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82)
- 2023(11805)
- 2022(10256)
- 2021(9942)
- 2020(8440)
- 2019(19825)
- 2018(19747)
- 2017(38043)
- 2016(20919)
- 2015(24166)
- 2014(24502)
- 2013(23589)
- 2012(21191)
- 2011(18949)
- 2010(19225)
- 2009(16949)
- 2008(16215)
- 2007(13923)
- 2006(11945)
- 2005(10205)
- 学科
- 济(77605)
- 经济(77525)
- 管理(57786)
- 业(53437)
- 企(45683)
- 企业(45683)
- 方法(40494)
- 数学(35589)
- 数学方法(34848)
- 中国(19726)
- 农(19331)
- 理论(17830)
- 财(17646)
- 学(17159)
- 业经(16931)
- 地方(15061)
- 教学(14542)
- 技术(13800)
- 和(13402)
- 教育(13074)
- 贸(12915)
- 贸易(12907)
- 农业(12872)
- 易(12532)
- 制(12336)
- 务(11676)
- 环境(11665)
- 财务(11601)
- 财务管理(11581)
- 划(10954)
- 机构
- 学院(290717)
- 大学(285308)
- 管理(115627)
- 济(104073)
- 经济(101536)
- 理学(101440)
- 理学院(100297)
- 管理学(97973)
- 管理学院(97485)
- 研究(88756)
- 中国(63151)
- 京(60801)
- 科学(58025)
- 财(45918)
- 所(44089)
- 业大(43571)
- 农(42796)
- 江(41242)
- 中心(40577)
- 研究所(40557)
- 范(40112)
- 师范(39719)
- 北京(38364)
- 财经(37776)
- 技术(37515)
- 州(34476)
- 经(34379)
- 农业(33542)
- 院(32276)
- 师范大学(31740)
- 基金
- 项目(202878)
- 科学(158621)
- 研究(150779)
- 基金(143331)
- 家(124161)
- 国家(123082)
- 科学基金(106297)
- 社会(89737)
- 社会科(84812)
- 社会科学(84785)
- 省(82420)
- 基金项目(76353)
- 教育(73758)
- 自然(70919)
- 自然科(69330)
- 自然科学(69315)
- 划(68788)
- 自然科学基金(68002)
- 编号(64552)
- 资助(60603)
- 成果(51683)
- 重点(45560)
- 课题(45472)
- 部(43895)
- 创(42371)
- 发(42240)
- 项目编号(39313)
- 创新(39201)
- 科研(38630)
- 大学(38563)
- 期刊
- 济(107899)
- 经济(107899)
- 研究(79813)
- 中国(55437)
- 教育(48206)
- 学报(44571)
- 管理(42448)
- 科学(40866)
- 农(38020)
- 大学(34013)
- 财(33503)
- 技术(31577)
- 学学(31537)
- 农业(27260)
- 融(18780)
- 金融(18780)
- 业经(18376)
- 财经(17345)
- 经济研究(17046)
- 图书(16820)
- 职业(16187)
- 经(14657)
- 科技(14231)
- 业(14220)
- 理论(13719)
- 技术经济(13688)
- 问题(13564)
- 统计(12879)
- 实践(12851)
- 践(12851)
共检索到4039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富洪
"互动·反思·分享"型教学模式,是以建构主义理论、内隐知识理论和情境认知理论为依据,为心理健康课设计的相对比较稳定的"参与—体验—交流—模拟—反省—点评"教学基本程序组合。对687名高职生的实验研究表明:该模式有利于师生关系及教师教学能力、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课堂教学质量的改善与提升。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金石 张宝忠
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我国高等院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随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愈发旺盛,如何培养身心健康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成为高职教育中亟需深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心理健康 模式研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曹瑞 杨红 张桂芝
高职院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实施人文关怀是新时期、新形势下的新要求,教育工作者要认清实施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当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工作应树立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从目标建构、模式运作等方面来实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 人文关怀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段淑娟 于书忠 张志华
文章运用相关研究方法探讨了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内涵,分析了高职院校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必要性,并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高职院校实际情况,经过实践检验和调整改进后,形成了适应高职院校特点的"三三三"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袁晓夏
以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为研究目标,深入研究学生教育培养体系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特征、方法和过程,探讨当前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优缺点。围绕高职学生自身的特点和学习期间存在的典型心理问题,提出一种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并详细设计这一教育模式的实施条件、实施过程和注意事项。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高职教育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萍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我国对高素质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高职心理健康课旨在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教会学生科学心理调适,提升高职生的心理素质,为国家培养具有阳光心理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面对高职生认知能力差,理解能力弱,学习主动性欠缺等问题,教学中运用心理学感知规律,既可以使高职生在感知中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又可以在体验中学会调适心理健康的方法,进而达到提升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
感知规律 高职心理健康课 心理素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郝永贞 陈丽娜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是立足于生命的视野对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重新理解与反思建构。其模式是以职校生的生命为基点,遵循职校生生命的特性,用合乎职校生生命本体的方式,对职校生进行认识生命、珍爱生命、发展生命的多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建构职校生生命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要关怀精神生命的成长,重视生命议题的探究,关注生命体验的获得,注重生命潜能的开发,强调生命主体的对话。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 生命化 心理健康教育 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蓓 莫鸿雁
实践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之一,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探索的重要内容。文章基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综合实践项目教学的现实意义,从课程综合实践的构建思路、实施过程、评价考核等方面进行探索,构建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综合实践策略。
关键词:
综合实践 项目教学 高职 心理健康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马方圆 王晓英
斯莱文提出的有效教学模式包括教学质量、教学的适宜水平、激励和时间四个因素。有效教学模式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提高教育质量、掌握教学的适宜水平、运用恰当的激励方式和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四个方面探讨了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方式。
关键词:
有效教学模式 心理健康教育 教学改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佘少华
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又是促进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文章在文献资料调研和专家访谈的基础上,对新时期高职高专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以此为依据,积极探索了高职高专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
关键词:
高职高专院校 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健康咨询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文霞 赵凯娜
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健康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改革和完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服务体制需要借助国内外先进经验和成功案例,从关注课程体系、活动形式和服务管理三方面入手,构建"一体三翼"的服务模式。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的有效构建,能够防治高职生群体存在的诸多心理冲突和心理障碍,帮助高职生建立健全人格,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近华 卿云
心理健康教育成效是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探索适合社会发展和具有高职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起着基础指导性作用。具体来说,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由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三大体系构成的,它们之间的相互协调与作用则是其运行机制。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心理健康教育 运行机制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何晓薇 陶玲
在我国高素质人才培育中,高职院校发挥着重要作用。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影响着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高职院校“党建”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融合既能够满足高校党建工作发展,又能够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为学生营造健康的学习环境,意义深远。对此,文章以高职院校“党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为主题,在分析两者融合价值基础上,提出两者融合当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该模式的优化策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卫国
"以全体学生的发展为本"是现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价值取向。树立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以及高职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从目标定位、内容选择、实施途径及操作要领等方面构建和实施具有高职特色的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当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改革发展的迫切要求。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马学果
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和谐社会的呼唤,人文关怀理念的体现和个体自我实现的需要。在建构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基础上,从强化积极观念,形成积极认知;搭建活动平台,激发积极潜能;加强方法指导,促进积极发展;整合积极资源,发挥教育合力等四个方面探索高职院校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实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