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63)
2023(3212)
2022(2637)
2021(2740)
2020(1993)
2019(4862)
2018(5096)
2017(8224)
2016(5087)
2015(5673)
2014(6063)
2013(5205)
2012(4621)
2011(4050)
2010(4441)
2009(3711)
2008(3604)
2007(2883)
2006(2773)
2005(2662)
作者
(10948)
(9101)
(8939)
(8927)
(5844)
(4345)
(4282)
(3706)
(3493)
(3456)
(3191)
(3145)
(3040)
(3033)
(3008)
(2964)
(2756)
(2714)
(2689)
(2663)
(2606)
(2274)
(2265)
(2224)
(2214)
(2166)
(2157)
(2049)
(1892)
(1876)
学科
(11539)
经济(11506)
管理(9228)
教学(6863)
(6774)
教育(6120)
(6022)
中国(5947)
理论(5754)
(5653)
企业(5653)
(5362)
学法(4886)
教学法(4886)
体制(4634)
(4149)
学理(4145)
学理论(4145)
学校(3832)
(3744)
业经(3621)
(3395)
银行(3393)
(3304)
(3254)
(3235)
金融(3235)
税收(3149)
(3119)
技术(2954)
机构
学院(57482)
大学(50220)
研究(20460)
(18250)
经济(17637)
职业(16343)
中国(15722)
管理(14444)
技术(14112)
职业技术(11952)
(11855)
(11826)
技术学院(11591)
(11540)
科学(11025)
理学(10909)
理学院(10734)
管理学(10491)
管理学院(10367)
(10137)
(9867)
师范(9777)
教育(9733)
(9147)
中心(8848)
研究所(8742)
北京(7965)
师范大学(7861)
财经(7761)
(7633)
基金
项目(30785)
研究(30202)
科学(23316)
教育(18660)
基金(17325)
编号(15983)
社会(15272)
(14616)
社会科(14111)
社会科学(14109)
(14094)
国家(13886)
成果(13880)
课题(13328)
(12406)
(11733)
科学基金(11324)
(8797)
(8766)
规划(8720)
项目编号(8572)
基金项目(8349)
重点(8005)
研究成果(7792)
(7653)
(7642)
阶段(7611)
(7356)
年度(7275)
阶段性(7075)
期刊
(26512)
经济(26512)
教育(25213)
研究(22010)
中国(21903)
职业(11854)
技术(10540)
(10010)
技术教育(7875)
职业技术(7875)
职业技术教育(7875)
管理(7431)
(6988)
金融(6988)
(6346)
学报(6201)
(5516)
论坛(5516)
大学(5484)
科学(5247)
学学(4427)
财经(4330)
经济研究(4107)
职教(3876)
(3834)
农业(3821)
图书(3805)
业经(3458)
高等(3242)
改革(3223)
共检索到1048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韦庆昱  姜庆华  
高职扩招100万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大机遇。目前,生源哪里来、资源谁来投、人才如何育、就业如何导等四个方面困惑亟待解决。帮助高职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提高企业参与办学的积极性,落实分类招生分层指导,实施内部治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等四大措施,能有效促进扩招政策迅速落地。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剑虹  
随着高职院校自主招生试点院校日益增多,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在招生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日益显现:考生质量参差不齐、考核方式缺乏科学性、院校招生成本过高、社会认可度低、人才培养方案陈旧单一等。应从完善招生政策、建立单独招考联盟机制、拓宽自主招生宣传途径、构建多维度评价体系、调整学生评价标准等方面入手,充分发挥自主招生在人才选拔和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洪渠  彭振宇  
高职扩招百万是政府为解决结构性失业问题采取的重大举措。高职院校要彰显多元化应有职能,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在怎么招、怎么教、怎么管、怎么就业上下功夫,加强统筹,多方协同,体现高职教育的责任和担当。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丁才成  
百万扩招是高职院校面临的重大机遇与挑战,"怎么教"是当前高职院校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深化"三教"改革是破解该问题的"关键一招"。"三教"改革应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符合成人学习特征和需要,在实践中要注重扩招学生生源类型、学习动机、学历基础的分析、"双师三能型"教学团队打造、新型教材建设和行动导向教学、混合式教学、模块化教学等的改革与综合运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从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高职百万扩招以来,1年的时间里,高职院校"百万扩招"持续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既有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与探讨,也有区域层面的探索与实践。本期,我们聚焦高职百万扩招的质量发展与区域实践。郑亚莉、米高磊的文章在明晰高等职业教育质量风险内涵与属性的基础上,分析了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外部风险、内部风险、质量风险,在此基础上提出扩招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发展的对策。平和光的文章介绍了吉林省高职扩招的工作基础,总结了政府层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高永新  
"百万扩招"对高职院校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根据生源的变化与主要特点,提出高职院校的改革路径,即招生方式由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教学模式由课授制向实操制转变;管理体制由刚性管理向柔性化管理转变;培养模式由"宽进宽出"向"宽进严出"转变;创新创业由普适性教育向个性化指导转变;就业服务由毕业择业向在校就业转变。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景安磊  周海涛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高职院校今年大规模扩招100万人的目标,高质量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加快办学体制机制改革,推进分类考试招生改革,做实重点人群招生工作,对接行业产业和区域发展规划,同步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提升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水平。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国卉男  秦一鸣  赵华  
扩大高等职业教育规模是推进我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需要,政策层面要求在2019年完成高职扩招100万人的任务。对于退役军人、退役运动员、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扩招惠及的重点人群存在的现实困境而言,传统的办学和教育模式在满足其需求上存在着一系列的供需矛盾。为此,高职院校要借力资格框架、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学分银行,改革办学与培养模式,创新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考核机制等相关环节,为弱势、困难群体提供教育服务,为教育公平、社会公平提供保障,真正肩负起新时代的新责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任聪敏  石伟平  
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高职扩招100万",如此大规模的扩招给高等职业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此次政策出台背景是稳定就业,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储备的国家战略,基于以上认识,从高职为什么要进行大规模扩招的背景入手,分析扩招给高职带来的挑战,认为高等职业教育要应对招生挑战,需要改革招生制度,制定不同类型招生标准;变革培养方式,实施多元化培养方案;扩充师资力量,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实现证书统一,构建国家资格框架体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黄芳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今年高职院校大规模扩招100万人。高职扩招是国家基于我国当前国情提出的重要战略选择,也是我国人力资源强国建设、产业升级经济转型、缓解就业压力、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矛盾、关切人本主义的重要手段。以当前高职院校的现实基础为基准,理性分析高职院校的基础条件、教学资源、师资队伍、实训设施等是否具备基础以应对高职扩招带来的冲击,结论是:基本条件已经具备,在政策条件下如何灵活运用和配置以及协调完善是成败的关键。应对高职扩招的相关策略,可从文化氛围的营造、教学模式与评价模式的革新、治理模式的完善、资源配置模式的调节、师资队伍的建设等方面进行思考,以助力高职扩招平稳运行。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常姗  
百万扩招的任务分解面临着不同区域之间产业发展及人才需求的差异、办学资源及人才供给的差异、生源现状及扩招潜力的差异以及整体统筹与东西部差异等现实困境。基于上述困境,可以从省域层面、行业层面或者校级层级对百万扩展任务进行分解。"百万扩招"任务的责任分解机制包括:关联性机制、匹配性机制、饱和性机制和衔接性机制,即实现人才培养与经济产业相关联、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相匹配、生源投放与行业需求相饱和以及职业培训与新兴产业相衔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潘菊素  
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今年高职扩招100万人,这既是保持国家就业稳定、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的关键举措,也是对当前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是高职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职责所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高职院校如何扩招?扩招后如何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改革招生考试办法、实施分类多样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产教融合、加强内涵建设、改革学籍管理制度、实施1+X证书制度、充分挖掘资源加强保障等是应然之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恩广  王开香  刘晓亮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人才振兴是关键。高职百万扩招是新型职业农民学历教育提升的重大工程,是着眼于"三农"人才队伍短缺而提出的重大举措。当前涉农高职院校新型职业农民学历教育面临着农业人才需求与供给错配、个性需求与专业供给矛盾的凸显、传统教学模式存在适应性偏差以及师资与教学资源的匮乏等现实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从新型职业农民求学诉求和产业需求出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守以产定需;创新教学模式,坚持分类培养;创新评价机制,坚持成果导向,建立适切性弹性学制制度,引领院校教学管理全方位变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余祖光  
2019年我国高职院校要扩招100万人,为高质量地完成扩招任务,实现职业教育的大改革大发展,高职院校要做好必要的准备,一是要树立并践行终身教育观念,通过此次扩招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人人成功成才的质量观,创新教学、管理和服务模式;二是要吸收多方经验,做好对成人学习者的研究,改革考试招生办法,采取有利于成人学习特征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组织,为成年学生提供全方位的管理与服务,以保证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学业成功。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跃东  
高职混合所有制二级产业学院是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重要形式,在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和创新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当前在高职混合所有制二级产业学院的实践操作中,面临着独立性不足、行政色彩浓厚、运作成本高昂等问题,需要不断加强法律建设,赋予二级产业学院独立的法人地位,建立现代化的治理结构,创新市场化的运行模式,构建多层次的能力提升机制,多措并举削减办学成本,为二级产业学院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