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23)
- 2023(5882)
- 2022(4898)
- 2021(4548)
- 2020(3745)
- 2019(8575)
- 2018(8427)
- 2017(15139)
- 2016(8429)
- 2015(10148)
- 2014(10435)
- 2013(9858)
- 2012(9157)
- 2011(8091)
- 2010(8302)
- 2009(6970)
- 2008(6748)
- 2007(6318)
- 2006(5561)
- 2005(4627)
- 学科
- 济(27124)
- 经济(26985)
- 业(26124)
- 管理(24569)
- 企(20237)
- 企业(20237)
- 技术(14299)
- 中国(11616)
- 方法(11331)
- 理论(9855)
- 农(9171)
- 业经(9009)
- 数学(7512)
- 数学方法(7389)
- 工作(7295)
- 教学(7271)
- 和(7002)
- 技术管理(6930)
- 教育(6652)
- 服务(6508)
- 地方(6388)
- 农业(5953)
- 制(5758)
- 财(5716)
- 学(5362)
- 服务业(4980)
- 贸(4959)
- 贸易(4955)
- 易(4850)
- 学法(4555)
- 机构
- 学院(114272)
- 大学(107458)
- 管理(40939)
- 济(39077)
- 经济(37781)
- 研究(36960)
- 理学(34197)
- 理学院(33816)
- 管理学(33126)
- 管理学院(32905)
- 中国(25175)
- 京(24155)
- 科学(22775)
- 技术(22186)
- 职业(20732)
- 江(19956)
- 范(19412)
- 师范(19250)
- 所(18133)
- 中心(17751)
- 财(17550)
- 研究所(16176)
- 农(16171)
- 州(15983)
- 北京(15496)
- 教育(15494)
- 业大(15167)
- 师范大学(15083)
- 职业技术(15025)
- 技术学院(14851)
- 基金
- 项目(75531)
- 研究(63714)
- 科学(59677)
- 基金(49205)
- 家(41824)
- 国家(41357)
- 社会(38234)
- 科学基金(35382)
- 社会科(34919)
- 社会科学(34906)
- 教育(33700)
- 省(33412)
- 编号(29925)
- 划(27517)
- 基金项目(26021)
- 成果(25201)
- 课题(22474)
- 自然(20481)
- 自然科(20026)
- 自然科学(20026)
- 自然科学基金(19682)
- 年(19522)
- 资助(18701)
- 重点(18097)
- 项目编号(17793)
- 发(17272)
- 创(17233)
- 规划(17066)
- 部(16868)
- 创新(15819)
共检索到1835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晓阳
孵化高职教师的技术技能积累与社会服务能力是当前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方向。针对高职教师技术技能积累与社会服务及其能力提升的体制机制、内容载体、途径方法等方面的问题,构建以动力系统、孵化系统、反馈系统等"三系统"为基本要件的高职教师技术技能积累与社会服务能力孵化器,注重合作机制、构建模型、实施路径等方面的操作,确保孵化器良好运作,有益于提升高职教师技术技能积累与社会服务能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魏有广
加强技术技能积累和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是高职院校的重要使命。目前,国家正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促进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高职院校在做好应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同时,需要强化政行企校深度合作、产教融合,不断提升技术技能积累和社会服务能力。以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高职院校强化技术技能积累、开展社会服务的宏观背景和重要意义,总结学校在推进技术技能积累和社会服务工作中的具体策略,以期为高职院校提升技术技能积累和社会服务能力提供借鉴。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技术技能积累 社会服务能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东
社会服务工作是高职教师重要的职责。提高高职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是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和提升教师自身水平的需要。尽管高职教师的社会服务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需要各级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制定评价指标体系和鼓励保障措施、提高高职教师社会服务能力。
关键词:
社会服务 高等职业教育 师资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姜骞 唐震
以资源基础理论、组织学习理论、组织间关系理论及网络能力理论为基础,构建"资源-能力-关系"框架下网络能力、知识积累、知识基与科技企业孵化器服务创新绩效概念框架并提出研究假设,通过大样本数据调查,运用SPSS、Amos软件对概念框架进行信效度检验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网络能力(网络资源拼凑能力、网络组织学习能力和网络关系交互能力)对知识积累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知识积累与科技企业孵化器服务创新绩效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知识基对知识积累与科技企业孵化器服务创新绩效关系具有显著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范万年
地方高职院校应将社会服务活动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接。然而,目前地方高职院校开展的社会服务存在提供服务种类较少、人力资源不足、教学设备利用率低及服务企业意愿不足等问题。文章从积极组织行为学视角展开论述,认为高职院校应提高教师科研素质,夯实社会服务基础;培育师资队伍,营造向上的社会服务环境;健全管理机制,激发社会服务动力,以增强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希望感和主观幸福感,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秦虹
承担技术技能积累作用,要求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和技术服务并举,教师的素质与能力无疑是重中之重,文章以专业素质为切入点,从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伦理三个维度分析在技术技能积累视域下教师专业素质的作用与培养途径,为高职院校创新发展提供师资保障。
关键词:
技术技能积累 高职教师 专业素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伟麟 方颖 林海波
文章从技术技能积累的四个维度和现状入手,深入探究了高职校企协同技术技能积累平台的建设路径,包括面向区域企业搭建技术服务平台、面向高职教师搭建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能力蓄积平台、面向高职学生搭建技术技能学习和实战平台等,同时还提出了三结合的运行机制和多指标的评价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戴南海
服务社会是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支点,社会服务能力是高职院校教师的重要能力。现行激励机制缺位以及观念上的偏差,是制约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发展的主要原因。对此,应建立开放式的高职院校教师教育体制、采取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改变教师观念、树立教师"自我更新"的专业发展意识,以有效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
关键词:
高职院校教师 社会服务能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哲民 王晓阳
基于高职教育产教跨界视角阐释高职院校技术技能积累的内涵与特征,高职院校技术技能积累的内涵主要包括:校企协同是技术技能积累的重要实践形式;内生性积累是技术技能积累的主要路径和形式;反哺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提升社会服务力是技术技能积累的目的;个人技术技能积累是技术技能积累最基本的内在动力和最活跃要素;专业建设是技术技能积累的基石和支撑平台。高职院校技术技能积累具有校企协同性、专业依赖性、职业教育性、过程渐进性、技术创新性和产业文化性六大特征。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龚方红 朱苏 徐安林 徐晴 韩冰
基于高职院校技术技能积累的历史连续性、职业教育性、路径依赖性等特点,探索实践由"平台、项目、技术、资源"四要素构成的高职技术技能积累模式。提出高职院校技术技能积累的路径:一要准确定位,在多方政策支持与保障下确立技术技能积累方向;二要优化合作项目,搭建技术技能积累平台;三要积累关键技术,反哺教学,形成技术技能积累的良性循环;四是要重视产业文化的传承与本土化,深化高职院校技术技能积累的底蕴。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技术技能积累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哲民 万秋红 王晓阳
从企业技术积累和技术创新的关系、高职院校技术技能积累内涵与功能、技术技能积累体制机制和技术技能积累模式、平台与路径四个方面回顾并梳理了国内外高职院校技术技能积累研究脉络和方向。经梳理发现,由于高职教育与产业经济耦合度越来越高,高职院校技术技能积累研究日益得到学者关注和重视,但缺少对高职院校技术技能积累的自组织学习动力机制、高职院校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关系和高职院校技术技能积累力的评价体系等研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玲青 苏江
文章阐述了高等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内涵,指出了新时代高职院校在社会培训、技术服务、咨政咨询、文化建设和公益服务五方面的社会服务功能,进而提出了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策略:建立激励机制,激发服务动力;加强专业建议,挖掘服务潜力;利用教学资源,增强服务活力;推进平台建设,发挥服务效力;开发社会培训,提升服务能力。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社会服务 内涵 提升策略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邓志良
没有教学,大学就不能称其为大学;没有科研,大学就不是高水平的大学;没有社会服务,大学就不是现代大学。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为社会服务三大功能。高职院校以直接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为产业、行业培养各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办学宗旨,与普通高校相比,其社会服务的功能更为突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丁馨
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是高职院校实现社会服务功能的关键,虽然日益受到重视,但仍然面临着服务功能异化、冲突因素较多、体制机制缺失的现实困境。那么,要实现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和推进内涵建设,必须建立教师社会服务政策导向机制、管理激励机制,激发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的动力;转变观念,增强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的责任感;搭建综合服务平台、职业培训与继续教育平台,畅通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的渠道;创新优化团队,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的辐射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蔡玉俊 赵文平 刘燕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是指在完成学校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基础上,为学校场域之外的科技成果推广、企业技术研发、生产实践指导等方面所提供服务的能力。其主要表现为技术服务能力、培训服务能力和文化服务能力。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社会服务能力发展需要政策制度层面给予"双师型"教师职责合理定位,学校层面构筑好"双师型"教师社会服务的机制和平台,教师层面不断增强自身的角色和职业认知。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双师型”教师 社会服务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