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94)
- 2023(10074)
- 2022(8537)
- 2021(7903)
- 2020(6383)
- 2019(14551)
- 2018(14480)
- 2017(25762)
- 2016(15217)
- 2015(17693)
- 2014(18651)
- 2013(17293)
- 2012(16366)
- 2011(15020)
- 2010(15458)
- 2009(13829)
- 2008(13579)
- 2007(12811)
- 2006(11500)
- 2005(10609)
- 学科
- 济(56888)
- 经济(56815)
- 管理(37707)
- 业(33040)
- 企(25573)
- 企业(25573)
- 中国(21846)
- 地方(20262)
- 农(18023)
- 方法(15083)
- 业经(14869)
- 学(13253)
- 理论(13117)
- 制(12939)
- 教育(12525)
- 财(12396)
- 农业(12083)
- 银(12022)
- 银行(11994)
- 数学(11842)
- 行(11665)
- 数学方法(11556)
- 融(11552)
- 金融(11545)
- 地方经济(10958)
- 发(10943)
- 教学(10445)
- 技术(10296)
- 和(9835)
- 环境(9693)
- 机构
- 学院(211215)
- 大学(200310)
- 研究(76345)
- 济(72822)
- 经济(70610)
- 管理(69042)
- 中国(57977)
- 理学(56050)
- 理学院(55217)
- 管理学(53872)
- 管理学院(53494)
- 科学(49163)
- 京(46193)
- 所(40915)
- 农(38314)
- 江(37832)
- 财(36471)
- 研究所(36453)
- 中心(34891)
- 技术(33449)
- 范(33347)
- 师范(32954)
- 州(31099)
- 业大(30496)
- 北京(30025)
- 农业(29589)
- 职业(28544)
- 院(28341)
- 省(28020)
- 财经(26553)
- 基金
- 项目(127752)
- 研究(101484)
- 科学(97075)
- 基金(81366)
- 家(70419)
- 国家(69611)
- 科学基金(57437)
- 省(57291)
- 社会(57099)
- 社会科(53559)
- 社会科学(53545)
- 教育(50021)
- 编号(46957)
- 划(46529)
- 基金项目(42090)
- 成果(40240)
- 课题(36209)
- 自然(34394)
- 资助(33616)
- 发(33573)
- 自然科(33501)
- 自然科学(33487)
- 自然科学基金(32785)
- 年(30652)
- 重点(29918)
- 项目编号(27288)
- 发展(26761)
- 创(26735)
- 展(26255)
- 性(25953)
- 期刊
- 济(98877)
- 经济(98877)
- 研究(66480)
- 中国(60607)
- 教育(47218)
- 农(36961)
- 学报(33326)
- 财(29312)
- 科学(28840)
- 管理(27350)
- 农业(25149)
- 大学(24683)
- 技术(24509)
- 学学(22324)
- 融(21776)
- 金融(21776)
- 业经(18764)
- 职业(17347)
- 图书(14748)
- 经济研究(14468)
- 业(13281)
- 坛(13100)
- 论坛(13100)
- 财经(12547)
- 问题(12043)
- 经(10961)
- 技术教育(10882)
- 职业技术(10882)
- 职业技术教育(10882)
- 书馆(10613)
共检索到3523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黄斌 黄华
针对当前社会对高职人才规格的多样化要求和高职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期盼,提出了构建基于网络环境下高职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的思路,分析了构建这一体系的必要性,介绍了构建这一体系的实践探讨,期望能对改革和创新高职学生评价现状有所启发。
关键词:
网络环境 高职学生 发展性评价 体系构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时会美 张殿明
发展性教师教学评价是以教师为核心,以发展教师个体为理念的评价。评价体系包括评价的主客体确定、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的标准及计算方法。评价指标体系有学生评价指标、同行评价指标、专家评议指标三个层次。
关键词:
高等职业院校 教师 教学评价体系 发展性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吴倩 程宜康
专业质量评价体系是高职院校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构建基于发展性的专业质量评价体系,不仅是高职院校质量诊断与改进的认识与实践需要,也是高职院校质量文化建设与创新的需要。目前高职院校普遍重视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构建,但是对如何认识质量、如何评价质量,缺少广泛而深入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永恒的主题是质量,发展性专业质量评价的基本理念是人本位和质量持续改进。为此本文提出由专业教育质量的发展性评价、专业发展能力评价与课程反思性实践共同组成的专业质量评价体系,三个部分作为一个有机体,具有共同的理论基础,在实施层面各自可以独立开展,又互为支撑和佐证。
关键词:
专业 质量评价 发展性 发展能力 高职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陈向明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已公布,明年将进入实验区。围绕新方案的一些理念、思想、技术与指南需要宣传与分享,同时,新方案在形成过程中,由于还没有进行全方位的宣传,导致社会上流传着一些误解,需要澄清。为此,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育部华东师大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的领导和支持下,约请全国各地不同背景的专家学者,在本刊第八、九两期,就新方案的某一专题,发表个人的见解。相信这些见解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新方案、参与新课程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运峰 张蕾 张亮
基于分析目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对研究生教育质量发展性评价进行了理性思考,指出了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构建以发展性教育教学评价理论为指导的新型研究生教育质量发展性评价体系提出了几点设想。
关键词:
研究生 教育质量 发展性评价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文霞
互动环境下构建大学生学习行为发展性评价体系,根据学生个性差异对其学习行为进行动态评价,有利于发掘学生的潜能,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他们个性发展和学习发展的指导,帮助他们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建立互动环境下大学生学习行为发展性评价体系,为学生学习行为评价提供了依据,也能为其他学科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互动环境 大学生 学习行为 发展性评价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刘华
发展性课堂教学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构建其科学合理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有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落实素质教育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目前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存在根本缺陷,我们需要确立新的构建思路,以反映课堂教学的客观结构及发展性学习的内在规律。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松 苗长兵
构建科学的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评价体系对班主任开展工作与自身发展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将班主任工作直接与学生考试成绩挂钩、重视结果评价忽视工作过程评价、单一的量化指标,以及考核评价目的不明确是目前职业学校班主任评价存在的普遍问题。职业学校应尝试建立一种评价双方互相信任、重过程轻结论、以班主任自评为主,以及肯定个性化差异的发展性评价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杜德昌
学生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进展与行为变化的评价,是学校教育评价的核心,直接关系到教育目标的实现。笔者认为,职业教育学生的评价不仅要考核学科学业成绩,更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学习的自信心。因此,评价是注重过程的,应体现学生的个性发展,评价过程是民主参与的过程,评价方式应具有层次性和多样性。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学生发展性评价 教育评价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梅亚萍
发展性德育目标是以党的教育方针所提出的总体性德育目标为原则,解读学校文化密码,按年级设定具体的分阶段德育目标,横向融汇贯通,纵向层次推进,对学生进行不间断的德育教育。发展性德育目标是五年制高职教育发展的内在需求,是构建学校德育工作体系的关键,构建时要注意主体性、层次性、实践性等原则。
关键词:
发展性德育目标 德育工作体系 关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文宣
文章从阐述教师发展与发展性评价的关系着手,分析了应用型高校教师发展及发展性评价的现状,指出其面对的问题,并提出了以推进发展性评价促进教师发展的七项对策:加强对发展性评价的重视、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发挥教学评价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创设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教学研究氛围、培养教师的自评意识、引进学科带头人和拓宽进修培训渠道。
关键词:
发展性评价 教师发展 英语教师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陆德泉
中国社会工作发展正处于社会工作普适化和本土化的十字路口。文章分析了南非在反思殖民主义的社会治疗模式的基础上,以社会发展视角重新建构本土化的发展性社会工作的专业使命、理论知识、干预策略、技能与价值体系等。在建构立足中国本土的发展性社会工作时,应以社会发展定位专业使命,整合扶贫与社会发展,联动发展性社会福利政策,开发多重社会工作干预模式,创新社会福利的多元治理,创新社会服务提供的治理机制,促进教育科研体系的去殖民化以及立足行动研究进行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的创新。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陆德泉 向荣
中国社会工作发展正处于社会工作普适化和本土化的十字路口。本文分析了南非在反思殖民主义的社会治疗模式的基础上,以社会发展视角重新建构本土化的发展性社会工作的专业使命、理论知识、干预策略、技能与价值体系等策略。最后,文章提出了在建构立足中国本土的发展性社会工作时,应以社会发展定位专业使命,整合扶贫与社会发展,联动发展性社会福利政策,开发多重社会工作干预模式,创新社会福利的多元治理,创新社会服务提供的治理机制,教育科研体系的去殖民化以及行动研究进行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的创新等策略。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陆德泉
中国社会工作发展正处于社会工作普适化和本土化的十字路口。文章分析了南非在反思殖民主义的社会治疗模式的基础上,以社会发展视角重新建构本土化的发展性社会工作的专业使命、理论知识、干预策略、技能与价值体系等。在建构立足中国本土的发展性社会工作时,应以社会发展定位专业使命,整合扶贫与社会发展,联动发展性社会福利政策,开发多重社会工作干预模式,创新社会福利的多元治理,创新社会服务提供的治理机制,促进教育科研体系的去殖民化以及立足行动研究进行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的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