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90)
2023(15697)
2022(13230)
2021(12477)
2020(10312)
2019(23585)
2018(23140)
2017(43950)
2016(24266)
2015(27412)
2014(27360)
2013(26621)
2012(24200)
2011(21375)
2010(21602)
2009(19418)
2008(19017)
2007(16977)
2006(14927)
2005(13177)
作者
(66991)
(55641)
(55350)
(52562)
(35423)
(26509)
(25087)
(21702)
(21066)
(20168)
(19033)
(18637)
(17680)
(17505)
(16883)
(16877)
(16636)
(16625)
(15892)
(15810)
(13840)
(13732)
(13354)
(12732)
(12718)
(12470)
(12405)
(12286)
(11051)
(11046)
学科
(93342)
经济(93232)
(92115)
管理(83262)
(82844)
企业(82844)
方法(41528)
数学(32155)
数学方法(31775)
业经(31244)
(30724)
(28613)
中国(25493)
技术(23427)
农业(21776)
理论(21611)
(21241)
财务(21179)
财务管理(21158)
企业财务(20036)
(18485)
地方(18222)
(18023)
(16572)
(16463)
(15661)
教育(15632)
(15517)
贸易(15501)
(15024)
机构
学院(338694)
大学(328318)
管理(137537)
(129677)
经济(126807)
理学(118635)
理学院(117378)
管理学(115568)
管理学院(114952)
研究(103021)
中国(78581)
(70276)
科学(63807)
(59955)
(52632)
(51517)
(50448)
业大(48716)
财经(47660)
中心(47253)
研究所(45602)
北京(44186)
(44014)
师范(43675)
(43340)
(42042)
技术(41370)
农业(41034)
(37911)
经济学(37117)
基金
项目(226949)
科学(179889)
研究(174290)
基金(161014)
(137765)
国家(136432)
科学基金(119406)
社会(107388)
社会科(101566)
社会科学(101542)
(93031)
基金项目(86070)
教育(82173)
自然(76274)
(75933)
自然科(74534)
自然科学(74520)
编号(74051)
自然科学基金(73219)
资助(64569)
成果(59025)
(51709)
课题(51650)
重点(50387)
(49143)
(49117)
创新(47309)
项目编号(45703)
(43783)
(43143)
期刊
(147142)
经济(147142)
研究(98436)
中国(70901)
管理(55295)
教育(51969)
(49464)
(47803)
学报(46939)
科学(44909)
大学(36727)
技术(35691)
农业(34852)
学学(34078)
业经(27286)
(26965)
金融(26965)
财经(23036)
经济研究(21933)
(20312)
(19770)
问题(18581)
技术经济(18246)
科技(17837)
职业(17763)
图书(17724)
现代(16521)
理论(15850)
商业(15403)
(15366)
共检索到5000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应金萍  应晓红  
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学生工作的发展在对象、目标、价值、动力等方面具有一致性。但也存在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系统性与高职学生工作的割裂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高度与高职学生工作人员低位的反差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主体性与高职学生工作的边缘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宽泛性与高职学生工作资源的短缺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长期性和高职学生工作的短视性等问题。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和学生工作发展对接可以通过"三课堂"联动、项目运作、师资融合等方式来实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德才  
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强。地方高校作为推动地方社会发展和经济进步的重要力量,其人才培养模式需要配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做出新的配套调整。但是,目前,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尚存在诸如目标不明确、定位模糊、课堂教学与市场需求脱节严重等问题,导致培养的人才无法实现与地方社会发展的有效对接。而书院制的创新创业通识教育与第二课堂创新创业实践的有机结合为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搭建了很好的平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缪顾贤  赵秀芳  
本文以高职电商专业为例,以浙江省电商学科竞赛为依托,针对浙江省高职院校相关专业参赛师生进行广泛调研,分析高职电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困境,结合当前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等职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先进理念,通过构建"赛创融合"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搭建校政行企协同育人的"众创空间"平台,探索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电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新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马艳丽  池瑜莉  
近些年,校企协同已受到越来越多院校与企业的重视,成为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趋势。同时,校企协同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在价值取向、时代要求、文化认同等方面高度契合,这为院校与企业协同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供了可能。然而,目前校企协同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还面临着一定的现实困境,包括校企未能共同构建教学体系、校企未能共同参与培养过程、校企协同培养的评价标准亟待完善以及校企协同培养的各项保障制度亟待完善。对此,院校与企业还需共同构建教学体系,共同参与培养过程,同时完善协同培养的评价标准与各项保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员明  
在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是推动知识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通过对不同领域认识的调查并进行卡方检验发现,不同社会群体对创新、创业或就业在教学内容中所占比重存在明显差异。做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应该构建科学合理的知识体系、完善教学文件等规章制度、注重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格、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林琳  
基于区域经济发展、开展与区域经济对接的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不仅是新常态时代的要求,更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与区域经济转型的内在需求。在深入分析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对接区域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的基础上,以大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重新审视区域经济对接视角下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育的现状及问题,透彻分析根本原因,进而从人才培养的目标、教学内容和课程、管理和评估制度、教学方式和方法等多方面深入论述了基于区域经济对接,构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与路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淳艳丽  代加雷  
随着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深入推进,愈来愈多的大学生投身到创新创业当中。然而,由于法律意识的淡薄,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往往遭遇各种法律风险。法律风险防范意识及能力是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必须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法律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政府、高校与社会应通力合作,完善法制保障、补齐教育短板、健全帮扶机制,为大学生创业筑牢法律风险的防护网,最终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实效。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林舒   卓琳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兴盛,旅游管理成为热门专业,目前的市场对于具有一定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的优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需求旺盛。要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竞争力,强化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至关重要。“互联网+”背景下,旅游管理领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也要求在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培养中,不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升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素养。文章就“互联网+”下的旅游行业发展需要进行分析,探讨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具体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娟莉  
调查显示,当前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不高,主要源于高职院校主要是从教育管理者和教育实施者的角度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却忽视了学生这一学习主体。借鉴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为用户服务的观点和第四代评价理论由利益相关者共同开展教学评价的观点,从服务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视角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进而提出以服务学生需求和关注学生评价为中心的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策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光明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如何有效提升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也随之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调研了杭州6所高职院校280名师生,针对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提升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对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莹莹  甘黎黎  黄雅婷  
以知识密集、跨界融合、快速迭代、高速增长为特征的新产业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供给存在严重的不匹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不匹配与着眼于"规格"的人才市场需求;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不匹配与着眼于"专业"的人才市场需求;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不匹配与着眼于"课程"的人才市场需求。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有效推进有四种逻辑样态,即"分析预测""需求引领""主动跟进"与"深度融合"。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何根海  谭甲文  
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为重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范琪羚  
高职的主要职责是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基础,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也是高职院校的内在需求。因此文章将简要分析目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造成问题的原因,并从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方式等多方面构建科学合理的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帮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海艳  唐礼智  
乡村振兴战略对中国农村的发展至关重要,农村的产业发展决定了农村经济的繁荣度。面对农村技术落后与人才流失较大等现状问题,应以培养农村创新创业型人才为核心,注重农业技术的开发与运用,引导农户掌握多种技术手段,加强农业型人才的引进力度,建立相关补助和激励政策,全面整合教育培训资源、提升农业经费投入力度,勇于创业创新,融合多渠道、多策略驱动乡村振兴。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怡  
我国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除具备用人单位需要的基本能力外,还应具备创新创业能力。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上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而提出了优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