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71)
- 2023(8565)
- 2022(7108)
- 2021(6982)
- 2020(5729)
- 2019(13824)
- 2018(14298)
- 2017(25593)
- 2016(14821)
- 2015(17093)
- 2014(17566)
- 2013(16098)
- 2012(14528)
- 2011(12849)
- 2010(13279)
- 2009(11334)
- 2008(10981)
- 2007(9609)
- 2006(8580)
- 2005(7567)
- 学科
- 济(50202)
- 经济(50154)
- 管理(36309)
- 业(33648)
- 企(27990)
- 企业(27990)
- 方法(22681)
- 数学(20559)
- 数学方法(19998)
- 中国(16963)
- 技术(16273)
- 农(14909)
- 理论(13132)
- 教学(12490)
- 地方(11256)
- 业经(11165)
- 教育(11106)
- 制(11055)
- 农业(9827)
- 财(9329)
- 体(9066)
- 学(8761)
- 学法(8105)
- 教学法(8105)
- 贸(7676)
- 贸易(7671)
- 技术管理(7518)
- 易(7397)
- 学理(6974)
- 学理论(6974)
- 机构
- 学院(189361)
- 大学(180561)
- 管理(68323)
- 济(65774)
- 经济(63876)
- 研究(61896)
- 理学(57656)
- 理学院(56962)
- 管理学(55476)
- 管理学院(55113)
- 中国(44304)
- 京(39999)
- 科学(38237)
- 技术(32343)
- 江(32098)
- 所(30871)
- 范(29912)
- 财(29887)
- 职业(29795)
- 师范(29677)
- 中心(28458)
- 农(28199)
- 研究所(27905)
- 州(27449)
- 业大(27131)
- 北京(25509)
- 教育(23977)
- 师范大学(23344)
- 院(23060)
- 财经(22562)
- 基金
- 项目(123880)
- 研究(98820)
- 科学(97280)
- 基金(82557)
- 家(70642)
- 国家(69946)
- 科学基金(60155)
- 社会(56028)
- 省(54279)
- 教育(53043)
- 社会科(52770)
- 社会科学(52755)
- 划(45204)
- 编号(45066)
- 基金项目(43493)
- 自然(38591)
- 自然科(37707)
- 自然科学(37700)
- 自然科学基金(36956)
- 成果(35890)
- 资助(34533)
- 课题(34409)
- 年(29410)
- 重点(29017)
- 发(27712)
- 创(27295)
- 部(27166)
- 规划(26223)
- 项目编号(25852)
- 创新(25283)
- 期刊
- 济(78959)
- 经济(78959)
- 研究(56138)
- 中国(51105)
- 教育(48516)
- 技术(30330)
- 管理(26471)
- 农(25372)
- 学报(24685)
- 科学(23988)
- 财(23734)
- 职业(21672)
- 大学(19668)
- 学学(17519)
- 农业(17412)
- 技术教育(14959)
- 职业技术(14959)
- 职业技术教育(14959)
- 融(13926)
- 金融(13926)
- 坛(13152)
- 论坛(13152)
- 业经(12644)
- 经济研究(11226)
- 财经(10660)
- 图书(10659)
- 科技(10516)
- 技术经济(10439)
- 业(10428)
- 问题(9271)
共检索到2957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晖 程忠国 鄢维峰
结合本地区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需求的特点,以就业为导向,明确专业培养目标以建筑岗位需求为依托,并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整合和优化课程体系;定位专业核心能力,并据此确定专业核心课程;突出教学内容项目化改革,加强实训环节,强化学生能力培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许海华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的主要特色,在当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脱节的背景下,按照教育部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思路,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汽车整形技术专业进行了校企合作新模式的有效探索,通过与合作企业共同实施具有本土化"校企双主体"下的"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组织形式、课程改革、双师型队伍的建设、教育评价体系等方面展开研究与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
人才培养模式 双元制 校企双主体 改革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培红 李佳
本文根据建筑行业人才需求的现状,分析了建筑行业对人才的要求。对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进行初步探讨,探讨的主要内容有: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主要岗位的能力需求;如何构建突出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在课程的具体实施阶段如何针对课程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等。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建琴
基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将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施工过程对接,构建"标准引领、施工导向、工学结合"的"2+1或2.5+0.5"人才培养模式,在此基础上对课程体系进行拆分整合,并与施工过程融合,建立以职业素质平台、专业岗位能力平台、专业综合技能平台、职业素质拓展平台为基础的"技能层进、课证合一"的课程体系,同时建立实践教学体系,在人才培养全程渗透工学结合教学思想。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向兰
随着人工智能和金融综合经营的应用推广,高职金融类教育应该面向培养能够适应综合经营环境和胜任客户维护营销一体化的综合型服务人才。文章以保险职业学院为例,调研发现高职金融类教育教学中存在人才培养目标模糊、教学体系与社会需求脱节、教学课程发展不均衡、学生自我发展自信不足等问题,并且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和对策。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谢振华
介绍了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团队从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出发,经过多年的改革实践,结合物流管理专业特性,提出"四段递进、学训交互"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等模式实施的条件,并介绍了该模式在实现企业、学校、社会、学生多方共赢等方面的成效。
关键词: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欧汉生
经济社会与高职教育自身的发展,都要求高职院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而校企合作缺乏深度与教师职业能力不足则成为制约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因素。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引导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同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双师素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享苟 郭自灿 陈卓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存在默会知识难以习得、学生顶岗实践能力缺乏、企业资源利用不足等困境,而构建以课程和师徒实训项目为纽带的现代学徒制则可以有效应对上述困境。建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应构建基于施工过程的课程体系,同时以扎根区域经济、发挥学校主导作用、注重师傅选拔培养,以及建立广泛的实训基地作为条件保障。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平 刘升忠
关于学生通用职业能力培养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发达国家已先行一步,并取得较多的研究成果和形成较成熟的实践模式。由于起步较晚,我国有关高职教育学生通用能力培养的研究尚不深入,教育实践更不成熟。我院通过校园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开发课程并创设职场环境,促进学生通用职业能力形成与发展的课程建设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探索成果,具有一定的现实与推广价值。
关键词:
高职 通用职业能力 课程建设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向平 吉飞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当前高职院校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围绕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结合国情、省情和学校实际情况,在校企文化融合的环境中,通过工学结合的途径,探索出了较为成功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如兵 蒋凤昌 陈鹏
现代学徒制是一种"基于工作而学习"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是国际上高职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和主导模式。泰州职业技术学院依托产教深度融合平台,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施了"1+3+N"的试点合作模式,建立校企协同育人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三段培养、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高,对其他院校推进现代学徒制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郭长平
一、调查目的与对象(一)调查目的2007年11月,《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正式发布,我国迎来了职业教育的春天,我院各专业教学改革正式启动。我院信用管理专业是从会计专业转化而来的,对于我院来说要想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谢卓君 周茂东
以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然后对物流管理专业采用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介绍,对取得的成效进行了总结,最后提出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范围的局限性以及今后人才培养实践的方向。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物流管理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爱武
高职本科作为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类型和层次,不是简单的"3+1",也不是应用本科的"转型",而是"全职业化"过程的本科层次的培养模式,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本科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实践经验表明,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基础上,建立基于工作任务导向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与企业共同打造实训基地以突显工学结合的高职本科教育特色。
关键词:
高职本科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玮
为了不断提升高职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文章对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提出了构建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
高职 道路与桥梁 工程技术 培养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与课程改革——以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为例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实施
高职铁路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讨——以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为例
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探索——以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为例
高职工程监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构建——以漳州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建设为例
高职以工作室为基础的现代学徒制研究——以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计算机仿真专业为例
高职玩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构建服务地区发展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以鄂尔多斯职业学院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