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70)
- 2023(12814)
- 2022(10918)
- 2021(10063)
- 2020(8362)
- 2019(18795)
- 2018(18148)
- 2017(34594)
- 2016(19692)
- 2015(22009)
- 2014(22041)
- 2013(21024)
- 2012(19707)
- 2011(17793)
- 2010(18220)
- 2009(16647)
- 2008(16780)
- 2007(15033)
- 2006(13633)
- 2005(12517)
- 学科
- 济(70496)
- 经济(70382)
- 管理(62153)
- 业(57768)
- 企(48386)
- 企业(48386)
- 方法(26703)
- 财(23607)
- 数学(22707)
- 数学方法(22355)
- 农(21812)
- 中国(20645)
- 制(20406)
- 业经(17619)
- 学(15468)
- 贸(15048)
- 贸易(15042)
- 易(14695)
- 策(14289)
- 农业(14047)
- 务(14022)
- 财务(13971)
- 财务管理(13938)
- 银(13789)
- 银行(13744)
- 体(13713)
- 技术(13570)
- 企业财务(13252)
- 行(13118)
- 地方(12961)
- 机构
- 学院(282305)
- 大学(275504)
- 济(112636)
- 经济(110171)
- 管理(101965)
- 研究(98273)
- 理学(87292)
- 理学院(86273)
- 管理学(84768)
- 管理学院(84241)
- 中国(72713)
- 科学(59842)
- 京(58645)
- 财(56441)
- 农(50787)
- 所(50519)
- 研究所(45637)
- 江(45415)
- 中心(43796)
- 财经(43479)
- 业大(42732)
- 农业(39879)
- 经(39407)
- 范(37755)
- 师范(37302)
- 北京(36715)
- 院(35774)
- 州(35103)
- 技术(34857)
- 经济学(34285)
- 基金
- 项目(183915)
- 科学(145286)
- 研究(135187)
- 基金(132248)
- 家(117009)
- 国家(115968)
- 科学基金(98029)
- 社会(84925)
- 社会科(80433)
- 社会科学(80413)
- 省(73451)
- 基金项目(69170)
- 教育(65613)
- 自然(63684)
- 划(62738)
- 自然科(62226)
- 自然科学(62202)
- 自然科学基金(61153)
- 编号(55371)
- 资助(53942)
- 成果(46086)
- 重点(42812)
- 部(41439)
- 课题(41157)
- 发(39918)
- 创(38927)
- 制(37968)
- 创新(36270)
- 教育部(35613)
- 性(35318)
共检索到4289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素芹 王启龙
高职教师对教材的基本看法影响着其对教材的使用,进而影响到其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聚焦于教师教材观对教材使用的影响,选择16位教师进行访谈,分析教师的教材观及其对教材使用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高职教师存在“保守型”“妥协型”和“创生型”等多类教材观,依次映射“解读教材”“解释教材”和“解构教材”等教材使用方式。然而,高职教师的教材观普遍还没有深度理解教材的目标、内容、结构、价值和应用,从文本的教材到媒介的教材,教师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并未与教材共生共荣。因此,要整合教材观,推动教材观之间的互补;革新教师教学观念,强化教材理解与教材“二次开发”意识;深化教师合作,营造教材深度使用的文化氛围。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史红 周群
纵观十年高职教育教学改革,高职课程改革要远比教材建设来得更直接、更深刻。当课程改革涌现多样化的课程模式时,作为课程改革成果物化形式的教材,无论是规划还是实践,还未能很好地与课程改革相适应。校企合作是高职教材建设历史选择,为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坚持以生为本、岗位对接的原则,并把握好教材开发主体、教材评价和知识产权保护三个要素。
关键词:
校企合作 高职 教材建设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冯朝军
开发出版数字化教材,对于推动高职教育的数字化和智慧化进程、展现教育数字化建设的技术优势和提升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数字化教材的开发和建设过程中,存在教材开发缺乏创新、建设标准发展滞后、配套设施不够完整和市场监管不够规范等问题,导致数字化教材的开发、建设、出版过程发展缓慢。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教材建设相关主体多方密切合作,有效整合各类教育资源,进一步丰富教材内容,合理规划教材结构,科学确立教材建设标准,切实加强人才培养,全力推进研发创新,逐步完善平台设备,扎实推进机制建设,着力规范出版治理,稳步推进高职教育数字化教材出版建设朝着专业化、标准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数字化教材 教材出版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沈建民 王智攀 崔雯
数字教材作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有力抓手,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内涵、开发与出版等方面,鲜少有成体系的方法论述。教学限度作为衡量教学实践可行性与价值的重要概念,指教学应然状态与教学预设之间的契合程度。数字教材的介入致使教学应然状态发生改变进而成为倒逼教师“修正”教学预设的颠覆性力量,以此构成提高数字教材实践效果的创新视角。教学限度包括适度教学、过度教学与失度教学三种类别,以及教学职责、教学呈现、教学规训和教学评价四元表现形式。通过深入分析数字教材作用于教学限度的前提、方式与路径印证研究的可行性与价值,构建出基于数字教材的教学限度影响因素模型,揭示教学限度偏离下教学应然状态推动教学预设重构以修正教学限度的关键逻辑理路。具体而言,可采取思维转向下的建构式、适切选用下的明晰式,以及实践驱动下的循环式策略体系修正教学限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易洁
加强教材选用管理,确保优秀教材进入课堂,已成为教材建设与管理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指出了目前高职院校教材选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教材选用质量的原则措施。
关键词:
高职教材 教材选用管理 提高质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陆俊杰
职业教育教材编写中“当下立场”使职业教育教材编写目标、知识呈现、技能训练等方面均更多地面向当下,致力于描绘特定技术门类和工作岗位的技术知识和技术操作要求的现状。此种立场容易衍生出知识断点、技能局限和发展性乏力等缺陷。职教教材在管理体制、中高职一体化、呈现方式等方面的创新实践表明,创新导向的职教教材开发已经具备一定实践基础。创新导向的职教教材开发不仅可以统摄“当下立场”的既有优势,而且可以实现定位与深度上的超越。推进创新导向的职业教育教材编写,应在目标设定更新、技术知识呈现逻辑重塑、实训展开逻辑再造、思考和延展练习的拓展等多方面着眼,不断推进技术知识呈现的连续性、立体化,更好地培养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陆俊杰
类型教育背景下,职教教材既是技术学习的参照载体,也是技术发展历史的反映。职教教材既不能呈现为技术理论的思辨形式,也不能呈现为技术发展的大事记。从其实现策略看,职教教材需要把握好三个方面。一是正确把握技术知识的实践性内涵。职教教材要坚守实践的知识观,体现实践性知识的独有特色,也要关照到实践的丰富性,需要在理论性与实践性、规律性与灵活性之间找到合适的定位。二是准确把握职教教材形式的现实特性。职教教材既要维护教材的规范性,体现出对类型教育规律性的探索,又要借鉴活页式学材的灵活性优势,保持教材的活力。三是恰当处置职教教材中的技术积累和技术创新。职教教材既要对技术发展史和技术发展现状进行综合与呈现,又要充分关注技术积累与技术创新的激活与引领。
关键词:
类型教育 职教教材 定位 技术创新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魏茂林
本文针对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从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能力培养4个方面就如何使用好该教材作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基础 教材 教学大纲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郑志勇 王立新 王德芳
特色教材是提高教学效果、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教材建设应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保持一致。针对高等农业职业教育的特点,本文对"任务驱动"型《插花艺术》教材的准确定位、主要特征和开发思路三个重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思考。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任务驱动 插花艺术 教材开发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康声 戚文革
高职教材建设起步较晚,认识不透,研究不够,受传统的本科教材及中职教材影响较大,存在缺乏特色,实践内容不足,忽视能力培养,脱离教改轨道等问题。在高职教材建设中,要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特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融入核心能力培养的内容,适应高职课程改革的需要。在此基础上,要走"产学结合"之路,在教材的细分化、动态化、个性化、新颖性上寻求创新,增强教材的吸引力。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教材建设 思路 创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顾京 孙燕华
建立高职教材评价体系是提高教材质量和教材建设效益的重要保证。我国高职教材评价主体的单一性、评价维度的不确定性影响了评测结果的权威与作用。高职教材评价应由内容分析、教学分析、出版质量、保障服务四个维度构成。教材评价主体包括教学主管部门、教材编委、教师、学生、出版社和高校等多元主体,共同从不同角度对教材进行评价,进而形成全貌性的评价结果。
关键词:
高职 教材评价 评价维度 指标 评价主体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宪江 方东傅 徐丽珠
由于高职教材建设起步较晚,对许多问题的认识还处于探索阶段,导致高职教材建设滞后,不能满足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基于能力本位开发高职教材,教材结构应尽量采用模块化,具有一定的可剪裁性和可拼接性,根据教学需要将内容模块整合成不同类型的教学项目;教材内容要有一定的覆盖面,满足大类专业对理论、技能及其基础素质的要求,但要突出职业技能培养方面的内容,在教学方法运用方面宜采用项目教学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辉 王革 郭金香 吴博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已初步形成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在“十一五”期间,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编写出版能够体现高职教育特色并带动高职教育改革和整体质量提高的优秀教材,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为了对我国目前高职教材建设现状有一个准确把握和深层次了解,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玉龙
职业教育数字化改革作为高职院校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力量,加快信息技术对高职院校教材的改造升级,需要高职院校准确理解教材国家事权、类型特色的内在要求以及在服务发展和“三教”改革中的现实价值。在数字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教材应彰显价值引领、内容科学、职教特色、资源立体等特征,选择适宜教材建设的发展策略,通过完善教材管理体系、持续优化教材内容、丰富教材呈现形式、构建教材评价标准、加强教材理论研究、提高教材建设质量,进而推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