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57)
2023(4420)
2022(3696)
2021(3480)
2020(2825)
2019(6548)
2018(6194)
2017(10428)
2016(6912)
2015(8596)
2014(8989)
2013(7628)
2012(6922)
2011(6375)
2010(6686)
2009(5386)
2008(5376)
2007(4771)
2006(4093)
2005(3670)
作者
(16700)
(13719)
(13409)
(13135)
(8815)
(6541)
(6334)
(5463)
(5341)
(5320)
(4762)
(4635)
(4434)
(4412)
(4367)
(4298)
(4236)
(4179)
(4021)
(3934)
(3898)
(3417)
(3413)
(3392)
(3185)
(3170)
(3122)
(3029)
(2887)
(2817)
学科
(17422)
经济(17401)
管理(16768)
(14851)
(14023)
企业(14023)
理论(11580)
教育(10854)
中国(9527)
教学(9330)
方法(7649)
学法(6308)
教学法(6308)
技术(6229)
学理(5529)
学理论(5529)
业经(5333)
数学(5241)
(5154)
学校(5146)
数学方法(5079)
(5009)
(4628)
思想(4513)
政治(4302)
思想政治(4052)
政治教育(4052)
治教(4052)
德育(4022)
(3672)
机构
学院(93124)
大学(83829)
管理(27813)
(27156)
研究(26862)
经济(26256)
理学(24157)
职业(24057)
理学院(23806)
管理学(23131)
管理学院(22976)
技术(21512)
(18157)
教育(17933)
(17688)
师范(17570)
职业技术(17218)
科学(15916)
中国(15785)
技术学院(15772)
(15701)
(13699)
师范大学(13566)
(13298)
(12509)
研究所(12030)
北京(11661)
中心(11242)
财经(10915)
业大(10634)
基金
项目(56645)
研究(51798)
科学(45237)
基金(34718)
教育(33207)
(28317)
国家(27887)
社会(27760)
(26926)
编号(26403)
社会科(25842)
社会科学(25838)
科学基金(23906)
(22685)
课题(21806)
成果(21661)
(19847)
基金项目(17765)
规划(15856)
项目编号(14979)
重点(14516)
资助(13978)
(13962)
(13788)
自然(13541)
(13487)
(13294)
自然科(13201)
自然科学(13198)
自然科学基金(12954)
期刊
教育(42123)
(30310)
经济(30310)
中国(28012)
研究(26409)
职业(20562)
技术(17990)
技术教育(13581)
职业技术(13581)
职业技术教育(13581)
(11728)
学报(10828)
管理(10636)
科学(9311)
大学(8902)
(8526)
论坛(8526)
(8510)
学学(7730)
职教(6591)
财经(6144)
农业(6038)
(5386)
成人(5299)
成人教育(5299)
业经(4754)
经济研究(4594)
高等(4517)
图书(4197)
(4009)
共检索到1374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施福新  
作为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核心——课程目标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社会对高技能人才所应具备的职业能力的呼声也越来越高。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有其相应的哲学基础、教育学基础和心理学基础,对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应避免将职业标准、学术能力和职业技能等同于职业能力进行培养。为此,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应坚持其应有的价值取向,即:"以人为本"的培养目标,"多元整合"的培养内容,"行动范式"的培养路径和"双证融通"的培养策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建林  彭后生  
在经济转型发展新的历史时期,行业性高职院校由单一主体办学向"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协作办学"的双主体方向迈进。行业性高职院校的课程建设受到了行业内用人单位的高度关注。行业性高职院校在服务领域的针对性与稳定性方面有着的天然优势,本文基于课程取向视角,以课程与就业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结合行业性高职院校的特色,从课程体系构建、课程标准制订、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考核评价4个方面描述了在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中特别注重的一种课程取向,即增强学生职业适应性的课程取向。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邓金娥  
职业核心能力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在着力发展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满足学生就业、发展的需求。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胡昌建  张伟  
随着我国高职院校的蓬勃发展,高职学生迅速增加,已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后备人才力量之一。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职业能力培养目标须重新定位,以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前题,开发高技能型人才培养为导向,培养德、技、才兼备的人才为目标,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实现这一目标,应当在教学内容上,坚持"三三三制"职业能力培养模式;在教学师资上,坚持"三三三制"职业能力培养模式;在教学场景上,也应坚持"三三三制"职业能力培养模式。并采用以实践锻炼为教学核心的职业能力培养方法,为高职学生进行良好的职业规划,实现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全面培养,为社会输送合格的高技能型人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童隆  
新时期,注重高职院校学生德育教育与职业能力的培养成为其首要的教学任务,德育教育与职业能力的培养贯穿了高职教育的全过程。对此,提出德育应与社会实际需求相结合、职业能力培养应注重专业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将德育与职业能力培养相结合的高职院校学生德育与职业能力培养对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亚军  
基于针对管理类专业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一次调查,首先对国内外职业能力认知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简述,在对本次调查中有关毕业生和企业对职业能力需求数据呈现基础上,重点对双方存在的异同进行了对比分析。之后,针对毕业生关于在校期间能力培养的学习方式、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偏好的调查结果,提出了强化职业能力培养的三个基本观点:职业能力在认知层面可以分层分类,但能力的呈现和培养应是整体性的、个性化的;行动导向课程是在校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础载体,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课程是职业教育理想的行动导向课程模式;体验是更高层次的实践,体验式教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仲崇霞  
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是人类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一项基本能力。高职学生要想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获得进一步的发展,除了要具备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专业技能外,还需具备良好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但目前,高职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现状不容乐观。高职院校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及时转变"专业技能至上"的教育观念,通过多种途径来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为其将来能够维持和发展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斯  
高职院校作为高技能实用型人才的重要输出主体,其主要责任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以满足行业企业的用人需求。然而,目前高职院校在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方面还面临着诸多困境,包括缺乏"双师型"队伍,教学改革步伐缓慢;缺乏行业企业的参与,未能彰显地域办学特色;人文教育体系亟待健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职业能力教育亟待加强等问题,导致职业能力培养工作难以适应时代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应当基于能力本位理念,推进"双师型"队伍建设,加快教学改革;鼓励行业企业参与,突显地域办学特色;健全人文教育体系,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职业能力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邓峰  吴颖岩  
构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体系,形成可操作的学生职业核心能力行为养成方案,是推进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向纵深发展的关键。文章从我国高职院校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中存在的不足入手,富有创意地提出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一体四翼"培养体系,阐述了"一体四翼"培养体系的结构,解析了"一体四翼"培养体系的保障举措,诠释了"一体四翼"培养体系的实践效用,为提升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提供了一个有建设性意义的方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翁幼珍  
职业能力是职业教育的核心概念,综合职业能力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CDIO工程教育模式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个人自身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建造产品和系统的能力,其理念符合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要求。CDIO可以作为一种战略引入高职教育,从项目制、模块化、阶梯型课程体系的构建,组合式教学方法与教学组织形式的灵活运用以及多元学业评价方式的建立入手,全面培养高职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丁宗胜  
本文认为,高职院校在推进专业群建设过程中,必须根据人才需求变化的趋势和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紧紧抓住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这一关键,探索其培养模式和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庭俊  岳金方  
职业核心能力在人的能力体系架构中居于基础和核心地位,具有普适性、内隐性、可迁移性和持久性等特征。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是建设创新强国、应对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及实现学生个人全面发展的需要。应坚持整体策略、专项策略、渗透策略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全面优化课程体系,强化教学和实践环节,搭建课外活动平台,建立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采用动态多元综合评价考核方式,全面系统地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丁绚  
文章从我国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能力可持续发展培养的现状出发,对学生应具有的职业核心能力进行分析,结合社会、企业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力图寻找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可持续发展培养的有效途径,从而培育出具有不断学习能力、不断创新能力的高职人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戴小玉  
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和教学目标是培养面向服务和生产一线的技能型应用人才。但由于种种原因,高校培养的毕业生容易与社会要求相脱节。文章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现状,指出会计岗位需要的核心职业能力,并提出建构基于会计核心职业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即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教学,遵循会计自身职业特点的要求,重视以流程再造为核心思想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重新构建基于会计核心职业能力的考核评价体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樊艳君  夏全星  
职业关键能力是指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以外的,从事任何一种职业都必不可少的基本能力,是一种可迁移的、对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能力。职业关键能力主要由职业道德、心理承受能力等六个方面构成;加强校企合作,精心设计教学模式,是培养高职学生职业关键能力的重要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