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83)
2023(14105)
2022(12335)
2021(12011)
2020(9998)
2019(23323)
2018(23364)
2017(43609)
2016(25224)
2015(28767)
2014(29263)
2013(27846)
2012(25658)
2011(23302)
2010(23715)
2009(20924)
2008(20425)
2007(17830)
2006(15877)
2005(14049)
作者
(68918)
(56904)
(56726)
(54369)
(36662)
(27301)
(26028)
(22310)
(21865)
(20928)
(19621)
(19043)
(18307)
(18177)
(17881)
(17770)
(17211)
(17074)
(16406)
(16364)
(14478)
(14227)
(13881)
(13136)
(12882)
(12841)
(12757)
(12739)
(11539)
(11299)
学科
(88859)
经济(88767)
管理(67196)
(63057)
(53192)
企业(53192)
方法(42291)
数学(36882)
数学方法(36188)
中国(28551)
教育(25028)
(24379)
(22176)
理论(21125)
(20960)
业经(19339)
地方(19290)
技术(16255)
农业(16023)
(15802)
(15651)
贸易(15641)
(15357)
(15193)
教学(14537)
(14427)
(13843)
财务(13769)
财务管理(13741)
环境(13568)
机构
学院(342190)
大学(340791)
管理(130764)
(124673)
经济(121509)
研究(115472)
理学(113349)
理学院(111981)
管理学(109622)
管理学院(108973)
中国(79486)
(74276)
科学(71646)
(57961)
(57882)
(55309)
师范(54936)
研究所(52752)
(52276)
中心(50935)
(50698)
业大(48420)
北京(47769)
财经(45974)
教育(44416)
师范大学(44360)
技术(44202)
(42443)
(42019)
(41788)
基金
项目(229036)
科学(180758)
研究(176020)
基金(160447)
(138126)
国家(136810)
科学基金(117229)
社会(104621)
社会科(98822)
社会科学(98795)
(92574)
教育(90050)
基金项目(84117)
(79201)
编号(76227)
自然(76222)
自然科(74435)
自然科学(74422)
自然科学基金(73020)
资助(67589)
成果(64601)
课题(56284)
重点(52640)
(51800)
(49535)
(47699)
项目编号(46268)
(46138)
教育部(45037)
规划(44113)
期刊
(136024)
经济(136024)
研究(107948)
教育(77288)
中国(75149)
学报(49839)
管理(48375)
科学(46213)
(45377)
(41915)
大学(38733)
技术(37118)
学学(34837)
农业(31960)
(26491)
金融(26491)
职业(22515)
业经(22286)
财经(21354)
经济研究(20961)
图书(18591)
(18160)
问题(17186)
(17136)
论坛(17136)
(16673)
技术经济(15736)
科技(15646)
理论(15528)
(15279)
共检索到5096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郭翠兰  
要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文章在阐明"三师型"教师内涵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三师型"教师培养的意义,并提出了培养"三师型"教师的"四大"策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何定华  
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是高技能型人才,而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依托于双师型教师。文章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论述了如何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立和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是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制度保障,文章对当前的双师型教师的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扬军  何晓民  
职业院校"三师型"教师具体内涵是什么,"三师型"教师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素质结构,职业院校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培养模式对"三师型"教师进行培养和建设,这些都将是职业院校"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所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从"三师型"教师的基本内涵出发,对"三师型"教师的素质结构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对"三师型"教师的培养模式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建华  
我国高等教育正在从过去主要依靠外延式扩张、数量型增长的发展方式,向主要依靠内涵提高、质量型发展的发展方式转变。提高质量的关键在教师,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高等学校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工作战略重点。特别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更应把全心全意依靠教师办学,全心全意建设教师队伍的工作抓紧抓实。青年教师的培养是高校可持续发展和提高现代大学教育质量的重中之重。笔者认为,高校青年教师培养重在师魂、师德、师能三个方面的教育。一、铸造师魂,愿作红烛照人寰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晗  李悠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发展的根本保证。、校企合作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必由之路,但在校企实际合作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制约因素。以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为例厘清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的问题和原因,探寻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的策略,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冠华  王浩  
问卷调查显示,课程开发基础能力对课程加工整合能力和课程评估能力有正相关影响,专业基础能力对课程评估能力和课程加工整合能力有正相关影响,课程评估能力也能有效影响课程加工整合能力,课程加工整合能力能够影响教学效能。根据课程开发能力维度模块,提出课程开发能力培养策略:构建专业基础课程培训体系,注重结对帮扶和传承;搭建课程开发理论与技术学习平台,注重新媒体、新技术的整合应用;引导教师建立课程和教学评估知识体系;提升信息化教学接受度,加强信息化教学绩效考核;从生态、系统角度着眼教学,提升教师教学效能。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黄刚娅  杨华  
高等职业教育的高教属性与职业属性决定了高职院校教师应具有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借鉴发达国家职教师资标准,结合高职教育发展需求与地方性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在"双师型"教师建设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深入探究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教师从"双师"向"三能"跨越的培养策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屈海群  宋海宁  
本文通过对广西区内外6所高职高专院校师生的问卷调查和现阶段高职高专院校"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的分析,认为高职高专院校只有进行"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才能实现其培养高素质技术型人才的办学目标。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朱孝平  
对"双师型"教师内涵的理解与"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实践之间是一种相互影响的关系;当前,我国对"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存在多种不同的理解,在培养策略上形成了多样化的格局;各种培养策略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职教师资队伍的建设,但是长远地看,职业教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完善有赖于职业教育教师资格标准的建立,有赖于培养体制与机制的创新。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公安  赵文平  
从文化生态的角度来看,"双师型"教师发展是一个文化生态过程;其培养目标在于形成一种"双师"文化,即坚定尊重技术技能的教师职业教育信念、形成走近企业实践的教师态度、塑造行动导向传递技术技能的教师行为。基于此,"双师型"教师培养需要确立一种整体性发展的"双师型"教师文化价值观,创设基于团队的合作型组织文化,构建"学术文化、企业文化和教师文化"相融合的跨领域文化环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振升  
文章对国内外双师型教师的基本特征和内涵界定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在正视我国双师型高职教师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培养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具体方案,以期对高职教师培养提供借鉴。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朱彤  
文章分析了混合学习中高职教师教学能力存在的问题,结合TPACK理论,分析混合学习条件下的教师教学能力构成,包括教学资源获取及处理、混合教学设计、网络资源建设与运用、技术与课程整合四个方面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探索混合学习环境下高职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策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徐黎明  
"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是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也是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提高教育质量、彰显高职教育特色的关键。文章从"职教理论"和"专业理论"双理论、"教学实践"与"职业实践"双实践、"自主发展"与"团队协作"双形式、"内培"与"外引"的双方式、"社会服务"与"科研"双渠道等角度探索"双师素质"的培养机制,旨在满足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美萍  张丽娟  
"双师型"教师的成长和培养具有独特的规律性。文章基于德国、法国、丹麦、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的国际比较视角下的理论探讨和高职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探索,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路径,即引导自我激励、自主培训;强调三种经历、三项能力;建立动力机制、健全管理制度及体系。以此促进"双师型"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建设。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李升泽  
讨论了高职教师职教能力的相关理论和实践,认为职教能力作为一个系统,不应仅停留为于知识、技能等表象层面的培养院建立基于绩效技术的职教能力培养框架,结合冰山模型,阐述职教能力中的外显因素与内隐因素,并运用优度评价法测算样本,根据结果分析职教能力现状。从个人角度和组织社会角度,提出高职教师职教能力培养的具体措施。最后袁通过与传统培养体系的比较,得出相关结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