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61)
2023(11307)
2022(9699)
2021(8688)
2020(7638)
2019(17280)
2018(16513)
2017(31657)
2016(18155)
2015(20927)
2014(21078)
2013(20276)
2012(18919)
2011(17079)
2010(17106)
2009(15548)
2008(15301)
2007(13863)
2006(11713)
2005(10209)
作者
(54819)
(45942)
(45897)
(43554)
(29010)
(22340)
(20988)
(18127)
(17197)
(16400)
(15551)
(15458)
(14891)
(14425)
(14419)
(14307)
(14280)
(13632)
(13327)
(13210)
(11747)
(11336)
(11233)
(10514)
(10382)
(10321)
(10170)
(10161)
(9409)
(9278)
学科
(73659)
经济(73577)
管理(50677)
(49666)
方法(40307)
(39942)
企业(39942)
数学(36600)
数学方法(36298)
(20062)
(19220)
中国(19088)
(15372)
贸易(15372)
(15231)
(14942)
业经(14720)
(13165)
农业(13160)
财务(13145)
财务管理(13113)
技术(12976)
地方(12685)
企业财务(12511)
理论(11945)
(11866)
环境(10463)
(10215)
金融(10213)
(10213)
机构
学院(266947)
大学(261906)
(105779)
经济(103707)
管理(98506)
理学(86840)
理学院(85824)
研究(85297)
管理学(84254)
管理学院(83797)
中国(60989)
科学(55492)
(53580)
(52869)
(46945)
业大(45178)
(44514)
农业(42579)
研究所(41031)
中心(39677)
(39392)
财经(38965)
(35623)
(33765)
技术(33648)
经济学(33475)
师范(33264)
北京(32667)
(31277)
经济学院(30867)
基金
项目(184063)
科学(144225)
基金(132455)
研究(129767)
(117639)
国家(116625)
科学基金(99032)
社会(81429)
社会科(77218)
社会科学(77192)
(74963)
基金项目(70929)
自然(66196)
自然科(64757)
自然科学(64732)
教育(64337)
自然科学基金(63653)
(63244)
资助(54392)
编号(52872)
重点(42478)
成果(41504)
(41198)
(39245)
(38853)
课题(37889)
创新(36383)
科研(36383)
计划(35378)
大学(35218)
期刊
(103655)
经济(103655)
研究(68321)
中国(49523)
学报(49430)
(45520)
科学(41516)
(36609)
大学(36174)
教育(34931)
学学(34445)
管理(31806)
农业(30603)
技术(24323)
(20267)
金融(20267)
财经(19957)
经济研究(17863)
(17087)
业经(16988)
(16914)
问题(14565)
(13784)
职业(13481)
技术经济(13226)
业大(12666)
统计(12468)
商业(12393)
(12386)
科技(12293)
共检索到3664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庆文  
课题组对采取问卷方式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双师型"教师的授课质量和课外就业帮助、参加企业顶岗实训、参加协会活动、召开就业知识讲座等均能促进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因此,高职院校应采取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加强校内外尤其是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顶岗实训机会,以及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等措施,切实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季俊杰  
研究发现,高职学生就业能力主要受到专业知识与技能、人际交往能力、择业动机与心理、身体素质、家庭社会资本、学校品牌与就业支持等9项因素的影响。它们又可分为个体因素、个人环境、外部环境三类。其中,个人因素对就业能力所占总权重最高(55%),个人环境次之(29%),外部环境最低(16%)。藉此可以对当前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和社会支持体系进行改革。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建武  崔惠斌  
作者针对影响即将毕业大学生保留工资的性别、户籍、技能、生活费用等因素提出假设,建立即将毕业大学生的保留工资模型,通过实证对假设进行检验。发现户籍制度和性别对保留工资的影响通过了检验,而较低的技能水平和较低的月生活费用对保留工资影响呈负相关关系。最后根据检验结果提出了相关的政策涵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培明  胡芳  张智敏  
在阐述了就业能力概念的基础上,从学生基本信息,学生在订单式培养模式下对自身就业能力的评价,以及作为培养学生就业能力载体的课程设置特别是实践教学课的基本情况等几个方面出发,对武汉地区有代表性的三所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在校学生和教师进行抽样调查,运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目前高职院校订单式培养模式下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机制尚不健全,能力培养的价值取向有待提升,实践教学体系尚不完善,职业观教育意识淡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纯  周丽  
通过对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部分学生问卷调查以及对毕业生和专家进行访谈等实证研究,力图从社会、酒店、学校及毕业生个人等方面来找出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社会方面因素主要是父母建议以及社会认同;酒店方面最主要因素是酒店的发展空间;学校方面主要因素是教学质量、课程设置以及学校知名度;毕业生方面主要是个人的沟通能力等因素会影响毕业生就业质量。同时就如何提高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就业质量问题给出意见和建议,期望有利于指导实践教育。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肖贻杰  
运用交叉分析等方法,从创业能力与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学校教育因素等的相关性角度对高职学生创业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性别的高职学生创业能力存在显著差异,高职学生的创业兴趣、创业认知、创业态度均与创业能力呈显著相关关系;家庭所在地、家庭人均年收入与高职学生创业能力的强弱存在显著关系;创业课程、创业培训、创业活动、创业氛围等都与高职学生创业能力的强弱存在显著关系。要提高创业能力,高职学生自身要提高创业认知、增强创业兴趣,家庭要支持学生创业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学生经济帮助,高职院校要加强创业教育、营造创业氛围、加强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娟  张耀华  
徐娟、张耀华在《高教发展与评估》2017年第1期中撰文,基于对东中部地区18所高职院校和35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朱国玮  黄珺  
运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和调查法分别对用人单位、应届毕业生进行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用人单位与应届毕业生对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的认知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也是出现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缺失和用人单位招聘困境的根本原因。创新教育理念、采用复合的培养方式、加强就业能力的跟踪测评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石庆华  尹涵  
从就业准备视角研究发现,职业探索准备和教育投入准备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成功有着显著帮助,而物质辅助准备的影响很弱;职业探索准备和教育投入准备与大学毕业生就业满意绩效呈倒U型关系,这主要受大学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传统观念影响,而物质辅助准备与就业满意绩效的关系不显著。提升大学毕业生就业效果关键在于大学生自身就业能力的提升、企业转变用人观念以及更好发挥学校作为大学生走向社会的助推器功能。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韩春光  许艳丽  
基于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库,采用美国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从就业起薪、稳定性和工作满意度维度,揭示高职学生就业问题核心,探寻其中的原因和规律。研究表明,虽然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起步年薪、获得福利保障、专业与岗位相关度和稳定度有所增长,但是专业对口率和学生的满意度没有显著改善;虽然投递简历数、面试邀请数和求职总花费等都对获得稳定的工作有帮助,但是其中性别、家庭状况和父母的发展因素对高职毕业生获得稳定和发展前景的工作产生影响。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质量的策略在于,统筹推进类型、层次、专业结构的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提升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的匹配度;实施多种政策工具,引导高职毕业生到与专业对接紧密的行业就业、基层就业和中小企业就业;实行毕业生人力资本补偿收益机制和保障机制,关心毕业生在基层的职业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之东  张雪荣  
现阶段,我国企业正进行着新一轮调整变革,企业的发展变化必定会引起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与就业素质内涵的拓展与重新界定。从调研结果来看,目前高职教育培养模式还不能完全适应企业人才需求。高职教育应尽量做到培养目标、学生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与企业的发展相吻合,应把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放到首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吕建强  
结合大数据抓取与距离计算法检视工业4.0时代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与雇主期望之间的差异,研究发现,高职学生就业能力供需差距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能力要素方面,呈现需求高阶化与供给常规化之间的差距,高职学生明显欠缺数字能力、创新能力、复杂思维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等工业4.0亟须的高阶能力;二是能力维度方面,呈现需求多维化与供给单一化之间的差距,高职学生在学习能力、技术能力和社会能力三个维度上与雇主需求差距较大;三是能力结构方面,呈现需求体系化与供给零散化之间的差距,高职学生具备的“散装”技能与雇主期望的“技能集”存在差距。建议从创新产教融合育人机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完善劳动力市场信息、加强技能对话,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持续升级技能等方面加以应对。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蔡瑞林  王彦  
本文在文献研究基础上,构建了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模型,并通过对常州高职园区顶岗实习学生的问卷调查,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个体因素、用人单位因素5个因素和18个指标的影响权重。结论显示: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问题不在于能否就业,而在于缺乏就业的自主性,为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特别是提高就业质量提供了有效参考。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黄秋明  
以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从2003年到2005年3年毕业生就业状况为背景,以调研和统计数据为分析依据,从社会经济发展宏观层面和学校内部微观层面上探讨高职毕业生就业率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改善学校就业工作的建议策略,对上海地区的高职院校制定与调整自身的就业指导工作方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宋齐明  
基于毕业生追踪调查,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现状和影响因素。研究将就业能力指标分为知识掌握、认知性技能、组织胜任技能、职业态度四个维度,通过数据分析发现,相较于其他能力,毕业生认为高校对学生认知性技能的培养更为欠缺;就学科差异而言,工科类学生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评价偏低;课外支持因素对各类就业能力的培养都有着突出的影响,而课程和教学因素只对知识掌握方面有较强的作用;实习效果和学生投入因素亦不同程度地影响就业能力培养,并且实习效果不佳是工科类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不足的重要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