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84)
2023(4283)
2022(3744)
2021(3611)
2020(3014)
2019(6860)
2018(6483)
2017(12586)
2016(7747)
2015(9109)
2014(9514)
2013(8508)
2012(8100)
2011(7278)
2010(7737)
2009(6683)
2008(6427)
2007(6028)
2006(5495)
2005(5090)
作者
(20100)
(16631)
(16454)
(16206)
(10908)
(7928)
(7696)
(6528)
(6502)
(6470)
(5669)
(5577)
(5492)
(5477)
(5446)
(5378)
(5234)
(4988)
(4932)
(4885)
(4443)
(4225)
(4044)
(4039)
(3903)
(3887)
(3796)
(3750)
(3544)
(3497)
学科
(20924)
经济(20901)
管理(19537)
(17979)
(13369)
企业(13369)
中国(10070)
(9114)
(7232)
(7074)
方法(6883)
教育(6870)
数学(6096)
理论(6002)
教学(5902)
数学方法(5892)
农业(5869)
(5602)
贸易(5600)
(5485)
(5482)
及其(5326)
政策(5156)
地方(5036)
业经(4975)
技术(4850)
(4544)
银行(4540)
方针(4520)
(4465)
机构
学院(104817)
大学(94187)
(38814)
经济(37688)
研究(35109)
管理(34925)
理学(29071)
理学院(28692)
管理学(28043)
管理学院(27849)
中国(25966)
(20626)
科学(20438)
(19919)
职业(18988)
技术(18729)
(18349)
(18303)
研究所(16352)
中心(16212)
(15980)
(15451)
师范(15343)
(14725)
财经(14634)
技术学院(13896)
职业技术(13679)
北京(13374)
(13239)
业大(12744)
基金
项目(61807)
研究(52934)
科学(48351)
基金(39883)
(33191)
国家(32763)
社会(29356)
教育(28615)
科学基金(27676)
社会科(27524)
社会科学(27521)
(27425)
编号(25740)
(22788)
成果(22268)
课题(20172)
基金项目(19843)
(17730)
资助(17612)
自然(16600)
自然科(16205)
自然科学(16201)
自然科学基金(15918)
(14867)
重点(14551)
项目编号(14474)
规划(14259)
(14135)
(14000)
(13194)
期刊
(46840)
经济(46840)
研究(32746)
教育(28069)
中国(27406)
(14962)
(14222)
管理(13131)
技术(12954)
职业(12577)
(12130)
金融(12130)
学报(11774)
科学(11243)
农业(10387)
大学(9326)
学学(8351)
业经(7871)
(7418)
论坛(7418)
技术教育(7417)
职业技术(7417)
职业技术教育(7417)
经济研究(7254)
财经(7095)
(6189)
(5720)
问题(5680)
(5178)
国际(5093)
共检索到1656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宋爱华  
文章在充分了解高职学生错位就业现状的基础上,从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等方面分析了高职学生错位就业的成因,并从准确定位、深化校企合作、增强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对接的紧密度三个方面提出了对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高玉梅  杨景龙  
在高职教育蓬勃发展的同时,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虽然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看似形势喜人,但是从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就业质量、就业稳定性等维度分析,实则不容乐观。这种状况的形成既有学校原因,也有社会和学生自身的原因,需要社会、学校和学生三方共同努力,才能使高职学生就业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改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贾美倩  
在分析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分析了高职院校大学生与普通本科院校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中的优劣势,并探讨了国外职业教育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就业指导服务,在比较视野下提出了加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大学生就业的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方黛春  
文章阐述了"90后"高职学生的心理现状,从社会、学校、家庭及个人等方面分析了"90后"高职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应对"90后"高职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举办心理健康活动,排解学生心理问题;改变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职业指导,引导学生保持健康心态;加强校园网络管理,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促进社会、家庭与学校共同参与学生的健康心理教育。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石英  
在高职教育规模的扩大下,高职毕业生数量与日俱增,就业形势也变得越来越严峻,在高职毕业生中,出现了一些常见的就业心理问题,如自卑、自负等等,已经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做好高职学生就业心理指导,防患于未然,让学生具备健康、稳定的就业心理,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后续生活与工作,对于大学生自身发展以及社会稳定,都有积极作用。文章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关的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斯漾  
就业价值观影响着个人对于自身在就业求职中的定位和判断,对其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有着重大作用。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形势的变化,对外开放后国外各种思想的涌进,高职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尺度、行为方式和情感方式等方面发生着变化。文章将高职学生的就业价值观作为切入点,阐述高职院校加强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呈现高职学生就业价值观的现状,最后提出高职院校加强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的策略。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留柱  
大学生是一个承载着社会、家庭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应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专业技能,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的和谐发展。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把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创造有利条件,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林瑛  
由于高职院校对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国家对高职院校生态道德教育的资金投入不足、教师重视度和学生学习意识不强造成高职院校生态道德教育滞后、生态道德教学模式单一、缺乏专业的师资队伍及必要的物质条件、学生生态道德意识较低等生态道德教育现状。对此,提出完善生态道德教育的课堂教学体系、营造良好的校园生态道德教育氛围、健全生态道德教育的保障机制三大措施加强高职院校的生态道德教育。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罗士喜  孙文琦  郭志立  李军辉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宏观就业压力不减,致使国内整体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面对新形势下社会对高职学生的有效需求增长有限而高职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并将长期存在的难解局面,通过对高职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成因的深层分析,文章提出从政府、学校和学生3个层面破解就业结构矛盾的建议与对策,旨为从根本上提升高职学生更高质量的就业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边勃  杨宇  
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涉及社会价值体系对女性的偏见或歧视、企业经济价值与女性社会价值的冲突、法律保障相对滞后等多个方面。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题,需要从转变社会价值观、完善法律保障体系和学校教育等方面多管齐下,共同构建女大学生就业服务和保障体系,促进女大学生的顺利就业。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余桔云  
一方面存在大学生就业难,另一方面劳动力素质结构迫切要求增加大学生供给。矛盾的根源:经济发展的区域性造成大学生配置的扭曲;相关人事制度阻碍了大学生的流动;教育改革跟不上市场化就业的要求。从而提出破解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对策:塑造市场就业环境,引导大学生合理流动;改革相关教育体制,培养市场需要的人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毓洲  
高校大规模扩招使得大学毕业生的人数急剧增加,加之近年来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下岗工人需要再就业,以及高校专业设置不合理、就业教育滞后、大学生就业观不正确等因素,造成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一部分大学生走出校门就失业。文章提出,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关心,政府要出台引导政策,高校要加强教育,学生要提高自身素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国洪  刘立新  
面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我们宜采取以下应对措施:一是主动适应市场需求,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二是加强就业指导,增强就业技能;三是调整就业心态,避免或减少受挫;四是改变政府职能,搭建就业平台;五是提升自身素质,积极应对多变的市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袁敬伟  陈军  
大学生是我国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在大学生中开展就业指导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研究重点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等。一、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的发展和现状在我国,在大学生中开展就业指导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16年。当时的清华学校就开展了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活动,并且成立了相关的机构,随后其它学校也纷纷效仿,为社会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然而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其整体收效甚微。新中国成立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对劳动力就业采取统包统分的办法,就业指导一度被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所取代。伴随着改革的深入展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也在逐步深化,为就业指导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斌  束建华  
近几年大学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加,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违法现象也不断出现。大学生就业法制化的缺失,严重侵害了大学生就业的合法权益,对此,进行大学生就业的法制化研究有其现实的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