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84)
2023(14114)
2022(12155)
2021(11458)
2020(9552)
2019(22132)
2018(21763)
2017(40939)
2016(23145)
2015(26691)
2014(27048)
2013(25588)
2012(23471)
2011(21019)
2010(21427)
2009(19027)
2008(17365)
2007(15210)
2006(13271)
2005(11530)
作者
(64261)
(52851)
(52471)
(50171)
(33502)
(25343)
(24086)
(20822)
(20430)
(19118)
(18243)
(17696)
(16746)
(16724)
(16458)
(16417)
(16010)
(15654)
(15335)
(14940)
(13471)
(13202)
(12896)
(12103)
(12024)
(11966)
(11889)
(11631)
(10818)
(10642)
学科
(77107)
经济(77013)
管理(60895)
(56841)
(47947)
企业(47947)
方法(34970)
中国(31208)
数学(30155)
数学方法(29719)
(26906)
金融(26898)
(25186)
银行(25133)
(24274)
(21834)
(21721)
理论(19301)
(18735)
地方(18696)
业经(18573)
(18511)
教育(16843)
(14603)
技术(14560)
农业(14542)
财务(14530)
财务管理(14507)
企业财务(13842)
(13197)
机构
学院(308606)
大学(302416)
管理(115431)
(110169)
经济(107225)
研究(101506)
理学(99608)
理学院(98417)
管理学(96401)
管理学院(95865)
中国(78221)
(65108)
科学(64454)
(52321)
(51405)
(50169)
中心(47645)
研究所(47057)
(46422)
业大(46359)
(44233)
师范(43772)
技术(42730)
财经(41750)
北京(41309)
农业(39303)
(38405)
(37914)
(37297)
职业(35090)
基金
项目(211749)
科学(164897)
研究(160752)
基金(147199)
(127675)
国家(126437)
科学基金(107646)
社会(95085)
社会科(89784)
社会科学(89759)
(87349)
教育(79356)
基金项目(78395)
(73337)
自然(69834)
编号(69676)
自然科(68187)
自然科学(68169)
自然科学基金(66871)
资助(60988)
成果(56953)
课题(50729)
重点(48322)
(46116)
(45581)
(44624)
项目编号(42427)
(42084)
创新(41268)
大学(40231)
期刊
(118106)
经济(118106)
研究(89378)
中国(69192)
教育(58231)
学报(49771)
(45161)
科学(43625)
管理(41724)
(39242)
大学(37507)
(36979)
金融(36979)
学学(34864)
技术(34226)
农业(31001)
职业(22533)
财经(19732)
业经(19635)
经济研究(18226)
图书(17044)
(16751)
(15748)
(15345)
论坛(15345)
理论(15193)
技术教育(14903)
职业技术(14903)
职业技术教育(14903)
问题(14719)
共检索到4578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何应林  眭依凡  
构建高职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培养体系对于推动融合培养实践开展、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该体系由融合培养理念、融合培养目标、融合培养条件和融合培养活动4个要素构成,在其实施中,应制定科学的融合培养制度,主动引导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培养和职业精神培养,而且当前宜采用"将职业精神培养融入职业技能培养"这一融合培养方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马裕华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高职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是技术技能型人才职业素质的核心要素,两者的有机融合有利于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职业技能培养和职业精神培养相对分离,学校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对职业精神的培养则重视程度不够,仅把职业精神视为实现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辅助措施。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燕  
民航科技进步、产业升级以及现代企业对民航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迫使高职教育面对前所未有的压力,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相融合培养新一代民航人才成为新的目标。从民航业出发,明确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的内涵及关系,揭露出民航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精神养成相融合的重要性,分析当前的培养现状,并且探讨出适用于民航高职院校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培养的实践路径,为提高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水平和完善民航职业素质教育体系建设,提供了重要素材和理论经验支持。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云峰  周玮  
基于高职双创教育与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内在关联分析,对3种不同的融合层次进行对比研究,进而提出融合模式,即构建以创业为引领的职业理想和规划、培养创新创业精神为核心的职业精神、开展创新创业实践为主体的职业技能教育,最后从根本途径、引领示范、资源保障、政策保障、氛围助推等5个维度提出融合路径,以此完善现有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体系,以期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孙云志  
伴随着产业升级与经济结构调整提速,我国开始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要实现我国的制造业强国梦,强化技术创新、优化产业结构以及调整人力资源结构成为必然选择。为了应对技术创新与人力资源的高度关联性以及产业形态与人才需求的多样性,满足行业企业对高职院校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提升高职院校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供给能力,"融合"成为当下提升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词。何应林博士的新著《高职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融合培养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19年9月出版)就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贾海瀛  
通过对高职学生应具备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解读,强调高职院校进行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融合的重要意义,提出高职生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融合的有效途径,即将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融合贯穿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培养;将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构建一个行之有效、反应及时的考核评价反馈机制,提升高职生的就业竞争力,将学生培养成为电子信息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所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金栓  江雪儿  
基于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融合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对于促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面性、增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适应性、满足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发展性具有重要意义。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融合培养存在着现实困境,构建“四层三境三改三评”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系统化设计、组织化推动,理应是新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邢清华  
将职业精神融入职业技能培养是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分析职业精神各要素,积极探索高职教育职业精神融入职业技能培养的机制构成,提出高职教育职业精神融入职业技能培养的有效途径,促进学生职业技能的提升与职业精神的养成,不断提高高职教育育人质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连军  张敏  
针对准艺术类应用型高校学生的培养,采用职业意识与职业技能共同关注、相互激励的育人模式,可以结合教学实践探索出适合提高这些准艺术类学生职业意识和职业技能培养的有效策略。同时,职业意识与职业技能的融合提升,能将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恰当对接,在培养艺术实践转换能力方面为学生提供发展思路。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夏阳  
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也是满足就业市场对人才的渴求,提高企业的竞争水平,破解就业难题的有效路径。一直以来,我国劳动力就业市场上就存在典型的矛盾,一方面是企业对人才的大量需求,另一方面则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题。矛盾背后,凸显的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乏力以及人才职业技能的欠缺。培养综合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成为近年来高校转型的方向。学者徐金寿撰写的《应用型人才软硬技能融合培养的研究与实践》(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一书,就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该书以人才培养模式为切入点,分析了应用型、技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郑玉清  
受职业教育哲学思潮的影响、国家职业教育政策的导向以及教学实践过程的偏失,职业教育倾向于知识的工具性,而对人文素质、职业精神有所忽略。现代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的高度融合。通过搭建校企合作共同育人平台,专业课程融入职业精神的培育,校企文化的融合以及发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形成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高度融合的育人载体。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尹勋锋  
我国高职院校教育研究起步较晚,人才培养成为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完善学历教育与培训并重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渠道是高职院校的立足之本。在高职院校音乐人才培养过程中,应以"职业精神"为出发点,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高素质音乐技能人才,树立职业道德,提升职业能力。以实例说明,信息技术可衡量"标准",并发挥"标准"在音乐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中的作用;继而发展学生思辨力以及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科学建构高职院校音乐文化传播平台,是提升高职学生音乐职业能力的关键所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金栓  
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融合育人是全面发展之基、新时代职教之需、经济社会发展之要、高质量发展之命。基于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融合的视角,针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融合需求与供给理念不对等、融合需求与供给途径不顺畅、融合需求与供给评价机制引导不力等问题,提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途径应通过"课堂学习、岗位实训和顶岗实习"三个场境的融合,实现"从理论到实践、从单一到综合、从简单到复杂、从课堂到岗位、从学习到生产、从学生到职业人"的六个递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雪梅  
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是高职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的关键,职业能力也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的。高职院校应该根据社会对高职学生职业技能的实际需求来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因此,针对高职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研究了职业技能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构成;其次,分析了构建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体系的重要性;最后,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构建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体系的具体措施。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关琼  
高职教育要培养技术与知识并重的专业复合型人才,在培养过程中必须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理清学与做的关系,"0.5+0.5"将两者融合贯通,以"学中做""做中学"有机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得真知,同时在认识中完善实践,才能最终实现现代高职教育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