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86)
2023(6822)
2022(5701)
2021(5552)
2020(4433)
2019(9798)
2018(9644)
2017(16887)
2016(10030)
2015(11783)
2014(12302)
2013(11028)
2012(10450)
2011(9440)
2010(9953)
2009(8963)
2008(8890)
2007(8329)
2006(7469)
2005(6993)
作者
(28665)
(23937)
(23615)
(22909)
(15014)
(11422)
(10886)
(9340)
(9327)
(8963)
(8202)
(8109)
(7869)
(7851)
(7783)
(7370)
(7162)
(7053)
(7034)
(6844)
(6481)
(5998)
(5968)
(5673)
(5664)
(5531)
(5346)
(5240)
(5149)
(4919)
学科
(29945)
经济(29880)
管理(27188)
(21667)
(19518)
企业(19518)
理论(13329)
教学(11867)
中国(11079)
(10811)
(10783)
教育(10166)
方法(9829)
(9713)
(9453)
(9056)
业经(8084)
学法(7583)
教学法(7583)
(6910)
银行(6890)
数学(6815)
(6672)
数学方法(6551)
体制(6232)
(6192)
金融(6185)
(6110)
地方(5928)
技术(5687)
机构
学院(140945)
大学(136119)
研究(48247)
(45665)
管理(44477)
经济(44196)
理学(36733)
理学院(36278)
中国(35977)
管理学(35307)
管理学院(35051)
(30648)
科学(29910)
(25960)
(25376)
(24602)
技术(23837)
(22731)
中心(22495)
(22320)
研究所(22047)
师范(22020)
职业(21521)
(19967)
北京(19618)
财经(19333)
业大(19326)
(18036)
教育(17503)
农业(17455)
基金
项目(85298)
研究(68420)
科学(64965)
基金(55756)
(48714)
国家(48172)
科学基金(39770)
社会(38535)
教育(36748)
(36359)
社会科(35949)
社会科学(35940)
编号(31382)
(30237)
成果(28210)
基金项目(28012)
课题(24729)
自然(24066)
自然科(23481)
自然科学(23468)
资助(23187)
自然科学基金(23041)
(21502)
重点(20314)
项目编号(18671)
(18452)
(18380)
(17610)
(17480)
规划(17409)
期刊
(59398)
经济(59398)
研究(45140)
教育(38929)
中国(38793)
学报(24791)
(22110)
(21590)
科学(20157)
管理(19282)
大学(19257)
技术(17448)
学学(17341)
职业(14807)
农业(13775)
(12918)
金融(12918)
财经(10757)
(9446)
图书(9388)
技术教育(9285)
职业技术(9285)
职业技术教育(9285)
(9253)
论坛(9253)
业经(9064)
经济研究(8537)
(8131)
问题(7328)
书馆(7147)
共检索到2301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石  程茹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面临着认知困境、动力困境和匹配困境。从具体要求来看,转化的前提是了解高职学生的需求,转化的基础是对教材内容的精准把握,转化的目标是回应现实,转化的关键是思政课教师。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路径包含教材话语向教学话语转化、教材逻辑向教学逻辑转化、教材结构向教学结构转化、教材载体向教学载体转化、教材反馈向教学反馈转化五个方面。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素平  刘秀娟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前提是必须把握高职学生的特点;关键是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要联系社会和学生实际,注重实践教学和过程考核;同时还要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宋友文  王易  
主持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宋友文研讨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谭清华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邢国忠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杨兴业中国传媒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露璐研讨背景:研究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规律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性的重要途径,是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题中之义。为积极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管小青  刘芳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可以采取"从岗位胜任力到行动导向"的路径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其中岗位胜任力是转化的基本出发点,培养学生岗位胜任力是转化的重要步骤,行动导向是转化的关键环节。按照这一路径来实施教学,教师必须明确专业岗位胜任力,设置符合专业需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模块,运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岗位胜任力,以项目活动的科学评价测量岗位胜任力的培养效果。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查德义  
现行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不能令人满意,这除了与教师的敬业精神和教学水平有关外,更与其教学理论体系不够科学合理有关。文章建议按照科学的育人原则,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论体系重构成逻辑关系严密的三大模块,即最低层次的内容(健全人格教育)、基础层次的内容(行为素质教育)和最高层次的内容(政治信念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建林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建立包括主题讨论实践、观看红色视频实践、研读原著实践、情景剧表演实践、拍摄DV或创作漫画实践在内的课内实践教学,包括人物访谈实践、参加公益活动实践、社会调研实践、社会考察实践在内的课外实践教学的实践教学方法体系,以及由组织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考核和质量监控体系、经费和基地保障机制等方面组成的保障体系,保证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持续规范开展和质量提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韩志敏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传统的考核方式已成为制约高职院校思政课改革向纵深发展的瓶颈,将影响整体教学改革目标的实现。文章在分析高职院校思政课实施过程化考核的内在动因及考核现状与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从实施阶段考核、拓展考核内容、优化考核比例、丰富考核手段等方面进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过程化考核。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高丽波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内部监控体系是保证其课程本身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构建以目标监控、督导监控、管理制度监控、信息反馈监控和激励监控等运行机制为重点的教学质量内部监控体系能更有效地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意识形态的教化功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昌国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包括实践教学课程目标体系、内容方法体系、条件保障体系、质量评价考核体系等要素体系的构建。构建完整、系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有效开展的重要保证。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面临困境,因此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探讨及构建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与创新有着重大的意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戴志国  
如何从过程与结果、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层面上,构建一套科学规范、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亟须解决的现实课题。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要遵循政治性、系统性、科学性和可行性的原则。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包括教学理念、教学保障、教学规范、教学监控和效果考评五个方面。与其相对应,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评价的指标体系包括五项一级指标和11项二级指标。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程美东  
着重研究了如何使《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三门课在《教学内容上既相互独立,又互相弥补、互相呼应,以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科学性的问题;探讨了正确处理好现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中学相关课程在教学内容上的衔接关系,《原理》、《概论》、《纲要》三门课程在内容形式上交叉部分的具体表现,《概论》、《原理》、《纲要》三门课程之间内容上交叉部分在具体的授课中如何解决等问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桂环  尹春芳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目的是提高教学针对性,增强教育实效性。受诸多因素影响,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关键在于对如何将教材话语体系转化为教学话语体系缺乏深入研究,没有构建起符合教学实践要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文章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特点出发,分析影响教育实效性发挥的根本原因,浅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传泉  
构建一个逻辑完整、要素齐备、形式多样、功能互补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体系,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宗旨的必然要求。一般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体系包括逻辑结构、历史结构、形式结构和功能结构四个方面。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体系选择的因素主要是课程因素、教师因素、学生因素和学校因素。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华彪  
教学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的重构具有现实必然性,其对于贯彻国家教育教学改革精神、高职院校办学理念,顺应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发展趋势,解决教学实践突出问题等方面意义重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的构建以建构主义理论、以人为本思想、教学过程论等为理论基础,以职业化、必需够用以及全过程管理为原则,并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教学考核、实践教学方面架构基本思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华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课程创新改革的重要内容。从关系角度进行分析的场域理论,对帮助厘清错综复杂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的教育现象和规律具有特殊作用和意义。通过对“校政企研”四类行动者具有的社会、经济、文化的资源类型和结构进行分析,构建起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场域体系,以此揭示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场域体系中的各种客观关系的运行规律,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固本铸魂”的育人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