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53)
2023(14215)
2022(12206)
2021(11720)
2020(9813)
2019(22505)
2018(22281)
2017(41391)
2016(23955)
2015(27073)
2014(27273)
2013(25895)
2012(23585)
2011(21356)
2010(21303)
2009(18461)
2008(17707)
2007(15396)
2006(13309)
2005(11433)
作者
(67521)
(55770)
(55384)
(52872)
(35340)
(26997)
(25252)
(22050)
(21453)
(19962)
(19094)
(18640)
(17579)
(17564)
(17496)
(17317)
(17114)
(16756)
(15949)
(15925)
(14216)
(13837)
(13494)
(12740)
(12643)
(12541)
(12472)
(12236)
(11310)
(11169)
学科
(80911)
经济(80825)
管理(60834)
(57502)
(47475)
企业(47475)
方法(39684)
数学(34669)
数学方法(34258)
中国(27981)
教育(24304)
(22344)
(21369)
(20652)
理论(18355)
业经(18145)
地方(16143)
技术(16003)
(15349)
贸易(15344)
农业(14990)
(14903)
(13934)
(13189)
财务(13124)
财务管理(13107)
(12853)
环境(12797)
教学(12650)
企业财务(12445)
机构
学院(325052)
大学(324793)
管理(121912)
(116060)
经济(113311)
研究(109388)
理学(107323)
理学院(105986)
管理学(103834)
管理学院(103264)
中国(71973)
科学(71794)
(70488)
(56356)
(55612)
业大(52726)
(51812)
研究所(51624)
师范(51270)
(50499)
中心(47857)
(47070)
北京(44678)
农业(44652)
技术(43017)
教育(41900)
财经(41825)
师范大学(41792)
(39483)
(38239)
基金
项目(229776)
科学(180467)
研究(169676)
基金(161858)
(142644)
国家(141307)
科学基金(119838)
社会(102338)
社会科(96656)
社会科学(96632)
(93298)
基金项目(86812)
教育(86556)
(80443)
自然(79574)
自然科(77717)
自然科学(77693)
自然科学基金(76301)
编号(71783)
资助(66108)
成果(58568)
重点(53314)
课题(52751)
(51223)
(49499)
(48472)
创新(44792)
科研(44081)
教育部(44012)
项目编号(43475)
期刊
(117694)
经济(117694)
研究(96508)
教育(71240)
中国(66845)
学报(57130)
科学(49430)
(49200)
大学(43034)
管理(41310)
学学(39370)
(35963)
农业(34359)
技术(32957)
职业(20895)
(20038)
金融(20038)
业经(19977)
财经(19629)
经济研究(19180)
(17551)
(16772)
科技(16565)
图书(16127)
问题(15535)
(15281)
业大(15204)
(14839)
论坛(14839)
技术经济(14045)
共检索到4569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肖贻杰  
问卷调查及因素分析表明,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由职业能力、自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应聘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五个维度构成;对就业能力影响较大的学校教育因素主要是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实习和实训教学环节以及专业设置;职业能力、自主能力、创新创业能力是高职教育对学生影响较大且学生较为欠缺的就业能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季俊杰  
研究发现,高职学生就业能力主要受到专业知识与技能、人际交往能力、择业动机与心理、身体素质、家庭社会资本、学校品牌与就业支持等9项因素的影响。它们又可分为个体因素、个人环境、外部环境三类。其中,个人因素对就业能力所占总权重最高(55%),个人环境次之(29%),外部环境最低(16%)。藉此可以对当前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和社会支持体系进行改革。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庞映平  王丽娟  梁正席  岳文喜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与高职院校自身发展乃至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而高职大学生就业又与高职大学生职业素质、高职院校对就业能力的重视程度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针对当前高职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要花大力气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拓展高职大学生的职业素质,加强职业指导,不断拓宽就业渠道,为更多高职大学生的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戴艳  周强  
基于相关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模型,采用因子分析法,探讨了高职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结构,旨在为高职体育专业学生开展职业教育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高职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的结构由知识技能、个人能力、行动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和社会意识等6个维度构成。此外,针对性地对高职体育专业学生进行职业教育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婵  
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较为突出,其就业率明显低于普通高等院校。同时,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管理与评价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亟待解决。结合工作经验,对当前高职院校教育管理的模式、管理效果、管理水平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基于就业能力提升的角度探讨了提升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水平的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之东  张雪荣  
现阶段,我国企业正进行着新一轮调整变革,企业的发展变化必定会引起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与就业素质内涵的拓展与重新界定。从调研结果来看,目前高职教育培养模式还不能完全适应企业人才需求。高职教育应尽量做到培养目标、学生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与企业的发展相吻合,应把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放到首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秀  庄西真  
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其就业能力成为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值得关注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之一。文章基于CareerEDGE模型对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结构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结构模型。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束梅玲  
职业院校就业能力的培养关系到职业院校的办学质量,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文章对IT类学生职业能力构成要素进行系统分析,针对高职院校IT类学生就业能力综合测试数据,分析就业能力纵纬度因素与横纬度因素,构建IT类学生就业能力模型,从而廓清了就业能力的培养途径,给出了将IT类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基本方略,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全方位提升就业能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庆文  
课题组对采取问卷方式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双师型"教师的授课质量和课外就业帮助、参加企业顶岗实训、参加协会活动、召开就业知识讲座等均能促进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因此,高职院校应采取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加强校内外尤其是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顶岗实训机会,以及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等措施,切实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娟  张耀华  
徐娟、张耀华在《高教发展与评估》2017年第1期中撰文,基于对东中部地区18所高职院校和35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许艳丽  刘晓莉  
"互联网+"跨界融合的特质必将催生一批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对技术技能人才产生一系列新的用人需求。作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供给侧,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以满足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时代人才需求,直接关乎到高职院校充分就业目标的顺利实现和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基于"互联网+"时代特征构建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模型,高等职业教育需要通过强化信息素养教育、培养互联网跨界融合思维、加强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等途径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陶启付  
对高职院校而言,培养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不是仅靠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就能完成的,还要重视其个性发展、情操陶冶、文化熏陶等。本文基于人文素养探析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解析人文素养对就业能力的影响,从就业能力的教育过程和环境熏陶过程,寻找培养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途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黎明  倪焕敏  
行业性高职院校是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基地和摇篮。本文分析了行业性高职院校加强就业能力培养工作的重要性,根据行业性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工作的现状,提出建立科学的就业能力培养与评价体系、创品牌显特色,获得优势资源的聚焦;引企业深合作,构建校企合作的利益链等加强行业性高职院校就业能力培养的对策和建议,旨在缓解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而行(企)业高技能型人才紧缺的结构性矛盾。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郑月波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存在一定的不足,具体则表现为部分高职大学生就业信心不足、基本工作能力存在弱化的趋势、社会实践能力相对缺乏以及心理调适能力不高等。高职院校需要将强化大学生就业能力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作来看待,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静华  
选择行业性高职院校这一对象,从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为出发点,以社团的发展过程为主线,分析了这一类院校中专业型社团的特点及其在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过程中的作用。提出优化专业型社团管理,组建就业服务类机构;加强社团活动指导,凸显行业要素;创新社团活动模式和"浸"入能力培养要求;积极探索依托企业学院建立专业型社团的新模式,挖掘其在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中的途径等发展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