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17)
2023(5978)
2022(4833)
2021(4772)
2020(3592)
2019(8199)
2018(7868)
2017(13285)
2016(8745)
2015(10551)
2014(11080)
2013(9565)
2012(8718)
2011(7748)
2010(8051)
2009(6320)
2008(6189)
2007(5694)
2006(4926)
2005(4400)
作者
(20448)
(16707)
(16704)
(16429)
(10498)
(8141)
(7789)
(6555)
(6511)
(6463)
(5795)
(5622)
(5514)
(5420)
(5382)
(5302)
(5107)
(4988)
(4891)
(4850)
(4563)
(4392)
(4283)
(4091)
(3947)
(3946)
(3907)
(3749)
(3517)
(3501)
学科
管理(18216)
(16976)
经济(16955)
(13332)
(13150)
中国(12902)
教育(12367)
教学(10891)
(10350)
企业(10350)
理论(10298)
财政(9856)
(8805)
(8174)
学法(7257)
教学法(7257)
学理(6187)
学理论(6187)
(6067)
学校(5768)
地方(5724)
业经(5664)
农业(5420)
政治(5337)
技术(5328)
思想(5141)
思想政治(4925)
政治教育(4925)
治教(4925)
德育(4875)
机构
学院(105075)
大学(93739)
研究(31882)
(27548)
管理(27443)
职业(26957)
经济(26319)
技术(24283)
理学(22234)
理学院(21853)
中国(21650)
管理学(21062)
管理学院(20872)
(20600)
(20537)
(20130)
(20009)
科学(19947)
师范(19862)
教育(19338)
职业技术(19105)
技术学院(17770)
(16624)
(16260)
师范大学(14876)
中心(14648)
研究所(14363)
(13496)
北京(13482)
财经(12829)
基金
项目(60418)
研究(57143)
科学(45783)
教育(34947)
基金(33821)
编号(30394)
(29892)
社会(28910)
(27126)
社会科(26756)
社会科学(26750)
国家(26620)
成果(25998)
课题(24905)
(24326)
(23066)
科学基金(21755)
项目编号(17142)
规划(17042)
基金项目(16987)
(16223)
(15855)
重点(15145)
研究成果(14650)
(14373)
(14107)
(14087)
阶段(14036)
年度(13761)
资助(13608)
期刊
教育(46262)
(38538)
经济(38538)
中国(36875)
研究(33749)
职业(21675)
技术(19195)
(18990)
技术教育(14301)
职业技术(14301)
职业技术教育(14301)
学报(13881)
(13314)
大学(11133)
管理(10413)
科学(10130)
(9538)
论坛(9538)
学学(9416)
农业(9100)
图书(8049)
业经(7301)
(7181)
金融(7181)
职教(6811)
财经(6482)
成人(6157)
成人教育(6157)
书馆(6106)
图书馆(6106)
共检索到1748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小荣  
作为培养学生职业精神的主渠道,高职院校思政课要充分发挥其独特的内容价值优势及立德树人的作用,创新学生职业精神的培育途径。具体途径是:完善思政课堂内容设计,以理论涵养学生职业精神;完善思政课实践环节,强力培塑学生职业精神;创新思政课教学方式方法,多维多方培育学生职业精神。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袁友芳  
大学生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除了受到宏观政策、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供求关系等外在因素之外,还受到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等内在因素的影响。职业能力是学生素质和能力在工作中的体现,它对学生能否顺利就业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无论是主观的职业教育目标还是客观的社会发展要求,高职教育都必须围绕职业能力和职业能力形成规律来开展教育活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任培华  
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高职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和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必然选择,更是满足企业对创新型技能人才迫切需求的措施。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积极改革创新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完善学生创新实践体系,搭建学生创新平台,建立创新激励机制和服务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丁宗胜  
本文认为,高职院校在推进专业群建设过程中,必须根据人才需求变化的趋势和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紧紧抓住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这一关键,探索其培养模式和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佳  
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作为未来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应当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建设的需要,满足学生就业与创业的需要。目前,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现状存在较大问题。从现状出发总结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途径和方法,以期能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提供借鉴和依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安洪斌  王琴  
高职院校的教师要了解企业生产等全面情况,能以用人单位的思想来培养学生,才能满足可持续发展社会对学生的需求。可以通过健全制度——将隐性职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基础课的育人功能,设立专门课程为隐性职业素养奠定基础;用企业机制建立职业体验中心,借鉴企业岗位标准,加强考评体系建设;引入企业文化培训,丰富隐性职业素养培训内涵等途径提高学生的隐性职业素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文杰  
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本文就当前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探索在校大学生就业能力自我培养的有效途径,旨在使入学时还没有清晰职业意识的大学生自我培养成具有较高职业素质的社会急需的人才。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刘正远  段玉玺  吕杰  陈阿梅  
在分析当前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途径基本现状的基础上,为了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提出了转变教育观念,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立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硬件平台,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制度,加大经费投入,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等对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克林  吕卫华  杜立刚  
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系统化培养,在高职教育改革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分析研究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模式;并且开发建设培养这些能力的系列课程,设计规划关键职业能力培养的系列学训活动,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系统化实施,从而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建设  
高职院校以为社会和经济建设第一线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和管理人才为主要任务,以人们从事社会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能力培养为本位。加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对于培养合格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有必要深入探索高职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鸣  
加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文章提出高职院校应在思想观念上高度重视职业道德教育并加大投入;加强职业道德课程建设,明确教育目标,完善课程体系,改善课程设置,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拓展职业道德教育渠道,多管齐下;全面构建职业道德素养评价体系,培养德才兼备的高职人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薛栋  
访谈发现,课程活动、教师示范和校园环境是职业精神教育的有效途径。就课程活动而言,主题人文活动和专业课程活动是主要教育载体,两类课程活动在实施过程中由于缺少培育标准和内容,教育效果并不理想。就教师示范而言,教师的职业精神主要通过对教育环境的主体性、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和自身主体性三个层面来显现,师生互动的内容与频次则主要与教师所从事的专业或岗位有关。就校园环境而言,物质环境、制度环境和精神环境是营造职业精神培育氛围的三个层次。如何实现三个层次之间的协同育人,并充分挖掘每一层次中所蕴含的职业精神的教育意义尚需思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胡丹鸯  朱玉清  
本文从高职教育基本特点这一前提出发,就高职业教育如何实现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的紧密结合,对高职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式进行了多角度的探索。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何福胜  刘颖  吴振一  罗立胜  白永毅  
研究生英语应用能力培养途径的探索何福胜刘颖吴振一罗立胜白永毅众所周知,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在不同场合与他人进行口头或书面语言交流的能力。这种语言的应用能力应该是语言教学的重点之所在。特别在研究生英语学习阶段,由于外语环境的需求和内部条件的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聂勋伟  钟勤  
本文根据职业与职业化的含义,探究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化培养要素,深入研究了现代中职学校通过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师资培养、评价模式、团队建设、环境打造等途径培养学生职业化能力的方法,为现代中职学校学生职业化培养提供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