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83)
- 2023(8847)
- 2022(6396)
- 2021(5312)
- 2020(4005)
- 2019(8794)
- 2018(8576)
- 2017(14910)
- 2016(9570)
- 2015(11527)
- 2014(11828)
- 2013(10182)
- 2012(8958)
- 2011(8005)
- 2010(8053)
- 2009(6317)
- 2008(6030)
- 2007(5475)
- 2006(4816)
- 2005(4447)
- 学科
- 济(32454)
- 经济(32431)
- 管理(19528)
- 业(18191)
- 中国(16233)
- 业经(12837)
- 企(12789)
- 企业(12789)
- 农(11710)
- 教育(10365)
- 方法(10148)
- 教学(9777)
- 产业(9640)
- 理论(9440)
- 信息(8977)
- 数学(8893)
- 数学方法(8751)
- 总论(8599)
- 信息产业(8556)
- 农业(8071)
- 技术(6971)
- 发(6864)
- 地方(6492)
- 学法(6385)
- 教学法(6385)
- 发展(5752)
- 展(5648)
- 学理(5590)
- 学理论(5590)
- 学(5403)
- 机构
- 学院(127646)
- 大学(117632)
- 济(42691)
- 经济(41548)
- 研究(41299)
- 管理(39562)
- 理学(34199)
- 理学院(33709)
- 管理学(32770)
- 管理学院(32556)
- 中国(26634)
- 科学(25842)
- 技术(25562)
- 职业(25539)
- 京(25208)
- 农(22254)
- 范(21856)
- 师范(21646)
- 江(21486)
- 所(20546)
- 业大(19377)
- 教育(18924)
- 研究所(18901)
- 中心(18329)
- 职业技术(18219)
- 财(18023)
- 技术学院(17631)
- 农业(17432)
- 师范大学(16762)
- 州(16753)
- 基金
- 项目(86390)
- 研究(71385)
- 科学(68482)
- 基金(56721)
- 家(48663)
- 国家(48122)
- 社会(41968)
- 科学基金(41061)
- 教育(39945)
- 社会科(39595)
- 社会科学(39586)
- 省(39119)
- 编号(33855)
- 划(32218)
- 基金项目(29565)
- 成果(26701)
- 课题(26377)
- 自然(23602)
- 年(23105)
- 自然科(23089)
- 自然科学(23083)
- 自然科学基金(22666)
- 资助(21377)
- 重点(21059)
- 发(20328)
- 规划(19764)
- 项目编号(19006)
- 创(18839)
- 部(18529)
- 性(17653)
共检索到1873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振春
数字化职业素养与技能是数字经济时代劳动者获取就业机会、提高就业竞争力和收入水平的关键因素。推进数字化教育教学融入大学生人才培养体系,提升新时代大学生数字化职业素养与技能既是培养数字经济发展所需数字化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以数字变革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举措。本文针对高职学生数字化素养与技能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展开调研。研究发现,高职学生学科数字化知识较弱、数字化工具掌握不足、数字化思维意识不够、运用数字化职业素养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亟待提升。基于就业育人的视角,从教法、教材、教师三个方面提出了提升数字化职业素养与技能的策略与建议,为教育领域数字化改革和数字化人才培养提供思路与参考。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叶明君 黄灵霞
文章基于职业软技能的层级分析和航运企业用人标准,针对高职航海类专业学生的软技能现状及成因,提出通过调整和重塑学生的个性特质、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人文素养教育、强化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等做法,提升高职航海类学生的职业软技能水平。
关键词:
软技能 层级 航海类学生 提升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世伟
《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提出在2035年远景目标发展中,要使高端数字人才引领作用凸显。以高端数字化人才引领并推动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是路线图之一,可以从三个方面予以着眼并发力:一是以高端数字化人才的提升助力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二是以高端数字化人才的战略引领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三是以高端数字化人才的发展构建培育体系和设施体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晓倩 李杰 王连喜
数字化正引领世界教育新风向。在“人口老龄化”和“数字化”双重背景叠加下,全球老年人都面临着如何跨越数字鸿沟、摆脱数字融入困境的问题。新西兰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政府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制定了系统全面的战略,实施了具体精细的行动方案,协调多方利益相关者,共同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教育是新西兰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手段。新西兰通过成人社区教育、第三年龄大学、高等教育和在职教育等多种形式来开展丰富多样的老年教育。同时,新西兰政府高度重视老年人的数字包容,通过系列战略引领数字化包容:投资实施老年人数字包容计划,鼓励多方合作共同参与老年数字化教育,资助定制化数字化培训,搭建数字化社区服务体系,提供丰富优质的适老化教育资源等。这在提高老年人数字素养和技能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为我国提升老年人数字素养和技能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慧婷
当前我国高职数字素养和技能以学科核心素养为主,与业务融合的专业领域数字素养和技能的培养目标、标准、方式尚不完善。国外高职阶段开设的数字素养和技能课程以职业资格框架和信息技术能力等级框架为依据,开设形式和评价方式与国内并无明显差异。高职数字素养与技能课程,应基于已有信息技术素养课程标准完善开设依据,以基于数字生产方式梳理的蕴含数字素养和技能的工作任务为教学载体,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开设数字素养及技能术培养的通识课程,借鉴物理工作场景营造虚实结合的混合式学习空间,将丰富的数字资源与专业课程有机整合,以及通过评估学习者数字工作任务的完成度来实施数字素养与技能的整体评价。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陈文裕
全面提升纳税人缴费人和税务干部的数字税费素养能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高效能治理和人民高品质生活赋能增效。提升数字税费素养是高质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税务实践的应有之义。面向数字化转型,我国应当通过提升数字税费思维能力、数字税费应用能力、数字税费创新能力,准确定位数字税费素养提升目标,确立数字税费素养培育框架,全面提升征纳(缴)主体数字税费素养,在加速推进税费征管数字化转型的同时,更好地帮助纳税人缴费人享受数字技术带来的红利。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郭丽萍
我国颁布的《教师数字素养》教育行业标准为教师数字素养培育提供了基准。高职院校教师数字素养具有时代性、职业性和特殊性的特征,当前面临的现实困境是:职业技术与数字技术简单类同化,数字意识强但是行动力低;数字技术知技储备单一化,数字化学业评价实践不均衡;数字化发展内驱力不足,数字化教学研究与创新能力欠缺。高职院校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具有“四重”诉求:时代诉求——要顺应教育数字化转型赋能;框架诉求——要以职业教育特殊性为聚向靶标;技术诉求——要探索基于体系的迭代升级;实践诉求——要积极借鉴国外经验。高职院校教师数字素养提升路径是:提升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认知,强化“数字认知―职业技能”的数字意识链路;优化高职院校教师数字环境,紧密“数据平台—数字生态”的数字适应链条;完善高职院校教师综合评价,健全“数据评价—专业发展”的数字教研支撑。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亚琦
职业素养对于高职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及未来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高职学校在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方面还不尽如人意,一些学校重视技能训练而忽视职业素养的养成教育,很多高职学生也未能认识到职业素养的重要意义。为此,高职院校应将职业素养培育融入教育教学过程,营造职业素养培育真实环境,建立实现职业素养持续养成的评价制度等。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职业素养 高职学生 就业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许雷 方一鸣
企业和学校分属不同的单位类型,企业作为产业链成员,追求的是经济利润最大化。学校作为教育链成员,更加强调它的社会公益性。一味的追求经济利润就会忽视甚至损害社会利益;而片面强调社会公益性又会挫伤市场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但是,关于人才二者却存在共同的利益,产业发展需要使用和依靠人力资源,学校存在需要培养并输送人才,于是人才培养成为各方的利益平衡点。而产教联盟的出现恰恰抓住了这一点,将企业与学校两种不同类型的社会组织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生产链和教育链的联合体,目的就是通过人才的培养为企业实现利益最大化和学校人才培养最优化服务。无论是学校还是企业,关于人才的培养最终都归结在学生的职业属性培育上,这种职业属性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职业素养。因此,如何在产教联盟背景下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成为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工作。
关键词:
产教联盟 职业素养 平衡点 提升途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鑫
提高职业核心素养一直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将职业核心素养培育与专业技能培养相结合,有其外在的客观必然和内在的逻辑要求。目前已有职业院校探索了高本培养贯通、一二课堂衔接、校企合作融通等育人模式。通过分析三种模式,尝试在此基础上构建更具整体性、结构性的新模式,努力解决高职学生专业技能培养与职业核心素养培育脱节的问题,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培养提供切实可行的途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荣红
高职院校学生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和较好的职业素养,才能提升就业竞争力,在促进个人更好发展的同时,推动学校良性运转,最终满足新时代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但目前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理想模糊、职业能力不足、缺乏团队精神,个人发展和能力提升受阻,无法适应岗位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高职院校需要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把立德树人作为育人工作的主线,构建"三课堂"联动教学,实施"双学分制"考核,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培养社会所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关键词:
高职学生 职业素养 培养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丁科 李震雷
职业素养作为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关注,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对大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要构建职业素养培养的机制,寻求职业素养的策略和方法,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帮助大学生实现职业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
高职 大学生 职业素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志忠 白其安 李兴辉
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是高职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良好的职业素养是学生成功和学校发展的基础。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特点,调查了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现状,并对如何培养良好职业素养的方法和途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职业素养 培养 途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陆刚兰
本文依次从三个方面对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进行分析:对职业素养的内涵进行阐述、从企业需求的角度看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性、从高职院校的角度探讨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养成的途径。
关键词:
高职学生 职业素养 养成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秀峰
职业素养是普通人转变为职业人的首要条件,是高职学生在校期间着重培养的最主要内容。职业素养的养成目标应通过以人的发展为经度、以用人单位对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要求为纬度的职业素养分析来确定,并全面落实在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职业素养目标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校园活动、社会实践来达成,并以学校职业素养养成教育协调机构和师生考核制度作为保障。
关键词:
职业素养 养成教育 高职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