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95)
2023(9221)
2022(6881)
2021(6603)
2020(4864)
2019(11110)
2018(10979)
2017(18807)
2016(11589)
2015(13422)
2014(13862)
2013(12272)
2012(10976)
2011(9877)
2010(10123)
2009(8596)
2008(8379)
2007(7895)
2006(7371)
2005(6542)
作者
(28412)
(23399)
(23336)
(22619)
(14776)
(11029)
(10852)
(9261)
(8903)
(8629)
(7914)
(7890)
(7422)
(7393)
(7376)
(7295)
(7179)
(6906)
(6822)
(6799)
(6239)
(5874)
(5796)
(5667)
(5385)
(5377)
(5334)
(5218)
(4730)
(4728)
学科
(34039)
经济(34005)
管理(22749)
教育(21669)
(20959)
中国(20700)
(15852)
(14340)
企业(14340)
理论(11879)
教学(11114)
农业(10972)
业经(10893)
地方(10196)
(9739)
发展(8610)
(8487)
(8294)
方法(7628)
(7550)
(7204)
技术(6834)
学法(6516)
教学法(6516)
(6254)
学校(6017)
数学(5885)
数学方法(5743)
学理(5731)
学理论(5731)
机构
学院(146555)
大学(141913)
研究(52696)
(46896)
经济(45400)
管理(43095)
理学(35718)
理学院(35194)
管理学(34270)
管理学院(33978)
中国(33355)
教育(33073)
(32275)
(31795)
师范(31611)
科学(30297)
职业(27131)
技术(26080)
(25833)
师范大学(25411)
(25328)
中心(23188)
(23152)
研究所(22782)
北京(21240)
(20817)
(20801)
(19518)
职业技术(19139)
技术学院(18280)
基金
项目(90627)
研究(81400)
科学(71796)
基金(56993)
(47726)
教育(47517)
国家(47038)
社会(46650)
社会科(43494)
社会科学(43484)
(40413)
编号(39467)
科学基金(39341)
成果(35002)
(34478)
课题(32287)
基金项目(28746)
(28524)
规划(23286)
(22773)
重点(22741)
项目编号(22230)
(22016)
资助(21557)
(20753)
自然(20558)
(20382)
自然科(20020)
自然科学(20018)
自然科学基金(19633)
期刊
教育(63744)
(59828)
经济(59828)
研究(54509)
中国(45809)
(22067)
技术(21219)
职业(20704)
学报(18460)
(17099)
科学(16770)
大学(16089)
管理(15715)
农业(14905)
技术教育(13658)
职业技术(13658)
职业技术教育(13658)
学学(12983)
(12138)
金融(12138)
业经(11600)
(11074)
论坛(11074)
图书(9463)
经济研究(8955)
财经(8553)
(8200)
问题(7883)
高等(7876)
(7575)
共检索到2400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俊青  彭朝晖  徐宁  
专业建设特色化是高职教育形成专业特色和办学特色的必然要求。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技能需求的不确定性、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以及劳动力市场人才供求失衡的结构性矛盾,使高职院校专业建设面临的外部环境日益复杂化。专业建设滞后和人才供给不足的现实困境迫切要求专业建设特色化的实施过程从专业设置的区域化到专业建设过程的协同性再到专业建设机制的高效性等,从而提高高职院校的人才供给效率,满足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卫红  
国家控制的高职教师教育类专业虽然肩负着为早期教育、学前教育、基础教育和特殊教育培养合格师资的重任,但是其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高职教师教育类专业面临着生源质量普遍不高、就业岗位与职业地位缺乏吸引力、国家对专业的过度管控等外部发展瓶颈和专业改革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专业教师较欠缺初始岗位的教育实践技能等内部发展困扰。基于此,必须在外围提高教师职业的吸引力、建立健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度;在内部建立健全专业课程体系和专业教学标准、稳步提升专业师资的执教能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海东  
深化产教融合,坚持目标导向,开展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既是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人才培养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手段。文章分析了当前高职教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了高职教育精准教学改革要精准定位专业教学目标、精准供给专业教学内容、精准构建专业教学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壮国桢  
当前高职教育主要存在类型体量大与社会认同度低、学生就业率高与专业满足度低、培养目标定位高与学生学习投入低等三方面的突出矛盾。"适合的高职教育"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支点",实现路径包括重建高职院校"以生为本"教育理念、制定适合生源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方案、推行适合学生智能特点的学分互换教学制度、再造适合"做中学"的学习环境和教学组织方式、探索适合高职学生个性成长的评价制度等。"适合的高职教育"要取得成功,还需要政府、行业企业、师生家长等利益相关者的配合支持,共同营造适合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郑玥  瞿才新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是“双高计划”的核心和关键,也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并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面对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与产业链对接不够紧密、双主体育人机制不完善、“双师型”师资队伍不健全等困境,建议以产教深度融合作为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主线,从“聚焦区域主导产业,建立专业群动态调整机制“”创新利益内循环运行模式,打造现代产业学院“”校企协同重构结构化课程体系,完善产教融合育人过程“”校企协同深化‘双师双能’建设,共建产业教授工作站”四个方面进行突破。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兵  
示范性高职院校不仅要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示范、改革的示范、管理的示范,而且要成为文化建设的示范。因而,示范性高职院校要在推进专业建设和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师资队伍、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加强建设的同时,重视特色文化建设对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发展方向、发展动力、发展内涵产生的重要影响,了解自身文化建设的瓶颈和突破点,在提高高职院校的文化自觉、涵养高职院校精神、提升师生的文化素养上探寻特色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壮国桢  
当前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还存在培养目标定位高与生源学业基础差、培养方案单一与学生诉求多样、培养方式"学问化"与学生智能多元化、评价方式"外显"与学生优点"内隐"等错位现象。学生入学条件降低、政策举措执行不到位、培养质量缺乏社会认同等是造成错位的主要原因。办学理念与生源实际、培养方案与学生诉求、培养过程与学生智能特点、质量认同与学生发展的有效对接是实现突围的主要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陆艳琦  李文雅  丁丽娟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有利于实现区域内的跨界优质资源共享,有效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以及进一步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职教集团化办学的实践探索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如集团化办学的校企合作不够深入、集团化办学的人才培养缺乏保障、集团化办学的运行机制亟待完善。据此提出破解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困境的路径:明确职教集团法人属性,完善集团实体化运作政策;明晰多主体责权利,建立职教集团理事会制度;完善集团化办学激励机制和监控机制;集团共建产业学院,全方位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硕硕   江春华   宋子齐  
高职院校专业群是适应和引领现代职业教育变革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型学习平台和组织模式。共生理论为研究专业群建设提供了新的依据、视角和范式。从共生单元、共生环境、共生模式三个视角建构了高职院校专业群共生体系的要素,并从共生单元异化、共生环境困扰、共生模式失调、共生界面阻碍四个方面深入剖析了高职院校专业群共生发展的现实困境。未来高职院校专业群协同创新的共生路径为:提高共生单元的合作效能;营造相互促进的共生环境;深化互惠共生的共生模式;创新开放协同的共生界面。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晶  
对学生进行信息化管理,已逐步成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对于提升学生管理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目前高职院校在学生信息化管理方面还面临着诸多现实问题,包括信息化基础设施有待完善、信息化管理网络技术不强、信息化管理体系亟待健全、信息化管理队伍有待加强以及安全防范与预警机制不尽完善。为此,基于项目管理理论视角,高职院校应推进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应用信息化管理技术、完善学生信息化管理体系、加强信息化管理队伍建设、优化安全防范与预警机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袁华萍  朱永凡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对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提出了全方位的设想和新的要求。从高职教育供给现状出发,分析得出安徽省高职教育面临着办学定位不清、校企合作机制不健全、与社会需求脱节、政府支持力度不够等困境。需要通过厘清高职教育定位、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重视并对接市场需求、加大政府财政支持等举措寻求安徽省高职教育发展路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正安  
中国高职教育从外延式扩张到内涵式建设的转变之际,高职院校的内部管理虽经长期摸索,但仍处于低水平阶段。对高职院校绩效管理的现实困境进行理性反思和追问,是对高职院校绩效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探索。高职院校绩效管理只有在嬗变中进行策略调整,以使命和战略目标为基点,无缝衔接教师的行动,在高绩效文化的引导与绩效结果的充分运用之下,方能实现高职院校绩效管理从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的突破和跃迁。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雷承波  
现代学徒制是一种符合职业教育规律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是我国高职教育极力推崇的一种教育模式。目前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在推进过程中存在着顶层制度设计滞后、企业参与热情不高、社会认同度不高、行业组织治理职能未彰显等问题,为此,建议加快顶层制度设计,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有效规避管理风险,构建利益驱动机制;树立主动宣传意识,畅通职业成长通道;提高行业组织能力,构建协同服务平台。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国玲  
国务院办公厅于2018年8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的意见》,意见明确指出要尽快制定国家教育标准体系,科学核定生均成本,全面建立拨款制度。职业教育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和前提是教育经费的投入,分析并整理近年来公办高职院校教育经费的投入倾向、经费来源结构,结果显示:高职院校财政经费投入明显不足、社会参与度明显不足、多元资金筹措机制构建不足。建议加大高职教育经费投入,加紧构建社会力量办学体制机制,全力推进高职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金东  
教学团队的建设对于高职院校优化课程思政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但当前高职院校团队建构进程中存在团队构成“陌路人”、团队教学“两张皮”、团队管理“平行线”等现实困境。为了能够使课程思政真正落地到课堂教学一线,高职院校需从四个维度推动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设的发展:优化团队协作,建立教师协同育人机制;强化教师培训,提高教师育人意识能力;完善教师管理,激发团队发展持久动力;健全考核机制,构建团队建设评价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