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06)
2023(6325)
2022(5054)
2021(5057)
2020(3921)
2019(9215)
2018(9108)
2017(14707)
2016(9891)
2015(11609)
2014(11986)
2013(10225)
2012(9112)
2011(8446)
2010(8855)
2009(7137)
2008(6693)
2007(5936)
2006(5152)
2005(4546)
作者
(23103)
(19186)
(19070)
(18444)
(12191)
(9127)
(8909)
(7579)
(7441)
(7202)
(6684)
(6304)
(6202)
(6152)
(6113)
(6000)
(5910)
(5740)
(5681)
(5493)
(5067)
(4897)
(4833)
(4670)
(4445)
(4420)
(4383)
(4349)
(4037)
(3944)
学科
(25352)
经济(25343)
教育(22174)
管理(17916)
方法(14303)
(14268)
中国(13867)
数学(13386)
数学方法(12960)
理论(11849)
教学(11696)
(11601)
企业(11601)
(7139)
(7035)
学法(6762)
教学法(6762)
技术(6192)
学理(5958)
学理论(5958)
(5630)
研究(5330)
学校(5324)
业经(5023)
发展(4947)
(4824)
农业(4721)
(4611)
高等(4524)
思想(4490)
机构
学院(119758)
大学(116325)
研究(40758)
管理(35126)
教育(34432)
(32460)
经济(31343)
理学(30709)
理学院(30242)
管理学(28979)
(28973)
师范(28820)
管理学院(28745)
(26391)
职业(25340)
科学(25162)
技术(24765)
师范大学(23305)
中国(21317)
(20036)
(19870)
研究所(18262)
职业技术(17949)
北京(17606)
技术学院(17180)
中心(17093)
(16071)
业大(15661)
(15444)
(15089)
基金
项目(78775)
研究(68422)
科学(63408)
基金(49423)
教育(45423)
(41776)
国家(41226)
社会(36862)
(36650)
科学基金(34732)
社会科(34526)
社会科学(34519)
编号(33200)
(32387)
成果(29179)
课题(28886)
(25157)
基金项目(24447)
资助(21111)
规划(21093)
自然(20946)
自然科(20503)
自然科学(20501)
重点(20443)
自然科学基金(20056)
项目编号(19120)
(18811)
(18685)
(17868)
(17651)
期刊
教育(66004)
研究(43277)
中国(37946)
(32464)
经济(32464)
职业(20799)
技术(20357)
学报(15960)
(14066)
技术教育(13651)
职业技术(13651)
职业技术教育(13651)
大学(13620)
科学(13501)
管理(12283)
学学(10862)
农业(10248)
(10239)
(8955)
论坛(8955)
高等(7710)
成人(7647)
成人教育(7647)
职教(7018)
(6956)
统计(6513)
高等教育(6486)
(5977)
业经(5583)
(5482)
共检索到1819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美萍  张丽娟  
"双师型"教师的成长和培养具有独特的规律性。文章基于德国、法国、丹麦、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的国际比较视角下的理论探讨和高职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探索,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路径,即引导自我激励、自主培训;强调三种经历、三项能力;建立动力机制、健全管理制度及体系。以此促进"双师型"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建设。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姚继超  胡正胜  蔡媛  
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提升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要素。在学校与教育行政部门、行业企业以及职教师资培养院校"四位一体"的协同机制下,积极开发"源头活水",保障"双师型"教师的稳定来源;建立健全"双师型"教师的培训体系,协同推进系统培训工程;深化校企合作,积极完善校企人才动态双向交流机制,极力满足高职院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需求,开启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协同培养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方耀萍  
文章指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面临机制不健全、企业主体地位缺失、评审激励制度不完善等制约因素,既影响了"双师型"教师的数量提升和结构优化,也阻碍了育人质量的进一步提升。针对现实的发展困境,要从构建科学全面的"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校企协同共建"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优化"双师"资格认证制度三方面拓展"双师型"教师培养路径;从政策保障、制度保障和资金保障三个角度入手,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多元化保障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康小孟  武智  傅伟  
"双师型"教师培养是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核心任务。文章分析了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资格认证标准不一、教师来源渠道不合理、培训缺乏系统设计等,并提出了"双师型"教师培养路径:科学分类,注重个性,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确认校企双主体地位,协同共建"双师"培训基地;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建立"双师型"教师培养激励约束制度。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源  门保全  
高职院校扩招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面临新的挑战,建构涵盖思想政治能力、教育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创造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心智决策能力的"圆锥式六维一体"核心能力模型是推进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通过建立"组织教育、自我教育的双通道""项目主导、校企协作的项目化""内培为主、外培辅助的组合式"和"内外统筹,动态跟进的融合式""身心同步、心智塑造的双轨式"多通道融合式路径,以实现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路径的优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振升  
文章对国内外双师型教师的基本特征和内涵界定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在正视我国双师型高职教师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培养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具体方案,以期对高职教师培养提供借鉴。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素婷  王久梅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学院实现高职培养目标的需要,是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需要,是高职毕业生顺利就业的需要。文章通过研究,试图探讨培养"双师型"教师的途径和方法,以期推进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郭翠兰  
要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文章在阐明"三师型"教师内涵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三师型"教师培养的意义,并提出了培养"三师型"教师的"四大"策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元   周衍安  
以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的内涵与发展历程为基础,从国家战略层面、产业发展层面、人力资源开发层面分析培养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的价值体系,明确不同层面的价值追求与目标。加强顶层设计,构建现场工程师运营流程图,以产教深度融合为抓手,在实践探索中:形成现场工程师培养标准,构建产教融合共同体育人体系;实施项目任务驱动,强化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完善校企人才共享机制,打造专兼结合的双师队伍;弹性学分制与过程评价并重,对接职业资格认证。从这四个方面改善中国特色学徒制培养方式,旨在培养具有生产、管理、服务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技能支撑与强大动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少妮  
为更好地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建设应用型高校,"教练型"教师的培养势必先行。从"教练型"教师的内涵着手,分析了应用型高校"教练型"教师的优势、必备素质、在高校育人工作中的作用以及培养途径,指出了应用型高校在师资队伍建设和发展方面的一条可行之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徐黎明  
"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是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也是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提高教育质量、彰显高职教育特色的关键。文章从"职教理论"和"专业理论"双理论、"教学实践"与"职业实践"双实践、"自主发展"与"团队协作"双形式、"内培"与"外引"的双方式、"社会服务"与"科研"双渠道等角度探索"双师素质"的培养机制,旨在满足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红委  
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较高的高技能人才队伍。目前,我国的高技能人才资源总体配置水平和质量不高,人才培养与开发工作滞后于经济快速发展的现状,迫切要求改善和优化人才成长与开发环境,急需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加快步伐和拓宽途径,努力为社会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提供高技能人才支撑和保证。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熊俊  
警察职业教育是国家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警察职业教育"卓越教师"的培养是实施教育部"卓越计划"的重要举措。为保障警察院校学科的发展,提升警察职业教育质量,警察职业教育"卓越教师"应具备高尚的专业品质,广博的专业知识素养,精深的专业实践能力及深厚的人文素养。警察院校可以通过內生外引的方式,集聚"卓越教师"后备人才;通过多元投入,促进"卓越教师"持续发展;以制度护航,保障卓越教师"共生效应"的最大化;协同创新,实现资源共享等路径培养各专业的"卓越教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安冬平  张晓丹  
中日两国职业教育历史年龄不相上下,但在社会效益和社会价值上的差距却大相径庭。立足时间维度对日本职教师资培养发展历史进行全过程回顾,以及立足空间维度对日本职教师资培养范式特征进行鸟瞰式全景考察,最终回归到对我国职教师资培养的现实语境进行深度反思,可完成对我国职教师资培养本土化路径的创新建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晶晶  
具有跨界发展能力的卓越师资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教师教育等多重视角下的职教师资培养具有跨界协同的应然内涵。有必要探索实施学科专业融合、中高本硕衔接、政企校院参与、课训赛研并举的职教师资职前培养路径,促进学科专业、教育层次、办学主体和教育类型等多方位立体化跨界融合,并在落实理念、完善机制、搭建平台、打造教师教育队伍等方面提供管理保障,有效提升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职业发展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