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70)
- 2023(5592)
- 2022(4462)
- 2021(4125)
- 2020(3226)
- 2019(7321)
- 2018(6656)
- 2017(12390)
- 2016(6798)
- 2015(7893)
- 2014(7945)
- 2013(7270)
- 2012(6557)
- 2011(5688)
- 2010(6269)
- 2009(5682)
- 2008(4473)
- 2007(3930)
- 2006(3489)
- 2005(3328)
- 学科
- 融(24363)
- 金融(24363)
- 银(21273)
- 银行(21273)
- 行(20724)
- 济(18767)
- 经济(18745)
- 管理(17674)
- 业(17636)
- 企(15881)
- 企业(15881)
- 中国(15584)
- 中国金融(10847)
- 财(9036)
- 制(8208)
- 理论(8024)
- 务(7348)
- 财务(7336)
- 财务管理(7331)
- 企业财务(7061)
- 方法(6514)
- 教学(6429)
- 地方(6342)
- 业经(6335)
- 教育(5575)
- 数学(5495)
- 数学方法(5439)
- 农(5322)
- 体(5056)
- 学法(4730)
- 机构
- 学院(84160)
- 大学(74982)
- 济(30655)
- 经济(29794)
- 管理(25958)
- 中国(25548)
- 研究(24043)
- 理学(21303)
- 理学院(21074)
- 管理学(20756)
- 管理学院(20599)
- 职业(18329)
- 财(17105)
- 技术(16000)
- 京(15647)
- 银(14958)
- 银行(14495)
- 融(14140)
- 江(14071)
- 中心(14016)
- 金融(13874)
- 行(13601)
- 财经(13243)
- 职业技术(13189)
- 技术学院(12815)
- 州(12608)
- 经(11991)
- 科学(11968)
- 范(11885)
- 师范(11770)
- 基金
- 项目(50769)
- 研究(45591)
- 科学(39850)
- 基金(32950)
- 家(26542)
- 社会(26326)
- 国家(26186)
- 教育(24957)
- 社会科(24897)
- 社会科学(24892)
- 省(23249)
- 科学基金(22993)
- 编号(21836)
- 划(18321)
- 成果(17919)
- 课题(16931)
- 基金项目(16736)
- 年(15561)
- 资助(13448)
- 性(12937)
- 项目编号(12919)
- 重点(12548)
- 规划(12434)
- 自然(12179)
- 创(12025)
- 发(11925)
- 自然科(11868)
- 自然科学(11867)
- 自然科学基金(11665)
- 制(11321)
共检索到1377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万卫 徐静雨
科教融汇强调发挥科研的育人功能,不仅能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增加新动能,也能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开辟新赛道。高职学校科教融汇虽具有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支撑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价值,但仍面临着认识不清、基础薄弱、管理滞后的阻碍。因此,建议通过树立科教融汇的观念、夯实科教融汇的基础、强化科教融汇的保障,确保高职学校科教融汇发挥最大效用。
关键词:
科教融汇 高职学校 价值 实践要求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林克松 席小灵
“科教融汇”是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指引下,以我国“科“”教”实践探索经验为基础,切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提出的职业教育发展新方向。新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应以科学知识与技术知识融汇、科学技术与教育要素融汇、科学研究与教学过程融汇为基本实践维度,建设国家需要、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贡献度、认可度。
关键词:
科教融汇 科学知识 科学技术 科学研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德义 邹淑燕 张燕青
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的重要职能之一。在分析科教融汇的内涵及其理念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适切性基础上,梳理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开展情况,剖析存在的科研定位不准、社会服务意识较弱、应用技术服务能力不强、技术成果转化率偏低等问题,进而从体制机制创新、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评价与激励、社会服务模式创新等方面提出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对策,有助于进一步优化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职能。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罗校清
职业本科实施“科教融汇”是巩固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助推器”,推动职业本科学科建设和产学研合作的“粘合剂”,提升职业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催化剂”。但在“科教融汇”推进过程中,依然存在学科专业建设和评估不够、科技创新和应用能力不足、行业需求与课程设置不匹配等问题。为此,应从四个层面设计职业本科“科教融汇”实施路径:培养理念上,明确职业本科“科教融汇”的目标和定位;学科建设上,打造“基础+应用”多学科交叉的学科体系;教育教学上,推动“大科学+大职教”的教学模式改革;质量保障上,制定全方位的质量评价指标和构建多元化的质量评价方式。
关键词:
职业本科 科教融汇 学科建设 高质量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伊琳 杨信
科教融汇赋能高职院校“三教”改革,是新时期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选择,有助于统筹力量、整合资源,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分析科教融汇赋能高职院校“三教”改革现实困境的基础上,提出实现路径:提升教师科教融汇的意识与能力,组建科教融汇教师团队;完善教材开发模式,确保教材呈现形式适应时代需求;发掘科研平台的教学功能,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童世华 崔延强
科教融汇既是科技创新的新要求,也是高等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新理念与新途径。高等职业教育科教融汇强调高等职业教育以三大发展战略和产业转型发展需求为导向,在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双重维度上实现与科学技术创新和使用的融会贯通。然而,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在落实科教融汇理念的过程中,却在制度层面存在缺乏针对科教融汇的制度供给、在主体层面存在行动主体科教融汇意识及科研能力薄弱、在场域层面存在校内校外融汇性教育资源缺乏、在结构层面存在科教融汇目标与过程机制不畅等问题。因此,未来高等职业教育应从完善科教融汇的制度、打造科教融汇的队伍、丰富科教融汇的资源、健全科教融汇的机制出发,推动科教融汇理念的有效落实。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白玉婷 李中国
科教融汇体现了职业教育服务创新驱动战略的发展宗旨,重点关注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融合汇聚的新能量、新动态、新变化和新发展。科教融汇符合科学探究的底层逻辑,是提高职业教育人才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催化剂,也是推进新兴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智力保障。将“科与教”的制度、内容、载体相融合,资源、流程、成果相汇聚,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打造科教共同体、完善科教制度设计等途径,强化科研机构和职业院校结合紧密度,加强教学与科研的互动联系,提升科教资源配置的合理性,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科教融汇 协同创新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郝天聪
作为高职院校的基本办学功能,科研在其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相比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功能,高职院校科研功能的发挥作用仍然有限。主要原因在于,高职院校未能形成有效的科研范式,科研定位也出现了一定偏差。在科教融汇背景下,高职院校需要推动科研范式的转型,明确自身的应用导向科研定位。高职院校教师发展路径的差异意味着需要努力将教学与科研相统一,高职院校组织发展使命的差异意味着需要其主动融入国家创新体系。就实践路径而言,高职院校科研范式革新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推动科研成果向教学转化,服务高职院校高质量教学改革;二是推动科研成果向市场转化,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三是强化科研软硬件建设,营造推动科研成果转化的制度环境。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沈家乐 朱德全
科教融汇是推动高职教育抓住时代先机、获得战略主动、实现质态跃迁的关键举措。科教融汇从理念走向具象必须以课程作为中转站,而课程发挥其重要作用在于能够调和科技与教育融汇过程中产生的多元冲突,综合表现为一种“课程秩序”。这些冲突的调和,要求高职教育科教融汇课程在价值秩序上能够形成“求用→求真→求善”的价值位阶、在结构秩序上构建“横向跨界-纵向自生”的结构体系、在主体秩序上确立“行政-市场-专业”的最佳生态位、在制度秩序上织就“历时连续-共时联通”的制度网络、在评价秩序上塑造“主体协同-方式互补”的评价格局。这五大秩序的生成是一个从抽象到具体再到抽象、从无形到有形再到无形、从自发到计划再到自发的过程,其又依赖于高职教育科教融汇课程组织、制度、资源、实践等方面的动态生成。
关键词:
高职教育 科教融汇 课程秩序 具象逻辑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曹玉娜
增强适应性是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科教融汇的提出不仅将高职院校科研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层面,而且强调了高职院校教学科研与产业行业密切关联,为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提供了新思路、指明了新方向。目前,高职院校在科教融汇过程中仍然存在教学与科研分离、科研与产业匹配度低、整体科研水平不高等问题。为此,需要聚焦教育教学改革实施科教融汇,聚焦科研内涵建设助力科教融汇,聚焦科技服务产业深化科教融汇,从而不断增强高职教育适应性,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科教融汇 高职教育 适应性 科研 教学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曾天山 陆宇正
科教融汇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增添内生动力,是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的新理念与重要途径。基于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中科教融汇主题获奖成果,综合分析其在所处区域、第一完成单位、单位合作组合等维度的分布情况,结合获奖成果的文本主题总结此类获奖成果的创新点与优势。分析发现,职业教育科教融汇实践模式存在主题成果不均衡、理论支撑性不足、体制机制不健全等现实问题,影响着职业教育科教融汇功能的发挥。为此,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提出增强科教融汇统整力、强化科教融汇协调力、聚焦科教融汇竞争力的具体举措,以此促进职业教育科教融汇事业的持续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陆宇正 汤霓
科教融汇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核心理念,发挥着科研与教学融合的协同效应,具有整合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的双重价值。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和科技快速发展,经济社会越发需要大量创造型技能人才,而科教融汇有其历史性内涵与现实性外延,有益于支撑职业本科教育培养此类人才。面向现实,科教融汇是助力职业本科教育培养创新型技能人才的关键之举,这一理念的融入有助于强化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显著提高学生学习与科研能力。为此,各类院校需着力推进科研与教学系统融合育人制度,创新应用导向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新模式,借助多维手段助推研创师资队伍建设,并创设面向实际生产的科教融汇校园文化,以此培养、选拔与发掘更多创造型技能人才,为经济、产业与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胡蕙芳 奚康
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科教融汇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提高劳动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对科教融汇的历史进程、新质生产力的特征分析,从理论逻辑、社会逻辑和技术逻辑三个层面阐述了科教融汇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内在逻辑。科教融汇本质上是通过合理的科教资源配置,不断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但面临治理环境缺乏支撑、科教赋能建设不足、创新融合深度缺乏等现实困境。因此,可从实践出发,从以下方面探索科教融汇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路径:统筹谋划顶层设计,形塑科教文化生态;多元主体积极参与,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增强人才培养供需耦合,提供高素质劳动者队伍;完善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创新数字技术运用场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胥郁 曾娅妮
在科教融汇理念下,高职院校构建助推科研和教育质量双向提升的跨专业组织已是必然。通过对四种类型跨专业组织特征的分析可知,目前高职院校跨专业组织多为矩阵结构,本身有向网状结构、无边界结构发展演变的趋势。由此,进一步提出“自上而下”的整合式推进“、自下而上”的聚合式带动“、由内而外”的外延式发展等跨专业组织运行策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许建领 卿中全 袁礼
科教融汇有利于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并服务教育强国战略的关键路径。探讨我国高职院校科教融汇现状,有助于从宏观上把握各地区科教融汇水平及发展规律,对于提高科研质量、推进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大数据分析及调研发现,我国各地区科教融汇发展程度不均衡,科研服务产业和教学能力不足,缺乏完善的制度保障,高职院校科教融汇整体上处于初级阶段。区域产业基础是影响科教融汇的重要因素,但并不完全决定科教融汇发展水平,院校办学理念、制度环境、专业结构等因素同样非常关键。为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应在科教融汇治理体系、科教融汇院校特色、科教融汇评价机制、校企信息共享平台等方面改革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