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19)
- 2023(14016)
- 2022(12535)
- 2021(12006)
- 2020(10265)
- 2019(24032)
- 2018(23961)
- 2017(47274)
- 2016(26431)
- 2015(30382)
- 2014(31039)
- 2013(30257)
- 2012(28274)
- 2011(25540)
- 2010(25730)
- 2009(23406)
- 2008(23041)
- 2007(20568)
- 2006(17770)
- 2005(15607)
- 学科
- 济(102586)
- 经济(102478)
- 管理(74047)
- 业(70410)
- 企(57562)
- 企业(57562)
- 方法(50379)
- 数学(44335)
- 数学方法(43798)
- 农(29113)
- 财(26760)
- 中国(26202)
- 学(22494)
- 业经(21426)
- 地方(21195)
- 贸(20044)
- 贸易(20040)
- 易(19450)
- 农业(19130)
- 理论(18241)
- 制(18156)
- 务(16851)
- 财务(16776)
- 财务管理(16740)
- 技术(16308)
- 和(16280)
- 企业财务(15808)
- 环境(15620)
- 教育(15405)
- 银(15217)
- 机构
- 学院(377171)
- 大学(372107)
- 管理(147689)
- 济(146453)
- 经济(143014)
- 理学(128062)
- 理学院(126592)
- 管理学(124287)
- 管理学院(123631)
- 研究(122500)
- 中国(89819)
- 京(79018)
- 科学(77758)
- 财(66974)
- 所(62614)
- 农(62287)
- 研究所(57100)
- 业大(57086)
- 中心(56100)
- 江(56054)
- 财经(53649)
- 范(50686)
- 师范(50264)
- 北京(49993)
- 农业(49133)
- 经(48592)
- 州(45782)
- 技术(44374)
- 院(43992)
- 经济学(42877)
- 基金
- 项目(252507)
- 科学(196837)
- 研究(187785)
- 基金(179119)
- 家(154565)
- 国家(153202)
- 科学基金(130918)
- 社会(113363)
- 社会科(107175)
- 社会科学(107145)
- 省(101256)
- 基金项目(95772)
- 教育(89111)
- 自然(85942)
- 划(84670)
- 自然科(83830)
- 自然科学(83806)
- 自然科学基金(82272)
- 编号(80516)
- 资助(75026)
- 成果(65856)
- 重点(56573)
- 部(55914)
- 课题(55803)
- 发(53831)
- 创(51991)
- 项目编号(48488)
- 科研(48281)
- 创新(48271)
- 大学(47729)
- 期刊
- 济(158541)
- 经济(158541)
- 研究(108321)
- 中国(69631)
- 学报(57949)
- 农(55924)
- 科学(52844)
- 管理(50807)
- 教育(50517)
- 财(50303)
- 大学(43244)
- 学学(40458)
- 农业(38640)
- 技术(35258)
- 融(31088)
- 金融(31088)
- 业经(26907)
- 财经(25323)
- 经济研究(24861)
- 经(21479)
- 问题(21048)
- 图书(19926)
- 业(19793)
- 技术经济(18548)
- 理论(18381)
- 科技(17217)
- 实践(16992)
- 践(16992)
- 版(16984)
- 商业(16834)
共检索到5407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章顺来 王桂芳
面对就业竞争压力加剧、社会职业不断发展变化的复杂形势,高职院校学生择业时在职业认知、自我职业特征认知、职业决策、职业理想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心理偏差。高职院校应从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观和职业意识、强化择业与就业指导、搭建通畅的择业与就业信息平台、建立开放的高职教育模式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择业的自主性、科学性、适合性和就业的成功率。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择业心理 职业选择 就业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左春雨
采用自编的《高职大学生择业心理调查问卷》对天津市某高职院校1036名在校大学生的择业心理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揭示了不同群体高职大学生在择业前景认知、择业影响因素、择业心理准备、择业心理倾向四个方面的现状与群体差异性特点,并根据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高职院校建立常态择业心理指导教育的建议。
关键词:
高职大学生 择业 群体差异性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骞
受挫心理是高职生常见的情绪问题,对其心理健康成长具有消极影响。学业成绩、与人交往、环境改变以及就业压力等因素都能引发高职学生的挫折感。对高职生实施受挫教育,可通过传授受挫心理的调适方法和技术,创设和谐的心理氛围与实践平台,设置合理的挫折目标,利用榜样增强自信心,开展缓解心理压力辅导等措施促进高职生心理健康成长。
关键词:
高职学生 受挫心理 心理健康 高职院校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金莲
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2011级高职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从总体心理健康状况、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家庭所在地及专业等维度进行统计,分析和讨论了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
高职院校学生 心理健康 调查分析 对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炜
通过对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发现女大学生由于社会、家庭以及自身因素,在交往、学习、恋爱、就业等方面出现不同心理问题。针对这种现状,高职院校应采取相应策略:树立正确信念、提高心理素质,营造校园文化、改善心理环境,拓宽咨询途径、加强心理疏导。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女大学生 心理问题 心理疏导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韩丽春
大学生的恋爱问题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从高职大学生恋爱的动机及特点两方面对恋爱心理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对策。
关键词:
恋爱动机 恋爱特点 教育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远 李林 匙静
本文试图研究当代大学生择业的主观心理因素及职业价值观,一方面使大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在职业选择中做出合理选择。另一方面,希望为学校、社会等就业指导机构提供借鉴,使其以更具体合理的方式指导大学生就业。
关键词:
大学生择业 主观心理因素 择业效能感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冯国凡
以人为本的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告诉我们,要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水平,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必须分析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多种方式,有效解决高职在校学生的心理问题。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施章清 孙昕怡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白文龙
从就业心理的社会母系统分析、就业心理子系统结构分析和就业心理维度归因分析对社会关注的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进行了全面剖析,指出内外两条改善途径。
关键词:
就业心理 母系统 结构分析 归因分析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成晓丽 苏淼
随着就业竞争压力的日趋增大,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心理问题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的各类就业心理问题,包括焦虑、自卑、自傲、依赖、挫折、从众和矛盾心理等,并对造成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社会原因、学校原因、家庭原因以及大学生自身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 心理教育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琳庆
健康的人际交往心理,是大学生健康发展、充分发挥个人才能、顺利渡过大学生活的重要保证。本文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不良心理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的思路与对策,以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
关键词:
人际交往 不良心理 对策研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卜建华 潘云梦 张宗伟
当前,我国校园欺凌现象频繁发生,且呈现出欺凌类型多样化、欺凌对象弱势性、欺凌行为残暴化、欺凌影响广泛化以及欺凌原因日益多元化等态势,给涉事学生及其所在家庭、学校乃至整个社会带来了严重危害。学生心理发育不成熟是引发校园欺凌现象的个体因素,不恰当的教养方式是引发学校校园欺凌现象的家庭因素,纷繁复杂的外界环境是引发学校校园欺凌的社会因素。预防学校校园欺凌现象应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建立学生心理支持系统;给予恰当的家庭教养方式,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氛围;积极开展学校安全教育,着力净化社会整体风气。通过学生自身、家庭
关键词:
校园欺凌 学生行为 心理分析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宗传军 张颖 马彩霞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在校生规模的迅速膨胀及毕业生就业压力的日益增大,致使大学生的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需求之间的冲突愈演愈烈,在不少学生中产生了较大的心理落差。本文采用自编的大学生心理落差调查问卷,并以此作为测量工具,分析相关调查数据,对大学生心理落差产生的相关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应对之策。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落差 因素分析 对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赵平
大学生的择业经验缺乏、决策盲从行为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的不容忽视的原因,也是就业指导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问题主要可以采取以下对策:第一,拓宽信息渠道,健全信息体系;第二,利用校园网和人才市场,建立职业决策网络———市场实验系统,打造一个积累经验、训练能力的平台;第三,加强心理咨询,消除大学生的自卑心理,培养其自信心。
关键词:
大学生 择业 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