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87)
2023(12362)
2022(10836)
2021(10581)
2020(8806)
2019(20791)
2018(20652)
2017(37744)
2016(22224)
2015(25646)
2014(26038)
2013(24780)
2012(22493)
2011(20284)
2010(20466)
2009(17802)
2008(17342)
2007(15370)
2006(13547)
2005(11851)
作者
(60956)
(49991)
(49805)
(47481)
(31962)
(23963)
(22994)
(19842)
(19291)
(18178)
(17382)
(16676)
(15783)
(15712)
(15653)
(15544)
(15321)
(14976)
(14343)
(14232)
(12579)
(12574)
(11958)
(11615)
(11454)
(11270)
(11152)
(10929)
(10075)
(10002)
学科
(71513)
经济(71436)
管理(64039)
(55859)
(48406)
企业(48406)
方法(35936)
数学(30594)
数学方法(30151)
教育(24789)
中国(23926)
(20579)
(19096)
(18802)
理论(18739)
业经(16714)
地方(14223)
(13982)
财务(13911)
技术(13893)
财务管理(13883)
教学(13731)
企业财务(13145)
(13112)
(12910)
农业(12755)
(12122)
(11877)
贸易(11871)
环境(11499)
机构
大学(296520)
学院(295453)
管理(114931)
(101168)
理学(98651)
经济(98318)
理学院(97406)
研究(95779)
管理学(95477)
管理学院(94903)
中国(65985)
(65667)
科学(61687)
(49155)
师范(48802)
(47996)
(47644)
(45480)
(45227)
业大(44287)
研究所(44038)
中心(43319)
北京(42052)
教育(40907)
技术(40044)
师范大学(39694)
财经(37700)
(37049)
农业(35445)
(34531)
基金
项目(200211)
科学(157647)
研究(153767)
基金(139526)
(120414)
国家(119222)
科学基金(102067)
社会(90548)
社会科(85393)
社会科学(85368)
(81698)
教育(79818)
基金项目(74561)
(70038)
编号(67023)
自然(66667)
自然科(65057)
自然科学(65043)
自然科学基金(63858)
资助(57360)
成果(56469)
课题(49408)
重点(45919)
(44960)
(42528)
(41805)
项目编号(40920)
(40802)
教育部(39071)
规划(38885)
期刊
(110038)
经济(110038)
研究(91520)
教育(72695)
中国(67860)
学报(46031)
管理(42963)
科学(41654)
(39361)
(36994)
大学(35733)
技术(32748)
学学(31730)
农业(27907)
职业(20761)
(20343)
金融(20343)
图书(18596)
财经(17738)
业经(17552)
(16101)
经济研究(15771)
(15098)
(14514)
论坛(14514)
理论(13868)
科技(13798)
(13556)
问题(13556)
技术经济(13372)
共检索到4383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徐畅  
文章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第二课堂活动的主要内容,从目标定位、建设模式、管理机制和考核手段四个方面,阐述了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第二课堂活动的管理要求,提出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是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培养最基本的有效途径、在活动中要发挥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优势互补作用、建立科学规范且人性化的考核机制等思考。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存库  田小平  陈梅  王小雪  
"第二课堂"是与素质教育要求相一致的,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从第二课堂建设出发,提出了高校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七项工程。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石晓春  
作为职业素质中重要要素之一的职业心理素质也越来越受到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结合高职学生心理特点,认真分析企业对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具体要求和当代90后高职学生存在的问题。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闫洪才  宋银秋  
基于二语习得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按照以学生为主体、延伸和增强课堂教学活力以及实践性和兴趣性原则,创建以"现状分析-需求分析-概要规划-详细设计-测试反馈"为流程的高职英语第二课堂模式。通过对三所院校高职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实验调查,证明高职英语第二课堂对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曾德生  
各高校大都制定了大学生综合测评指标体系和测评办法,每学期、每学年对学生的在校表现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的结果是评定奖学金、三好学生等主要依据。一般来说,学生某一功课不及格直接影响其奖学金、评先评优的资格。景德镇陶瓷学院在此基础上,将第二课堂活动整合成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大允  
第二课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具有丰富性、互动性、实践性等特点。利用第二课堂的特点和优势,从机制、功能、内容上科学设计第二课堂活动,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乔静芝  刘革生  
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向高等工程人才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要求,现代工程师不仅要有技术,而且还要具备企业家的基本素质。2004年8月,中国工程院工程教育研究课题组提出的《21世纪初我国工程师培养的重要性及其培养途径研究》报告指出,"管理能力的培养应该成为工科学生的必修课。"通用管理能力是超越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静  黄治东  
大学生群体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潮中的支撑力量,第二课堂建设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高校作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孵化地,在注重大学生知识储备、价值观塑造、能力提升的同时,必须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因此,高校对大学生"双创"的第二课堂建设路径探索是一个重要课题。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诸葛霄  
对浙江省7所高职院校的调查显示,高职英语第二课堂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规范性和系统性不足、师生参与意识不强、活动成效不明显、教学硬件设施不到位、学校领导重视不够、活动经费短缺等问题。为此,必须加强组织管理工作,定期开展第二课堂常规活动,有序地组织各类英语竞赛,力求活动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建立合理的英语第二课堂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学校提高重视程度,加大支持力度。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娟  
应高度重视第二课堂在大学教育中的作用李娟面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面对即将来临的21世纪,高等学校如何培养出大批高素质的人才?结合本人的工作实际和当前学校的具体情况,笔者认为,高校应全方位地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各方面的教育功能和优势,既要通过深化...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杨树林  
教育是立国之本。教育的振兴有赖于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为了造就出数量充足的、具有现代教育人才素质的、合格的人民教师,高师教育必须进行全面整体的改革。不仅要对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师的指导思想、教学方法、规章制度等进行改革,还要对现行的教学体制进行改革。因为,单一的传统教学体制——班级授课制,已不能适应培养现代教育人才的需要。改革这种教学体制,并非取消这种体制,而是要以第二课堂弥补第一课堂的不足,从而为教育人才的发展创造最佳的环境。高师的第二课堂已开始起步,如何有效地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已成为高师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奇  
高校第二课堂作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在开发情商、陶冶情操、塑造人格、激发潜能、提高创新实践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高校第二课堂是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从内容体系、保障体系、评价体系三个方面构建第二课堂素质教育支撑体系,以确保第二课堂规范、理性、高效地开展。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翔宇  
党史学习教育融入第二课堂,既实现了党史学习教育思想育人,又实现了高校第二课堂实践育人,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了重要保障。高校要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鼓励大学生将自我成长的“小目标”融入党和国家发展事业的“大蓝图”,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沈忠华  
学分制是为现代大学所广泛采用的一种教育教学制度,对推进新时期我国大学人才培养改革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利用学分制管理第二课堂在我国高校中具有普遍性,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在对国内225所本科院校第二课堂学分制管理办法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发现学分制管理第二课堂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何正确认识学分制的内涵和本质,进一步完善第二课堂学分制管理,对于我们思考当前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