数学(29024)
- 数学方法(28754)
- 企(28402)
- 企业(28402)
- 中国(26458)
- 地方(23291)
- 教育(21441)
- 农(21362)
- 学(19445)
- 业经(16520)
- 财(15972)
- 地方经济(15060)
- 理论(15046)
- 农业(14397)
- 制(13346)
- 贸(12911)
- 贸易(12906)
- 易(12395)
- 环境(12383)
- 发(12211)
- 和(11657)
- 融(11389)
- 金融(11386)
- 银(10987)
- 银行(10962)
- 机构
- 学院(268911)
- 大学(265696)
- 济(111532)
- 经济(108964)
- 研究(99229)
- 管理(90074)
- 理学(76598)
- 理学院(75535)
- 管理学(74094)
- 管理学院(73568)
- 中国(67864)
- 科学(59606)
- 京(57844)
- 所(51617)
- 财(48303)
- 研究所(46894)
- 范(45059)
- 师范(44761)
- 中心(43491)
- 江(43346)
- 农(42866)
- 财经(38503)
- 北京(37513)
- 教育(36597)
- 业大(36586)
- 师范大学(36254)
- 技术(35616)
- 经济学(35572)
- 院(35047)
- 经(34725)
- 基金
- 项目(168059)
- 科学(132268)
- 研究(131801)
- 基金(115315)
- 家(99345)
- 国家(98370)
- 科学基金(82135)
- 社会(80277)
- 社会科(75703)
- 社会科学(75680)
- 省(69373)
- 教育(68496)
- 基金项目(59888)
- 划(59488)
- 编号(57853)
- 自然(49149)
- 成果(49095)
- 自然科(47886)
- 自然科学(47872)
- 资助(47161)
- 自然科学基金(46995)
- 课题(44066)
- 重点(40398)
- 发(40338)
- 部(38604)
- 年(36396)
- 创(34703)
- 性(34196)
- 规划(33547)
- 教育部(33319)
- 期刊
- 济(130666)
- 经济(130666)
- 研究(89471)
- 教育(61915)
- 中国(60684)
- 学报(38968)
- 农(38888)
- 财(36780)
- 科学(35278)
- 管理(31109)
- 技术(30333)
- 大学(29864)
- 学学(26800)
- 农业(26295)
- 融(21897)
- 金融(21897)
- 经济研究(21467)
- 财经(19819)
- 职业(19662)
- 业经(19454)
- 经(17276)
- 问题(17020)
- 坛(14288)
- 论坛(14288)
- 技术经济(14106)
- 业(13615)
- 贸(13408)
- 统计(13070)
- 技术教育(12951)
- 职业技术(12951)
共检索到4150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丁金昌
高职教育是与区域经济联系最为密切的现代教育形式,其生命力体现在与区域经济的对接上。当前我国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对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的意识不强,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脱节,人才培养质量难以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区域产业对接的体制机制不健全。为此,高职院校必须树立开放办学的高职教育观,按区域产业岗位设置专业,培养区域产业不可替代性人才,大力开展"立地式"研发,并不断拓展社会服务的范围。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清海 李建婷
文章梳理了高职教育和区域经济的关系,分析了目前高职教育对接区域经济的现状,并提出了高职教育对接区域经济的具体路径选择:高职院校办学定位要准确;地方政府部门应提供有力支持;行业、企业要积极参与。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区域经济 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罗明誉
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视角来看,当前高职教育存在着布局不合理、专业结构不适配、服务功能单一等问题,地方政府要深入改革管理体制,建立高职院校三级共管模式,促进校企、校地合作;教育主管部门要深入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合理布局高职院校,调整专业结构,提高高职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的适配度;高职院校要坚持人才培养与技术(产品)研发双轮驱动,坚持高职教育与培训两翼齐飞,主动增强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区域经济 问题 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彭琳
高职教育是现代高等教育一种不可或缺的形式,是现代教育的有益补充。高职教育的迅速崛起不是孤立的,它的发展受区域经济的制约和影响,区域经济和高新技术的高速发展是高职教育发展的直接动因,并为高职教育提供了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平台,区域经济和高职教育具有密切的共生共存关系。必须协调好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关系,使其既满足教育规律又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规律,既能促进经济发展,又能使其自身有充分发展的空间,在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对高职教育进行改革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区域经济 高职教育 同步发展路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勤
文章基于广东高职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特征,从教育规划与布局、人才培养、教育经济效益和产教融合四个方面对广东高职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适应性进行了分析,最后从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四个方面提出了提升适应性的策略,从而促进广东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区域经济 适应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葛云飞
本文以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为切入点,通过对比研究与数理研究相结合,认为区域经济发展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呈现高度正相关比例。通过对河南省的情况分析,试图构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因素相关的"三维——八卦"动态数学模型。
关键词:
区域经济 高等职业 相关研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钱海军
珠中江区域经济一体化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促使区域内高职教育从规模发展逐步进入内涵发展阶段。以教育生态学理论分析区域内高职教育生态结构,提出构建珠中江高职教育生态圈的路径:优化、调整生态位,增强生态承载力,构建多元生态评价机制,以此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全面、开放和可持续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储开峰 孙杰
无锡高职教育在人才、技术、培训等方面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但由于所培养的制造类人才技术技能相对单一,专业布局与产业结构匹配度不高、高职院校科研水平总体偏弱等问题,其服务区域经济转型升级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需要精准对接制造类产业需求,培养卓越技术技能型人才;深化产教融合,提升服务区域产业转型升级能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佳龙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有着最直接、最紧密的联系。如何促进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形成良性互动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从理清互动过程中利益相关者及其关系入手,分析了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的基本取向,确定二者良性互动的路径选择—从观念转变、明确相关主体的责权利、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区域经济 互动 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肖称萍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多元结构",部分发达地区同不发达地区并存的经济复合体现状,为高职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为此,文章从专业设置、办学形式、教学质量等方面提出了如何促进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区域经济 高职教育 协调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音宇
随着江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江苏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速,江苏高职教育的"人才供给"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不相匹配。江苏高职教育需要协调政、行、企校四方关系,在教育投入、规划布局、体制机制、人才培养等方面探索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策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剑 王威
随着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步意识到高职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高职教育以其知识、技术等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发展地方高职教育以增强区域经济实力引起人们的关注。分析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进而提出相关建议,对于高职教育以及区域经济发展都有着现实意义。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郦昕阳
构建具有区域经济特色的高职教育体系,首先应把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特征、经济社会人才需求特征、区域经济岗位导向特征作为基准。这一体系的特色内涵主要包括:基于区域经济特点的专业设置、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内容重构、基于地域优势的实训教学安排、基于产业对接的校外基地建设、基于岗位要求的职业素质教育、基于企业需求的创新能力培养、基于就业目的的创业素质养成、基于服务功能的科研工作以及区域经济特色与学校办学特色的叠加效应分析等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罗海丰 陈泽龙
文章从历史、体制改革和辩证这三个维度阐释了区域经济与高职教育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高职教育区域化这一促进区域经济与高职教育关系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
区域经济 高职教育 关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楼飞燕
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要想更好地促进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就必须树立明确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目标,找准办学定位,优化高职教育专业结构,适应经济结构调整需求,加强高职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校企合作等多元化模式,更新高职教育人才培育观念。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区域经济 师资队伍 校企合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