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87)
2023(13370)
2022(11751)
2021(10974)
2020(9268)
2019(21410)
2018(21253)
2017(40203)
2016(22725)
2015(25877)
2014(26236)
2013(25318)
2012(23048)
2011(20842)
2010(20826)
2009(18600)
2008(18091)
2007(15697)
2006(13677)
2005(12032)
作者
(64269)
(53122)
(52940)
(50488)
(33888)
(25518)
(24051)
(20836)
(20366)
(19210)
(18294)
(17906)
(16903)
(16645)
(16441)
(16386)
(16349)
(15819)
(15217)
(15105)
(13308)
(13284)
(12739)
(12138)
(12077)
(11902)
(11860)
(11731)
(10772)
(10625)
学科
(80511)
经济(80390)
管理(66468)
(60458)
(51264)
企业(51264)
方法(37807)
数学(32604)
数学方法(32210)
(23079)
(22206)
中国(22016)
业经(19134)
(18884)
(17978)
理论(17031)
地方(15427)
技术(14798)
(14693)
财务(14625)
财务管理(14596)
农业(14485)
教育(13989)
环境(13883)
企业财务(13852)
(13778)
贸易(13771)
(13369)
(13327)
(13218)
机构
学院(316327)
大学(313052)
管理(122127)
(117332)
经济(114498)
理学(106192)
理学院(104978)
管理学(103093)
管理学院(102532)
研究(102160)
中国(72795)
(66804)
科学(64440)
(56131)
(51191)
(50686)
业大(48223)
(47001)
研究所(46543)
中心(45683)
财经(44687)
(43921)
师范(43517)
北京(41981)
(40595)
农业(39695)
技术(39356)
(37782)
(36958)
师范大学(35001)
基金
项目(217666)
科学(170932)
研究(163185)
基金(154673)
(134122)
国家(132956)
科学基金(114202)
社会(99265)
社会科(93934)
社会科学(93910)
(87934)
基金项目(82791)
教育(79042)
自然(74414)
(73673)
自然科(72632)
自然科学(72616)
自然科学基金(71298)
编号(68927)
资助(63420)
成果(56598)
重点(49306)
课题(49091)
(48269)
(45826)
(45763)
创新(42497)
(42489)
项目编号(41895)
教育部(41679)
期刊
(127112)
经济(127112)
研究(92286)
中国(65987)
教育(51094)
学报(50561)
(45787)
科学(45227)
管理(44443)
(42919)
大学(38533)
学学(35978)
农业(31807)
技术(31248)
(23480)
金融(23480)
财经(21637)
业经(20533)
经济研究(19292)
(18332)
职业(16871)
问题(16340)
图书(16182)
(15950)
科技(15369)
理论(15167)
(14663)
技术经济(14092)
(14000)
论坛(14000)
共检索到4563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徐黎明  
"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是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也是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提高教育质量、彰显高职教育特色的关键。文章从"职教理论"和"专业理论"双理论、"教学实践"与"职业实践"双实践、"自主发展"与"团队协作"双形式、"内培"与"外引"的双方式、"社会服务"与"科研"双渠道等角度探索"双师素质"的培养机制,旨在满足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邢桂丽  
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中,关于"双师素质"教师的内涵众说纷纭,现在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如何正确界定高等职业教育公共英语教师的双师素质内涵,如何培养高职公共英语教师的双师素质,对高职教师队伍建设的发展至关重要。文章从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的内涵入手,寻求高职教师双师素质的特征,提出提高高职公共英语教师双师素质,加强公共英语教师队伍建设的具体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蒋聂  
文章阐述了高职教师实行"双师素质"培养的意义,进而指出了制约"双师素质"培养的瓶颈问题及原因,最后基于实践导向提出了高职教师"双师素质"培养的三大策略:制度保障策略——政府、学校两级层面予以制度支持;资源整合策略——校企双赢的多元化培养;专业发展策略——外逼内引的教师专业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尹江海  
尽管国外没有"双师素质"这样明确的提法,但是强调高职教师应具有"讲师+工程师"的复合素质。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是许多国家高职教师培养和鉴定的两个重要因素,它们在教师资格标准、师资建设模式、在职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教师评估、管理机制等方面均有成熟的经验。研究借鉴其经验,对于促进我国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建设大有裨益。国外高职"双师"队伍建设特色"双师素质"资格标准"德国高校职教师资专业方向的学生,学制为八学期,并且要参加至少一年的实习工作,毕业时需通过第一次的国家考试(笔试和口试);毕业后还要做两年的实习教师,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蒋术良  
高职旅游专业教师是比较特殊的教师群体,"双师素质"是高职旅游专业教师的要求。针对高职旅游专业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要在目前的培养现状基础上,建立评估体系,并树立保障、刺激与兼容的指导思想。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千诰  徐继义  徐伟  
我国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虽已取得较大成就,但从政策制度制定、完善和执行层面来看,政府、企业和学校均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是完善教师资格认定和职称评定制度,强化行业的社会责任,制定有效的教师终身培训和激励制度,逐步形成"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制度保障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左彩云  
双师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推进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主体,是提升办学质量和保证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关键。文章在界定双师素质的基础上,分析了双师素质教师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双师素质培养应采取多样化的培养方式、要改变教师观念注重长远发展、国家应制定具体可操作的相关政策及高职院校要保证落实并建立相应保障机制四项策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廖素清  
文章从"双师"素质教师的内涵入手,分析了我国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详细阐述了"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途径并提出了管理"双师"素质教师的策略,以期对我国目前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提供借鉴。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晓东  
高职院校所肩负的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高素质专门人才的使命,决定了高职教师双师素质的质量是其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高职教师专业化建设中的双师素质培养与发展,已经成为影响世界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时代课题。文章对于目前高职教师双师素质培养与发展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归因分析。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叶章勇  
高职教育以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高级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知行合一"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高职教育的灵魂。本文以外语专业为例,运用比较研究和实证研究的方法,探讨了"双师"的定义、特点以及培养途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路海萍  
加强职教师范生双师素质培养是国家职教教师教育改革的应然之举,也是满足中职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内生性需要的必然之举。职教师范生双师素质要求呈现专业性、职业性、师范性“三性”融合的本质特征。针对跨界协作欠稳固、专业设置面偏窄、课程体系条块分割、培养方式学科本位、实训资源不足及指导不力等培养困境,以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为指导,从培养主体、培养内容、培养过程与管理、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等方面探寻改革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魏影  
当前高职院校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存在教师资格缺乏独立与精准分类、教师资格认定缺乏职业化教育特征、教师引进渠道单一等问题,建立双师素质为导向的教师资格准入及培育制度具有重要意义。根据高职教育特点,借鉴国外高职教师资格准入模式、完善具有高职特色化教师资格认证体系、拓宽"双师型"教师来源渠道、产业化导向探索校企联合招聘共同培养人才机制,从而构建一套以双师素质为导向的高职院校教师资格准入及培育路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陆靓霞  
教师双师素质的提升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重要任务。从高职院校教师双师素质提升的目标定位出发,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在提升教师双师素质中面临的诸多问题,提出通过激发教师动力、做好系统规划、协调各主体间关系、形成文化自觉,实现高职院校教师双师素质的提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清  
文章运用三维管理理论,将"双师素质"教师培养体系归结为组织、设施和制度三个方面,并运用这一体系,结合上海电子信息学院"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的实践,探讨"双师素质"教师培养体系、硬件设施体系和制度体系,为"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把"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工作落到实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孙泽文  叶敏  
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偏弱。高职院校应建立"双师型"教师培养平台,探索"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进程,使"双师型"教师个体具有良好的双重知识与能力,整体在"理论型"与"技能型"结构上保持合理的比例。从而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推动高职教育又快又好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