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16)
- 2023(14644)
- 2022(12430)
- 2021(11416)
- 2020(9716)
- 2019(22244)
- 2018(21932)
- 2017(41892)
- 2016(23289)
- 2015(26479)
- 2014(27190)
- 2013(26346)
- 2012(24292)
- 2011(21792)
- 2010(22401)
- 2009(20891)
- 2008(21157)
- 2007(19779)
- 2006(17284)
- 2005(15898)
- 学科
- 济(94062)
- 经济(93913)
- 业(93832)
- 管理(85903)
- 企(84306)
- 企业(84306)
- 方法(41016)
- 财(33703)
- 数学(31834)
- 数学方法(31499)
- 农(31103)
- 业经(30601)
- 制(24629)
- 中国(24502)
- 务(23806)
- 财务(23763)
- 财务管理(23714)
- 技术(22964)
- 企业财务(22455)
- 农业(21516)
- 理论(20240)
- 和(17632)
- 体(17453)
- 地方(16741)
- 划(16722)
- 贸(16714)
- 贸易(16700)
- 易(16200)
- 策(16158)
- 银(15890)
- 机构
- 学院(339720)
- 大学(329288)
- 济(137197)
- 经济(134146)
- 管理(131142)
- 理学(111508)
- 理学院(110343)
- 管理学(108630)
- 管理学院(107995)
- 研究(104167)
- 中国(82977)
- 京(69153)
- 财(69021)
- 科学(61754)
- 江(55767)
- 农(55512)
- 财经(53274)
- 所(52728)
- 中心(49322)
- 经(47943)
- 业大(46787)
- 研究所(46702)
- 州(44027)
- 北京(43576)
- 农业(43361)
- 范(41865)
- 师范(41461)
- 经济学(41088)
- 技术(40129)
- 财经大学(38705)
- 基金
- 项目(210516)
- 科学(166735)
- 研究(162052)
- 基金(149078)
- 家(126746)
- 国家(125482)
- 科学基金(109295)
- 社会(100860)
- 社会科(95359)
- 社会科学(95335)
- 省(87062)
- 基金项目(79054)
- 教育(77338)
- 划(70527)
- 编号(68885)
- 自然(68677)
- 自然科(67056)
- 自然科学(67037)
- 自然科学基金(65924)
- 资助(59941)
- 成果(56097)
- 创(49151)
- 课题(48569)
- 重点(47345)
- 部(46834)
- 发(45610)
- 创新(44973)
- 制(44127)
- 业(43585)
- 性(42149)
- 期刊
- 济(161528)
- 经济(161528)
- 研究(100699)
- 中国(75512)
- 财(59879)
- 管理(53670)
- 农(52066)
- 教育(47069)
- 学报(45334)
- 科学(43417)
- 技术(35590)
- 大学(35566)
- 农业(34857)
- 学学(33222)
- 融(32362)
- 金融(32362)
- 业经(28603)
- 财经(27365)
- 经济研究(24252)
- 经(23605)
- 业(21251)
- 问题(20950)
- 技术经济(19343)
- 财会(17917)
- 职业(17048)
- 贸(16395)
- 商业(16326)
- 现代(16105)
- 科技(15995)
- 版(15571)
共检索到5202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于兆国
专业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有机结合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战略目标,是实现毕业生良性就业的重要选择。强化以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的教育观念,实施"融入式"教育及分层指导,建立创新创业导师库,构筑创新创业实践平台,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形成创新创业引领合力机制等,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是提升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清娥 王启元 肖芳
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人才供给侧改革的客观需要。目前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亟待提高,应该从营造创新创业环境,提供强有力政策保障,创新教育理念,努力建构创业驱动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转变观念,提升学生创业价值观和实践能力,唯有如此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教育人才供给的要求。
关键词:
高职 创新创业 能力培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亚军 魏焕成 牛西武
文章阐述了国内外关于教学能力的有关研究,并在理论研究和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架构体系,认为教学能力是由个体基本能力、基础教学能力、核心教学能力和拓展教学能力构成的有机整体,进而指出高职院校在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方面存在的问题,如培训方式和内容缺乏针对性,培训制度的落实力度不够,针对青年教师的激励不足,教学能力评价体系不健全。最后,积极构建了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三段四化—双向提升"机制,以期为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探索新途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何国焕 朱建良
随着产业结构转型步伐的加快,创新创业能力日益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条件。在此背景下,创客运动日益兴起,创客空间模式逐渐成为高职院校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教育模式。然而,目前创客空间模式下的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还面临着诸多困境,包括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基础不够稳固、未能充分发挥创客空间实践的促进作用、创客空间实践亟待优化等问题依然突出。对此,还需从夯实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基础、以创客空间实践促进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优化创客空间实践等方面入手,提升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黄扬杰 黄蕾蕾 李立国
高校创业教育教师的创业能力包括态度、知识和创业技能三个方面,其本质上是学术创业,并受政府政策、学校制度及个体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教师的创业能力较为薄弱,创业能力提升缺乏保障,也缺乏有针对性的帮扶。构建"一核两翼"的提升机制有助于在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分类别、分阶段提升高校创业教育教师的创业能力。
关键词:
创业教育 创业能力 高校教师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兰华
在国家大力实施自主创新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下,大力提升当代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不仅能推动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的实现,而且能够有效缓解就业压力,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但是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创业政策未充分发挥其应有功效,缺乏必要的创新创业环境,高校创新创业体系还不完善,缺乏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缺乏必要的家庭支持,大学生自身缺乏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等问题。这需要国家、社会、高校、大学生家庭以及大学生自身相互配合、形成合力,通过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来有效缓解日趋严重的就业形势,最终完成国家的自主创新战略。
关键词:
高校 新常态 创新创业能力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东锋 梁晴
在新时代的高校教学中,鼓励学生创新创业成为新方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有多种方式,其中,利用课程思政的引导能够让学生创新创业的目标更明确、方向更清晰、实践更积极。教学者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教授课程思政,能够让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树立正确的思想理念,培养积极向上的价值观。由汤锐华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一书,讲述了大学生创新创业中的理念和实践方式,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指南,对大学生成功创业、积极创新有重要参考价值。该书共分为三篇。第一篇为导论篇,介绍了创新创业的内涵以及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类型、理念和意义;第二篇为创新篇,全面介绍了创新的内容,包括创新意识、思维、方法、能力、精神和成果;第三篇为创业篇,具体介绍了创业者、创业环境,创业计划方案、创业融资以及企业发展等内容。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舒佳
新知识生产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到来而产生的。文章基于新知识生产的内涵,从异质性、流动性和耦合性三个方面探讨了新知识生产理论对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影响。构建新知识生产理论视域下的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机制,需要深入分析项目教学法视域下的新知识生产耦合性、以学科支撑实现新知识生产异质性、企业平台基础上的新知识生产流动性和高职院校统筹各方资源等问题,构建组织框架,以科学的统筹、集成、评估监督和回流机制保障其具体运行。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秀冬
当前,随着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新旧动能转换的新常态下,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期,创新创业上升为国家战略。创新创业既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更是解决就业难题的根本举措。针对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和参加创新创业大赛等方面的思考,探索出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
大学生 创新创业 课程建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启红
加强协同创新视野下的创新创业教育,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根本要求。当前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存在明显不足。树立协同创新理念,准确把握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三层含义。通过构建递进式"三阶"课程平台、建立"创智"体验中心、营造校园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健全激励引导机制等多种途径,提升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能力与水平。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洁茹
文章首先分析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一是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有待提高,二是创新创业教育学分认定不统一,三是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环境欠佳,四是尚未建立系统的创新创业培养体系,五是没有完善的质量监管制度。然后阐述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大学生自身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最后提出了“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构建:学生个人提升创新创业能力,高校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社会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
关键词:
三位一体 大学生 创新创业能力 培养体系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辉 夏凌云 张永强
在新时期教育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基于网络时代的发展,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影响因素有很多。高校作为教育的主体,其教育体系、教育资源、师资队伍和创新创业活动实践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和塑造至关重要。因此,通过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影响因素的探讨,从高校的角度探讨如何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建立成熟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进而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
创新创业 教育改革 教育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邹春霞
文章首先阐述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意义。然后分析了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现状与问题。接着指出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视角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点:促进大学生形成独立人格,增强大学生的批判意识,引导大学生建立问题意识和创业意识,强化大学生的洞察力和决策力。最后提出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视角下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构建需要从转变就业指导理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氛围和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创业观和就业观等方面着手。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鲁凤宇
阐述了高职院校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价值,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高职院校只有以理念创新为先导,全面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引导计划;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基础,把创新创业课程纳入必修课;以搭建创新创业平台为保障,把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培养出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关键词:
高职学生 创新创业能力 培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隽
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已成为当前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文章结合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实践,分析了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培养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路径,具体包括组建传、帮、带模式的创新团队,构建创新型和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建立创新创业训练平台和提供各种配套保障,制定推动创新创业训练的激励机制,探索"教—训—研"一体化的高职教学改革模式。
关键词:
高职学生 创新创业能力 培养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