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01)
- 2023(11421)
- 2022(9514)
- 2021(8936)
- 2020(7268)
- 2019(16998)
- 2018(17208)
- 2017(31322)
- 2016(17881)
- 2015(20298)
- 2014(20865)
- 2013(19508)
- 2012(18135)
- 2011(16612)
- 2010(17237)
- 2009(15354)
- 2008(15107)
- 2007(13611)
- 2006(12428)
- 2005(11566)
- 学科
- 济(70643)
- 经济(70560)
- 管理(42318)
- 业(38491)
- 企(30357)
- 企业(30357)
- 中国(24902)
- 方法(24303)
- 数学(21236)
- 地方(20755)
- 农(20752)
- 数学方法(20623)
- 业经(17151)
- 制(16312)
- 理论(15865)
- 学(14379)
- 银(13735)
- 银行(13702)
- 融(13514)
- 金融(13507)
- 农业(13457)
- 行(13409)
- 财(13373)
- 教育(13371)
- 教学(12944)
- 体(12261)
- 发(11808)
- 技术(11694)
- 地方经济(11253)
- 贸(10781)
- 机构
- 学院(243547)
- 大学(234535)
- 济(90269)
- 研究(89254)
- 经济(87897)
- 管理(83528)
- 理学(69443)
- 理学院(68573)
- 管理学(66806)
- 中国(66513)
- 管理学院(66371)
- 科学(55406)
- 京(53030)
- 所(46956)
- 财(43774)
- 农(43047)
- 研究所(42224)
- 江(41293)
- 中心(39441)
- 范(37054)
- 师范(36633)
- 技术(36355)
- 业大(35161)
- 北京(34569)
- 农业(33236)
- 州(33228)
- 院(32682)
- 财经(32309)
- 职业(30239)
- 省(29948)
- 基金
- 项目(152516)
- 研究(117836)
- 科学(117678)
- 基金(101577)
- 家(88606)
- 国家(87752)
- 科学基金(73520)
- 社会(68208)
- 省(65688)
- 社会科(64299)
- 社会科学(64285)
- 教育(59105)
- 划(54366)
- 编号(52035)
- 基金项目(51912)
- 自然(45909)
- 自然科(44842)
- 自然科学(44828)
- 自然科学基金(43939)
- 成果(43643)
- 资助(43142)
- 课题(40172)
- 发(38348)
- 重点(35819)
- 年(33502)
- 创(32247)
- 部(32001)
- 发展(30588)
- 项目编号(30202)
- 展(30044)
- 期刊
- 济(113287)
- 经济(113287)
- 研究(78162)
- 中国(66984)
- 教育(52174)
- 农(41188)
- 学报(37653)
- 管理(34649)
- 科学(33931)
- 财(33045)
- 技术(29112)
- 大学(28831)
- 农业(27968)
- 学学(26437)
- 融(25194)
- 金融(25194)
- 业经(20407)
- 职业(18679)
- 经济研究(18167)
- 财经(15832)
- 业(15045)
- 坛(13846)
- 论坛(13846)
- 问题(13773)
- 经(13747)
- 图书(12556)
- 统计(12366)
- 技术教育(12358)
- 职业技术(12358)
- 职业技术教育(12358)
共检索到3976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奚立民
在充分进行行业产业调研和职业岗位分析的基础上,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课程内容载体,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和"三维学习站阵列"。深入探讨了在该课程体系下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创建的"三级训学循环递进"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关键词:
高职 课程体系 培养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林小星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基础条件是加强课程管理的改革创新,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课程管理体系。课程管理体系是教学管理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课程管理内容,主要包括课程开发活动管理、课程实施活动管理和课程评价活动管理三部分。其课程管理体系是一个由"三大系统、四个层级、多重复合回路"构成的结构复杂的完整系统。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玮 胡颖梅 周宇 阳川
纺织产业发展方式转变对纺织类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针对纺织类高职高专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工学结合培养人才为准则,提出了高职课程体系建构的机制、实施方案以及课程改革的具体步骤,并给出了纺织类专业课程体系实施方案。
关键词:
工学结合 高职教育 课程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佳环 陈利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中的一个热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改革中应特别重视校企合作这一改革前提,以专业建设为重点,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强化实践教学体系,改进教学管理方式,最终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
高职 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天英 刘萍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本文从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殊属性出发,探讨了高等职业教育实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分析了当前工学结合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实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工学结合 问题 对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赵莹雪
课程体系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功的至关重要因素之一。以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了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工学交替式2+1"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的构建途径、实施计划以及课程体系改革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
工学交替 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立莹
高职学生应该是具备职业性、实践性的技能型人才。但当前高职学生"就业难",企业单位"选人难",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高职学生缺乏社会人应有的职业发展能力。职业发展能力的基础就是职业性所要求必备的职业素质。高职院校培养的以就业为目的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突出的表现就应是具有较强的职业发展能力,能够迅速适应企业和社会的需要。值此《职业教育法》修改之际,建议在法律规定中明确将学生职业发展能力的教育和养成途径做具体要求,并通过教师日常教学加之校园职业环境的塑造等方面实现这一目的,进而更好地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
职业性 职业发展能力 职业素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赖华清 杨桂府
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切入点,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实现工学结合,必须构建适合这一模式的人才培养方案,并在课程体系、教学计划、考核评价体系、管理机制等方面与之相匹配。在深入研究高职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模具专业教学改革实践,探讨了高职模具专业工学结合实践模式的方法和效果,阐述了对工学结合模式实践的认识和思考。
关键词:
工学结合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模式 模具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袁德宁
更新思想观念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袁德宁处于跨世纪重要历史时期的高等学校,要为增强我国在全球性经济和文化竞争中的综合实力培养更多高层次高素质人才,教育教学改革需要探讨新的思路。要对面向21世纪人才培养的全局性问题进行研究。人才培养模式、专业...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登宏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类型,决定着人才培养必须是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工学结合为核心,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载体,重构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根据工学结合教学要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保障工学结合课程实施为依据,推动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只有如此,才能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学校与企业双赢的校企合作之路,构筑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新平台。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 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俭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当前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方面也取得了很多成绩。结合重庆三峡职业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实际,阐述了重庆三峡职业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如何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以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而提高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方华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要求课程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零差异、专业技能与岗位规范零差距、学生毕业与就业零过渡。工学结合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口,也是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路径。笔者从教学管理的六个主要方面入手,结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提出了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改革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教学管理研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何晓蓉 龙山红 余绍军
工学结合是培养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因此,构建科学、合理、实用的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从学校、企业、社会三大方面构建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并运用德尔菲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相对重要性的评价权重。
关键词:
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质量 评价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颖 马鹏飞
高职教育问题的核心是课程问题,课程又是实现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及核心资源。专业顶层设计的重点和难点是课程体系结构和课程内容的改革。文章对构建新课程体系应考虑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分析了构建课程体系的基本要素,阐述了根据专业对应的工作任务构建课程体系的思路。
关键词:
技术技能 高职 工作任务 课程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何红华 何云剑
工学结合是指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工作相结合、教育部门与产业界或院校与企业相结合。实施工学结合需要进行校企合作,制订工学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