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73)
- 2023(9536)
- 2022(8088)
- 2021(7343)
- 2020(5977)
- 2019(13492)
- 2018(12734)
- 2017(23593)
- 2016(13968)
- 2015(15478)
- 2014(15533)
- 2013(14276)
- 2012(13133)
- 2011(11947)
- 2010(11930)
- 2009(10036)
- 2008(9654)
- 2007(8503)
- 2006(7566)
- 2005(6463)
- 学科
- 济(43175)
- 经济(43127)
- 管理(36811)
- 业(34604)
- 企(26688)
- 企业(26688)
- 方法(18727)
- 数学(16998)
- 数学方法(16758)
- 中国(16616)
- 农(15284)
- 财(12959)
- 贸(10947)
- 贸易(10945)
- 易(10711)
- 业经(10351)
- 技术(10246)
- 农业(10126)
- 策(9249)
- 学(9200)
- 理论(9131)
- 制(8450)
- 地方(8085)
- 环境(7764)
- 教育(7737)
- 务(7544)
- 财务(7532)
- 财务管理(7521)
- 银(7376)
- 银行(7334)
- 机构
- 学院(188486)
- 大学(176500)
- 济(71133)
- 经济(69545)
- 管理(65941)
- 研究(63384)
- 理学(57651)
- 理学院(56990)
- 管理学(55842)
- 管理学院(55524)
- 中国(43729)
- 科学(40358)
- 农(37203)
- 京(36372)
- 所(32801)
- 财(32286)
- 业大(30997)
- 技术(30543)
- 研究所(30168)
- 农业(29677)
- 江(29616)
- 中心(28585)
- 职业(27371)
- 范(27218)
- 师范(26876)
- 财经(25483)
- 经(23306)
- 州(22863)
- 院(22760)
- 北京(22384)
- 基金
- 项目(128597)
- 科学(102001)
- 研究(95643)
- 基金(90052)
- 家(79987)
- 国家(79213)
- 科学基金(66997)
- 社会(57959)
- 社会科(54915)
- 社会科学(54903)
- 省(54128)
- 教育(50389)
- 基金项目(47270)
- 划(46638)
- 自然(44194)
- 自然科(43232)
- 自然科学(43216)
- 自然科学基金(42476)
- 编号(41368)
- 资助(36449)
- 成果(31859)
- 课题(31524)
- 重点(30547)
- 发(29013)
- 部(28904)
- 创(27569)
- 年(26119)
- 创新(25533)
- 教育部(24819)
- 规划(24802)
- 期刊
- 济(73187)
- 经济(73187)
- 研究(50485)
- 中国(40565)
- 教育(38377)
- 农(32668)
- 学报(32033)
- 科学(27768)
- 大学(23756)
- 技术(23233)
- 财(23035)
- 学学(22631)
- 管理(22430)
- 农业(22249)
- 职业(19373)
- 融(16158)
- 金融(16158)
- 技术教育(13322)
- 职业技术(13322)
- 职业技术教育(13322)
- 业经(13126)
- 经济研究(12918)
- 财经(12056)
- 业(11574)
- 坛(11469)
- 论坛(11469)
- 经(10395)
- 问题(9520)
- 版(8938)
- 业大(8923)
共检索到2700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孟静
目前,高职教育已经撑起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建设一支健康、有活力的高职教师队伍尤其重要。目前,由于心理、社会等因素的影响,高职教师成了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要缓解高职教师的职业倦怠,既需要建立良性的社会支持系统,也需要个体加强心理自我调适。
关键词:
高职教师 职业倦怠 影响因素 对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欢玉 雷群泌
新时代,人才代表着新的生产力,职业技术人才虽然从事较多基础岗位工作,但是其个人价值的发挥更为直接。文章主要分析了在人才经济背景下,湖南省衡阳市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的具体表现,以及造成这些职业倦怠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以促进高职院校对教师的关注,激发教师积极向上的工作状态。
关键词:
湖南衡阳 高职教师 职业倦怠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吴雪恩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倦怠是制约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和教师自我发展、对工作具有极强破环力的因素。籍以问卷、座谈方式和工作中积累的资料,试图从现实的微观层面入手运用心理学知识进行分析,尝试提出缓解策略。
关键词:
中职教师 职业倦怠 分析及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相顺 王向阳
高职英语教师职业倦怠普遍存在,不仅影响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影响教师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专业发展。文章分析了高职英语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包括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可程度不高、高职生源质量较差、课程改革及教科研能力提升要求带来的负面影响、对英语教师的评价标准不完善、英语教师本身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并基于此提出了高职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改善策略:提高社会对高职教育的关注度,提高高职英语教师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强化高职英语课程改革;健全教师业绩评价体系;提高高职英语教师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职业倦怠 英语教师 高职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陆勇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容易出现职业倦怠。对此,文章以南京某高职院校47名青年教师为调查对象,探讨目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以及影响其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并从社会、学校组织和个人层面提出一些对策,以减轻目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倦怠。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青年教师 职业倦怠 对策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宜娟 张景焕
环境是影响高校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关乎教学的质量及教师的发展。对七所普通本科院校的英语教师进行调查,发现环境因素能通过三条路径的间接作用影响英语教师的职业倦怠:通过职业压力的中介作用;通过教学效能感的中介作用;通过职业压力与教学效能感的链式中介作用。因此,良好的社会、工作与生活环境有助于减轻英语教师工作压力、提高教学效能感,进而避免或减轻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的产生。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衍
探讨职校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法以165名职教教师为被试,研究了职教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及其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关系。结果:在职业倦怠的各维度上,不存在性别差异,但存在教龄差异,其中,教龄5~10年时职业倦怠程度最高;直接的应对方式(解决问题,求助)可以有效地缓解情感衰竭,提高个人成就感。结论:高职教师的职业倦怠的各维度上,教龄在5~10年的教师在情感衰竭和少成就化两个维度上与其他教龄的教师有显著性差异。直接的应对方式可以有效缓解职业倦怠程度。
关键词:
教师 职业倦怠 应对方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黄志坚
文章以500名高职教师为对象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高职教师有中等程度的职业倦怠,主要表现在情绪衰竭和人格解体两方面;在高职教师中实施全面报酬战略,能有效降低其职业倦怠感,其中内部报酬、认可与赏识、工作与生活平衡、职业发展、组织文化和人际关系等六种报酬方式对职业倦怠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固定薪酬、可变薪酬和福利等三种报酬方式对职业倦怠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高职教师 职业倦怠 全面报酬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黄志坚
以高职教师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层次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全面报酬框架下,有四种报酬方式对职业倦怠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影响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组织支持、内部报酬、认可与赏识、人际关系;而固定薪酬、可变薪酬和福利等三种报酬方式对职业倦怠的影响均不显著。2.工作满意度在组织支持和职业倦怠、认可与赏识和职业倦怠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人际关系和职业倦怠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文章认为,实施全面报酬战略能有效缓解高职教师职业倦怠,如果同时设法提高其工作满意度,效果将更理想。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丁银军
本文通过研究高职计算机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分析职业倦怠形成原因,探讨应对计算机教师职业倦怠的策略,以提升高职计算机教师的专业素养。
关键词:
高职计算机教育 教师职业倦怠 成因 对策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邱俊杰 何吴明 王馥芸 郑剑虹
采用整群抽样对湛江市479名在岗特殊教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基于优势分析方法探究7个人口学变量以及幸福感、胜任力和社会支持3个心理因素影响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的相对重要性。结果发现,优势分析的全模型仅由幸福感、胜任力和社会支持3个心理因素构成,按照贡献力大小,依次为幸福感、胜任力和社会支持。建议从提升幸福感、培养胜任力和建构支持系统出发,缓解特教教师的职业倦怠。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青华
职业倦怠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和教学状况。文章从学生层面、教师层面、学校层面、社会层面、经济压力五个方面分析了工科院校青年英语教师的职业倦怠情况及其成因;提出了加强学风建设、加强教风建设、建立人性化的管理体制和教师评价体系、提高教师的工资福利等待遇、倡导"尊师重教"引领社会发展等减轻工科院校青年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关键词:
工科院校 青年英语教师 职业倦怠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奇志
职业倦怠是教师长期处于工作压力下的一种极端反应,表现为情感衰竭、去人性化和低成就感等。文章对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如何预防和解决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关键词:
高校 体育教师 职业倦怠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雪 王益
青年教师在高校各部门工作的第一线,承担了大量的教学、科研任务,同时还面临着教师角色的适应、婚姻与家庭、住房、未来职业定位等众多问题,压力很大。因此高校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本文对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剖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消除或缓解策略。
关键词:
高校 青年教师 职业压力 职业倦怠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桂娥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指数在15个行业中高居第三位,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既有教师个人因素,也有外在环境因素和社会因素。要改变这一不利状况,教师要改变自己,适应环境;学校要创造良好的氛围,使教师有成就感;社会也要理解教师作为普通人的喜怒哀乐。
关键词:
高校教师 职业倦怠 成因 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