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66)
2023(11624)
2022(10397)
2021(10023)
2020(8429)
2019(19594)
2018(19304)
2017(37637)
2016(21222)
2015(24286)
2014(24609)
2013(23605)
2012(21908)
2011(19768)
2010(19859)
2009(17664)
2008(16970)
2007(14906)
2006(13070)
2005(11459)
作者
(60100)
(49801)
(49222)
(47370)
(32000)
(23885)
(22608)
(19696)
(19119)
(18185)
(17044)
(16636)
(15903)
(15828)
(15503)
(15353)
(15343)
(14852)
(14290)
(14157)
(12481)
(12412)
(12010)
(11398)
(11354)
(11162)
(11149)
(10994)
(10176)
(10003)
学科
(74178)
经济(74092)
管理(58908)
(55109)
(44904)
企业(44904)
方法(34109)
数学(29475)
数学方法(29031)
(23067)
中国(20734)
(19573)
业经(16853)
(16808)
地方(16239)
农业(15223)
理论(14920)
(14542)
贸易(14538)
(14131)
教育(14064)
(13965)
技术(13492)
(12745)
(12583)
(12183)
财务(12119)
财务管理(12100)
环境(11988)
(11583)
机构
学院(292568)
大学(286470)
管理(115062)
(109101)
经济(106371)
理学(99563)
理学院(98414)
研究(96754)
管理学(96587)
管理学院(96079)
中国(70451)
(61779)
科学(61501)
(50169)
(49174)
(48886)
研究所(44875)
业大(44484)
中心(44473)
(44005)
(40221)
师范(39874)
财经(39806)
北京(39275)
农业(38260)
技术(36952)
(36195)
(36128)
(35129)
师范大学(31780)
基金
项目(199878)
科学(155722)
研究(151026)
基金(140424)
(121697)
国家(120566)
科学基金(102721)
社会(89939)
社会科(84868)
社会科学(84847)
(80672)
基金项目(74805)
教育(72017)
(67842)
自然(67454)
自然科(65816)
自然科学(65802)
编号(65273)
自然科学基金(64600)
资助(58701)
成果(53923)
课题(45867)
重点(44874)
(44059)
(42825)
(41766)
项目编号(39455)
创新(38605)
大学(37860)
科研(37851)
期刊
(119890)
经济(119890)
研究(85890)
中国(57917)
教育(45892)
学报(45305)
(44509)
科学(41204)
管理(40948)
(35813)
大学(33972)
学学(31577)
农业(31091)
技术(27968)
(25560)
金融(25560)
业经(20414)
财经(18289)
经济研究(18070)
图书(17090)
(15591)
(15476)
问题(15332)
职业(15133)
理论(14451)
科技(14103)
实践(13478)
(13478)
(13461)
论坛(13461)
共检索到4260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林士俊  周梅华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模式。该模式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本文以某职业学院和某大学的学生为样本,对高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现状进行测查,结果表明:高职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总体状况良好。六大维度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大学生,并与普通大学生相比无显著差异。在20项积极心理品质中,高职生发展最好的五项品质为心灵触动、团队精神、感受爱、真诚、爱与善良;最差的五项品质为创造力、勇敢坚持、热爱学习、自制、领导能力。高职生在社交智慧上得分显著高于普通大学生。但在好奇心、宽容和心灵触动上得分却显著低于普通大学生。在创造力、爱学习等13项积极心理品质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大学生,且大多差...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冲  孟万金  王新波  
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为了解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状况,本研究使用《中国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调查了1942名中职学生,发现:(1)总体而言,中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认知、情感、人际、公正、节制、超越等六大维度发展状况良好;(2)在15项积极心理品质中,中职学生发展最好的三项品质为爱、心灵触动和信念希望,发展最差的三项品质为真诚、创造力和领导力;(3)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中职学生在积极心理品质六大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4)积极心理品质六大维度存在显著的年级和性别差异,总体而言,除公正维度外,在积极心理品质的五个维度上,中职学生得分随年级的升高而提高...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陆春庚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借鉴孟万金等人关于积极心理品质的研究成果,参考官群等人编制的《全国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设计问卷对江都中专120名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状况良好,自我认识水平不高,学生心理品质发展具有多样性且发展不平衡。教育对策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在宏观上,社会用核心价值观进行引领;在中观上,学校开展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微观上,师生共同构建促进学习的生态课堂。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卫萍  
以1480名中小学生为被试,采用中国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运用线性相关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积极心理品质与心理健康问题的各维度均呈显著相关,积极心理品质对心理健康问题有显著的反向预测作用。因此,有针对性地培养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能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文娟  姚茹  张丽娟  吴伟琪  
以陕西省1416名中小学生为被试,采用《中国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MHT心理健康诊断测验,运用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探索西部地区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及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策略。结果发现:军人家庭的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总得分最高,农民家庭的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得分显著小于其他家庭。积极心理品质与心理健康问题的各维度均呈显著相关,且对心理健康问题有显著的反向预测作用,其中真诚、持重和合作力对多项心理问题具有反向预测作用。因此,有针对性地培养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尤其是真诚、持重和合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卫萍  
培养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规定,也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为了解当前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状况,本研究使用《中国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调查了中部地区合肥市1422名中小学生,发现:(1)总体而言,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认知、意志、情感、乐群、律己、超越六大维度发展状况良好;(2)在15项积极心理品质中,中小学生发展最好的三项品质为心灵触动、宽容和信念与希望,发展最差的三项品质为领导力、创造力和思维与洞察力;(3)城市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六大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农村中小学生;(4)除意志维度外,示范校的中小学生在认知、情感、乐群、律己和超越维度上得分显著...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孔海燕  
犯罪青少年的矫正教育效果不仅关系到犯罪青少年能否顺利回归社会,更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发展。犯罪青少年的积极心理品质是决定矫正教育效果的关键和核心要素,是矫正教育的基础。为了解当前我国犯罪青少年的积极心理品质状况,本研究使用《中国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调查了409名犯罪青少年和407名普通高中男生,发现:(1)总体而言,犯罪青少年的积极心理品质的认知、意志、情感、乐群、律己、超越六大维度发展状况良好,得分最高的是超越维度,得分最低的是利群维度;(2)在15项积极心理品质中,犯罪青少年发展最好的五项品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冲  
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因此培养教师的积极心理品质至关重要。为了解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状况,本研究使用《中国教师积极心理品质量表》调查了258名中职教师,并将结果与全国普教教师数据进行对比,结果发现:(1)总体而言,中职教师积极心理品质的智慧、勇气、人际、公正、节制、超越等六大维度发展状况良好,得分最高的是超越维度,得分最低的是智慧维度;(2)在21项积极心理品质中,中职教师发展最好的三项品质为感恩、社交智力和诚实,发展最差的三项品质为领导能力、洞察力、兴趣和创造力;(3)在智慧、勇气和公正维度,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表现为男教师得分均高于女教师得...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宋伟伟  吴莉莉  
目的:了解中国当代艺术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状况,针对其发展特点提出相应的培养对策。方法:采用《中国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通过整群团体测试的方式,对2085名在校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论:所调查的艺术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状况总体良好,在认知、情感、公正和节制四个维度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非艺术类大学生;除人际维度差异不显著外,其他五个维度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不同年级艺术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各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此调查结果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针对艺术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教育对策和建议。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高永金  张瑜  傅纳  
为了解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现状及最需要发展和培养的积极心理品质,本研究采用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对桂林市1362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桂林市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水平总体良好,六个维度得分由高到底依次为:仁爱、正义、卓越、节制、勇气和智慧;初中女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发展水平显著高于男生;初一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发展水平显著高于初二、初三学生;城市初中生在积极心理品质发展水平上优于农村初中生;独生子女初中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发展水平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学习成绩优秀的初中生在积极心理品质发展水平上好于学习成绩暂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卫萍  
为了解小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与学业成绩的关系,本研究采用《中国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调查了合肥市城乡3所小学的605名学生。发现:(1)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语文、数学、英语成绩及总平均成绩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2)小学生心灵触动、求知力、合作力、友善和谦虚等心理品质显著正向预测语文成绩;持重、合作力、心灵触动和宽容等心理品质显著正向预测数学成绩;合作力与真诚显著正向预测英语成绩;合作力、心灵触动、持重、宽容、谦虚和友善等积极心理品质显著正向预测总平均成绩。本研究提示,应重视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学业成绩。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新波  
根据新时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品质发展状况与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问题,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为指导,论证了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意义,建构了各年级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重点内容,提出了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策略与方法。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马艳云  
采用官群等人编制的中国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对小学4-6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小学生在人际维度和超越维度得分较高,而在认知维度、情感维度、公正维度和节制维度均得分相对较低。三个年级的学生同时需重点培养的品质为:创造力、求知力、思维与洞察力、真诚、领导力、宽容、谦虚、持重品质;同时,还需重点培养五、六年级学生心灵触动品质。针对重点培养的品质,笔者提出培养策略。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单志艳  
小学低年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对个体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了提出了小学低年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主要内容:求知力、真诚、宽容、思维与洞察力、领导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小学低年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策略并展示了相关案例。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陈磊  何云凤  夏星星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面旗帜,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量表测量表明:(1)所调查贫困大学生样本的积极心理品质总体状况良好;除认知维度差异不显著外,其他五个维度均显著高于非贫困生对照组;除两维度差异不显著外,认知维度、情感维度和节制维度高于全国常模,人际维度显著低于全国常模。(2)具体而言,在20项积极心理品质中,贫困大学生发展最好的五项品质为心灵触动、真诚、团队精神、爱与善良、希望信念,最差的五项品质为社交智慧、幽默风趣、创造力、领导能力、自制;贫困生显著高于非贫困生的品质有11项,显著高于全国常模的品质9项,显著低于全国常模的品质有6项。(3)在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