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21)
2023(2207)
2022(1882)
2021(1874)
2020(1516)
2019(3553)
2018(3129)
2017(4978)
2016(3783)
2015(4640)
2014(5012)
2013(3943)
2012(3584)
2011(3302)
2010(3306)
2009(2101)
2008(1825)
2007(1624)
2006(1387)
2005(1229)
作者
(6779)
(5489)
(5413)
(5271)
(3434)
(2591)
(2573)
(2386)
(2239)
(2150)
(2078)
(1900)
(1847)
(1826)
(1816)
(1781)
(1699)
(1656)
(1643)
(1560)
(1546)
(1483)
(1371)
(1364)
(1361)
(1357)
(1285)
(1261)
(1224)
(1220)
学科
中国(6669)
教学(5323)
理论(4733)
教育(4617)
管理(4582)
(4384)
学校(4299)
学法(3782)
教学法(3782)
(3729)
(3495)
经济(3484)
学理(3393)
学理论(3393)
职业(3363)
技术(3223)
职业技术(2940)
农业(2751)
高等(2480)
(2294)
企业(2294)
技术学校(2239)
高等职业(2214)
收入(1874)
思想(1718)
政治(1703)
思想政治(1672)
政治教育(1672)
治教(1672)
德育(1659)
机构
学院(41967)
大学(29824)
职业(21184)
技术(16835)
职业技术(15179)
教育(14003)
技术学院(13150)
研究(11581)
(11206)
师范(11176)
师范大学(8542)
(7954)
管理(7576)
(7237)
科学(6780)
经济(6744)
(6565)
(6506)
理学(6247)
理学院(6109)
(5929)
管理学(5799)
管理学院(5736)
教育学(5532)
研究所(5317)
中心(5180)
中国(5177)
北京(4336)
教育学院(4205)
职业学院(4191)
基金
研究(27253)
项目(24189)
教育(20540)
科学(20010)
编号(16439)
课题(14510)
(13802)
(13682)
成果(12911)
社会(12586)
基金(12211)
(12052)
社会科(11620)
社会科学(11620)
规划(10022)
(9632)
(9343)
职业(9307)
主持(9278)
主持人(9113)
(9032)
国家(8789)
年度(8646)
项目编号(8309)
(7921)
研究成果(7540)
科学基金(7246)
(7159)
(7155)
阶段(7122)
期刊
教育(30352)
职业(18288)
中国(16022)
技术(13767)
技术教育(12788)
职业技术(12788)
职业技术教育(12788)
研究(10014)
(8822)
经济(8822)
(6968)
论坛(6968)
职教(6373)
(3583)
成人(3257)
成人教育(3257)
科学(2697)
学报(2672)
(2495)
大学(2447)
农业(2433)
(2431)
管理(2201)
学学(1999)
业经(1914)
发展(1822)
(1822)
(1810)
金融(1810)
高等(1697)
共检索到617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桑宁霞  赵苏皖  
高职院校教师面临学生质量良莠不齐、社会对其价值认识不到位与高职在教育中应扮演的角色不相吻合的状况,大量高职教师产生了职业声望、职业价值、职业定位的角色困境,本文在剖析高职教师职业伦理的过程中,致力于为解决高职教师职业伦理的角色困境而努力。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迪尔凯姆认为"职业伦理"是从事相同职业的人共同达成的观念、感情和利益上的共识,形成集体主义的道德情感。我国学者认为,教师职业伦理是指"教师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规范,它是教师职业活动范围内调节教师与社会、学校、他人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朱益明  
在当前社会发生急剧变化的背景下,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必须关注教师职业面临的时代性困境,特别是社会期望与职业现状之间的冲突、社会责任与职业规定之间的关系、能力水平与道德守则之间的区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蒋越  
高职教师作为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提升自身职业跨界能力已经成为顺应数字化新时代巨大变革、引领高职教育应对数字化创新以及新时代高职教师群体驱动自身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双师"素养模糊与高职跨界类型自身特性的冲突、校企组织边界壁垒、封闭的职业生涯发展渠道、滞后的社会服务供给能力,致使高职教师职业跨界能力培养面临多重现实困境。因此,建议通过整合与重组,夯实"双师"素养培育体制机制;跨界与融合,构筑教师跨界能力培养的校企命运共同体;优化与重构,打造多元化的教师职业发展通道;赋能与成长,拓宽高职教师社会服务渠道,以实现高职教师职业跨界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彭移风  
研究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问题对于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生涯发展面临7个困境,应从社会、学校和个人方面入手,促进高职教师职业生涯的顺利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廖飞  茅宁  
信息是有成本的,信息是企业的资产,信息的有效流动、积累和使用对企业的价值创造有着直接的关键影响,那么保证信息的流动、积累、使用就成为每一个组织成员的共同的责任和义务。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信息的困境”,即组织的人们有意或者无意地阻碍着信息的流动、积累、使用信息。本文从伦理视角对“信息的困境”进行了分析,提出阻碍信息的流动、积累、使用这类行为是一种非伦理行为,因为这些行为事实上正在损害组织的信息资产。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戴建波  
基于职业保障、职业安全、职业尊重、职业成就四个维度对W学院10名教师的职业发展状况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民办高职教师职业发展中存在职业保障条件不足、职业安全性不高、职业尊重度不够、职业成就感不强等问题,直接影响他们在职业中的角色定位,使得他们面临职业发展困境。为纾解民办高职教师职业发展困境,建议创设良好的职业发展保障条件、完善教师职业发展制度、优化教师激励机制、培育良好的文化环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严秋  王佳琪  
随着社会宏观环境和高校微观环境的一系列变革和发展,青年外语教师遭遇了职业发展的"瓶颈期"和"高原期"。文章从多角度分析高校青年外语教师职业发展困境,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为创建一个符合高校青年外语教师学术职业发展的宏观和微观环境、促进高校青年外语教师职业健康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杨柳   罗生全  
知识具有思维逻辑和伦理逻辑的双重属性,是教育教学活动展开的关键质素。学校知识教学的有效实施离不开教师、教科书和学生的良性互动,教师使用教科书的知识立场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极易被忽视、被误解甚至走向偏狭,面临解构知识逻辑的关系网络架构、忽视认知逻辑的身心发展规律、漠视文化逻辑的空间文化特性、消解人的逻辑的意义生成价值等风险,影响教学实践活动的有序开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应对这些潜在困境,可从深度理解教科书知识运行的结构关系及价值意涵、建立教科书知识理解及转化与学生同构发展的共生机制、勾连教科书知识的价值叙事空间与人的文化生活世界、以人的意义建构消解知识教学的固化思维与非理性行为等路径着手,修正教科书使用中的知识伦理意图,捍卫“人—知”之间真实的关系及其意义表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魏春丽  李峻  
青年教师作为高职院校最具发展潜力的人力资源,是高职院校实现转型发展的必要支撑。然而,由于不合理的评价制度与激励机制、交易型领导方式以及职称评审中"帕金森定律"的存在,高职院校组织氛围趋于恶化,阻碍了青年教师可持续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应基于组织氛围视角,构建有效的评价制度与激励机制、高度民主的领导模式以及公平的职称评审制度,为青年教师健康成长提供必要保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蕾蕾  
文章从道德、态度、知识、能力四个维度解析了新时代高职教师职业发展的基本内涵。目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职业发展面临着政策供给不足、关键性政策缺失,青年教师成长环境不利、职业发展氛围不佳,经费不足、资源稀缺,职业发展体系不健全、保障机制落后等现实困境。要走出这些困境,需从加强政策供给、强化政策协同,营造氛围、塑造情怀,加大投入、拓展资源,健全青年教师职业发展体系、完善保障机制等方面着手,努力发掘和开拓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的路径,助力青年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红梅  阎瑞华  
随着新媒体技术发展,各行业对职业素养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在新媒体技术发展中,教师专业化伦理素养也是体现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受到关注,对于提升新时代教师教学能力及教学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有的院校只注重对教师技能及知识的提升,忽视职业素养的重要性。院校应该予以足够重视,对新时期青年教师有新的要求,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不断强化自身的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及教育质量,推动新时期教师继续教育机制的完善和发展。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胡建淼  方若霖  
从伦理角度出发,辩证性地审视历史上全民公决事例,寻找全民公决背后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等诸多关系、行为在伦理规范下相互作用的结果与启示。作为代议制民主的补充,公决固然有其优势的一面,但其光鲜之下存在的困境与出路仍然值得思考。通过在体系构建、制度约束、公共辩论、监督引导、公民素养等方面进行不停地修正提升,让人性中理性正义的光辉在全民公决民主进程中得到充分释放,彰显出全民公决在民主制度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婧竹  李名梁  
职业伦理是协调职业环境中人与人关系的重要手段,是伴随着社会工作的展开形成的,然而市场化时代的到来也带来了诸多伦理道德冲突问题,并渗透到许多行业领域,导致职业伦理陷入困境。以科研人员为例,职业伦理陷入了环境冲突困境、角色冲突困境、利益冲突困境和价值观冲突困境。通过对这四种职业伦理困境的分析,从文化、道德、制度和理论建设方面探索了职业伦理脱困的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田小凤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高等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伦理困境问题在高校教师中间日益凸显。文章结合笔者所在学校一线教师教书育人、科研实践的案例,分析当前高校教师伦理困境的具体表现并深究其原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以期帮助高校教师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师伦理观,走出伦理困境。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邓满  
教育人工智能(EAI)阶段即将到来,人机协同创新成为教育发展必然趋势。人工智能技术会对高职教育带来冲击,高职教师职业岗位面临新的挑战。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为高职教育发展指明方向。文章在分析教育人工智能(EAI)内涵的基础上,探讨教育人工智能变革对高职教师职业价值变迁和角色重塑的紧迫性。从高职基本特征特点出发,比较分析不同历史阶段高职教师职业价值的变迁。研究认为,回归教育本质,协同创新的"新工匠精神"素养培养将是教育人工智能(EAI)阶段高职教师职业的核心价值取向。在新时代背景下,高职教师的职业角色将体现引路人、传承者、伙伴者、训练者、实践者等多元化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