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55)
 - 2023(9044)
 - 2022(8226)
 - 2021(7955)
 - 2020(6713)
 - 2019(15735)
 - 2018(15602)
 - 2017(29937)
 - 2016(16992)
 - 2015(19649)
 - 2014(19962)
 - 2013(19158)
 - 2012(17417)
 - 2011(15662)
 - 2010(15491)
 - 2009(13550)
 - 2008(13062)
 - 2007(11325)
 - 2006(9608)
 - 2005(8100)
 
- 学科
 - 济(60280)
 - 经济(60210)
 - 管理(46835)
 - 业(42848)
 - 企(36682)
 - 企业(36682)
 - 方法(30612)
 - 数学(26320)
 - 数学方法(25986)
 - 中国(15614)
 - 农(15287)
 - 财(14805)
 - 学(14260)
 - 业经(13477)
 - 理论(13235)
 - 教育(12482)
 - 地方(12410)
 - 技术(11382)
 - 和(10858)
 - 农业(10250)
 - 贸(10206)
 - 贸易(10202)
 - 务(9997)
 - 财务(9940)
 - 财务管理(9925)
 - 易(9884)
 - 环境(9785)
 - 企业财务(9408)
 - 制(9398)
 - 划(8796)
 
- 机构
 - 学院(233088)
 - 大学(228155)
 - 管理(93013)
 - 济(82336)
 - 理学(81630)
 - 理学院(80685)
 - 经济(80281)
 - 管理学(79151)
 - 管理学院(78759)
 - 研究(71759)
 - 中国(50063)
 - 京(48935)
 - 科学(47242)
 - 财(36407)
 - 所(35666)
 - 业大(35186)
 - 农(34480)
 - 研究所(32834)
 - 江(32810)
 - 范(32311)
 - 中心(32212)
 - 师范(32035)
 - 技术(30850)
 - 北京(30847)
 - 财经(30113)
 - 州(27742)
 - 经(27412)
 - 农业(27095)
 - 院(26169)
 - 师范大学(25742)
 
- 基金
 - 项目(163888)
 - 科学(128205)
 - 研究(123745)
 - 基金(115576)
 - 家(99449)
 - 国家(98541)
 - 科学基金(85036)
 - 社会(73248)
 - 社会科(69109)
 - 社会科学(69091)
 - 省(66801)
 - 基金项目(62678)
 - 教育(59857)
 - 自然(56429)
 - 划(55757)
 - 自然科(55073)
 - 自然科学(55062)
 - 自然科学基金(54049)
 - 编号(53743)
 - 资助(47704)
 - 成果(43284)
 - 课题(37484)
 - 重点(36564)
 - 部(35643)
 - 创(34416)
 - 发(34174)
 - 项目编号(32773)
 - 创新(31665)
 - 大学(31541)
 - 科研(31252)
 
共检索到3210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周娟  
                                    
                                
                            
                            本研究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使用《生命意义量表》(PIL)、《自我和谐量表》(SCCS),对江苏省南通市某所高职院校257名学生的生命意义与自我和谐进行相关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自我和谐是影响高职生生命意义状况的因素之一。为此研究者提出:(1)高职教育应该首先关怀学生生命的成长,创造学生展现生命的舞台;(2)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要重视学生自我和谐的辅导与教育;(3)高职院校可采取团体辅导的形式加强学生生命意义的教育与辅导。
                            关键词:
                                
                                    
                                    
                                        高职院校学生  生命意义  自我和谐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建业  
                                    
                                
                            
                            目前有的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片面强调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学生人文素养的养成,存在急功近利的误区,从而造成了部分学生生命意识淡薄。可从语文陶冶性教学的生命意识陶冶教育入手,探讨语文陶冶性教学在高职学生生命意识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语文陶冶性教学  高职院校  生命意识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嵇炜  王华  赵会军  黄治东  
                                    
                                
                            
                            本文对61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多种分析方法了解大学生生命意义感与时间管理倾向的关系。结果显示:1.大学生生命意义感、时间管理倾向属于中间层次;2.大学生生命意义感、时间管理倾向在性别和年级上存在差异;3.大学生生命意义感与时间管理倾向呈正相关关系,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中的时间效能感和时间监控感对生命意义感的回归方程显著,即大学生时间效能感和时间监控感对生命意义感具有一定预测、解释作用。
                            关键词:
                                
                                    
                                    
                                        大学生  生命意义感  时间管理倾向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常保瑞  方建东  
                                    
                                
                            
                            为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现状,探索可协商命运观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影响以及自我效能感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本研究采用可协商命运观量表、自我效能感量表和生命意义感量表对700名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集体施测。研究发现:(1)元分析结果表明,少数民族大学生和其他国家大学生在生命意义感的得分上无显著差异;(2)可协商命运观与生命意义感显著正相关,可协商命运观与自我效能感显著正相关;自我效能感与生命意义感显著正相关;(3)分层回归分析、Bootstrap分析和Soble检验均显示,自我效能感在可协商命运观与生命意义感之间的中介作用显著。可协商命运观既可以直接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生命意义感,也可以通过自我效能感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生命意义感产生间接影响。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姝玥  林艳  
                                    
                                
                            
                            通过开放式问卷收集初中生、高中生和大学生生命意义来源资料,对资料进行登录、编码,采用类属分析方法对文本资料进行归类,发现不同阶段学生的生命意义来源有一定的相似性,被学生们提到较多的生命意义来源有:社会关注、亲情、目标追求、成就、友情、自主性、满意充实和兴趣休闲。最后通过卡方检验对三个不同阶段学生的生命意义来源进行对比,探索三个群体在各生命意义来源上的差异。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兰震  
                                    
                                
                            
                            采取自编调查问卷对几所高职院校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高职学生生命意识总体上是理性的。但部分学生对死亡的认识存在一定偏差,出现生命认识、生命情感和生命行为的不统一,同时存在性别、专业及生源地的差异。在调查分析基础上提出高职院校生命教育策略。
                            关键词:
                                
                                    
                                    
                                        高职学生  生命意识  现状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亚楠  李元华  张舒  刘璐怡  刘慧瀛  
                                    
                                
                            
                            目的:通过三个研究考察权力与生命意义感之间的关系。方法:研究一调查了165名大学生的个体权力感、生命意义感及自尊水平,研究二和研究三分别采用情景回忆法及角色扮演法操纵权力高低,检验生命意义体验的变化。结果:研究一发现,个人的权力感与生命意义感之间显著正相关,并且自尊完全中介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二和研究三结果显示,无论是通过情景回忆,还是角色扮演法,高权力显著增加了生命意义体验。结论:权力是提升生命意义体验的有效手段,在咨询和治疗实践中可以尝试通过提升权力使个体获得更强的生命意义感。
                            关键词:
                                
                                    
                                    
                                        权力  生命意义感  自尊  积极情绪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贾金玲   卢林鑫   向垚梅娇   宋晓会   班永飞   孙霁   蔺秀云  
                                    
                                
                            
                            基于紧凑型文化框架下的文化世界观,依托于歧视知觉模型、社会信息加工理论、意义保持模型、风险—压力—应对模型,对31所特殊教育学校1228名视障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旨在探究社会排斥体验与自我超越生命意义的关系及歧视知觉、意义追寻、视角转换在二者关系间的作用。结果表明:(1)视障学生的社交排斥、歧视知觉、自我超越生命意义均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意义追寻处于中等水平,而视角转换处于中等偏上水平;(2)视障学生的社会排斥体验能够负向预测其自我超越生命意义;(3)歧视知觉与意义追寻不仅共同在视障学生的社会排斥体验与自我超越生命意义的关系中发挥链式中介作用,还在二者的关系中分别发挥简单中介作用;(4)视角转换正向调节了意义追寻与自我超越生命意义二者之间的关系。该结果不仅验证并拓展了上述四个理论模型,还为视障学生生命教育提供了新的启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粟雪琼  曾玲娟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了493名高职大学生的自我和谐和社会比较倾向。结果表明,高职生的自我和谐处于中等水平,且在不同生源地、专业满意度和社会比较倾向上有显著差异;能力比较能显著预测总的自我和谐程度、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及自我的刻板性;观点比较能显著预测总的自我和谐程度、自我的灵活性及自我的刻板性。
                            关键词:
                                
                                    
                                    
                                        自我和谐  社会比较  高职生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钟乃良  
                                    
                                
                            
                            采用《生命意义感量表》调查广西普通高中新生的生命意义感现状、特点以及影响因素。结果:(1)学生生命意义感的整体状况较好,有"存在的空虚"倾向。(2)有重病史的学生生命意义感总体水平更低。(3)患重病时,民主型家庭教养方式、父母对学生的高度关爱以及良好经济状况等三个因素都能够分别发挥积极的作用。(4)民主型家庭教养方式能有效减轻患重病对学生生命意义感的损害。(5)父母给予学生中度以上的关爱与民主型教养方式交互作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生命意义感总体水平。(6)良好经济状况与在校有知心朋友交互作用,有助于学生形成更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产生更强的生命自主感。
                            关键词:
                                
                                    
                                    
                                        高中生  生命意义感  现状  影响因素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付海玲  
                                    
                                
                            
                            通过对大学生生命意识和生涯规划能力的问卷调查,探讨生命意识对大学生生涯规划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大学生生命意识和大学生生涯规划能力之间关系密切,且大学生生命意识能对大学生生涯规划能力进行有效的预测。从生命意识的视角出发,可以通过帮助大学生树立强烈的生命意识和开展生命教育增进大学生对生命价值的认知与感悟,提高大学生生命意识水平,进而提升大学生的生涯规划能力,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项明强  侯晓晖  
                                    
                                
                            
                            目的:调查听力障碍中学生生命意义感状况以及探讨核心自我评价、社会支持与生命意义感之间关系。方法:采用社会支持、核心自我评价和生命意义感量表对412名听力障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有59.7%听力障碍中学生明显缺乏生命意义感;(2)在逃避维度上,男生显著高于女生;在生命热诚、生活目标、逃避三个维度以及生命意义感总分上,城镇聋生显著高于农村;(3)核心自我评价在家庭支持与生命意义感,其他支持与生命意义感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在朋友支持与生命意义感间起调节作用。结论:听力障碍中学生生命意义感状况不容乐观,应从环境-人格交互作用的视角来开展生命意义教育。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石耀慧  麻超  
                                    
                                
                            
                            探讨特质焦虑对学业成绩的影响及生命意义感和自我控制的链式中介效应,为特质焦虑中学生有效提升学业成绩制定科学方案。采用特质焦虑、生命意义感、自我控制问卷对1412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特质焦虑、生命意义感、自我控制、学业成绩两两之间显著相关;(2)生命意义感和自我控制在特质焦虑与学业成绩的关系中分别起部分中介作用;(3)生命意义感和自我控制在特质焦虑与学业成绩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进一步揭示了特质焦虑负面影响学业成绩的作用机制,要提升中学生的学业成绩,应注重生命意义感的培育和自我控制的加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邹增丽  
                                    
                                
                            
                            对大学生生活满意度与一般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在性别和年级变量上,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客观生活满意度有显著差异,城乡和独生子女变量对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大学生生活满意度无显著影响,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和生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且能良好预测大学生生活满意度。
                            关键词:
                                
                                    
                                    
                                        生活满意度  一般自我效能感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李旭  
                                    
                                
                            
                            目的:调查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状况并探讨社会支持、乐观与生命意义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社会支持、乐观和生命意义感量表对45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有61.8%的大学生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9.0%的大学生缺乏生命意义感;(2)乐观在朋友支持与生命意义感、他人支持与生命意义感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家庭支持对生命意义感具有直接预测作用;(3)乐观在他人支持与生命意义感间起调节作用。结论: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状况不容乐观,生命教育不仅要重视社会支持等环境因素,更应该从个体积极心理品质入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