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85)
2023(14062)
2022(11782)
2021(11161)
2020(9207)
2019(21337)
2018(20886)
2017(38812)
2016(21491)
2015(24781)
2014(24970)
2013(23911)
2012(21880)
2011(19855)
2010(19736)
2009(17525)
2008(16298)
2007(13874)
2006(12232)
2005(11019)
作者
(54903)
(45947)
(45724)
(43816)
(29314)
(21898)
(20970)
(17878)
(17821)
(16272)
(15639)
(15481)
(14542)
(14391)
(14320)
(14097)
(13612)
(13251)
(13127)
(13118)
(11687)
(10936)
(10913)
(10704)
(10456)
(10401)
(9911)
(9775)
(9149)
(8862)
学科
(105635)
经济(105551)
管理(54223)
(49253)
方法(46173)
数学(42537)
数学方法(42141)
(38436)
企业(38436)
中国(31040)
(22394)
(21216)
教育(20822)
地方(20772)
业经(18028)
(17829)
贸易(17819)
(17517)
(17339)
理论(15647)
农业(15323)
(14359)
地方经济(13744)
环境(13637)
技术(13463)
(13448)
金融(13447)
(12855)
(12410)
银行(12402)
机构
学院(297360)
大学(296611)
(136046)
经济(133776)
管理(110395)
研究(102927)
理学(96106)
理学院(95090)
管理学(93633)
管理学院(93058)
中国(73525)
(61999)
(58768)
科学(54831)
(48474)
财经(47961)
中心(45815)
(45111)
师范(44839)
经济学(44750)
(44076)
研究所(43923)
(42100)
经济学院(40328)
北京(39698)
师范大学(36988)
(36881)
(36292)
财经大学(35868)
业大(35435)
基金
项目(196339)
科学(159692)
研究(153654)
基金(144349)
(122832)
国家(121774)
科学基金(106401)
社会(100490)
社会科(95327)
社会科学(95308)
教育(79282)
(74984)
基金项目(74670)
(64851)
自然(64438)
自然科(63006)
自然科学(62993)
编号(62992)
自然科学基金(61929)
资助(59837)
成果(51656)
(47572)
课题(46440)
重点(45550)
(43967)
教育部(42905)
国家社会(42364)
(41208)
人文(40265)
(39111)
期刊
(141535)
经济(141535)
研究(98572)
中国(61264)
教育(59359)
(44438)
管理(40557)
科学(35604)
学报(34744)
技术(33474)
(31123)
大学(29560)
学学(26696)
经济研究(25156)
财经(24978)
(24928)
金融(24928)
农业(21853)
(21625)
职业(19030)
业经(18942)
问题(18577)
(17289)
世界(16210)
统计(15996)
技术经济(15468)
国际(14944)
(14055)
论坛(14055)
(13861)
共检索到4426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钟无涯  
基于教育统计数据,沿用Uzawa的分析框架,采用协整分析、VECM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等方法,本文对我国高职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进行因果检验,研究发现,高职教育投入及就业规模,与工业发展存在显著双向因果关系;与整体经济增长、第三产业发展双向因果关系不显著,但经济增长和第三产业发展对于高职教育投入存在正向激励,高职教育对工业发展与第三产业发展存在就业偏向。这为当前阶段增加高职教育投入、扩大高职教育规模、丰富教育类型并以此促进产业发展,尤其促进工业发展的观点提供了实证依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朝阳  李秀敏  
交易成本是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范畴,然而由于交易成本概念内涵不明确、边界不清晰,导致对交易成本概念的滥用与误解,严重制约了交易成本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文章提出广义交易成本概念及其分类框架,在此基础上改进了Wallis和North(1986)的测算方法,对2004-2013中国宏观显性交易成本进行测算。结果显示,这一期间中国宏观显性交易成本占GDP的比重从2004年的37.83%上升到2013年的42.66%,而生产转换部门交易成本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却呈现下降趋势。中国政府通过制度创新和制度改良,以较低的显性交易成本取代较高的隐性交易成本,充分发挥了制度的规模经济效应,降低了单位交易的制度执行成本,促进了经济增长。与以往的研究相比,文章在明确交易成本定义与分类、完善交易成本测算方法方面有所贡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朝阳  李秀敏  
交易成本是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范畴,然而由于交易成本概念内涵不明确、边界不清晰,导致对交易成本概念的滥用与误解,严重制约了交易成本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文章提出广义交易成本概念及其分类框架,在此基础上改进了Wallis和North(1986)的测算方法,对2004-2013中国宏观显性交易成本进行测算。结果显示,这一期间中国宏观显性交易成本占GDP的比重从2004年的37.83%上升到2013年的42.66%,而生产转换部门交易成本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却呈现下降趋势。中国政府通过制度创新和制度改良,以较低的显性交易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旦  王业斌  
本文采用中国2004-2016年全国260个地级市经济增长目标数据,实证检验经济增长目标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地方政府面临较高的经济增长目标,对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地方政府会通过扩大投资规模、干预投资结构和创新行为等渠道确保实现经济增长目标,但抑制了产业结构升级,主要表现为:当采用硬约束的方式制定经济增长目标,会显著抑制产业结构升级;而采用软约束的方式制定增长目标,则会显著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当地方政府面临的"省市加码"幅度越大,越不利于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增长目标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存在时间、区域和城市异质性。本文为地方政府干预导致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缺乏内在机制提供新解释视角,为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与高质量发展等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现实依据。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杨扬  余壮雄  舒元  
本文利用我国232个地级市1999-2006年的数据,探究我国经济集聚与城市经济增长的关系,并试图考察在我国城市经济增长的过程中,Williamson假说是否成立。研究表明,在我国城市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该假说成立,即城市经济集聚与城市经济增长速度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在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经济集聚促进了城市的经济增长;而伴随经济增长,经济活动在城市的进一步集中将阻碍城市经济的增长。实证结果表明实际人均GDP水平28283元为我国城市经济集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临界值。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章元  刘修岩  
新经济地理学关于聚集经济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理论研究都强调地理因素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但是针对两者之间关系的经验研究却没有得到一致的结果,而且基于中国数据的经验研究也不多。本文基于中国城市的面板数据检验了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OLS回归表明聚集经济对于城市人均GDP的增长速度有不显著的负的影响,但是使用工具变量方法却表明聚集经济是内生的。我们使用了单工具变量和多工具变量得到的稳健结果表明:历史上的铁路基础设施状况能够通过影响聚集经济而对城市人均实际GDP的增长速度产生显著正的影响。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唐德祥  孟卫东  许雄奇  
科技创新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源泉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那么科技创新投入对经济增长是否存在积极影响?本文运用时间序列方法,在4变量系统内检验了我国科技创新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实证结果显示:①经济增长和固定资本投资、劳动投入、科技创新投入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②科技创新投入对经济增长具有Granger影响,科技创新投入增加会导致经济增长;③在1-15年滞后期内,科技创新投入对经济增长的短期冲击为正向效应。在实证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科技创新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和路径依赖,并由此得出相关结论与政策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赵磊  
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一直是旅游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研究目的旨在经验考察TLGH在中国的成立性以及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首先对国外相关研究文献与国内旅游发展特征事实进行了简单引述,并在此基础上,基于1999—2009年中国省际面板平衡数据,采用多种精细前沿性计量经济方法实证检验中国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过程。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效应,这一研究结论在经过4种敏感性分析之后依然稳健;未考虑内生性之前,中国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存在被低估现象,且最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宋建  郑江淮  
基于"服务业之谜"事实的存在,要验证Baumol非平衡增长模型提出的"效率-结构-速度"之间的关系,关键不在于对服务业需求价格弹性的核算,而是对生产率决定相对价格水平的证实。以"服务业之谜"的存在为前提,在服务业与工业部门间产品的消费行为中构造了互补的"里昂惕夫"效用函数,重构Baumol非平衡增长模型。采用我国31个省1984—2014年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工业及工农业相对于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服务业相对于工业及相对于工农业的价格水平、服务业占非农及占整个国民经济部门产出份额、服务业占非农及总就业人数比重等核心变量之间的关系。其内在逻辑是相对生产率决定相对价格水平,相对价格的提高导致了服务业部门份额的提升,进而降低了经济增长速度。由此证实了我国基本存在Baumol非平衡增长模型所揭示的"效率-结构-速度"之间关系:工业生产率相对上升导致服务业价格相对提高和就业份额提升,进而引发经济增速放缓。在经济"新常态"下关注效率提升、结构调整与增速放缓之间的内在联系,具有相应的理论基础和经验支持,同时应理性看待结构调整中出现的"服务业成本病"现象,实现"结构"与"速度"之间的良性互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孙元元  
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研究生产率收敛是否会带来经济增长收敛,即分析中国国内、沿海以及内地全要素生产率(TFP)自身收敛性与其对经济增长收敛性影响的一致性问题,同时分析这种一致性(不一致性)的形成机制和演变方式,进而找出缩小中国地区差距的可能路径。本文的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国内、沿海以及内地TFP自身的收敛性与其对经济增长收敛性的影响是不一致的,而存在不一致性的原因在于物化型技术进步使TFP及其三个增长源泉对经济增长收敛存在双重作用途径,即生产率(或者其三个增长源泉)是否会导致经济增长收敛同时取决于其自身的收敛性和其对产出中劳均资本存量贡献收敛性的影响。本文的结论说明相对落后地区短期应该加大对具有较高技术含量资本的投入,而长期只有提高其技术创新效率才能真正缩小地区间的差距。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宋建  郑江淮  
基于"服务业之谜"事实的存在,要验证Baumol非平衡增长模型提出的"效率-结构-速度"之间的关系,关键不在于对服务业需求价格弹性的核算,而是对生产率决定相对价格水平的证实。以"服务业之谜"的存在为前提,在服务业与工业部门间产品的消费行为中构造了互补的"里昂惕夫"效用函数,重构Baumol非平衡增长模型。采用我国31个省1984—2014年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工业及工农业相对于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服务业相对于工业及相对于工农业的价格水平、服务业占非农及占整个国民经济部门产出份额、服务业占非农及总就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田祖荫  武娜  
教育的落后是导致贫困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从世界范围来看,降低贫困率的主要原因来自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源于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积累,两种资本的积累又主要取决于技术水平的高低,而这最终归因于教育水平的提高。本文考察了教育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宏观和微观机制,并对低、中、高收入国家进行了实证比较分析。对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贫困地区来说,增加教育投入,提高教育水平是降低贫困的重要战略。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冠琼  
本文运用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技术,探讨山东省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并存在从经济增长到能源消费的单向因果关系;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因而不能从能源消费的线性变化推测出经济增长率的变化;山东省经济受电力消费的影响较大,为了在2010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的政策目标,山东电力消耗较高的产业必须加以调整。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雄浪  杨盈盈  
在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分析框架下,笔者构建了包含制度要素的多地区两部门的经济理论模型,阐明了经济体产出增长率决定于制度变迁的内在机理,认为制度质量的提高,制度对生产要素的产出弹性的影响程度的增强,能对经济增长产生积极的正向影响。随之本文采用2000—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以市场分配资源程度、国有化程度和腐败程度作为制度变迁的代理变量,利用混合回归、动态面板回归以及面板分位数回归三种不同的计量实证方法,探究了制度变迁与我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混合回归和动态面板回归结果表明市场分配资源程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为正,国有化程度、腐败程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为负;分位数回归结果显示对于不同的区域,这些变量与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滕颖  
"实行新型工业化道路,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道路的必然路径。传统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质量、低效益、低产出"以及"先污染、后整治"为特征的发展方式在我国仍占主导地位,环境污染和资源匮乏是坚持走可持续发展头上的两把利刃。因此,研究经济增长与环境恶化、资源有效利用以及污染外部效应的两难冲突是实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重大课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