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80)
- 2023(6942)
- 2022(5718)
- 2021(5574)
- 2020(4402)
- 2019(10038)
- 2018(9974)
- 2017(16989)
- 2016(10756)
- 2015(12302)
- 2014(12782)
- 2013(11351)
- 2012(10301)
- 2011(9435)
- 2010(9878)
- 2009(8620)
- 2008(8439)
- 2007(7658)
- 2006(6880)
- 2005(6535)
- 学科
- 管理(30094)
- 济(26981)
- 经济(26913)
- 业(23684)
- 企(20995)
- 企业(20995)
- 教育(20597)
- 中国(14811)
- 财(11795)
- 制(11693)
- 理论(10635)
- 方法(9094)
- 教学(8769)
- 体(8320)
- 学(7909)
- 农(7795)
- 数学(7557)
- 业经(7348)
- 数学方法(7348)
- 技术(7133)
- 体制(7052)
- 务(6742)
- 财务(6708)
- 财务管理(6691)
- 企业财务(6325)
- 银(5829)
- 银行(5821)
- 发(5657)
- 行(5546)
- 学校(5483)
- 机构
- 学院(139911)
- 大学(138140)
- 研究(47741)
- 济(47166)
- 经济(45789)
- 管理(43278)
- 理学(36463)
- 理学院(35965)
- 管理学(35243)
- 管理学院(34949)
- 教育(30559)
- 京(30309)
- 中国(29814)
- 范(27733)
- 师范(27593)
- 财(27072)
- 科学(25890)
- 职业(24288)
- 江(23953)
- 技术(23320)
- 所(22846)
- 师范大学(22669)
- 中心(20398)
- 财经(20330)
- 研究所(20202)
- 北京(19827)
- 州(18474)
- 经(18330)
- 院(17223)
- 职业技术(17202)
- 基金
- 项目(85009)
- 研究(73878)
- 科学(68862)
- 基金(56928)
- 家(47290)
- 国家(46699)
- 教育(44798)
- 社会(44063)
- 社会科(41283)
- 社会科学(41272)
- 科学基金(40021)
- 省(36254)
- 编号(34326)
- 划(31728)
- 成果(31038)
- 基金项目(28645)
- 课题(28366)
- 年(24648)
- 制(22900)
- 资助(22853)
- 自然(22558)
- 自然科(22012)
- 自然科学(22008)
- 自然科学基金(21624)
- 部(21145)
- 重点(21048)
- 规划(21027)
- 性(20843)
- 项目编号(20244)
- 教育部(19450)
共检索到2247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勇
从接受论的视角出发,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是接受主体、接受客体、接受媒介、接受环境和传导者等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只有对接受机制中的要素进行优化,才能真正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效果,同时应注意到,接受的优化既取决于各个要素的优化,又取决于系统结构及其运行过程的优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帖伟芝
接受机制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和根本,对于接受机制的探索,不但有利于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而且有助于实现高校教育教学的目的,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帮助学生发展成长。文章研究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机制在环境、主体和内容三方面的既有缺陷,以及当前教育接受机制实效的原因,提出了有效强化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接受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成平 任海涛 魏巍
文章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出发,提出了接受机制的涵义,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机制具有主客体双向互动、双主体同一、反复性和实效性的特点,并从构建强有力的领导运行机制、施教传授机制、信息内化机制、监督考评机制等四个方面,对接受机制的构建进行了全面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接受机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罗成富
环境是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文章较为系统地分析了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基本对策,提出了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宏观环境,高校要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积极主动地开展优化环境的活动及要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家庭环境和大众传媒环境等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环境 优化 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赖荣珍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新变化给思想政治教育及受教育者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和开发,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可接受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玉泉
接受理论是研究外界信息对受众与效果的观点和方法,它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大学生接受机理,是基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进行信息的获取、融入与内化的过程。当前,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着一些影响大学生接受效果的障碍因素,应当积极借助接受理论,跨越信息效果不佳的障碍,实现信息传动与信息接受的有效契合,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
接受理论 思想政治教育 激励 障碍 策略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白宁
为了改变现在意识形态及政治教育的一些不足,有必要确认受教育者的教育立场,从接受理论中学习,进行关于意识形态政治教育接受的详细研究。文章在接受理论概述的基础上,认为接受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主要有:要高度重視受教育者的需要,区分接受主体的层次性,重视研究主体的接受障碍。
关键词:
接受理论 接受障碍 思想政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润 王小莉 吴晓培
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背景下,高校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是创新工作机制。面对新要求,高校要构建纵横结合的协同育人机制,建立教育内容优化机制,完善研究生自我教育激励机制,形成阶段性评价反馈与年度评价反馈机制,最终实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化提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郭红艳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核心内容是大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亲身体验,并把体验和感受积极地外化为实际行动,投身于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教育模式。为保证实践育人实现预期的效果,必须构建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运行机制。只有深刻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现状,并探索其背后的归因,坚持领导是核心、保障是基础、激励是手段、考评是关键,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工作的目标要求,才能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实践育人 运行机制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旭日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需要科学、合理、有效的教育评价及其机制。要从实际出发,转变评价理念,创新评价体系、整合评价内容、优化评价指标、明确评价保障、改善评价环境、更新评价技术,同时严格评价标准、夯实评价平台、健全评价制度,以进一步厘清教育评价思路,创新评价方法,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机制。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评价机制 评价方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徐艳国 徐建军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环境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一个新的课题。因此,厘清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环境的构成要素十分必要。只有明确其构成要素,才便于对此问题作出深入探讨。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环境构成要素是复杂的,归纳起来,主要分为思想政治教育政策、政策执行程度、政策执行效率、政策效果四个方面。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徐洪娟 张阳
微媒体的交互性、实效性、共享性和快捷性打破了传统的灌输模式,给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当前,教育方式与教育对象不匹配、教育内容与教育形式不适应、教育主体需要与价值客体属性不一致等问题,影响了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因此,要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和路径,构建网络化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巫春庚 雷志成
自媒体时代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协同创新机制的构建是适应时代发展与人的发展的需要,是应对自媒体冲击下思想政治工作复杂化的需要,是确保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但是,目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创新机制建立存在许多制约因素,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体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差异、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认识偏差、思想政治教育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脱节,要构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协同创新的领导机制、动力机制和育人机制。
关键词:
顶岗实习 工学结合 就业率 人才培养目标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李洁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优化有利于维护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的协同特征,运用协同理论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优化的协同机理,理清其序参数变化、内外部协同、纵横向协同,能够有效地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协调配合。新时代高校要构建"大思政"格局,将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地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必须坚持协同联动,从优化管理机制、队伍机制、保障机制、过程机制及文化机制五方面入手,分别构建教育组织、教育对象、教育目标、教育途径及教育环境的协同模式。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力彬
高职医学专业作为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不仅需要强化学生的医疗卫生理论知识与从业技能,而且需要注重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发展,依托思政教育渠道,引导其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价值理念以及人文精神,以贯彻落实医德理念,为医疗卫生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基于此,笔者结合当前国情社情,深入分析医学生思政教育的特点与运行机理,以期探索出科学有效的思政教育策略,促进医学人才培养效能的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