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02)
2023(4526)
2022(3914)
2021(4077)
2020(3222)
2019(7547)
2018(7546)
2017(11943)
2016(8505)
2015(10200)
2014(10800)
2013(9468)
2012(8959)
2011(8234)
2010(8728)
2009(7147)
2008(7165)
2007(6597)
2006(6187)
2005(5917)
作者
(20839)
(17133)
(17074)
(16804)
(11083)
(8348)
(8029)
(6851)
(6775)
(6479)
(5989)
(5783)
(5685)
(5626)
(5589)
(5504)
(5499)
(5192)
(5094)
(5039)
(4842)
(4394)
(4315)
(4291)
(4099)
(4057)
(3913)
(3708)
(3616)
(3583)
学科
教育(22236)
(18022)
经济(17986)
管理(15483)
中国(14437)
(12606)
教学(11227)
理论(11139)
(9408)
企业(9408)
(7689)
(7045)
学法(6590)
教学法(6590)
学理(5876)
学理论(5876)
(5701)
地方(5583)
研究(5317)
学校(5307)
方法(5184)
技术(5067)
(5066)
(5043)
农业(4925)
思想(4590)
高等(4504)
发展(4502)
政治(4477)
业经(4395)
机构
学院(104619)
大学(101937)
研究(40385)
教育(31782)
(28360)
经济(27155)
管理(26911)
(26524)
师范(26404)
(24929)
职业(24672)
中国(24049)
科学(23554)
技术(23155)
师范大学(21504)
理学(21382)
(21155)
理学院(20960)
(20741)
管理学(20241)
管理学院(20020)
研究所(18737)
职业技术(17484)
北京(17143)
中心(17082)
技术学院(16459)
(16388)
(15672)
(15105)
(14438)
基金
项目(58142)
研究(55049)
科学(45563)
教育(37767)
基金(33301)
编号(28184)
(27680)
(27641)
社会(27416)
国家(27168)
成果(26314)
课题(25598)
社会科(25344)
社会科学(25337)
(24899)
(22635)
科学基金(21492)
规划(17416)
基金项目(16293)
重点(15852)
(15730)
(15614)
项目编号(15417)
研究成果(14490)
(14337)
(14271)
资助(14232)
年度(13816)
(13799)
(13760)
期刊
教育(62526)
研究(44233)
中国(39784)
(37937)
经济(37937)
职业(20199)
技术(18266)
(14257)
技术教育(13337)
职业技术(13337)
职业技术教育(13337)
学报(13274)
(12552)
科学(11332)
大学(11213)
管理(11042)
农业(9543)
(9493)
论坛(9493)
(8614)
金融(8614)
学学(8444)
高等(7474)
(6904)
成人(6888)
成人教育(6888)
职教(6842)
高等教育(6341)
财经(5872)
业经(5806)
共检索到1861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郝超  张秋玲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活动是直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反顾传统,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己任的教育活动,具有和谐性、伦理性和继承性的特点。现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活动已经发生某些偏向,如专业技能至上的价值偏差、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维倾向和避实就虚的形式主义。对于缺乏历史积淀、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高职教育来说,我们要全面认识高职教育的本质内涵,正确解读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认真总结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律,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原则,不断提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活动的效率。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蒋锦标  
本文从高职学生成长规律、高等职业教育规律和农业生产规律出发,探索了农业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以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案例,提出了农业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的做法,总结了实践过程中取得的成效。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厚望  龚添妙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学生培养的基本方向,是高职院校一切教育活动的指南,规定着学生在知识、技能、素养等多方面要达到的标准,也是进行教育评价、评估的依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经过了"技术型""实用型""应用型""高技能型""技术技能型"的发展,随着"工匠精神"正式的提出与获得高度的重视,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又在酝酿着新一轮的调整与改变,"工匠型"人才培养目标作为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需要进行新探索并对其解构与重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姚寿广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专业建设的现状与问题,从人才培养方案出发,引入专业群这一概念并明确其内涵,通过对专业群规划与设置下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基本框架的思考与设计,提出了一套针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实现具有普适意义的操作框架,力图解决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推进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及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明确的思路与方案。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建  
迅速崛起和蓬勃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是中国教育在现代变革中凸现的一种文化景观。在以能力本位为核心的办学理念指导下,高职教育逐渐构建了较具特点的价值取向与目标追求,但仍未摆脱传统教育中那种"功利性实用教育"的影响。因此,应进一步从能力本位、人性提升、全面发展三个层面上认识其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昆  
文章从高职教育服务自贸区建设的必然性出发,阐明自贸区建设的人才需求导向,提出了建设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立交桥、产教融合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专业结构和改革课程体系、搭建职业培训技能鉴定和产学研合作资源平台等高职教育服务自贸区建设的人才培养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定清  陈芹  
高职教育要实现内涵式发展,必须树立正确的办学导向,明确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更好地面向社会、市场和学生办学。在对目前高职教育中的各种办学导向进行比较的基础上,通过对"需求导向"的深入分析,提出以需求为导向是高职教育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切实提升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的必然趋势。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钟卫  
我国高职教育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应该在目标模式、办学理念、校园文化、就业导向和素质就业等方面,紧紧围绕现代企业人才需求,反思和加大改革力度,用战略眼光办学,才能产生丰硕成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关云飞  肖贻杰  徐萍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对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影响。我们认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高等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不同院校、不同专业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明亮  
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为核心,从分析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入手,总结了在专业设置、教学方法、师资力量、办学理念、产学结合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培养目标的确立方式及实现路径、专业学科设置、教学方法改革创新、教学内容调整和教学评价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尚慧文  
CDIO是当前高等工程教育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它以培养下一代国际化工程师为目标,目前已经成为国际工程教育的通用模式。文章介绍了CDIO理念,并结合汕头大学等高校实施CDIO改革的实践,提出了CDIO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孙家峰  
高职教育的评价一般以能用为度,实用为本,核心在教育。也正是在此意义上,关于人才培养评价机制的讨论才具有重要价值。然而不少院校所构建的人才培养评价机制已偏离基本的教育轨道。对于此种问题的破解,不仅要深刻认识并正确把握构建科学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评价机制的价值追求,而且要将科学构建人才培养评价机制的重点放在评价主体、目标定位、评价思路及方法讲求等方面。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娜  
文章在分析当前高职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对接区域经济的重要性,并以当地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为例,论述了开展与区域经济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最后探究了基于区域经济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和策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倪成伟  
近十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培养了数以千万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应用型人才。但在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规格上存在一定误区,且缺乏一定的可操作性,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格不能太"功利"化,要兼顾"人文"性,同时兼顾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俊  
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之下,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也正在经历着一场大变革。介绍了当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现状,提出了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尽快转变,让高职教育变得更为有序灵活,从而构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实现高职教育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以及全心育人的高效人才培养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