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40)
2023(13975)
2022(12213)
2021(11555)
2020(9712)
2019(22196)
2018(21726)
2017(41968)
2016(23552)
2015(26535)
2014(26592)
2013(25606)
2012(23518)
2011(21245)
2010(21109)
2009(18756)
2008(18046)
2007(15651)
2006(13672)
2005(11648)
作者
(68148)
(56474)
(55859)
(53328)
(35934)
(27101)
(25406)
(22279)
(21495)
(20245)
(19081)
(18927)
(17881)
(17719)
(17559)
(17458)
(17383)
(16874)
(16178)
(16012)
(14327)
(13782)
(13706)
(12905)
(12738)
(12718)
(12555)
(12390)
(11365)
(11346)
学科
(83650)
经济(83554)
管理(65553)
(61654)
(50410)
企业(50410)
方法(39544)
数学(34624)
数学方法(34170)
(24542)
中国(22603)
(22283)
(19567)
业经(18917)
(17266)
贸易(17262)
地方(16995)
(16791)
农业(16366)
理论(15490)
技术(15431)
(14829)
环境(13984)
(13967)
财务(13903)
财务管理(13883)
教育(13816)
(13436)
(13328)
企业财务(13140)
机构
学院(327323)
大学(321018)
管理(127371)
(123094)
经济(120296)
理学(111317)
理学院(110052)
管理学(107991)
研究(107858)
管理学院(107448)
中国(77302)
科学(70516)
(68094)
(58785)
(55385)
(54827)
业大(53432)
研究所(50519)
中心(48535)
(47406)
农业(46582)
财经(44746)
(43163)
师范(42661)
北京(42636)
(40793)
技术(40397)
(39156)
(38782)
经济学(35511)
基金
项目(229218)
科学(178574)
研究(166254)
基金(163084)
(143605)
国家(142359)
科学基金(121161)
社会(101024)
社会科(95576)
社会科学(95551)
(92166)
基金项目(87342)
自然(81300)
自然科(79357)
自然科学(79334)
教育(78679)
自然科学基金(77887)
(77770)
编号(69776)
资助(67198)
成果(55550)
重点(51810)
(49646)
课题(48870)
(48811)
(48028)
创新(44523)
科研(44130)
大学(42539)
计划(42474)
期刊
(129636)
经济(129636)
研究(91644)
中国(60308)
学报(56439)
(52453)
科学(49373)
教育(44717)
管理(43997)
大学(41711)
(39479)
学学(39414)
农业(36402)
技术(29296)
(25743)
金融(25743)
业经(22677)
经济研究(21036)
财经(20617)
(18340)
(17531)
科技(16949)
问题(16896)
图书(16207)
(15576)
理论(15099)
业大(15072)
职业(14711)
技术经济(14620)
商业(14084)
共检索到4604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潘春胜  
对杭州4所高职院校788名学生为样本的调查表明,高职学生专业承诺、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倦怠之间具有内在的关系。数据显示高职学生厌学情况比较严重,特别是大二阶段的学生;高职学生学业倦怠情况在学科之间有比较明显的差异,文科学生厌学情况尤为明显。要重视高职学生学业倦怠情况,关注大二学生群体,注重课程设置改革,提升他们学业成就感。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顾月琴  吴涛  
学习倦怠在高职学生中普遍存在,其原因主要有社会环境影响、学业压力过重、个体自身因素等。学习倦怠不仅影响学习就业,而且有害身心健康,因此,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可;改善学习环境,激发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健全学生人格,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消除高职学生学习倦怠,激发他们积极乐观地对待学习生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朱静  
高职生在学业中表现出缺乏学习热情、思维效率降低、注意力不集中、学习目标缺失、学习动力不足等学业倦怠现象,本文通过优化认知结构,重新定位目标,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习动力,改变教学模式,培养学习意志力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策略,帮助他们应对学业心理倦怠,以促进高职生的学业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山平  
研究发现,当前高职生普遍存在着学习倦怠现象。为降低高职生学习倦怠水平,建议采取以下五方面对策:对高职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提高其专业承诺水平;增强高职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删减理论课,增加实训技能课,开发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实行以学生为主体的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严格学生管理,改革考试内容和方法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高军  吴胜红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涛  
文章分析了我国高职院校学习倦怠的现状,分析了学习倦怠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高职院校依托"创新创业大赛"进行教学改革的对策建议:构建多元评价体系,提升学生成就感和专业认同感;构建现代教学育人体系,提高教学内容实践性;构建高水平竞赛和实训平台系统,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构建校企合作新模式,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期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洪峰  段樱珊  
文章通过对来自5所在京高校的12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082份),探求大学生心理资本对学业倦怠的影响及其作用路径。结果显示:心理资本、积极情绪均与学业倦怠的三个维度——情绪低落、行为不当和成就感低显著负相关;积极情绪在心理资本和学业倦怠各维度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凌霞  
当前大学生的学习状况不容乐观,存在着逃课、沉迷网络游戏、考试作弊、荒废学业等现象。面对大学生消极对待学业的状况,文章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对大学生的学习倦怠成因进行了分析,并从学习倦怠的三个维度上寻找缓解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策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肖艳双  徐大真  
采用学习倦怠问卷对705名高职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高职生轻度倦怠的检出率为28.94%,中度倦怠的检出率为17.02%,高度倦怠的检出率为7.94%,学习倦怠的累积检出率为53.9%;总体来说,学习倦怠在性别、学校、独生与否、家庭居住地、学习成绩、选择专业上存在显著差异。基于此,高职院校应根据学习倦怠检出率及各统计变量的差异,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的学习倦怠状况进行干预,从而构建良好的高职学习氛围,提高学习效率。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丽欣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高职生的学习倦怠情况。调查结果表明:高职生的学习倦怠主要表现为行为不当和成就感低;在学习倦怠的各因子及总分上发现了不同地域、是否独生和年级的显著差异。建议高职院校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提高学生学习动机,加强专业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胜红  眭国荣  高军  
大学生学业倦怠问题历来是高等教育研究的焦点之一。本研究以1470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方法,探讨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学业倦怠的关系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大学生学业倦怠水平总体偏高(M=3.18,SD=0.48);大学生学业倦怠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和高中层次差异(t=2.107,t=-2.89,p0.05);社会支持与学业倦怠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学业倦怠具有良好的预测作用,社会支持的三个变量(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对学业倦怠的预测量分别为11%、18.6%和33.6%。这表明,通过完善社会支持系统、提升社会支持水平,能有效降低大学生的学业倦怠水平。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孟静  
目前,高职教育已经撑起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建设一支健康、有活力的高职教师队伍尤其重要。目前,由于心理、社会等因素的影响,高职教师成了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要缓解高职教师的职业倦怠,既需要建立良性的社会支持系统,也需要个体加强心理自我调适。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谢利苹  
在当前社会竞争日益加剧、学习压力逐渐增加的情况下,大学生学习倦怠现象不容忽视,运用积极心理学理念来分析大学生的学习心理、缓解学习倦怠现象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理论背景,通过对被试的学习倦怠测试,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学习倦怠的表现和原因,并利用积极心理学提出了从自我认识、情绪体验、应对挫折和反思性观察4条途径来缓解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对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欢玉  雷群泌  
新时代,人才代表着新的生产力,职业技术人才虽然从事较多基础岗位工作,但是其个人价值的发挥更为直接。文章主要分析了在人才经济背景下,湖南省衡阳市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的具体表现,以及造成这些职业倦怠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以促进高职院校对教师的关注,激发教师积极向上的工作状态。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丁银军  
本文通过研究高职计算机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分析职业倦怠形成原因,探讨应对计算机教师职业倦怠的策略,以提升高职计算机教师的专业素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