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00)
2023(8628)
2022(7043)
2021(6285)
2020(5467)
2019(12158)
2018(11798)
2017(22045)
2016(12747)
2015(14772)
2014(14913)
2013(14090)
2012(12702)
2011(10835)
2010(11195)
2009(9931)
2008(10173)
2007(9293)
2006(7989)
2005(7357)
作者
(34939)
(29017)
(28846)
(27105)
(18553)
(13817)
(13247)
(11150)
(10875)
(10745)
(9842)
(9726)
(9390)
(9122)
(9039)
(9008)
(8716)
(8597)
(8409)
(8110)
(7321)
(7317)
(7072)
(6921)
(6681)
(6549)
(6392)
(6337)
(5912)
(5773)
学科
(70538)
(67153)
企业(67153)
管理(51559)
(50992)
经济(50931)
业经(24982)
方法(22412)
(20572)
(20051)
(17335)
财务(17330)
财务管理(17319)
技术(16525)
企业财务(16398)
农业(15452)
理论(15101)
数学(14946)
数学方法(14791)
(12165)
企业经济(12011)
(11832)
中国(11803)
经营(10997)
(10781)
(10553)
技术管理(10027)
教育(9559)
(9476)
决策(8737)
机构
学院(184547)
大学(168980)
管理(71239)
(70754)
经济(69395)
理学(61219)
理学院(60590)
管理学(59674)
管理学院(59351)
研究(50875)
中国(38908)
(35113)
(32922)
(32852)
(30466)
科学(30379)
业大(26858)
技术(26423)
财经(26177)
农业(25949)
(25343)
职业(24859)
(23881)
(23690)
中心(23034)
(22753)
研究所(22626)
师范(22549)
北京(21476)
商学(21024)
基金
项目(115682)
科学(92535)
研究(91697)
基金(80022)
(67462)
国家(66637)
科学基金(59416)
社会(56495)
社会科(53443)
社会科学(53429)
(51372)
教育(46169)
基金项目(42879)
编号(40222)
(40204)
自然(37100)
自然科(36301)
自然科学(36293)
自然科学基金(35736)
资助(31593)
(31285)
成果(30964)
课题(28931)
(28496)
重点(26311)
(25618)
创新(25294)
(25031)
(24595)
项目编号(24278)
期刊
(83391)
经济(83391)
研究(50188)
中国(41142)
教育(34601)
(31470)
管理(31112)
(30266)
学报(23623)
技术(22967)
科学(22838)
农业(22186)
大学(19123)
学学(18018)
业经(16953)
职业(14828)
(14726)
财经(13726)
(12822)
金融(12822)
(12072)
经济研究(12012)
技术经济(11199)
问题(10607)
财会(10412)
现代(9413)
(9244)
论坛(9244)
技术教育(9161)
职业技术(9161)
共检索到2733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廖小平  宋笑月  
与普通院校的学生一样,文化素质也是高职院校学生所应具备的重要素质。但是,高职学生的文化素质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和侧重点,即高职学生更应重视和加强其自身的企业文化素质的教育和培养。这就需要解决培养高职学生什么样的企业文化素质、如何培养高职学生的企业文化素质等问题。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凌成树  
彰显高等职业教育特色,提高学生职业素质要求加强学生企业文化素质教育。围绕企业精神、企业行为规范和企业文化运作模式等内容,通过深化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营造符合企业文化内涵的校园环境、加强教学环节中对企业文化素质的培养三条途径进行企业文化素质教育,帮助学生适应从"校园人"到"职场人"的转变。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徐建平  
积极推进以就业为导向,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形成高职教育类型特征的重要举措。工学结合的本质就在于教育通过企业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通过打造企业文化来塑造核心竞争力。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理念和行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丽  
文章通过对学生体育健商文化现状的分析,呼吁大力推进健商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商文化素质,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郭福春  郭延安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服务与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职业性、技术性、应用性特点决定了其培养的学生必须实现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不仅要具有过硬的专业技能,更要能够主动适应企业文化。这就决定了高职校园文化必须与企业文化实现对接和融合,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成才、成人、就业和创业。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依托与浙江省内金融行业的天然血脉关系,充分发挥"金融行业、校友、集团共生态"的办学优势,将优秀的金融文化融于办学实践的全过程,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有力地促进了优质银行从业人员的培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骞  李丹  
高职生受挫能力培养是挫折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在校高职生受挫能力现状不容乐观,在学习、生活、交往和就业中均存在受挫心理障碍。客观分析高职生受挫能力培养的若干问题,科学培养高职生受挫能力,是我国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建平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运行过程中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普遍接受和共同奉行的理想、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其有四个层次,即由表层的物质文化、浅层的行为文化、中层的制度文化和深层的精神文化构成。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一定的平台来承载,企业文化建设要教育和实践相结合,领导和员工同努力,企业文化建设既要博彩众长,又要独具特色。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白弋枫  刘静佳  
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职院校要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素质和职业素质为己任,通过构建教师信念、完善教师发展制度、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促进教师均衡发展等措施,提高教师的发展能力,通过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为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力支撑。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步余君  王瑞飞  
朱基总理指出:“当前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第一是管理,第二是管理,第三还是管理。管理是当前最困难、最崇高的任务。”管理的关键是人,尤其在一个企业中,企业家本身的素质往往就决定了企业的管理水平。企业家的素质关系着企业的兴衰成败。一个具有较好素质的企业家...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胡显章  李曼丽  
文化素质教育与创造性的培养有很密切的关系,坚实的文化素质教育是形成人的创造性的基础。这是因为:文化素质教育以培养全面发展的“自由人”为目的,而全面发展是个体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基础;严密的思维方法训练有助于形成创造性活动的动力机制;良好的人文道德修养是创造性活动的内驱动因;艺术修养有助于学生创造灵感的诱发。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何霞红  
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的重要途径,文章从社会各行业企业对员工职业心理素质的要求出发,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的不足,探讨在校企文化融合下学生在校期间职业心理素质培养途径:重视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培养,将其融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高职院校要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让学生走出去,把企业请进来;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对学生进行普遍的心理素质训练;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强化专业教育与职业心理素质培养相结合。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江颉  
在我国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用人单位把人才的职业素养作为对一个合格人才评价的重要依据,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已经逐渐被企业单位重视起来。同时,好的职业素养也是从事每项工作必须具备的条件,是高职院校毕业生顺利找到理想工作的基础。目前,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了学校的主要目标,也是增加学生就业竞争的重要部分。本文就学校对高职学生的整体职业素养培养的对策进行探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安静宜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但当前部分高职院校普遍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而对其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却略显薄弱,文章从职业素质的构成、意义和养成的途径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指出高职院校只有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身心特点,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才能培养出受社会欢迎的合格的高技能人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罗玮  唐勇  
高职学校文化建设要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突出实践性、社会性、先进性、创造性和专业性。以企业文化为外引,借鉴企业成功经验完善高职学校文化,是高职学校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和有效途径,有益于促进高职学生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协调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通过校企结合、产学结合,将行业企业要素融入高职院校,建设与企业文化相融通的高职学校文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