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71)
- 2023(8932)
- 2022(7449)
- 2021(7073)
- 2020(5920)
- 2019(13463)
- 2018(13518)
- 2017(23549)
- 2016(14322)
- 2015(16614)
- 2014(17235)
- 2013(15591)
- 2012(14206)
- 2011(12862)
- 2010(13546)
- 2009(11938)
- 2008(11801)
- 2007(10822)
- 2006(9506)
- 2005(8863)
- 学科
- 济(47399)
- 经济(47327)
- 管理(44288)
- 业(38672)
- 企(34185)
- 企业(34185)
- 方法(23971)
- 数学(21409)
- 数学方法(20909)
- 教育(20718)
- 中国(17936)
- 技术(16689)
- 财(14451)
- 理论(13801)
- 制(12956)
- 教学(11200)
- 学(11186)
- 农(10892)
- 业经(10238)
- 体(9118)
- 务(8805)
- 财务(8763)
- 财务管理(8741)
- 企业财务(8249)
- 技术管理(8046)
- 银(7635)
- 银行(7622)
- 体制(7588)
- 划(7522)
- 环境(7449)
- 机构
- 学院(196404)
- 大学(195052)
- 济(69936)
- 管理(68469)
- 经济(68107)
- 研究(65696)
- 理学(58793)
- 理学院(58096)
- 管理学(56535)
- 管理学院(56145)
- 京(43087)
- 中国(42869)
- 科学(38567)
- 财(34787)
- 教育(34173)
- 范(33827)
- 师范(33594)
- 所(32710)
- 江(32212)
- 技术(31074)
- 研究所(29371)
- 中心(28989)
- 职业(27883)
- 北京(27835)
- 师范大学(27283)
- 财经(26857)
- 农(26147)
- 业大(25995)
- 州(25148)
- 经(24264)
- 基金
- 项目(126113)
- 科学(101548)
- 研究(101019)
- 基金(86955)
- 家(74398)
- 国家(73673)
- 科学基金(63437)
- 社会(60333)
- 教育(57947)
- 社会科(57014)
- 社会科学(57002)
- 省(53099)
- 划(45881)
- 编号(44591)
- 基金项目(44169)
- 自然(39390)
- 自然科(38553)
- 自然科学(38547)
- 成果(38338)
- 自然科学基金(37805)
- 资助(36472)
- 课题(35461)
- 重点(30678)
- 部(30069)
- 年(29724)
- 制(28590)
- 创(27680)
- 发(27321)
- 规划(27177)
- 项目编号(26859)
- 期刊
- 济(75591)
- 经济(75591)
- 研究(65481)
- 教育(62130)
- 中国(53095)
- 技术(28774)
- 财(28766)
- 管理(27156)
- 学报(26436)
- 科学(24780)
- 农(23065)
- 大学(22011)
- 职业(20543)
- 学学(19110)
- 农业(15850)
- 财经(13723)
- 技术教育(13718)
- 职业技术(13718)
- 职业技术教育(13718)
- 融(13663)
- 金融(13663)
- 坛(12501)
- 论坛(12501)
- 经(11783)
- 经济研究(11467)
- 技术经济(10826)
- 业经(10400)
- 统计(10296)
- 策(9774)
- 科技(9703)
共检索到3033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颜汐
文章首先论述了高职教育与应用技术型本科教育衔接的必然性,然后揭示了高职教育与应用技术型本科教育衔接存在的问题,最后探讨了高职教育与应用技术型本科教育衔接的对策:加大宣传力度,拓宽宣传渠道;设立协调机构,实现完美衔接;加强师资建设,培养"双师型"教师。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应用技术型本科教育 衔接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伍春杰
我国现代教育体系中,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在培养人才的方向和层次上都有明显区分。随着部分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院校转型,高职教育与应用技术型本科教育在职业定向上的重合,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两者间的功能定位冲突。要充分发挥两者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各自的优势和作用,必须明确两者间的功能定位,从职业服务功能差异、职业类型差异及岗位层次差异三个方面区分两者间的功能定位,调合冲突,促进我国当代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应用技术型 功能定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陶学梅 李作章
为打通技能型人才成长通道,满足产业发展对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和支撑国家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日本通过改革学位授予和招生政策,调整学科设置等措施,支持应用型本科教育和高职教育间的顺畅衔接。应用型本科教育和高职教育衔接是我国高等教育结构性供给侧改革和搭建人才培养立交桥的必然要求,需要在服务地方经济、产教融合和课程统整等方面进行努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琪
王琪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年第3期中撰文,梳理了中高职教育衔接及其机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维度对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机制进行分析,并探究了我国中高职教育衔接的主要困境与突破路径。中高职教育的衔接,是指通过一定的途径或方式使中高职教育子系统既保持彼此独立性,又不失连续性和系统性,从而使整个职业教育体系更加完善,运行更加有序和有效。衔接是中高职教育子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施俊 袁德正
探索中高职与应用型本科的衔接与贯通,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项目中的核心内容。中高职与应用型本科的分段培养,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中高职与应用型本科能否顺畅衔接,直接影响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进程。文章从项目的组织、课程体系的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强化、教学组织管理及过程质量监控等方面入手,提出中高职与应用型本科分段培养的实施策略和衔接机制。
关键词:
中高职 应用型本科 分段培养 衔接机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作章
随着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国家正从制度层面主导应用型本科教育与高职专科教育的衔接,共同培养大量社会急需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学界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和高职教育衔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基于学界的已有研究,在衔接路径上,建议完善转学制度,加快学分互换进程,实现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内容的嫁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根虎 杨恩福
在我国大力倡导职业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如何尽快建立中职、高职、本科教育有效衔接运行机制,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及重大工程,它直接关系到我国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层次、培养力度和培养质量,以及成千上万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文章分析了中职、高职、本科教育有效衔接运行机制的现实意义,梳理了阻碍中职、高职、本科有效衔接运行机制构建的因素,包括各层次职业教育的定位不明确、各层次职业教育的整体衔接性差、各层次职业教育招生模式存在弊端。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中职、高职、本科教育有效衔接运行机制的构建路径:规范办学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博
部分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是教育发展的必然。当前职业取向的高职教育与学术取向本科教育相比,因其职业针对性获得了一定比较优势和生存空间。当本科应用化转型之后,两者如定位一致则高职将因其低层次性面临生存危机。因此,需要明确两者间的功能定位,以社会需要为基础,根据服务职业类型和岗位层次的差异来区分其功能定位。并以此为基础,构建起从专科到本科,开放、竞争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文华
现代职教体系是当下我国职业教育界比较热门的议题。但是,实践界在探索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路径、方法上还存在一定的困惑。而实践中的困惑,需要我们在理论上做出一定的探索和突破。因而,首先对现代职教体系进行了解读:现代职教体系蕴含技术教育,而且应不仅局限于专科层次。鉴于技术本科教育所具有的内涵、特征,技术本科教育可以作为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范例、突破口,从而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有效衔接。
关键词:
技术本科 现代职教体系 技术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从峰 钱吉奎 杜连森
高职与应用本科"3+2"分段培养既是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客观需求,也是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一条可行之路。高职与应用本科的职业教育属性是双方衔接的理论基础;明确的人才培养定位及规格是双方衔接的逻辑起点;在衔接技术策略上,要系统化设计两阶段的课程体系,推进"做中学"与理论提升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技术技能+文化素质"考核选拔方式。
关键词:
高职 应用本科 “3+2” 衔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尹贞姬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职成人教育为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经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持和理论支撑,但是,它在招收高素质学员、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也出现瓶颈。高技能人才在日益彰显其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的同时,急需一种有效途径来提升其理论水平和观念层次。因此,要将高职成人教育与高技能人才培训衔接起来,使双方实现互补、共赢,共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文章首先探究了高职成人教育与高技能人才培训衔接机制建立的必要性,分析了建立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有利因素,进而从考量维度、基本原则等方面,探究了建立高职成人教育与高技能人才培训衔接机制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高职成人教育 高技能人才 衔接机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徐行
通过阐述应用型本科教育应是高职教育的一个层次和延伸,开展应用型本科教育是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说明了开展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及高职高专院校开展应用型本科教育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廖益 Patrick He
加拿大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规模大、办学机制灵活、实施路径有效、政策制度得力,特色鲜明。职业教育衔接机制完善。纵向层面,加拿大高等职业教育与中学、大学、继续教育的结构体系实现有效衔接;横向层面,加拿大高等职业教育建构"四个双向"实现教学机制有效衔接。加拿大职业教育在教育理念、发展路径、衔接通道与政策支持的经验,对我国职业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加拿大 高等职业教育 有效衔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爱胜 孙杰
根据我国经济产业转型和高职教育发展现状,从政策、现实基础、国外经验方面提出高职教育培养本科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可行性。分析高职教育培养本科应用技术型人才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政策困境、理念偏差、高职教育自身基础不足、发展能力不强,并提出我国高职教育培养本科应用技术型人才的路径思考,即高职院校与本科高校分段培养、整体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许迈进 肖军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德国的高等教育质量逐步下降。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其实要追溯到中等教育阶段,因此德国开始更多地从高中与大学衔接的视角来分析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柏林洪堡大学主动创新,构建了以"与所在地中学合作"、"Abitur成绩转化为大学成绩"、"特别成绩"、"专业选择指导"为主的多学科、全过程、全方位的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衔接体系。
关键词:
德国 高中 大学 教育衔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