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84)
2023(12094)
2022(10043)
2021(9494)
2020(7801)
2019(17510)
2018(17470)
2017(31370)
2016(18085)
2015(20603)
2014(20765)
2013(19016)
2012(17221)
2011(15671)
2010(16332)
2009(14695)
2008(14369)
2007(13432)
2006(11886)
2005(10939)
作者
(46952)
(39162)
(38845)
(37029)
(24704)
(18650)
(17739)
(15075)
(14999)
(14226)
(13263)
(13176)
(12653)
(12450)
(12319)
(12142)
(11722)
(11580)
(11507)
(11159)
(10235)
(9557)
(9345)
(9121)
(9070)
(8870)
(8647)
(8585)
(7943)
(7876)
学科
(57598)
经济(57498)
管理(55190)
(49500)
(44234)
企业(44234)
中国(24757)
教育(22718)
技术(18962)
方法(18808)
(18362)
(17728)
理论(17727)
(16077)
业经(15691)
(14878)
数学(14295)
(14101)
数学方法(14058)
技术管理(12313)
(12004)
银行(11980)
教学(11693)
(11525)
地方(11293)
(11250)
金融(11242)
(10657)
(10368)
财务(10335)
机构
学院(241444)
大学(240662)
(89860)
经济(87518)
管理(85609)
研究(83270)
理学(72574)
理学院(71713)
管理学(70490)
管理学院(70000)
中国(57594)
(52157)
科学(46843)
(46562)
(40431)
(40414)
(40342)
师范(40095)
中心(36725)
教育(36662)
研究所(36008)
财经(35293)
技术(33961)
北京(33451)
(32981)
师范大学(32380)
(31882)
(31325)
职业(30652)
(30567)
基金
项目(153505)
研究(125263)
科学(123873)
基金(106409)
(90503)
国家(89537)
社会(77390)
科学基金(77373)
社会科(72914)
社会科学(72904)
教育(66569)
(64193)
基金项目(55100)
(54400)
编号(54302)
成果(47304)
自然(45743)
自然科(44714)
自然科学(44699)
自然科学基金(43947)
课题(42452)
资助(41273)
(37317)
重点(36280)
(35660)
(35466)
(35212)
(34328)
创新(33830)
(32909)
期刊
(107153)
经济(107153)
研究(83337)
教育(67846)
中国(66767)
(37783)
管理(35655)
学报(31950)
(31320)
科学(30337)
技术(28236)
大学(26518)
学学(23191)
(21478)
金融(21478)
职业(21274)
农业(20535)
财经(18137)
业经(17008)
经济研究(16169)
(15780)
(15158)
论坛(15158)
技术教育(14011)
职业技术(14011)
职业技术教育(14011)
问题(12874)
科技(12662)
(10733)
(10637)
共检索到3848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易雪玲  
高职院校与镇政府联合推动"镇校合作",服务县镇经济发展和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是实现我国新型城镇化目标的有效途径;"镇校合作"也是高职教育重新定位、弥合培养质量与市场需求差距、解决生源短缺问题的理性选择,是产学研结合和高职院校"下移"发展理论的进一步深化。高职院校与镇政府合作创建产业学院,设计多元投资体制、理事会领导下院长负责的决策管理体制和校企协同的运行机制等是高职教育"镇校合作"办学的具体实践,能为高职教育体制机制创新提供较好的借鉴。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苟兴功  余洪英  
政府介入力度不够,缺乏利益驱动机制,学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滞后等原因导致目前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办学中存在一些问题。以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为例,提出改革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激发办学活力,加强制度建设,为校企合作持续稳定运行保驾护航等措施,最终取得了显著的改革成效,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理连  邢清华  
推进深度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基础,其机制创新则是深度校企合作的基础保障。目前校企合作主要实践模式包括"订单式"模式"、工学交替"模式"、顶岗实习"模式"、产学研结合"模式等。通过政府提供政策保障,不断加大支持力度;企业发挥主体作用,积极参与合作办学;高职院校增强办学优势,主动加强校企合作等,是推进深度校企合作机制创新的重要途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韩培  胡运权  
本文通过比较研究中药和西药监管体制机制的客观差异,分析了中国现有的以西药为主导的药品监管体制机制存在的现实问题。重点研究了中药监管体制和机制创新的内容和指导思想,提出医学多样性理念是促进药品监管体制和机制创新的前提。论述了中药发展应该坚持地缘性、延续性、人本论、国宝论四个基本规律,并以此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中药监管体制和机制创新的政策建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郭建如  
办学体制、财政体制与政校企合作机制是影响高职教育获取资源的关键因素,浙江省高职教育发达,其灵活的办学体制能够动员和激励更多有意愿、有能力、有资源、有资格的主体参与办学,良好的财政体制能借助多样化方式从特定或不特定范围的主体中获得更多的资源维持高校发展,而有效的政校企合作机制既能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供来自企业的支持,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高职院校的治理形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明月  傅智端  吴树罡  刘光艳  王丽萍  李新  仝丙昌  万学军  孟学英  贾勇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为破解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难题,滨州职业学院根据地方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及其规律,结合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实践,创新了"校政交互、多元共治"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黎志键  梁建和  
高职院校与企业双方利益是否有平衡点、合作激励机制是否存在,是决定校企能否长期合作的重要因素,而校企合作办学的体制和机制决定了合作效益能否最大化。本文概括了校企合作具体的实施过程和取得的成效,对校企合作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以其通过探讨高职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的问题,分享经验,启迪智慧。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季缃绮  
结合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形势,着重提出了如何深化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丰富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和内容,建立完善的合作育人机制、师资队伍和育人环境,加强合作育人的保障机制建设,切实将校企合作育人落到实处,提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高宝立  
西部地区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西部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推进西部发展的人才供给和专业支撑的重要使命。然而西部高职发展在文化观念、经费供给、师资队伍以及制度建设等方面存在诸多瓶颈,亟需加强政府统筹,加大投入力度,增强办学活力,深化课程教学,创新教师管理,健全监管体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进华  吴燕华  陈军  陈巍  
通过对镇江地区4所高职院校及其合作企业的调查发现,镇江高职教育协同创新办学过程中,存在协同创新对象数量有限、创新成果不多、转化率较低、总体效果欠佳以及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促进作用有限等问题,企业和社会对高职院校开展协同育人的积极性不高。镇江地区要努力实现高职院校专业规划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对接;促进校企双方在协同创新与育人的过程中互惠互利、实现共赢;加快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以更好地在整个社会实现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之间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校企双方共同推动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建立起灵活性、实用性和针对性更强的课程体系。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唐衍军  
声誉、客户资源以及人力资本是会计师事务所的关键资源,也是事务所治理的主要对象。进入权是审计师控制和使用自身人力资本及其关键性非人力资本的能力。关键资源的控制和保留机制是事务所内部治理的关键所在,这一机制主要包括:决策权配置机制、剩余收益分配机制、授权机制以及合伙人遴选与退出机制。模型分析进一步表明,以进入权为基础的治理机制有利于事务所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够对审计师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形成有效激励。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水国  李公春  孙洪勤  
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是高职教育"十二五"期间改革的难点和重要突破口。教育部、财政部在继续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过程中,明确提出各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要"探索建立高职院校董事会或理事会,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企业办学优势,依托校企合作理事会平台,创新以举办方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为主,政府有关部门、行业协会、企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姚奇富  熊惠平  郑琼鸽  
姚奇富、熊惠平、郑琼鸽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年第2期中撰文,详细阐述了高职教育"县校合作"协同创新机制建设的基本内涵,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构建高职教育"县校合作"协同创新的运行机制、评价机制和保障机制。该文所说的高职教育"县校合作"协同创新机制,是指以县政府和高职院校为主导的、政校企所(科研院所)等相关利益方多元协作的、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而实现资源共享和创新共赢的组织和制度安排。"县校合作"协同创新机制共有三个特点:1.从合作主体来看,呈现县校主导、多方协同的特点;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崔发周  
校企合作的实践困境反映出理论上存在的缺陷。由于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和市场经济改革的历史较短,对校企合作的认识仍处于浅表层面。通过企业经营机制与高职院校办学机制的比较发现,校企合作机制包括动力机制和运行机制两个层次,运行机制的完善有赖于动力机制的构建;企业发展方式转变是校企合作的内在动机,但由于企业资本的趋利性,其提供职教公共服务的外部动力主要源自于政府导向的市场驱动;构建政府购买职教服务的机制是完善校企合作机制的基本途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鲁莽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高职教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已占据了半壁江山,特别是《职业教育法》的颁布实施、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为高职教育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但是,高职教育的发展中也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影响,产生了一系列的困难和问题。从高职教育的重要性出发,揭示目前高职教育的现状,最后提出一套促进高职教育体制创新的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