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33)
- 2023(10277)
- 2022(8572)
- 2021(8024)
- 2020(6588)
- 2019(15300)
- 2018(14995)
- 2017(28440)
- 2016(15902)
- 2015(18662)
- 2014(19154)
- 2013(17934)
- 2012(16722)
- 2011(15398)
- 2010(15926)
- 2009(14141)
- 2008(13756)
- 2007(12480)
- 2006(11307)
- 2005(10482)
- 学科
- 济(67619)
- 经济(67525)
- 管理(38888)
- 业(36706)
- 企(29330)
- 企业(29330)
- 方法(25618)
- 中国(22698)
- 数学(21683)
- 数学方法(21072)
- 地方(19860)
- 农(18914)
- 业经(16397)
- 理论(13937)
- 制(13045)
- 农业(12608)
- 学(12297)
- 教育(11801)
- 财(11677)
- 银(11629)
- 融(11624)
- 金融(11622)
- 银行(11618)
- 行(11363)
- 发(11146)
- 技术(11060)
- 贸(11058)
- 贸易(11045)
- 地方经济(10729)
- 易(10615)
- 机构
- 学院(224291)
- 大学(214901)
- 济(84759)
- 经济(82705)
- 管理(78822)
- 研究(76314)
- 理学(66428)
- 理学院(65548)
- 管理学(63839)
- 管理学院(63436)
- 中国(58020)
- 京(47774)
- 科学(46818)
- 财(39767)
- 所(38983)
- 江(36220)
- 研究所(34869)
- 中心(34750)
- 农(34394)
- 范(33859)
- 师范(33566)
- 技术(31168)
- 北京(31078)
- 业大(30224)
- 财经(30146)
- 州(30073)
- 院(27647)
- 职业(27127)
- 经(27112)
- 师范大学(26496)
- 基金
- 项目(140270)
- 科学(109818)
- 研究(108888)
- 基金(95475)
- 家(81889)
- 国家(81073)
- 科学基金(69229)
- 社会(65609)
- 社会科(61916)
- 社会科学(61903)
- 省(59356)
- 教育(54228)
- 基金项目(49104)
- 划(48989)
- 编号(48068)
- 自然(42788)
- 自然科(41798)
- 自然科学(41790)
- 自然科学基金(40964)
- 资助(40231)
- 成果(40089)
- 课题(35982)
- 发(35317)
- 重点(32570)
- 年(30454)
- 部(29843)
- 创(29627)
- 发展(28305)
- 项目编号(28117)
- 展(27799)
- 期刊
- 济(104586)
- 经济(104586)
- 研究(68951)
- 中国(57577)
- 教育(44750)
- 农(33326)
- 管理(32336)
- 学报(30963)
- 科学(30137)
- 财(29287)
- 技术(25458)
- 大学(24793)
- 农业(22889)
- 学学(22789)
- 融(22276)
- 金融(22276)
- 业经(18811)
- 经济研究(16421)
- 职业(16368)
- 财经(15049)
- 问题(13119)
- 经(13025)
- 业(12568)
- 坛(12194)
- 论坛(12194)
- 图书(11754)
- 统计(11543)
- 策(10735)
- 技术经济(10612)
- 商业(10317)
共检索到3550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辉平 陈传海
促进高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高职教育的重要内容。高职文化建设在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积极建构和实施高职文化育人的"5C"模式,即信心培养、能力导向、创造教育、持续学习和职业规划,开发高职学生蕴藏的智慧和才能,从而促进高职学生自身能力和精神的全面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肖兆飞
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能力相辅相成。职业院校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维度的构建应该坚持"发展度、协调度和持续度"的统一,实现以创新为核心的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构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着重要从转变学生观念,丰富学生学习内容,增强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教会学生适应社会和培养创新思维等方面入手。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黄牡丹 杨文丽 张驰弘
职业院校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大学生所拥有的并可以支持其在大学阶段及以后的职业生涯中作为个体人、社会人实现个人素质不断提高、发展和完善的能力。其包括身心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职业化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社会化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此三个层次间还各自包含相应的能力。
关键词:
能力 可持续发展 结构维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袁晓夏
以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为研究目标,深入研究学生教育培养体系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特征、方法和过程,探讨当前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优缺点。围绕高职学生自身的特点和学习期间存在的典型心理问题,提出一种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并详细设计这一教育模式的实施条件、实施过程和注意事项。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高职教育 可持续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鑫 陈士福
经济全球化对可持续发展既有正向推动作用,也有负面影响。在提高环境容量、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增强各国共同可持续发展方面有正向推动作用,但又造成了人与自然、不同民族国家之间的剧烈对抗。必须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可持续发展 维度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包庆德 董华
适度人口理论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提供了良好条件。如果进一步考察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内涵 ,不难发现人口特质在可持续发展中居于核心地位 ,特别是其空间分布特征更具有现实意义。认定全方位适度人口的目标追求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条基本实现途径。而全方位适度人口目标的实现则依赖于人口的合理生产 ,如何做到合理生产我们给出生态哲学维度 ,提出人口生态生产 ,即人口在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中在生物学与社会学层面上始终贯彻人口数量、人口质量、人口结构、人口分布生态化的原则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永亮 张翔 郝平
针对高职院校高技能、高素质"双高并重"人才培养目标与目前存在的文化育人理念不明确、特色不鲜明、体系不完善、机制不健全、评价无标准等问题的错位失衡,通过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内涵,构建文化育人实践运行体系,探索形成了高职院校"六融合五贯通"文化育人模式,初步解决了工科类高职院校文化育人"软、弱、虚、散"等问题。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文化育人 育人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玉静
自1992年以来,UNESCO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推动可持续发展教育(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ESD)。自此以来,可持续发展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对于全球教育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然而,通过可持续发展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要实现什么样的教育目标?这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伴随"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发布,如何进一步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具体落实,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明知 罗荣桂 张守凤
人口规模的大小、自然资源禀赋的好坏、地理环境条件的优劣、经济社会制度的先进程度和科技水平的高低是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PRED系统可持续发展演变进程的5个主要因素。以一些典型国家为例,对这5种要素的典型组合模式及其影响力大小和重要性程度进行了研究。人口规模过大或者过小可能促进或阻碍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经济发展,自然资源的丰缺、地理环境条件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增加或者降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难度,但人口、资源、环境这三个因素都不是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第一位的、决定性的因素,只有制度才是最终制约PRED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最关键因素。制度不完善,则技术再先进也不可能迅速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关键词:
PRED系统 可持续发展 要素组合 模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伍晓亮 高鑫
从分析布伦特兰夫人提出的可持续发展定义入手,在明确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协调人类公平发展关系的基础上,对可持续发展定义在空间与时间两个维度上进行了拓展,着重论述在前代人、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完整时间序列概念下,以平等发展权促进公平利益分配,从而确保可持续发展得以实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更加完善的可持续发展定义,进一步明确了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实现方式和发展目标。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淑春 王旭
当今社会对人才需求有所转变,相应的供给人才一方就必然要做出转变,也就是当代医学生培育模式要转变,去适应人才需求市场。当前受新冠状病毒疫情的影响,我国现阶段以及未来对专业护理需求的程度会越来越高,对专业护理的水平也会随之提高,这就要求医学生拥有良好的职业素养。“NICE”文化育人模式正成为提升医学生职业素养的一把强有力的扳手。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淑春 黄文娟
在现代高职院校发展过程中,打造健康教育、融入教育、文化引领教育以及生态服务教育一体化的教学目标与要求,是切实促进医学护理专业学生提高专业精神、专业伦理道德以及专业实践的关键举措。这样的方式可以更为有效地针对校园内的资源进行整合,同时打造出更为完善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有助于形成更为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文章首先针对“NICE”文化育人模式进行简要介绍,通过分析其特点,进而探究出其对于医学生成长以及成才产生的积极意义,希望可以更好地培育新时代的职业能手,为切实促进医学专业学生的发展保驾护航。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德银
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和根基,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精神旗帜、内在动力和厚实底蕴。“爱生”则是新时期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价值凝聚与情怀彰显。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在文化建设和素质教育中注入一种极富生命张力的爱的情怀——让精神渗透爱,让节日充满爱,让制度体现爱,让行为传递爱,让爱渗透学校教育的每一个细胞,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了有利的文化氛围。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文化育人 “爱生”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方天海
"三企进校"文化育人模式提出大力推行"企业家进校"、"企业进校"和"企业文化进校",提出实施"双主体、双课堂、双导师"育人,突出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推行"三企进校文化"对高职院校深入开展校企合作、校企共育,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对高职院校的《旅行社管理与实务》课程建设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三企进校 育人模式 课程建设 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