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94)
- 2023(7086)
- 2022(6150)
- 2021(5874)
- 2020(4896)
- 2019(11102)
- 2018(11025)
- 2017(19786)
- 2016(11955)
- 2015(14245)
- 2014(15133)
- 2013(13986)
- 2012(13035)
- 2011(11745)
- 2010(12324)
- 2009(10674)
- 2008(10919)
- 2007(10184)
- 2006(9182)
- 2005(8490)
- 学科
- 济(39536)
- 经济(39480)
- 管理(33103)
- 业(31629)
- 企(25657)
- 企业(25657)
- 方法(15789)
- 技术(14329)
- 农(13551)
- 数学(12915)
- 数学方法(12585)
- 中国(12375)
- 理论(11838)
- 教育(11185)
- 学(10681)
- 教学(10658)
- 财(10027)
- 业经(9836)
- 农业(9227)
- 制(8831)
- 贸(7806)
- 贸易(7801)
- 易(7563)
- 地方(7221)
- 银(6966)
- 银行(6931)
- 学法(6850)
- 教学法(6850)
- 技术管理(6676)
- 行(6585)
- 机构
- 学院(175086)
- 大学(167463)
- 济(59012)
- 研究(58363)
- 经济(57291)
- 管理(57053)
- 理学(47606)
- 理学院(46894)
- 管理学(45578)
- 管理学院(45268)
- 中国(42588)
- 科学(38663)
- 京(37223)
- 农(32500)
- 所(31694)
- 江(31348)
- 技术(28871)
- 财(28638)
- 研究所(28451)
- 范(27830)
- 师范(27545)
- 业大(27029)
- 中心(26722)
- 农业(25381)
- 州(25086)
- 职业(24609)
- 北京(23860)
- 财经(21897)
- 师范大学(21524)
- 省(20783)
- 基金
- 项目(106586)
- 研究(83385)
- 科学(81707)
- 基金(70028)
- 家(61113)
- 国家(60468)
- 科学基金(50034)
- 省(46974)
- 社会(46677)
- 教育(44183)
- 社会科(43814)
- 社会科学(43800)
- 划(38686)
- 编号(37975)
- 基金项目(36791)
- 成果(32635)
- 自然(31789)
- 自然科(31013)
- 自然科学(31003)
- 自然科学基金(30429)
- 课题(29259)
- 资助(29084)
- 重点(25534)
- 年(24913)
- 发(23527)
- 创(23314)
- 部(22978)
- 项目编号(21766)
- 性(21625)
- 创新(21427)
- 期刊
- 济(73534)
- 经济(73534)
- 研究(52632)
- 中国(45521)
- 教育(42246)
- 农(30165)
- 学报(29034)
- 科学(25643)
- 财(23325)
- 技术(22783)
- 大学(21710)
- 管理(21561)
- 农业(20477)
- 学学(19708)
- 职业(16021)
- 融(14424)
- 金融(14424)
- 业经(12237)
- 坛(11478)
- 论坛(11478)
- 图书(11085)
- 财经(10869)
- 业(10578)
- 技术教育(9979)
- 职业技术(9979)
- 职业技术教育(9979)
- 经济研究(9924)
- 经(9537)
- 问题(9424)
- 技术经济(9395)
共检索到2763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郑明 吴太胜 陈娅 李洋
把握学生技术伦理素质状况是高职工科专业有效实施技术伦理教育的前提。实证研究显示,当前高职工科学生在技术伦理的认知水平、对待技术伦理问题的态度以及面对技术伦理困境的行为选择能力方面尚存在诸多欠缺。工科专业需要调整专业技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伦理教育,提高学生的技术伦理素质。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程博 叶晨
当前审计失败案例频发引起了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现有文献已对审计失败的成因进行分析,但鲜有文献从伦理视角探讨其对审计失败的影响。鉴于此,本文尝试建构审计伦理的理论框架,从相关人员和相关活动伦理视角进行剖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期提升审计质量,改善行业风气,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金生鈜
公民是积极参与公共实践、具有公共理性、承担公共伦理义务、促进公共福祉的道德主体,其根本特征是具有公共认同、公共理性、公共风范等构成的公共精神。政治是公民合作的实践体系,其目的是追求公共福祉,政治通过法治与制度实践,提升公民技能;教育通过学校生活形式,培育公民的公共精神。教育培养伦理型公民,才能把人的健全发展与社会的良好建构统合起来。当代教育需要走出对个人谋取市场化利益的工具性职能训练,在制度、目标、内容、结构的全方位改革中转向公民精神的培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郭京红
隐性课程是高职院校重要的人文素质教育资源。根据隐性课程的特点,充分发挥隐性课程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可以潜移默化地促进其对学生人文素质的迁移,从而能够使学生的情操得以陶冶,精神得到升华。
关键词:
高职 人文素质 隐性课程 正迁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卢杰 蓝菊
本文从技术理性与"人性"的角度对高职学生人文素质进行反思,并试图从倡导"全面的人"、厘清"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均衡"有用学科"与"文雅学科"等方面探讨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构建,以期为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提供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
高职学生人文素质 反思 构建路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郑捷文
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一改再改,仍没有改变行政权力被滥用的事实,腐败现象依然严重并有蔓延的趋势。体制、制度这些外在的制约因素固然重要,但我们不能忽略道德、伦理规范、行政主体伦理自主性等"软实力"的内在制约。因此,研究我国当前行政伦理失范、加强行政伦理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行政伦理失范进行概述,接着分析我国行政伦理失范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探讨解决我国行政伦理失范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行政伦理失范 政治制度 行政权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杜刚
医学生医学伦理素养的养成是适应现代医学模式转变、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培养合格医学人才的需要。目前,医学生医学伦理素养的养成存在着重专业、轻人文,重认知、轻实践,医德教育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不高等问题。要遵循医德养成的规律,通过医德认识的提高、医德情感的培养、医德意志的磨炼、医德信念的确立和医德行为习惯的养成等途径来促进医学生医学伦理素养的养成。
关键词:
医学生 医学伦理素养 养成 医德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春花
教育是关乎人的生命的活动。教师教育是关乎教师生命并致力于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师教育应内在地关注置身其中的教师之作为"人"的生命属性与价值追求。实现教师人生意义与生命价值的提升,是教师教育的终极价值与根本旨归。从伦理学的视角审视教师教育的伦理精神和伦理特质,探明教师教育的生命向度,寻回教师教育的生命意义,实现教师教育从"素质关怀"到"生命关怀"的超越,使教师教育成为富于人文关怀并有益于教师幸福人生的伦理实践,是教师教育走向纵深发展之必然。
关键词:
教师教育 素质关怀 生命关怀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姜真,孙肆通,张祺
近年来,美国、加拿大等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出现了一个新的动向,即重视和加强管理伦理学的教学和研究,甚至把伦理思想渗透到各个领域。如市场学方面,市场营销的观念从生产导向-市场导向发展为社会导向。也就是说,目前在市场营销中更加强调的是社会利益,把消费者的利...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金光日
财务伦理是指企业财务的道德评判,包括对人与事、是与非、对与错、善与恶、好与坏、应该与不应该等的价值判断,是企业的财务行为应该遵从的基本规范。财务伦理对企业而言是不可或缺的。一、财务伦理沦陷表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樊春良 张新庆 陈琦
生命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为人类带来进步和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伦理、社会和法律问题。由于生命伦理问题存在着不同的观点,且涉及社会不同的方面,因此,国际上越来越多采取治理的方式解决生命伦理问题。本论文阐明生命伦理治理机制应包含的主要内容,分析我国生命伦理研究与管理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我国生命科学技术伦理治理机制的若干设想。
关键词:
生命伦理 治理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子臣
本文对竞争情报的新需求、新动向以及新时期竞争情报专业工作人员应具备的知识水平、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以及具体要求进行了研究 ,归纳出 ,现阶段应借鉴海内外情报学的成功教学经验 ,以强化我国竞争情报专业教育的培养效果 ,高素质、高质量、高数量地培养当代亟需的竞争情报专业人才。
关键词:
竞争情报 人才结构/人才培养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米川
<正>回溯人类发展史,技术与伦理历来是个“二律背反”式的亘古难题。而在“技术越来越把人从地球上脱离开来而且连根拔起”的人机世或人工智能世代,随着AIGC在“互动本体论”意义上在人类“主体间性”的嵌入,这种难题更是演变为一种生死攸关的社会风险问题。古今中外从来不乏对技术所带来的“伦理”问题深表忧思甚至痛斥。庄子说“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视“桔槔”之灌溉工具若敝履,宁愿“抱瓮而出灌”。柏拉图《斐德罗篇》中讲到法老萨姆斯对发明文字的塞乌斯说“文字恰恰促进了遗忘,因为人们依赖于外在的符号,疏于用心记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